生物奥赛行为学及生态学讲义及习题_第1页
生物奥赛行为学及生态学讲义及习题_第2页
生物奥赛行为学及生态学讲义及习题_第3页
生物奥赛行为学及生态学讲义及习题_第4页
生物奥赛行为学及生态学讲义及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物行为学 动物行为学行为的发生行为的适应行为的生理先天性行为获得性行为神经与行为激素与行为行为的遗传常见的行为表现形式行为的进化繁殖与社会行为竞争与侵略行为节律与定向行为知识点图解:index一、概论二、行为的发生三、行为的类型及其生物学功能四、行为的生理基础一、概论1.动物行为的定义:1.1 是动物活动形式、发声和姿势以及在外表上可辨认的变化,这些变化起到相互通讯的作用并且能引发另一动物的行为模式,包括体色的改变,气味的释放等。eg一只在清晨阳光下静伏不动的蜥蜴 _热调节行为。 1.动物行为的其他定义v 1.2.在个体层次上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和内在生理的变化所作出的整体性反应并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意义。v 1.3动物所做的有利于眼前自身存活和长远基因存活的任何事情。 2.行为研究范围或分支学科1)行为生态学 ecoethology( E. O. Wilson)2)行为生理学 ethophysiology 神经行为学 neuroethology 行为内分泌学 ethoendocrinology3)行为遗传学 ethogenetics4)行为系统发育学 phylogeny of behavior5)行为个体发育学 ontogeny of behavior3.行为的适应性适应是决定动物生存的关键,有3条途径:1)遗传2)生理变化3)行为反应适合度fitness4动物行为学的研究任务v 动物行为的分析包括观察和解释行为2个步骤.v 解释内容是从因果关系、个体发生、生态功能和遗传进化个方面进行v 因果关系:引发行为的刺激和动机v 个体发生:某特定行为只出现在个体发育的某阶段的原因及其在发育中的变化规律v 近期原因 proximate cautionv 生态功能:行为的适应意义和对个体的存活价值v 遗传进化:行为的遗传规律和进化历史v 终极原因 ultimate caution二、行为的发生v 动物是依靠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适应环境的,从发生学观点来看,行为可分为先天性的定型行为(即本能行为)和后天性的习得行为(即学习行为)v 本能行为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而学习行为是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获得的。 本能与学习行为的适应性v 所有鸟类的报警鸣叫以及对报警鸣叫所作出的反应都是先天的和本能的,如果这种反应必须通过学习才能获得,那么动物很可能就会在学习过程中丧命,但通过学习又可以使本能行为得到修饰(参见生命世界2006,4”报警行为:利己还是利他”)。学习的好处是使动物对环境的变化有较大的应变能力。 (一)本能行为1、本能的定义与类型:定义:可遗传的复杂反射,是神经系统对刺激所作出的先天的反应。类型:本能行为包括动性、趋性和固定行为型 v 动性(kineses)是动物对某种刺激所作出的种随机的和无定向的运动反应,动性的最终效果是使动物趋向于有利刺激源和避开不利刺激源(图36.3)。趋性(taxis)是动物接近或离开一个刺激源的定向运动欲求行为。固定行为型(fixed action patterns)是按定时空顺序进行的肌肉收缩活动,表现为一定的动作并能达到某种生物学目的v 2、本能行为的基本特征: 1)冲动性(反射性) 冲动性表现为动物对刺激所作出的种快速的运动反应,即不假思索的反射活动.使动物趋向有利刺激源和避开不利刺激源,如遇到针刺、火烫、电击等刺激的肌肉收缩反射, 反射中枢一般在脊髓。2)程序性:(连锁性)构成本能行为连锁活动的各环节的联系很牢固,是天赋的不随意的固定行为型,是一种刻板不变的动作形式。 例灰雁回收蛋的固定行为型3)遗传性:(先天性)遗传决定的,先天具有的行为,这种行为已构成整个动物遗传结构的一部分。4)物种性:(特异性)每一个物种都有自己所特有的本能行为,如蛛网是按物种特有的模式编织的,寄居蟹幼体变态后寻找螺壳和钻壳行为。v 5)发育性: (自发性)动物发育到一定阶段,遗传基因按程序活化后,只要有激发因子存在,就能发生特定的有程序的本能行为。由此特征还衍生出本能行为的自发性特征,即动物发育到一定阶段,即使没有激发因子存在,特定的本能行为也会发生,如即使无蛋母鸡也会有抱窝行为真空行为 vacuum be.3.本能行为适应性意义 (二)学习行为1、学习 learning的定义:动物借助于个体生活经历和经验使自身的行为发生适应性变化的过程。 动物并不仅仅依靠本能行为适应环境,学习行为也是十分重要的,学习是对本能行为的修饰,使之更好地适应,如小鸡啄米,饿了啄米是本能,提高啄的准确率就靠学习行为了。学习行为尤其对于那些寿命长并有亲代抚育的社群动物来说适应性意义更加明显。 2、学习的方式: 1)习惯化学习 habituation learning:当刺激连续或重复发生时会引起动物反应的持久性衰减 消失, 即动物学会对特定的刺激不发生反应, 刺激特异性疲劳。其适应意义是避免对某些无害的刺激重复地作出反应,以节省时间和能量。 2)印记 imprinting l.动物在出生早期(记忆的敏感期)所形成的永久型记忆的学习行为 印记学习的意义v 躲避敌害v 融入社群v 每个物种都有自己印记学习的敏感期。动物早期的印记学习对于长大后的社会行为和性行为都具有长期影响。eg对人产生了印记的鸟长大后会向人的手指求偶3)模仿 imitation l. 或观察学observation 社群传统 social tradition 情绪感应 mood induction4)联想学习 associative l. 或称条件反射 conditioning reflexv 把一个原本无关的信号刺激与一种引发某一行为的自然刺激(如食物引发唾液分泌)结合在一起同时给予后,即使仅仅给予这个无关的信号刺激也能引发该行为的过程v 经典条件反射 classical c.v 操作条件反射 instrumental c.v 让动物依据某一信号,完成一项动作得到报偿,而建立的对该信号的条件反射。 v 其建立过程特点:条件刺激在前,非条件刺激在后,引发行为反应(并得到报偿)。v 5)潜在学习 latent l. 6)悟性学习 insight l.v 7)游戏学习 play l.三、行为的生理基础(一) 行为的神经生理基础 动物的所有行为都是神经系统、感觉器官和效应器活动的表现, 趋性除了在原生动物中没有神经系统外,较高等者不仅需要有神经系统,还涉及到感觉器官的感应能力与方式。反射活动则要求有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存在。 1、反射弧的结构: 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2、动物的感觉和知觉 感觉sensation:把刺激转变电脉冲的过程.知觉perception:对感觉信息分析和解读3、刺激 stimulate:引起行为反应的内外环境变化 动物对外界刺激是通过外感受器(包括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等感受器)来感受的。内部刺激则由内部感受器所感受。机体内部的刺激有运动觉和心理性的两种。运动觉的刺激是来自关节、肌肉、腱、韧带和其他内部器官的信号;心理性刺激可以是非常多样的,如任何一种思想可视为一种刺激,甚至可以由外界刺激所制动,如一种特殊的气体,可以使你回想起以前的境遇,而这种回忆又可以刺激进一步的反应。 4、刺激阈值 st. threshold 刺激能否引发动物产生行为反应,部分地取决于刺激的强度,即刺激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机体才能产生感觉,才能发生反应。这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叫做感觉阈或强度阈。 5、刺激筛选 st. filtering刺激特异性疲劳 st. Specific fatigue、 动作特异性疲劳 Action specific fatigue 6、 刺激的积累性 st. Summation7、超常刺激 supernormal st.8、取代对象 substitute object9 、真空行为 vacuum be. 10、行为的动机:某些本能行为的引发主要是由内部生理环境对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eg饥饿使动物觅食、进食;疲劳使动物睡眠,以及求偶、母性行为都会由内部某种“欲望”驱使,这种特殊的本能行为被称之为动机行为,动机则是这类本能行为表现之前的内部待机状态。11、动机模型v 心理水箱Psychohy-draulic model11、动作特异势能 action specific energy12、行为动机之间的竞争及矛盾行为 1)转向行为 redirected behavior 2)取代行为 displacement behavior 3)趋避行为 ambivalent behavior(二) 行为的内分泌学基础 激素对动物行为影响有激活效应(activationaleffects)和组织效应(organizationaleffects)激活效应v 激活效应:行为表现由激素分泌所启动,若激素分泌迅速启动行为,则为直接激活效应;若经过复杂的刺激和激素分泌程序才能启动行为发生,则为间接激活效应v 直接激活效应:被阉割雄鸽无求偶表现,注射雄激素后则表现求偶,即雄激素直接激活求偶行为v 间接激活效应:雄鸽求偶刺激雌鸽垂体释放促卵泡激素促使卵巢中滤泡发育,滤泡分泌雌激素,使环鸽筑巢。巢则刺激雌、雄鸽分泌黄体酮,黄体酮促使雌、雄鸽的孵卵行为.组织效应v 激素通过调控动物的身体组织生长格局和性别分化来影响其行为的效应激素的组织效应是在个体发育期间表现出来的,除了对性行为和攻击行为有组织效应外还其他行为产生影响(eg学习)四、常见的行为表现及其生物学功能(一)竞争 competition.竞争的定义. 夺取竞争contest c. (剥削竞争exploitory c.). 争取竞争 scrambling c. (干扰竞争 interference c. ) (二)侵略行为 aggression (课后自学)1.侵略行为的定义2.侵略行为的形成原因3.侵略行为的表现形式4.侵略行为的类型(课后自学)v 1)领域侵略 territorial aggressionv 2)支配侵略 dominance a.v 3)性欲侵略 sexual a.v 4)管束侵略 parental a.v 5)警戒侵略 warning a.v 6)捕食侵略 predatory a.v 7)反捕侵略 antipredatory a.v 8)道德侵略 moralistic a.(三)领域行为1、领域的定义2、包括领域在内社会空间的类型 1)全域total range 2)家域home range 3)核域core area 4)领域territory 5)个体距离 individual distance 6)逃遁距离 flight distance3、领域的特征: 1)弹性地盘 elastic disc 2)无敌中心 invincible center 3)多角边界 polygonal boundaries 4)敌友之辨 dear enemy phenomenon4.领域的类型(课后自学)v A:生殖和取食领域v B:生殖领域v C:群体营巢领域v D:求偶和交配领域5.领域的标记(课后自学)1)领域的视觉标记v 2)领域的声音标记v 3)领域的气味标记v 4)领域的电标记v 5)各种标记方法的比较(四)社会行为v 社会行为的定义v 社会生活的利弊v 社群行为的常见类型1、优势等级序列(Dominance Order)2、通讯行为(Communication)3、求偶行为(Courtship Behavior)4、利他行为(Altruism )1、优势等级序列 动物社会里常见欺软怕硬,恃强凌弱的行径,却少有以下犯上、群体混战的现象,这是因为社群中存在着优势等级系统。定义:动物社群中形成的一种等级制度,动物个体凭借自身的实力通过竞争取得相应的地位。基本类型:单线式、循环式、独霸式基本特征v 惧异原则(The Xenophobia Principle) 强硬领导下的和平(The Peace Of Strong Leadership) 权利欲望(The Will Of Power)v 社会消滞(Social Inertial)v 分区分群级序(Dominant By Territory Or Clannish ) 2、通讯行为 v 社群动物免不了相互接触,它们通过鸣叫、触摸、释放化学物质,使得它们声息相通,行动协调。定义:动物通过释放一种或是几种信号,引起接受个体产生行为反应的过程。或:一个有机体或细胞的部分活动改变了另一个(群)有机体或细胞的可能行为模式,并促进一方或双方的适宜性。基本类型: v 听觉通讯(Auditory C.,又名声通讯) 用发声器官或物体发出信号,由其他个体用耳朵(外,中,内耳)等感觉器官接受信号的过程。v 视觉通讯(Visual C.,又名光通讯) 信号发出者发出可见的姿势、光亮等成像系统,使接受者用眼睛感受并做出相应的反应。v 触觉通讯(Tactile C.)通过身体直接或间接的接触来进行的信息交流过程。猴子的社会理毛现象v 猴子的社会理毛行为含义 地位平等:表示大家在一起友好 弱对强:表示一种讨好 长对幼:表示一种抚爱 强对弱:表示一种为所欲为v 化学通讯(Chemical C. ,又名嗅觉通讯) 动物通过释放化学物质来传递信息的通讯方式。 v 电通讯(Electric C.) 动物靠自身产生的电场变化来测知周围环境中的物体,感受周围的信息。3、求偶行为v 求偶行为是促进动物性行为同步的重要手段或调节因素,求偶行为的同步效应并不局限于配偶中的一雌一雄,它往往还能刺激邻近的同种其他个体。 定义:动物为完成生殖,事先相互进行雌雄识别、选择、接近等交配前的准备行为。求偶炫耀(Courtship Display)定义: 动物所表现出的吸引异性,排斥同性的行为模式或形态结构v 求偶炫耀的生态学意义(1)吸引异性(2)排斥同性(3)促进异性个体性腺发育。(4)防止同异种个体杂交, 求偶炫耀的种的特异性。(5)利于暴露求偶者弱点, 确保雌性个体的最优选择。 (6)引开敌害,保护家小。其它适应意义(即生殖以外的)v 欢迎行为(Greeting Behavior):在配偶暂时分离后又重逢时,表现强度超常的某些特定的求偶行为。修好礼行为(Relieving Ceremony): 家庭成员之间以一种近似求偶的抑制攻击的行为,如:食物交换,物品互予或叼一树枝返巢等。婚配关系或策略v 婚配制度是指种群内婚配的各种类型,婚配策略是指种群婚配时采用的策略。 家庭幸福策略(The Domestic-bliss Strategy):雌性个体考察并选择对家庭忠诚眷恋的雄性个体,具体表现在雌性个体采取彷徨的被动形式,即使愿意也要忸怩作态,长久等待,有时还要让求偶的雄性个体作出巨大的难以重复的工程项目(如搭建巢穴,布置居室,美化环境等等)。大丈夫策略(The He-man Strategy) v 雌性个体不选择对家庭忠诚眷恋的雄性个体,甚至在抚育后代阶段拒绝丈夫介入。4、利他行为v 自然界中处处可见生存竞争的例子,然而同时也存在着许多感人的互助互爱的利他行为。有的个体为了群体或其它个体的利益,会表现出主动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的行为。定义:所谓利他行为就是动物以降低自身的适合度为代价来提高其他个体适合度的行为利它现象的四种假说v Hamilton法则(又称亲缘选择假说):亲缘关系越近,动物彼此合作的倾向和利他行为也就越强烈;亲缘越远,则表现越弱。v 互惠假说:通过合作而双方都得到收益的利他行为。v 操纵假说:见于动物的寄生现象,如沼泽地里的芦莺或者是森林里的大山雀为杜鹃养育后代是受杜鹃母亲的操纵。 相互依赖假说: 见于动物的共生现象白蚁与鞭毛虫纲的披发虫 利他行为的发育v 系统发育:即利他行为的进化,以“细菌质粒的自我牺牲行为”实验为例加以阐述 。v 个体发育:要是指个体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利他行为的不同表现,以小鸡觅食行为的变化为例加以阐述 。(五)时空行为 (课后自学)v 1.节律行为v 1)生物节律和生物钟的研究简史v 2)生物节律的概念和特征v 3)生物节律的类型v 4)生物钟的调控v 5)生物节律和生物钟的适应意义v 6)生物钟的特性v 7)生物钟的作用机制v 8)各类动物昼夜节律生物钟的组织与调控v 2.定向行为v 1)利用地标定向和导航v 2)利用太阳定向和导航v 3)利用星星和星空定向和导航v 4)利用月亮定向和导航v 5)利用地球磁场定向和导航v 6)利用嗅觉定向和导航v 7)利用电和电场定向和导航v 8)利用声音定向和导航v 33蟑螂喜好在夜间出来活动。科学家把蟑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地将实验室的白天和黑夜加以颠倒,大约经过一个星期,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时间活动(尽管实际上是白天)。这个实验说明Av A、蟑螂能感受物理信息的改变。 B、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 C、行为信息可以影响蟑螂的行为。 D、蟑螂可以感受一切信息刺激。 (2008浙江试卷)v “鸟语花香”引发黑猩猩求偶事例五行为的遗传(课后自学)v 基因对行为的直接影响:有些行为是受单一基因支配的 ,如小杆线虫试验 体前端能和不能作波浪形运动的两个亚种 杂交 F1 全部能作波浪形运动;v 杂种 F2两种行为类型分离比:v 能 :不能 = 3 : 1v 说明:波浪形运动受单一基因支配v 显性特征v 有些行为是受基因支配的 ,卫生蜂(咬破蜂室蜡盖;叼走死亡幼虫)和非卫生蜂两个品系的蜜蜂亲代抚养行为 :v 杂交 F1 :全部是非卫生蜂 v 回交F2 :4种行为型 v 卫生蜂; 非卫生蜂;v 咬开蜡盖,不叼走死幼虫;v 不咬开蜡盖,会叼走死幼虫;v 发生频率: 1 : 1 : 1 : 1 v 说明v 咬开蜡盖、叼走幼虫v 分别由2个基因支配;v 两个基因都是隐性的 v 即:非卫生行为是显性的 v 行为遗传大多数与生物体其他特征一致v 行为遗传大多数为多基因支配 v 基因对行为的间接影响v 通过影响感觉器官敏感性而间接影响动物的行为。v 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如记忆力),激素的分泌、激素的反应阈值和其他些形态生理特征而间接地影响动物的行为。六.行为的进化(课后自学)v 研究行为进化的方法v 行为进化的基本环节和仪式化过程v 行为进化的实例(一)研究行为进化的方法1)来自化石研究的证据v 2)来自行为个体发育方面的证据v 3) 遗痕行为v 4) 行为的适应辐射v 5) 来自驯化方面的证据v 6) 近缘物种行为的比较研究v 7) 来自通讯行为仪式化方面的证据v 8) 来自行为趋同方面的证据行为进化的基本环节和仪式化过程v 1、行为进化的基本环节v 2、仪式化过程行为进化的实例v 1、通讯系统的进化v (1)动物信号的起源v (2)动物信号的仪式化v (3)信号起源实例2、格斗行为的进化v (1)有节制的争斗形式v (2)最优争斗方式 v 3、性行为的进化v (1)性的起源v (2)性选择和配偶选择v (3)动物性行为进化实例v 4 、反捕行为的进化学习目标在完成本章的学习之后,您应该对动物行为学有一个大概的了解。掌握“适合度(fitness)”的概念,并能够分析一些行为的适应性和进化意义;理解个体适合度与广义适合度的原理和区别;要求掌握“本能行为”、“学习行为”,及其发生学差别和各自的适应性意义;理解本能行为的四个基本特征;理解“完了行为”与“欲求行为”的区别和联系;理解“固定化动作格局”;掌握学习行为的几种方式,知道哪些是较高级的学习行为;理解“习惯化学习”的适应性意义,理解刺激特异性疲劳和动作特异性疲劳的异同;深入理解“印记(Imprinting)”(包括巢印记、性印记等)的概念和适应性意义;掌握“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经典实验;了解各行为的相关实例。并且对行为的生理基础有所了解。了解基因对行为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对各种类型的社会行为及其适应性意义有较深的理解。掌握常见的社会行为类型;掌握“优势等级序列”的定义、三种基本类型和基本特征,理解其适应性意义,并能够举出和分析实例;掌握“通讯行为”的适应性和基本类型,并能举出实例;掌握求偶炫耀(Courtship Display)的生态学意义和实例,并能进行适应性的分析,了解具有除生殖外功能的求偶行为(如欢迎行为、修好礼行为)及其功能;了解各种婚配策略及婚配制度,并能分析其适应性;掌握“利他行为”的定义,对动物的异常行为有一定理解。重难点:1. 行为学研究方法及分析思路(从因果关系、生态功能、个体发生和遗传进化个方面解释观察到的行为)。2. 适合度、广义适合度,自然选择的方向是使广义适合度最大化;行为适应性的途径和重要性;用进化论的观点理解进化。3. “本能行为”和“学习行为”在发生学上的差别和各自的适应性意义;“完了行为”与“欲求行为”的区别和联系;刺激特异性疲劳和动作特异性疲劳的异同;“印记(Imprinting)”的适应性意义;“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的经典实验。4. 激素对动物行为的“激活效应(activational effects)”和“组织效应(organizational effects)”。5. “竞争”和 “领域”的概念。6. “优势等级序列”基本特征;“通讯行为”基本类型;求偶炫耀(Courtship Display)的生态学意义; “利他行为”的定义和四种假说。例题详细讲解1. 对某种雀类的研究发现,在越冬地其面临的主要风险是饥饿和被捕食。因此,这种雀把活动时间分配给3种行为:监视捕食者,取食和为争夺食物而进行的种内战斗。结群的大小会影响上述3类行为的时间分配比例。在以下哪种情况下,最优种群的大小会变大:A. 日平均温度增加 B. 生境中的隐蔽场所增加 C. 增加捕食风险 D. 食物供应量增加答案:C解析:温度上升、隐蔽场所增加、食物增加,均会导致动物分群的倾向;而增加捕食风险,则会导致动物聚集成大群,因为大群可以降低捕食风险,故而选C。pp142pulliam 模型 鸟群越大,对捕食者做出的反应越快,且鸟群越大,越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来取食,所以增加捕食风险后,鸟群将通过增大来对付捕食者这里种群的大小会变大是指通过聚群来实现而不是通过繁殖但本题未考虑鸟群达到一个极值,将不再有效2.2010年全国卷83. 结网蛛(Metepeira incrassata)是一种群居的蜘蛛。位于群体边缘位置的个体食物捕获率更高,但被捕食的风险相当于群体中央位置的3倍。根据以上信息,请判断下述有关不同个体在群体中的分布位置哪一个是正确的A.个体较小的年轻蜘蛛分布于群体的中央 B.个体较小的成熟蜘蛛分布于群体的边缘C.个体较大的年轻蜘蛛分布于群体的中央 D.个体较大的成熟蜘蛛分布于群体的中央答案:D有人问:个体大的蜘蛛不是有保护其他蜘蛛的义务么?应该会牺牲自己一部分利益去保护种族利益,而且在边缘捕食率高,为什么它要放弃呢?答:动物在觅食时必须防范被捕食者吃掉!就要在能量收益和被吃风险之间进行权衡(trade-off),本题结网蛛位于群体边缘位置的个体食物捕获率更高,但被捕食的风险相当于群体中央位置的3倍,个体较大的成熟蜘蛛将产下更多的幼体,而年轻的蜘蛛尚不能繁殖下一代,一当捕食者来了,牺牲1个未成熟的年轻的蜘蛛换取1个成熟即将繁殖下一代的蜘蛛,对种群适合度(fitness)有利,此外 年轻的蜘蛛在边缘位置的高食物捕获率有利于它们快速成长。他说的个体大的蜘蛛不是有保护其他蜘蛛的义务么?答;通常社群动物中最受到保护的是幼体(infant),而对较大的未成年体(juvenile)的保护大打折扣了,至于对已经成长到青年期的(subadult)不但不保护,还要和它们竞争资源呢注:此题有一败笔,那就是命题人擅自把关于结网蛛(Metepeira incrassata)原始资料中“位于群体边缘位置的个体食物捕获率比中央位置高达2442%,”的重要信息给删除了!(如果边缘捕获率比中央高达10倍呢?)3. 2010年全国85. 星鸦(Nucifraga CoJumbiana)、松果松鸦(Gymnozbinus cyanocephalus)和蓝松鸦(Cyanocitta stileri)是同一科的近缘种。星鸦生活在高海拔地区,冬季和春季的食物几乎完全是秋天储存的种子,它们每只每年储存种子约33000粒。松果松鸦分布于海拔稍低的区域,全年营群体生活,每只每年储存种子20000粒,构成其冬季食物的70-一90。蓝松鸦生活在低海拔地区,体型最小,每只每年储存种子6000粒,占冬季食物的60。若将上述3种鸟放置在同一小面积的实验区域内,让它们分别储存和发拥种子,其记忆能力从强至弱的排序是(1分) A.星鸦松果松鸦蓝松鸦 B.蓝松鸦松果松鸦星鸦 C.松果松鸦星鸦蓝松鸦 D.3种相同提问:记忆力的强弱和吃的多少没有关系吗?和储存的多少也没有关系么?和生活的地区也没有关系么?动物储存和发现食物的能力与它们对这些食物的依赖程度直接相关的,物种的特定学习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该物种所处环境和生活史的影响,星鸦不仅在冬季需要利用储存的种子,甚至在春季(有时延时到初夏)都要依靠秋天储存的种子,因此储存的种子数量也最多,距离秋天储存种子的时间也最长,记忆能力应该是最强的啦,所以可以排除B. D.选项。答案本应该是A的.但是此题答案为什么是C呢,因为问的不是3种鸟在自然界中的记忆能力强弱,而是“在同一小面积的实验区域内”这样条件下,3种鸟找到种子的成功率。背景知识:松果松鸦营群体生活,种子的储存和再寻找都是在同类其他个体存在情况下进行的,它们通常把储存的种子靠的很近;而星鸦则采取把种子分散储存的对策,它们独立再寻找种子能力很强,但却败在了“在同一小面积的实验区域内”与善于在较小区域储存种子,也只需在较小区域再寻找种子的松果松鸦。答案:C另外,我要说的是此题有缺陷!因为学生们并没有这个背景知识,要仅仅从题干信息来推导出背景知识是不够严谨的。4狮子所猎食的动物有很多都比它跑得快,但狮子仍能捕食成功。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被捕食者一见狮子就跑不动了B被捕食者一见狮子就迷失了方向C狮子在猎物达到最大奔跑速度之前就能捕到它D被捕食者甘愿牺牲自己换取种群中其它个体的生存答案:D解析:自然界中没有哪个个体会愿意自我牺牲,即便是亲缘关系也是一样。而且狮子通常都是采用伏击,不会用速度取胜。此题不好练习与复习1.一种食叶昆虫具有隐蔽的形状、隐蔽的颜色和隐蔽的行为,这是一种生物关系的证据,这种生物关系是:A. 互利共生 B. 种间竞争 C. 偏利共生 D. 捕食作用答案:D解析:隐蔽的形状、颜色和行为说明这种昆虫在规避风险,从答案中可以看出,只有D符合条件。2. 蟑螂喜欢在夜间出来活动。科学家将蟑螂放在实验室里,人为地将白天和黑夜加以颠倒,大概过了一个星期以后,蟑螂就在人造的“黑夜”时间活动(尽管实际上是白天),这个实验的结果说明:A. 蟑螂能感受物理信息的改变B. 蟑螂可以感受一切信息刺激C. 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D. 行为信息可以影响蟑螂的行为答案:A解析:光照条件是生命活动的外在物理条件之一,光照的改变往往会改变动物的节律,这表明动物可以感知并适应外在的物理信息。从题干中并不能说明BCD。3. 有一种鱼在繁殖季节,雄鱼对腹面红色的各种鱼形模型奋力攻击,而对腹面不是红色的鱼形模型则无反应。这种行为属于:A. 习惯化 B. 固定动作格局 C. 敏感化 D. 经典条件反射答案:B解析:AC很容易排除,而B固定行为型(固定动作格局)是动物一种刻板不变的动作形式,是一种先天的本能行为,并主要体现在求偶、筑巢、取食等行为上;而D经典条件反射主要发生在高等动物中,是一种刺激和一种无关刺激的行为偶联,故而选B。4. 有一位科学家发现一个新的鱼种,他注意到,在这群鱼中,雌鱼是灰色的,而雄鱼带有亮红色和蓝色的标记。与雌鱼相比,雄鱼更容易被捕食者抓住。另外,颜色鲜艳的雄鱼比颜色单调的雄鱼更容易被捕食者抓住。你认为导致雄鱼出现亮红色和蓝色标记的进化过程最有可能是:A. 性选择 B. 自然选择 C. 突变 D. 遗传漂变答案:A解析:物种的进化主要受到自然选择和性选择的压力,自然选择倾向于物种个体或种群的生存,而性选择倾向于繁殖力的扩散,雄鱼的体色并不利于其个体生存,因而只可能是性选择驱动了雄性个体的艳丽色彩。5. 一只蜣螂放弃自己滚动的粪球,奔向一个它推不动的大粪球,造成此现象发生的原因是:A. 正常刺激 B. 情绪感应 C. 取代对象 D. 超常刺激答案:D解析:当一个非自然刺激引发一个行为比该行为的自然刺激更为有效,该非自然刺激称为超常刺激。大粪球就是蜣螂行为的超常刺激源。6. 一对正在求偶的斑鸠被隔离后,雄性斑鸠就向身边的一只母鸭求偶,造成此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A. 印随 B. 模仿 C. 取代对象 D. 真空行为答案:C解析:动物求偶过程中断,求偶对象的异常更迭,皆可以认为是取代行为。7. 有些动物采取“一夫一妻”制的婚配家庭,这是一种:A. 大丈夫策略 B. 家庭幸福策略 C. 进化稳定策略 D. 仪式化策略 答案:B解析:“一夫一妻”制婚配家庭是家庭幸福策略,“一夫多妻”制婚配家庭是大丈夫策略,进化稳定策略则是该社群的大多数成员采取的策略,D与题干信息不匹配。8. 陌生雄鼠释放的诱导外激素致使孕鼠流产属于一种:A. 触觉通讯 B. 视觉通讯 C. 听觉通讯 D. 侵略答案:D解析:如果牵强一点说,诱导外激素可以成为化学通讯,只不过这种化学通讯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因此也可以认为是一种“侵略”。9. 猴子之间相互理毛属于:A. 求偶行为 B. 通讯行为 C. 好礼行为 D. 欢迎行为答案:B解析:灵长类动物间的理毛行为是一种通讯行为,其具有多种功能,地位平等:表示大家在一起友好;弱对强:表示一种讨好;长对幼:表示一种抚爱;强对弱:表示一种权力。10. 以下是有关雷鸟换羽的叙述,正确的有:A. 雷鸟冬季来临时换成白色羽毛,是对低温刺激通过神经和激素等影响作出的反应B. 遗传决定了雷鸟换羽行为的出现C. 雷鸟夏季的棕褐色羽毛是一种保护色,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 某年冬季来临时雷鸟换成白色羽毛,但如果此时还未下雪,则易被天敌发现,这体现了适应的相对性答案:BCD解析:众所周知雷鸟羽毛色彩的变化,是一种保护色,而并非是对低温刺激所作出的反应。11. 下列行为能用亲缘选择理论来解释的有:A. 兵蚁保卫蚁王的行为 B. 挪威旅鼠的自杀行为C. 鸟类的报警行为 D. 雄虻的骗婚行为答案:ABC解析:亲缘选择理论强调的是群体尤其是近缘个体的收益以及适合度的提高,而并非个体的某些行为策略,ABC的行为无疑会增加群体的适合度,而D可能只是增加了骗婚个体的适合度。12科学家在比较雌鼠长大后的行为时,发现在母鼠子宫中发育时,左右都是雄性胚胎的雌性个体与左右都是雌性胚胎的雌性个体相比较,前者发育长成后更倾向雄鼠的行为,例如攻击性较强等。你认为造成此种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A遗传 B学习 C激素 D神经冲动答案:C解析:A为先天因素,B为后天因素,这些不太可能造成同为雌性个体攻击行为的差异;而胚胎发育环境中的激素水平,可能会导致动物个体行为产生差异。13科学家发现鸽子会按自己的生物钟判断时间,再配合当时太阳的位置来导向飞回正确的巢位。现在将鸽子放在室内饲养,并以人工控制光照改变其生物钟,然后再把鸽子带到远处放飞。你认为与上述描述比较符合的是 : A在有太阳的状况下,鸽子飞回正确的巢位 B在有太阳的状况下,鸽子飞不回正确的巢位 C在没有太阳的状况下,鸽子飞回正确的巢位 D在没有太阳的状况下,鸽子飞不回正确的巢位答案:B解析:因为鸽子的生物钟已经被人为改变,当有太阳时,鸽子自身的生物钟与太阳的位置无法正确偶联,导致其不能飞回正确的巢位。14信天翁在海洋上空从南非向澳洲方向迁彼时,绕着逆时针方向转圈的原因是:A转圈是不同个体间传达信息的方式,籍此告知彼此迁徙的方向B主要是较年幼的个体导航系统尚未发展完全,因而产生转圈的行为C上升的热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信天翁是利用热气流来帮助迁徙D转圈是信天翁用来发现和防御天敌的一种行为答案:C解析:鸟类尤其是大型的迁徙鸟类,通常会利用上升的热气流飞行,来减少自身能量的消耗。15动物的行为发展会受到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不同程度的影响。下列实验最适合用以验证行为发展如何受到后天(环境)影响的是:A同卵双胞胎在相同的环境成长 B同卵双胞胎在不同的环境成长C异卵双胞胎在相同的环境成长 D异卵双胞胎在不同的环境成长答案:B解析:既然是验证后天环境的影响,就需要排除先天因素的干扰,并利用不同的后天环境进行培养,因而B最合适。16士蜂会将蠕虫带回自己的巢穴,雷鸟会将先前埋藏的坚果挖出进食,老鼠会走过迷宫到食盒吃饼干,北极燕鸥会飞到南极海域饱餐海鱼,动物能表现这些行为,必须具备的能力是:A选择食物的能力 B学习的能力C空间记忆的能力 D以气味导向的能力答案:C解析:以上所述诸多行为,均体现了动物的空间记忆能力。17在广西南部有许多山谷,在冬季有斑蝶类聚集过冬的情形。其中有数种青斑蝶,其幼虫以多种有毒植物为食,其毒素也在其体内积累:在同一栖息地还生存有一种斑风蝶,其斑纹与青斑蝶相似,但幼虫则以无毒植物为食。下列是某学生对青斑蝶及斑凤蝶的观察结果。你认为可信度最低的是:A青斑蝶的数量少于斑凤蝶 B青斑蝶色彩鲜艳C各种青斑蝶会因相互拟态而彼此斑纹相似D青斑蝶和斑凤蝶飞翔缓慢答案:A解析:斑凤蝶对青斑蝶是一种拟态,青斑蝶取食有毒植物,并积累毒素,这就是警告天敌自己是不可食的,这种警告往往通过艳丽的色彩、缓慢的行动来体现。但也只有当自然环境中真正有毒的青斑蝶数量庞大,远超过相似状态的斑凤蝶时,这种警告才会起作用,因此,只有A是不可信的。18下列关于动物本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动机行为是一类特殊的本能行为B本能行为完全由外界刺激所决定,不具有内源性C本能行为形式主要是由遗传所决定的D动物的本能动作,必须被对方接受、感受以后才有意义。答案:B解析:本能行为由外界刺激引起,但主要受遗传因素控制。19下列对信号与通讯匹配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A某种萤火虫每5.8s发光一次,属于视觉通讯B雌螽斯选择会鸣叫的雄螽斯交配,属于听觉通讯C雄桑蚕对雌桑蚕分泌的蚕蛾醇十分敏感,属于化学通讯D狐猴彼此梳理皮毛,既有清洁功能又有社会功能,属于电通讯答案:D解析:狐猴的理毛行为属于触觉通讯。20下列有关动物摄食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A蝙蝠的摄食主要靠视觉 B猫头鹰的摄食主要靠视觉C青蛙的摄食主要靠视觉 D鲨鱼的摄食主要靠嗅觉答案:A解析:蝙蝠摄食通过超声。21下列生物其个体间主要依赖化学物质来传递讯息的是: A蚂蚁 B青蛙 C蝙蝠 D狗答案:A解析:蚂蚁为化学通讯,青蛙为听觉通讯,蝙蝠为超声,狗通过视觉、听觉和嗅觉。22海关查获一不知名的小型哺乳动物,其毛色灰黑,叫声嘹亮且变化多端,此动物可能的地区是:A蒙古草原 B印度尼西亚热带雨林中 C西伯利亚 D撒哈拉沙漠答案:B解析:动物的形态以及行为习惯通常要与环境相协调,ACD的环境相对均较为单一,在这些生境中生存的动物,体色相对要浅,行为也较为简单,而热带雨林这种复杂环境中的动物表现也会复杂一些。23下列最不像是感觉适应的结果是:A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B长期戴项链,久了不觉得它的存在C长期听重音,久了听不见轻音乐 D入温泉池后,久而不觉其烫答案:C解析:长期听重音,久了不觉得“重”才是感觉适应。24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雷鸟,夏天羽毛棕褐色,冬天为白羽,针对此种羽色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夏天为繁殖季节,夏羽鲜艳才能吸引异性B冬季大雪封山,食物来源减少,无法形成色素C羽毛周期变化,可视为一种季节消长D环境改变,影响基因表现答案:D解析:雷鸟体色的变化是一种保护色,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当环境发生改变时,其基因的表现型也会发生变化。25一种萤火虫的雌虫能准确地模仿另一种萤火虫的信号来吸引雄虫,那么该萤火虫的行为意义可能是:A吸引同种异性前来交尾 B吸引不同种异性前来交尾C诱骗这雄虫以取食 D对不同种雄虫表示友好答案:C解析:异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因此异种之间的通讯行为,肯定不会是繁殖需求,更不会是友好行为,只可能是一种捕食行为。26刺猬背部布满硬刺,遇敌害时,身体卷缩成团,使硬刺竖起,以保护自己,但有时却被狐狸抛向空中,待其落地伸展躯体时便被吃掉,这个例子说明了:A适应的多样性 B适应的相对性 C适应的普遍性 D自然选择的定向性答案:B解析:刺猬背部布满硬刺在通常情况下具有适应意义,但如果所有情况下都能发挥作用,那么刺猬的天敌也就不复存在了,所有说适应只是相对的。27小鸟对立在田间的稻草人不再警惕和害怕,这是它的哪种学习方式?A印随学习 D习惯化 C联想学习 D模仿答案:B解析:小鸟对稻草人、金鱼对鱼缸的敲击等都属于习惯化。28初生的灰雁把研究者劳伦兹看作自己的母亲,时刻跟随,属于哪些行为类型?(2分)A印痕行为 B定型行为 C保护行为 D学习行为答案:AD解析:典型的印痕行为,同时印痕行为也是一种简单的学习行为。29家燕、欧洲燕和沙燕每年在古北区的西部和非洲之间进行迁徙,1972年REMoreau 估计,每年秋天飞往非洲的家燕约为9000万只,欧洲燕约22亿只,沙燕约375亿只。这3种鸟的数量比非洲大陆上的31种不迁徙的燕子的总数还多。下列说法哪些是对的?(2 分)A这3种迁飞燕的祖先以前是在非洲大陆进行繁殖的B在古北区的西部这3种燕所遇到的食物竞争者更少C古北区的话部夏季白天较长,可以增加捕虫时间,这有利于其繁殖D长距离的迁徙可以增强体质,提高繁殖成功率答案:ABC解析:鸟类的迁徙很可能是由于种群历史原因造成的,比如气候变化、食物匮乏、种间竞争等,迁徙可以降低这些因素的影响,增大种群的繁衍。不过长距离的迁徙往往并不能增强体质,相反很多个体在迁徙途中会死亡,而且某些物种这种死亡率甚至高达50%以上。30Photuris属中某些种类的萤火虫的雌虫是肉食性的,它们会模拟同属其他3种萤火虫雌虫的发光频率对其雄虫作出应答,诱使异种的雄虫靠近,进而捕获、杀死并吃掉它们。对于3种受害萤火虫的雄虫来说,下列策略哪个可行?(1分)A完全不理会雌虫的应答 B发现应答的雌虫就直接飞去交配C变换发光频率吸引雌虫 D发现应答的雌虫后缓慢靠近答案:D解析:如果不理会雌虫的应答,就会导致繁殖中断;如果直接飞去交配,可能会丧失生命;如果变换发光频率,则会导致通讯中断;这三种策略都不可行。31海蛞蝓生有鲜红的乳突,在受到骚扰时,这些乳突就会不停摆动,鱼类便会攻击乳突。乳突被咬掉后可以再生,且乳突中含有有毒物质。对于这种行为的解释哪些正确?(2分)A次级防御 B转移攻击者的攻击部位 C警戒色 D初级防御答案:ABCD解析:初级防御和次级防御就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