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濉溪县城关中心学校2014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doc_第1页
安徽省濉溪县城关中心学校2014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doc_第2页
安徽省濉溪县城关中心学校2014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doc_第3页
安徽省濉溪县城关中心学校2014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doc_第4页
安徽省濉溪县城关中心学校2014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濉溪县城关中心学校2014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 (时间100分钟、满分120) 满分:120(其中卷面分5分)考生注意:1、本试卷包含试题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共4页,答题卷共2页。你所有的答题内容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否则答题无效。2、请按照“试题卷”依次填写答题内容,不要漏答内容。第一部分 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0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请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水何澹澹,_ _ _ _。 _ _, 风正一帆悬。 最爱湖东行不足, 。 ,小桥流水人家。 ,把酒话桑麻。 无可奈何花落去, 。 我寄愁心与明月, 。 曲径通幽处, 。(2)请默写朱熹的观书有感。 , 。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7分)耳朵灵敏的人,能听到弱肉强食处四周的绿叶丛中,蝈蝈在切切自语,那像是滑轮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的窸窣作响。在这yn哑而连续不断的低音中,时不时发出一阵非常尖锐而急促、近乎金属碰撞般的清脆响声,这便是蝈蝈的歌声和乐段,其余的则是伴唱。(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yn 哑 窸 窣 (2)有错字的词是“ ”, 正确写法是“ ”。 (3)“弱肉强食”在文中的意思是: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填空。 (4分)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这是一首哲理小诗。诗人把人生事业的成功比喻为 ,把成就事业的起步阶段比喻为花的 ,把 比喻为培养花的“泪泉”,把 比喻为滋润花的“血雨”,生动贴切,发人深思。4、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会在这一天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进入初中的我们,应该把读书当作一大乐趣,这样我们就获得了终生学习、进步的金钥匙。少年正是读书时,热爱读书吧!某班准备开展“好读书、读好书”的活动,请你参与,完成下面三题。(9分) (1)读书要有好方法,这样收获才更多;请你给大家提些建议。(3分)(2)中学生阅读量普遍达不到400万字,请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3)请为本次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3分) 第二部分、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分别回答问题。(45分)(一) 化化石吟(15分)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术师,卓越的雕刻家5、第一节中“造物主的存在”是什么样的理论?“平凡的真理”是什么意思?(2分)6、“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用了什么修辞?“你”能否换成“它”?为什么?(5分)7、说说你对“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的理解。(4分)8、“海枯石烂”“日转星移”本是两个成语,为何作者要写成“海枯,石烂,日转,星移”?9、“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一句中“仿佛”二字能去掉吗?为什么?(2分)(二)落 叶 (15分)贾平凹 窗外,有一棵法桐,样子并不大的,春天的日子里,它长满了叶子。枝根的,绿得深,枝梢的,绿得浅;虽然对列相间而生,一片和一片不相同,姿态也各有别。没风的时候,显得很丰满,娇嫩而端庄的模样。一早一晚的斜风里,叶子就活动起来,天幕的衬托下,看得见那叶背上了了的绿的脉络,像无数的彩蝴蝶落在那里,翩翩起舞,又像一位少妇,丰姿绰约的,作一个妩媚媚的笑。 我常常坐在窗里看它,感到温柔和美好。我甚至十分忌妒那住在枝间的鸟夫妻,它们停在叶下欢唱,是它们给法桐带来了绿的欢乐呢,还是绿的欢乐使它们产生了歌声的清妙? 法桐的欢乐,一直要延长一个夏天。我总想那鼓满着憧憬的叶子,一定要长大如蒲扇的,但到了深秋,叶子并不再长,反要一片一片落去。法桐就削瘦起来,寒伧起来,变得赤裸裸的,唯有些嶙嶙的骨。而且亦都僵硬,不再柔软婀娜,用手一折,就一节一节地断了下来。 我觉得这很残酷,特意要去树下拣一片落叶,保留起来,以作往昔的回忆。想:可怜的法桐,是谁给了你生命,让你这般长在土地上?既然给了你这一身的绿的欢乐,为什么偏偏又要一片一片收去呢?! 来年的春上,法桐又长满了叶子,依然是浅绿的好,深绿的也好。我将历年收留的落叶拿出来,和这新叶比较,叶的轮廓是一样的。喔,叶子,你们认识吗,知道这一片是那一片的代替吗?或许就从一个叶柄眼里长上来,凋落的曾经那么悠悠地欢乐过,欢乐的也将要寂寂地凋落去。 然而,它们并不悲伤,欢乐时须尽欢乐;如此而己,法桐竟一年大出一年,长过了窗台,与屋檐齐平了! 我忽然醒悟了,觉得我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而且有十分地幼稚呢。原来法桐的生长,不仅是绿的生命的运动,还是一道哲学的命题在验证:欢乐到来,欢乐又归去,这正是天地间欢乐的内容;世间万物,正是寻求着这个内容,而各自完成着它的存在。 我于是很敬仰起法桐来,祝福于它:它年年凋落旧叶,而以此渴着来年的新生,它才没有停滞,没有老化,而目标在天地空间里长成材了。 10、作者行文很注意前后照应,请找出文中一处照应。(3分) 11、第段中“喔,叶子,你们认识吗”。这里为什么用“你们”而不说“你”?(3分) 12、“悠悠岁月”中的“悠悠”作“长久”解。文章第5自然段“凋落的曾经那么悠悠地欢乐过”中的“悠悠”作何解释?(3分) 13、第段中“觉得我往日的哀叹大可不必”。请从文中找出作者往日哀叹的原话。(2分) 14、文章最后说:“我于是很敬仰起法桐来,祝福于它:它年年凋落旧叶,而以此渴着来年的新生,它才没有停滞,没有老化,而目标在天地空间里长成材了。”作者这里写的是法桐,实际上也是表达对人生的认识。请你揣摩这段话中加点的语句,结合人的生命现象,简述你对这些语句的理解。(4分)(三)河中石兽(15分)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5、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分)(1)曳铁钯 (2)溯流 16、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1)山门圮于河 (2)尔辈不能究物理 (3)啮沙为坎穴 (4)据理臆断 17、翻译句子。(4分)(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18、选择题。(2分)讲学家和老河兵都说到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但他们对沉在河中的石兽作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讲学家据此得出的最终结论是_(A、尔辈不能究物理;B、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C、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D、沿河求之,不亦颠乎?);老河兵的最终结论则为_(A、水不能冲石;B、再转不已,遂反朔流逆上矣;C、求之下流,固傎;D、石必倒掷坎穴中)。 19、为什么“学者”的结论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从中你有什么收获?(3分)第三部分、作文(40分) 20、请以“我迷上了 ”为题,写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要求: (卷面分(5分)1、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班级。题 四、参考答案:第一部分:基础知识(30分)1-3略4、(1)示例:读书要像蜂采蜜,一要多读,读各类书;二要努力读懂,不能不懂装懂;三要在读书过程中反复思考,领会吸取书中的有用知识。(2分) (2)示例:原因:课业负担重,学生没时间读书,学校缺少书籍及阅览室。建议:学校应开放阅览室,多购置书籍,学校每天应安排一节读书课,让学生自由阅读,扩大阅读量。(2分)第二部分、阅读理解(45分)(一)(15分)5、上帝创造万物。 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肯定了生物进化的科学观点。6、比喻,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化石上的花纹。 不能,因为用“你”是第二人称,作用: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运用拟人的修辞。7、黑色的躯壳是指化石,这些地下化石的存在,足以证明地球上的生命是生 生不息的.在这些化石中,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有机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这些有机物的残余就是生命的信息,科学家的研究工作就是要破译这些密码。8、加强语言的停顿,可以突出时间的漫长9、不能,“仿佛”是“好像”的意思,表示猜测。因为这是不存在的,是作者的想象,是化石重现的景象。(二)(15分)10、如,开头写到“窗外”,后面再有“我常常坐在窗里看它”,再后又有“长过了窗台”。文章第段中“依然是浅绿的好,深绿的也好”这句话照应了第段中哪句话? 枝根的,绿得深,枝梢的,绿得浅; 11、因为这里是对历年收留的落叶和今年收藏的新叶而说的。答到复数意思即可给分。 12、从容不迫(自由自在、怡然自得等)。答到意思即可。 13、可怜的法桐,是谁给了你生命,让你这般长在土地上?既然给了你这一身的绿的欢乐,为什么偏偏又要一片一片收去呢?! 14、人也像落叶一样,一代接着一代,消亡,成长。这是社会的规律。正因为推陈出新,长江后浪推前浪,人类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