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北楚秦汉漆器之装饰纹样 湖北出土楚秦汉的大批漆器,不仅以千姿百态和琳琅满目的器皿造型使人们叹为观止;而且已掌握了图案的构成法则,并以充满着丰富想象力、瑰丽多姿的各种花纹图案进行恰如其分的描绘,说明它已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虚饰,而是一种增强美观、增强实用价值的装饰艺术,在这个时期铜、铁、陶、漆、竹、木、玉和丝织物等各种质料的装饰艺术中,漆器的装饰艺术水平是较高的,在我国古代艺术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装饰纹样的类别 这个时期的漆器装饰纹样,有的是继承和发展了商周时期漆器和青铜器等的装饰纹样,更多的是取材于自然界和当时人类的社会生活,并依据漆器各种器皿的造型特点而创造出的装饰纹样。从目前积累的大量漆器纹样的资料分析,可以大致归纳为动物、植物,自然景象、几何纹样、社会生活和神话传说等五类装饰纹样。 1动物纹样 春秋时期楚国漆器上装饰的动物纹样,主要有龙、风、饕餮纹、窃曲纹、鸟、兽等。其中不少是在雕刻的动物上彩绘的(包括浅浮雕),也有一些是直接描绘的。少数单独作为漆器上的装饰纹样;大多数是相互组合,并作为主要纹样的。 战国时期楚国漆器上装饰的动物纹样,主要有龙、虎、鹿、豹、猪、狗、兽纹、蛙、朱雀、鸳鸯、鹤、孔雀、金鸟、凤、鸟、变形凤纹、变形鸟纹、鸟头纹、蟒、蛇、怪兽纹、辟邪、蟠虺纹、窃曲纹等。这些纹样,有的是在器皿表面或内底的地漆上描绘的,有的是在雕刻各种动物形象的漆器上加饰的彩绘花纹。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动物纹样的增减有明显的变化,例如在器皿上直接描绘的动物纹样的数量由少逐渐增多,而在雕刻动物形象上加饰的纹样却由多逐渐减少。同一种动物纹样,也随时间早晚不同而发生变化:其纹样并不雷同;即使是同一时期或在同一画面上,也富于变化,并非千篇一律。当时这类纹样,有的是单独地作为漆器上的装饰纹样,大部分则是作为主要的装饰纹样,周边以几何纹等作为衬托;还有少数是以社会生活和神话传说为内容的纹样,只起烘托作用。 秦代漆器装饰的动物纹样,主要有牛、马、凤、鸟、鹭、鱼、云龙纹、兽纹、凤纹、鸟云纹、变形鸟纹和鸟头纹等。这些纹样,除个别的仍是在雕刻动物形象的漆器上加饰的花纹之外,绝大多数都是在器皿上彩绘的。虽然这个时期的动物纹饰不如战国时期的多,但它们出于当时漆画匠师的妙手,千变万化,繁丽多彩,是当时漆器上最主要的装饰纹样;这类动物纹样往往还辅以几何纹等,使整个漆器图案显得十分和谐优美。 西汉时期漆器上装饰的动物纹样,主要有虎、豹、狸、獐、兔、飞凤、鹤、鸟、鱼、飞豹、奔龙、云兽、怪兽、变形凤纹、鸟云纹、变形鸟纹和鸟头纹等。这些纹样,除极少数是在雕刻动物形象的漆器上加饰的花纹之外,绝大多数也是在器皿上描绘的,还有少数是针刻纹图案,这个时期的动物纹样,题材广泛;有不少象征祥瑞的动物纹样,与当时流行的黄老思想和宿命论有一定关系,而且各种动物纹样的线条勾勒交错,连续索回,变化多样,非常瑰丽。它也是绝大多数漆器的主要装饰纹样,常常以几何纹等加以烘托。 2植物纹样 春秋时期的楚国漆器,目前尚未见到植物装饰纹样。 战国时期的楚国漆器,开始出现以花草植物作为装饰纹样,这些纹样,一般多采用完整表现的树木形态,少数将花卉之花变形构成。主要有柳树、扶桑树、树纹和四瓣花等少数几种,这些纹样在漆器中所占比例较少,而且只起衬托作用。 秦代漆器上装饰的植物纹样,多用花卉之花、蕾、瓣和枝叶等变形构成,主要有柿蒂纹、梅花纹、连枝花蕾纹等,这类纹样的数量不多,未见单独作为漆器上的装饰纹样,其中有的是作为漆器上的主要装饰纹样,周边以几何纹等衬托;还有些是烘托其它纹样的。 西汉时期漆器上装饰的植物纹样,也是以花卉之花、蕾、瓣和枝叶等的变形构成,主要有树、柿蒂纹和蔓草等。这些纹样在当时漆器中所占的数量很少,只有少数是漆器上的主要装饰纹样,大多数是作为衬托神话传说或动物纹样等的辅助装饰纹样。 3自然景象 春秋时期楚国漆器上的自然景象纹样,主要有卷云纹、勾连云纹、水波纹、勾连雷纹和波折纹等,而且大多为描绘的。这些纹样,一般都与其它纹样组合图案,并作为辅助纹样。 战国时期楚国漆器上所装饰的自然景象纹样,主要有山字纹、云纹、卷云纹、勾连云纹、云雷纹、三角形雷纹、勾连雷纹和绹纹等。其中尤以随州曾侯乙墓的一件漆衣箱上的漆书二十八宿全部名称最为重要,它是与北斗、四象相配的最早天文资料,它证明我国至少在战国早期已形成二十八宿体系。这些纹样,在当时的漆器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它们不仅因不同时期而有繁复与简单之差异,而且即使是时代相同的同一种纹样,虽然有一定的变化规律,但并不完全一样;而且某种纹样在同一画面上,也是变化万端。当然,这类纹样有些相互组成图案,作为漆器上的主要装饰纹样,还有一些是与其它纹样组成图案。 秦代漆器上装饰的自然景象纹样,主要有波折纹、卷云纹和云气纹等,这类纹样在当时漆器中的数量不少,但都不是作为主要的装饰纹样,只是与其它纹样组成图案,起烘托的作用。 西汉时期漆器上装饰的自然景象纹样,主要有山峰、云气纹、卷云纹和波折纹等。这些纹样,线条流畅不滞,装饰艺术效果更佳。它在当时的漆器纹样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大多数是与其它纹样构成图案,并非是主要的装饰纹样。 4几何纹样 春秋时期楚国漆器,主要装饰有三角形纹、圆点纹等少数几种几何纹样,而且都是描绘的,并对其它主要纹样起烘托作用。 战国时期楚国漆器上装饰的几何纹样,是以点、面、线的形式组成的规则或不规则的花纹图案,主要有圆卷纹、涡纹、菱形纹、方块纹、方格纹、方格点纹、点纹、三角形纹和弧形纹等。这些纹样,虽然是以简单的点、面、线的形式组成图案,但由于构成方式的不同,其装饰纹样也是千差万别,并不雷同,更不显得呆滞。这类纹样,大多数相互组成连续索回的几何花纹,作为某些器皿上的主要装饰纹样;还有一部分是与其它纹样组成图案,一般只起衬托作用。 秦代漆器上装饰的几何纹样,主要有圆卷纹、圆圈纹、菱形纹、三角形纹、方格纹。点纹、点格纹等。有少数漆器上是以它们相互组成几何花纹,作为主要的装饰纹样;大多数漆器上又往往是与其它装饰纹样构成图案,仅作为一种衬托。 这类装饰纹样,西汉时期主要有菱形纹、平行直线纹、三角形纹、圆圈纹、圆点纹和点纹等。它在当时漆器的装饰纹样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在漆壶、圆盒等器皿上,有极少的是以几何纹样为主要装饰纹样;而绝大多数是与动物,自然景象等纹样相互配合,使画面的花纹变化多样,图案更加美观,而且往往是以其它纹样为主要装饰,它只起烘托的作用、 5社会生活和神话传说 春秋时期楚国漆器上,尚未见到以社会生活和神话传说为内容的装饰纹样。 战国时期楚国漆器上,这类纹样并不多,主要有荆门包山2号墓漆奁盖外沿彩绘的贵族车马出行图与随州曾侯乙墓鸳鸯盒两侧的乐舞场面等社会生活方面的装饰纹样。有关神话传说的装饰纹样略多一些,在曾候乙墓的一件漆衣箱盖上绘有后羿射日等图案,内棺格子门两侧绘有手执双戈戟的人头兽身、人头鸟身与兽首人身等守卫的门神,五弦琴身上绘有人与龙的图案,还有江陵李家台4号墓的一件漆盾背面,绘有龙、凤、云纹、树及人顶树等画面。这些纹样,运用各种艺术表现手法,使其画面或生动活泼,生活气息浓厚,或神奇古怪,令人遐思。 秦代漆器的这类纹样极少,目前只在江陵凤凰山秦墓出土的彩绘木梳、篦各一件的画面上见到。木梳的正面为饮宴场面,背面是描绘的歌舞场面;木篦的正面是彩绘的送别场面,背面是幅角抵(相扑)竞赛的画面。这些纹样,线条流动,富于动势和节奏,人物生动传神。通过不同的动态、形象与表情,将生活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西汉时期的这类纹样,也只在江陵凤凰山出土的一件龟盾与襄阳擂鼓台发现的一件漆圆奁上见到。龟盾正面的上部绘一神人,其下绘一神兽,是有关古代传说中的水神禺疆与夏禹的形象。背面在盾把两侧各绘一人拱手相向而立,似为宾主相见的场面。漆圆奁的盖内与内底均绘有人物、怪兽和树等,显然与历史及神话传说有关,画面均据器皿造型而巧妙设置花纹,装饰艺术水平较高。 (二)装饰纹样的组合形式 战国秦汉时期漆器上众多的装饰纹样,线条勾勒交错,流利奔放,形式优美。这些瑰丽多彩的图案,说明了当时的漆画匠师们已经熟练地掌握了图案的构成法则。从这些装饰纹样的组合形式分析,可分为适合纹样、独立纹样和连续纹样等三种构成方法。 这些构成方法,灵活、生动,把装饰和实用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1适合纹样 适合纹样,主要是依据器皿的造型,描绘相应的纹样作装饰。 春秋时期楚国漆器上的这种构成方法,应用极少,目前只在当阳曹家岗5号墓的一些小件漆雕龙上,见到了这种装饰手法。 战国时期漆器上,适合纹样的应用主要是体现在一些雕刻各种动物形象的漆器上,例如雕刻的梅花鹿,身上彩绘鹿的斑纹。又如虎座鸟架悬鼓,虎座满饰虎的花纹,凤鸟绘羽毛纹等。但是,当时也有少数雕刻动物形象漆器并不绘适合纹样,例如随州曾候乙墓的鸳鸯盒,只在鸳鸯的颈、背、尾等部位绘羽毛纹,而大部分却绘绹纹和点纹等,两侧面绘有乐舞画面。 秦汉时期,随着雕刻各种动物形象漆器的器皿造型的剧减,这种装饰手法的应用就更为少见了。只在一些凤形勺、双虎头形盾等漆器的装饰上,仍然以这种纹样为主,而龟盾却是以描绘神话传说和反映社会生活的宾主相见等画面作为装饰。 2独立纹样 在楚秦汉的一些漆器器皿中心位置或某一面上,往往由一个或几个独立单位构成装饰纹样。并且主要是采用平衡、均齐、辐射、旋转和几何形等多种形式,组成装饰性很强的优美图案。 春秋时期楚国漆器的装饰纹样中,这种构成方法应用很少,且大多以动物纹样为主。例如当阳赵巷4号墓的漆俎上,描绘有形态各异的瑞兽等独立单位的装饰纹样。 战国时期楚国漆器上的装饰纹样大多也是以动物纹样为主,它的组合形式、单位纹样的构成多为平衡式,例如长方盒、方盒和曲形盒的正面,常常是以鹿、鸟、兽等独立的个体形象作装饰纹样。还有少数单位纹样的构成是对称式的,例如盖豆的盖顶与有些虎座鸟架悬鼓的鼓面中心,一般绘有涡纹或四瓣花纹等独立纹样。 秦代漆器上的装饰纹样,这种构成方法的应用更多。这些装饰纹样,绝大多数仍是动物纹样,也有极少数是以人物画为主要装饰,它的组合形式与楚基本相同,例如云梦睡虎地11号墓的一件漆盂内底,彩绘两条游动自如的鱼和一只单足伫立的凤,作者运用三足鼎立的构成方法,使不对称的双鱼协调地组合在一起。还有一件圆盒的盖顶,花鸟的姿态多变,纹样分布十分得当,从而组成平衡式的独立装饰纹样。 西汉时期漆器装饰纹样的组合形式,基本上与秦代相似,对形式原理的运用更加成熟。例如江陵凤凰山168号西汉墓出土的一件大扁壶,正背两面各绘有姿态各异的三只豹(盖上还有一只),也是运用三足鼎立的构图法,使不对称的三豹组合成平衡式的优美的独立装饰纹样。这座墓的三凤鸟纹漆圆盒,盖顶部中心的三只凤鸟,以旋转方式构图,周围又以卷云纹烘托,使三凤犹如在空中盘旋追逐,达到很好的装饰效果。 3连续纹样 在一部分楚秦汉漆器的中心纹样周围及其口沿内外,往往以二方连续与四方连续纹样装饰。其中以二方连续纹样较多,又可细分为边缘连续纹样和带形连续纹样两种类型,且以边缘连续纹样为主;这些纹样绝大多数是横式的左右连续,斜式和纵式的极少见。它主要是采用二方连续中的连圆式、连环式、波折式和散点式等构图方法。每一种式样,在实际应用中又有许多形式,既使纹样复杂多变,又有规律可循,并取得较好的装饰艺术效果。在楚国的漆盘、方盒、扁圆盒、长方盒等器皿的中心纹饰周围,常常绘有绹纹、云纹、勾连卷云纹和几何纹等边缘连续纹样。这些纹样比较讲究对称,且有四面对称和二面对称等形式;还有少数采用平衡的组合形式,用于烘托主要的装饰纹样。秦和西汉时期的漆圆盒、盂、盘、樽、卮、圆奁、椭圆奁等器皿的中心纹饰周围,往往绘有波折纹、涡纹、变形鸟纹、鸟头纹和几何纹等边缘连续纹样,这些纹样也比较讲究对称,并巧妙地将它与主要的中心纹样协调、统一,构成优美的图案。 带形连续纹样,是以一个单元的纹样,在长条形的平面上反复连续。它的构图方法与边缘连续纹样基本相同,在实际应用中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纹样也富于变化。楚国的漆耳杯、豆、簋、方壶、盘和圆奁等器皿的内外口沿和外壁上,一般都绘有三角形纹、水波纹、变形云雷纹、勾连卷云纹和几何纹。秦代和西汉时期的漆耳杯、长方盒、樽、卮、盂等器皿的内外口沿和外壁上,也都绘有变形鸟纹、鸟头纹、波折纹和几何纹。这些装饰纹样的应用也相当广泛,它与主要装饰纹样有机地相互结合,主次分明,具有韵律和节奏感。 四方连续纹样,由于楚秦汉时期漆器器皿的造型缘故,并没有被普遍地应用,战国时期楚国的漆案等器物的面板,以散点式的构成方法描绘涡纹等装饰纹样。在秦代和西汉时期的漆卮和樽等器物的外壁,采用散点式、波折式和斜坡式的构成方法,描绘波折纹、变形鸟纹和变形鸟头纹等。 从上面对楚秦汉漆器装饰纹样的三种构图方法分析,可以看出其纹样形式都是与各种器物造型及纹样的内容紧密相关的,在实际应用中又有各种变化,三种构图方法,往往巧妙地相互配合;而且对纹样的选择、装饰的部位、比例的权衡、间隔的应用等方面,也颇具匠心,无论从哪个角度去欣赏,都能给人们一种美的享受。 (三)装饰的手法 湖北出土的楚秦汉的漆器,从大量的装饰纹样分析,写实与夸张是其主要的装饰手法。 写实的装饰手法,是直接摹拟自然界的各种动物、花草植物,自然景象和以人类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题材,作为当时漆器的装饰纹样。 春秋时期楚国漆器上,这种装饰手法应用极少。 战国时期,这种装饰手法被广泛应用,例如许多雕刻动物形象的漆器,还有沙市孔雀纹瑟上的纹饰,包山2号墓车马出行图漆奁上的柳树,均是采用这种装饰手法。 秦代的漆器纹样,应用写实的装饰手法更为成熟。例如江陵凤凰山的一件木篦背面所描绘的角抵(即相扑)场面,画面共三人,右边的两人正在进行比赛,左边一人平伸双手全神贯注地作评判;作者抓住比赛双方全力以赴、相持不下的一瞬间,把相扑竞赛中的气氛渲染得紧张、热烈。 西汉时期,如江陵凤凰山的一件三鱼纹漆耳杯,内底绘象征水草的四叶纹,三鱼环游于周围,又绘似鱼吐出气泡的圆圈纹和点纹,仿佛三鱼摇头摆尾于水底,构思巧妙,生趣盎然;口沿内外还以变形鸟纹和几何纹样,加以烘托,鱼形具象、逼真。 夸张变形的装饰手法,并非按客观事物的原貌进行描绘,而是对其主要的和有意义的部分进行夸张变形,使其特征更加强烈、集中,以加强装饰纹样的艺术效果。 春秋时期楚国漆器上,绝大多数的动物,自然景象和几何纹样等,都是采用这种手法。例如当阳赵巷4号墓漆俎上的瑞兽,并非是某一种兽的写实,而是经综合联想、夸张变形所创造出的艺术形象。 战国时期漆器上的装饰纹样,大多采用这种手法。大量的几何纹样,主要是采用夸张变形手法,有的依然可以看出保留了客观事物的某些特征,有的则是完全从实用功能和装饰美出发,并不表现某种客观事物和象征某种意识,只是点、线、面的组合。还有江陵李家台的大漆盾背面的孔雀,着力渲染孔雀开屏之美,使其形象更加鲜明。曾侯乙墓的漆鸳鸯盒两侧面,用朱漆绘有舞乐场面:一侧面是单足伫立的对称双凤,凤嘴衔钟架(即荀),架上悬挂两个铜甬钟;凤足的上部置磐架横木,上悬两个石编磐;一个兽头人身的乐人正手持钟棒背向撞击编钟。另一侧面的右边绘一乐人正敲打建鼓,左边是戴冠佩剑长袖飘举的舞人,正伴随鼓声的节奏翩翩起舞,画师选择了最能代表时代与曾侯乙身份的钟、磐和建鼓等三种乐器,以及击钟磐、敲建鼓与舞者各一人,分别在面积只有74.2厘米的画面上,将庞大而壮观的乐舞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秦代漆器上,这种装饰手法的应用也相当广泛,例如睡虎地的牛马纹扁壶,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夸张,使牛雄健肥壮的特征,显得更为突出有力。另一面的飞鸟下为奔马,表现了奔马快于飞鸟的意境。植物纹样中的四瓣花和梅花等,是将花瓣夸张变形,而将枝叶部分剔除,使其特征更加明显。 西汉时期漆器上的纹样,则更广泛地应用了这种手法,技法更为熟练,有些纹样仍是在写实的基础上加以变形夸张,而有些已很难看出原来客观事物的特征,例如变形鸟纹,不仅纹样繁多,而且变形夸张远比战国和秦代突出,又如相当流行的变形鸟头纹,完全是从工艺品的实用功能和纯装饰美出发,所以有人将它定名为“B”形纹。 (四)绘画和用色 楚秦汉时期漆器上各种优美的装饰纹样的产生,除了与漆绘匠师的精心构图有关之外,还与他们绘画用笔的稳健准确、运线的千变万化、着色的富丽和谐等高超技艺密不可分。 我国的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关于学校师德师风活动方案实施
- 智能制造背景下收缩膜连续化生产中的微孔缺陷实时监测技术
- 时区错位导致的全球服务链路时延敏感度量化评估方法
- 新能源汽车热泵系统前散热器罩防结霜表面处理技术迭代路径
- 无锡工艺考试题型及答案
- 新型环保涂层在盐雾腐蚀环境下的长效防护效能与经济性评估
- 新型复合材料在高压差工况下板框变形的动态响应模型构建
- 整烫机械模块化设计对快速换线柔性化生产的支撑作用
- 一 积贫积弱的北宋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人民版2004
- 数字孪生技术在虚拟办公场景的映射精度衰减问题
- 工程伦理 课件全套 李正风 第1-9章 工程与伦理、如何理解伦理- 全球化视野下的工程伦理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导论绪论
- 和大人一起读
- 2023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三轮冲刺复习: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选择题刷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婴幼儿发展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措施“一厂一策”实施方案
- 【课件】二十四节气和日晷(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 2023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考研英语练习题100道(附答案解析)
- 医古文课件 2华佗传
- 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调研报告
- 高中日语宣讲 试听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