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课》最后一课(毛小娥)_第1页
《最后一课》最后一课(毛小娥)_第2页
《最后一课》最后一课(毛小娥)_第3页
《最后一课》最后一课(毛小娥)_第4页
《最后一课》最后一课(毛小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以自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学教案课 题最后一课授课时间学习目标目标1:分析小说的主要情节,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目标2:品味人物的表现手法与语言的深刻内涵.目标3:1、领会小说所表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2、环境描写对人物思想感情的作用。学习重难点重难点: 1. 感受法国人民在亡国之际的爱国情感。 2. 学习本文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并体会重要语句的深刻含义。 学习过程设计(学案)教学过程设计(教案)(一)基础知识。、本文的作者是_国作家_,写的背景是1871年爆发的_。、抄写课后词语两次并注上拼音。、“最后一课”指的是 (二)内容盖洛。1、小说的全文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到。这一部分描述了弗郎士在上学路上的见闻和心理活动。作者以简洁的笔触,交待了故事的和弗郎士的,同时为情节的发展作了巧妙的铺垫。第二部分,从到。是小说的中心部分,主要写弗郎士和韩麦尔老师在“最后一课”中表现的爱国热情。按情节发展,又可以把这部分分为三层。第一层,从到。写弗郎士跑到学校以后发现的种种不平常现象,渲染出一种、的气氛。第二层,从到。这一层里,正面揭示了“最后一课”的严肃意义,点明了主题。第三层,从到。写韩麦尔老师和学生在爱国主义精神的鼓舞下,在“最后一课”中认真教学的感人情景。第三部分,从到小说结尾。写韩麦尔老师在“最后一课”结束时的悲壮和不屈精神。2、最后一课通过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生弗郎士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见闻和感受,真实地反映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和对祖国的,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集中地表现了法国人民崇高的。(三)语言品析:文中有很多含义深刻的句子,请你找出两句来,并进行理解赏析。(四)问题探究1最后一堂课与平常有什么变化?2、你怎样看待主人公小弗郎士,作者主要运用什么方法描写他?你能从文中找出来例子吗?3、作者运用什么方法描写韩麦尔先生?分别举出例子?4、本文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五)自学感受从韩麦尔先生和小弗郎士身上我们学习达到了哪些金子般的东西?对于爱国主义你有什么样的认识?第一课时一、导入真正属于民族的东西唯有语言,语言是民族的根基。最后一课让我们听到了一首爱国的壮歌。二、预习展示1、作者简介以及背景介绍A、作者介绍:都德是法国十九世纪下半期的小说家。他的短篇小说不少是以普法战争为题材,具体生动地描写了法国普通人民对侵略者同仇敌忾的爱国主义精神,谴责了资产阶级当局开门揖盗,致使法军节节败退,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罪恶。最后一课就是都德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B、创作背景:最后一课写于普法战争第二年(1873年)。色当一役,法军大败,拿破仑第三被俘,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占领了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等三分之一以上的土地。这时,对法国来说,已经变成自卫战争。而对着普鲁士军队的屠杀掠夺,法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敌人。这篇短篇小说,就以沦陷了的阿尔萨斯的一个小学校被迫改学德文的事为题材,通过描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刻画了小学生弗朗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的典型形象,反映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感情。 C、小说体裁特点以及小说三要素: 2、字词检测哽住( ) 皱边( ) 惩罚( ) 祈祷( ) 踱步( ) 郝叟( )3、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4. 试着给文章分层次,每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内容?根据讨论结果,理清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10)课前第二部分(1123)课中第三部分(24-29)课后三、质疑点拨:分层次复述故事情节:(1)分析上学路上的环境描写(2)说一说这样的课与平时的课有什么区别?(3)上课中小弗郎士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四、当堂训练: 完成课后习题五、一课一得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从小说三要素里的情节分析课文,那么这节课我们将从人物这一要素对小说进行深入的分析,看看作者是怎样刻画主人公的?二、预习检测1、小说是通过哪些方法来刻画人物?2、作者主要运用什么方法描写小弗郎士?你能从文中找出来吗?明确:(1)小弗郎士觉得今天听讲,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自己从来没有这样细心听讲过。(2):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用德国话唱歌吧! (3)啊,这最后一课,我真永远忘不了!三、质疑点拨1、(从我们刚才的心里分析来看)小弗郎士上课前后心情、态度有什么变化?什么原因使他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2、同样有着强烈爱国意识的韩麦尔先生,他的形象又是通过哪些方法描写的呢?明确:服装: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语言:例1、“总要把学习拖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算了吧,时间有的是,明天再学也不迟”。例2.“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们,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象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监狱大门”比喻什么?“钥匙”比喻什么 ?全句的含义是什么?例3、“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神态:“脸色惨白” 动作:例1、转拿使写 例2、“使出全身的力量”写出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例3、“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3、从这些描写中我们认识到这个怎样的人?韩麦尔先生是一位热爱祖国、热爱祖国语言、热爱自己工作的普通的乡村小学教师。4、小结:写人的几种方法 (分析了两个人物,我们也知道在刻画方面的一些方法,现在请大家自己来总结一下)5、这篇小说想表达怎样的主题呢?四、课堂训练昨天我了解了一下文章的写作背景,今天我又给大家补充一些资料?材料:中世纪以来,阿尔萨斯与洛林并不属于法德任一国家。9至16世纪,属于德国,1552年,法国占领了它,1648年,战败的德国正式承认法国拥有这个地方的主权。普法战争法国失败后,德国重新占领此地。就居民而言,此地讲法语的仅是讲德语人的八分之一。1918年德国一战失败后,法国夺回此地,立即在这里全面清除德语的痕迹,施加法语统治。初等学校的所有课程规定用法语讲授;在原有学生毕业之后,中等学校也都实行用法语讲课。斯特拉斯堡大学的所有课程,甚至德国语言和文学的课程,也是完全用法语讲授的。问题:由以上可知,个人的命运在强权面前微弱无力。其实,阿尔萨斯洛林地区讲德语的学生同小弗朗士一样,经历了终生难忘的“最后一课”。所不同的是,九分之一讲法语孩子们的“最后一课”打动了全世界亿万人心,而九分之八讲德语孩子们的“最后一课”,却被遗忘在尘封的角落,化成了历史悄无声息的注脚。同学们,知道了这些,你们又有何感想呢?小结:有时强烈的爱国情,只是政治斗争的产物。都德是一个法国人,情感自然偏向自己的国家。如果我们不知历史,读完此文,极可能对法国产生极大的同情,而对普鲁士产生极大的痛恨。这无疑又是一场悲剧。在某些时候,知道真相比情感流露更重要。从这个角度去看,应该如何更好地去理解小弗郎士与韩麦尔先生,甚至本文作者都德的爱国情怀。请大家慢慢思考。五、一课一得六、作业完成作业本新课标第一网第三课时一、 导入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二、质疑点拨1、写作特点的概括(1)作品表现法兰西人民的爱国激情,没有选择血腥的战斗场面来写,而是写了沧陷区的一个农村小镇上的一个小学。作者为何如此安排?(2)通过人物语言、动作表现心理活动。通过环境描写衬托人物思想转变,暗示时代背景。(3)环境描写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描写设计布告牌上写的内容是什么?三、 拓展延伸下边这段文字节选自老舍的四世同堂,描写了北平被日军占领后,某学校的祁瑞宣老师上第一堂课的情景。铃声,对于一个作惯了教员的,有时候很好听,有时候很不悦耳。祁瑞宣向来不讨厌铃声,因为他只要决定上课,他必须已经把应教的功课或该发还的卷子准备得好好的。他不怕学生质问,所以也不怕铃声。今天,他可是怕听那个管辖着全校的人的行动的铃声,像一个受死刑的囚犯怕那绑缚刑场的号声或鼓声似的。他一向镇定,就是十年前他首次上课堂讲书的时节,他的手也没有发颤。现在他的手在袖口里颤起来。 铃声响了。他迷迷糊糊地往外走,脚好像踩在棉花上。他似乎不晓得往哪里走呢。凭着几年的习惯,他的脚把他领到讲堂上去。低着头,他进了课堂。屋里极静,他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上了讲台,把颤动着的右手放在讲桌上,他慢慢地抬起头来。学生们坐得很齐,一致的竖齐了背,扬着脸,在看他。他们的脸都是白的,没有任何表情,像是石头刻的。一点辣儿堵塞住他的嗓子,他咳了两声。泪开始在他的眼眶里转。 他应当安慰他们,但是怎样安慰呢?他应当鼓舞起他们的爱国心,告诉他们抵抗敌人,但是他自己怎么还在这里装聋卖傻的教书,而不到战场上去呢?他应当劝告他们忍耐呢?他可以教他们忍受亡国的耻辱吗? 把左手也放在桌上,支持着他的身体,他用极大的力量张开了口。他的声音,好像一根细鱼刺似的横在了喉中。张了几次嘴,他并没说出话来。他希望学生们问他点什么。可是,学生们没有任何动作;除了有几个年纪较大的把泪在脸上流成很长很亮的道子,没有人出声。城亡了,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 糊里糊涂的,他从嗓子里挤出两句话来:“明天上课。今天,今天,不上了!” 学生们的眼睛开始活动,似乎都希望他说点与国事有关的消息或意见。他也很想说,好使他们或者能够得着一点点安慰。可是,他说不出来。真正的苦痛是说不出来的!狠了狠心,他走下了讲台。大家的眼失望地追着他。极快地,他走到了屋门;他听到屋中有人叹气。他迈门槛,没迈利落,几乎绊了一跤。屋里开始有人活动,声音很微,像是偷手摸脚的那样往起立和往外走呢。他长吸了一口气,没再到休息室去,没等和别的班的学生会面,他一气跑回家中,像有什么鬼追着似的。问题:1.本文描写了北平被日军占领后祁瑞宣老师上课时的情景。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