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高中历史 同课异构活动资料 罗斯福新政课件.ppt_第1页
合肥市高中历史 同课异构活动资料 罗斯福新政课件.ppt_第2页
合肥市高中历史 同课异构活动资料 罗斯福新政课件.ppt_第3页
合肥市高中历史 同课异构活动资料 罗斯福新政课件.ppt_第4页
合肥市高中历史 同课异构活动资料 罗斯福新政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什么郑和下西洋的壮举一去不复返 而新航路开辟后 西欧的航海事业却蒸蒸日上 课后反思 提示 从政治 经济 思想 外交政策等方面进行思考 20 图7改编自保罗 肯尼迪 大国的兴衰 据此判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929 1938年美苏德英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份额 百分比 a 德国开始步入欧洲强国之列b 经济危机使英国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c 苏联成功度过经济危机实现了工业化d 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仍占据着关键地位 真题链接 2011年安徽 d 第18课罗斯福新政 必修2第六单元 一 危机萧条唤新政 背景 在1930年美国的大街小巷人民都在相互传唱着一首歌谣 牛奶白白被倒掉 玉米当作木柴烧 富人发疯去上吊 穷人饿得嗷嗷叫 你好 老太太 请问你把选票投给了谁 罗斯福还是胡佛呢 那当然是投给罗斯福啦 胡佛敲起钟 华尔街发出信号 美国往地狱里冲 胡佛把美国人民害惨啦 1932年华盛顿街头 记者 一 危机萧条换新政 背景 1 大危机 大萧条2 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的失败3 美国民众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4 罗斯福当选总统临危受命 罗斯福首次就职演说 1933年3月4日 节录 材料2 我们的国家过去经得起考验 今后还会经得起考验 复兴起来 繁荣下去 因此 首先 允许我申明我的坚定信念 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会使我们由后退转而前进所需的努力陷于瘫痪的那种无名的 没有道理的 毫无根据的害怕 在我们国家生活中每一个黑暗的时刻 直言不讳 坚强有力的领导都曾经得到人民的谅解和支持 从而保证了胜利 材料1 选举前后 富兰克林 罗斯福驱车巡视全国 失业民众的贫困惨状和悲愤绝望的目光令他极为震惊 他到迈阿密演说时 一个精神崩溃的失业者狂呼着 快要饿死的人太多了 冲出人群 举枪对罗斯福开火 幸好有人推挡了一下 他才没被击中 却把身边的芝加哥市市长打死了 问题探究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 面对危机造成的恐慌 罗斯福的态度如何 有何依据 happydaysarehereagain 二 大刀阔斧施新政 1 阶段 第一阶段 1933 1935年 着重调整和复兴经济 第二阶段 1936 1939年 着重改革 2 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及措施 内容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社会福利 工业方面 核心 农业方面 社会立法 整顿银行 放弃金本位制 通过 紧急银行法 管制证券业等 制定包括工资 工时 行业公平竞争法规 通过 全国工业复兴法 成立农业调查局 减耕 调整农产品结构 公布 农业调整法 等 加强救济工作 加强社会保障措施 兴办公共工程 颁布 全国劳工关系法 恢复银行信用 刺激出口 防止盲目竞争 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增加就业 刺激消费 改善环境 调整农产品结构 稳定农产品价格 防止农产品过剩 保障工人基本权利 提高工人政治地位 马 小罗 最近很忙吧 天国也有点乱啊 罗 噢 为啥 马 因为你啊 列宁跑来说 社会主义大有希望啊 亚当 斯密最近都不来串门了 罗 哈哈 马 看了你的新政 起先我倒真地心动过 后来开始心忧了 甚至还有点心灰起来 一段穿越时空隧道的对话 问题探究2 罗斯福是共产主义者吗 罗 哦 呵呵 虽然有些工人领袖认为看到了美国从 usa 变为 ussr 的希望 虽然有的人叫嚷着要实行法西斯 虽然最高法院的确宣布很多新政法令违宪 但是 作为一个国家 我们 1 特点 用国家力量扩大消费来调整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即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 3 影响 它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社会生产的破坏 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 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由于经济的恢复 使社会矛盾相对缓和 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人们对国家制度的信心 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加强经济干预的先河 它不仅成为现代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开端而且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直接影响 间接影响 深远影响 三 影响深远评新政 特点 实质及其影响 2 实质 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 并未改变资本主义制度 问题探究3 罗斯福新政究竟 新 在何处 1 新的理论和政策 2 新的特点 3 新的模式 4 新的起点 从经济指导政策看 放弃了自由放任政策 转向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即凯恩斯主义理论 罗斯福新政具有干预经济 关注民生 协调发展等特点 其最大特点是国家全面干预经济 但并没有废除自由竞争运行机制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二战后被一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继承和借鉴 新政实质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 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美国式的 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制度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成为继续发展的新起点 例2 2010 天津卷 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 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 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 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 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 a 整顿财政金融b 调整农业结构 c 复兴工业生产d 实行社会救济 真题链接 a c 例1 2009 江苏 罗斯福新政时期 美国政府大力兴办公共工程 其客观作用包括 扩大生产资料市场 增加就业机会 刺激消费需求 抑制物价上涨a b c d 例3 2011 江苏 富兰克林 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 炉边谈话 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 在 新政 期间 罗斯福 炉边谈话 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a 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b 阐释福利国家所带来的弊端c 解读 全国劳工关系法 d 展望 新经济 时代的奇迹 b 真题感悟 从近三年高考命题来看 本节内容是历史高考命题的重点之一 江苏高考连续三年都出现本节的知识点 复习时应注意对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内容 影响等知识加强理解和认识 并且把本单元知识体系进行构建 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也是其政策不断调整的过程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并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专题链接 20世纪20年代俄国经济改革 罗斯福新政和中国的改革开放并称20世纪 世界现代化道路上的三次经济壮举 概括指出 三次改革调整 的含义 特点 积极作用及共同点 苏俄通过市场 货币关系实行新经济政策 美国利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实行 新政 中国通过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些环节 实行改革开放 苏俄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和商品经济的方法发展生产 美国利用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 调节产销之间的矛盾 避免市场经济的混乱和盲目 达到缓解经济危机的目的 中国克服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 利用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调节经济 1 含义 2 特点 3 作用 4 共同点 苏俄促进了工农业生产的恢复 改善和巩固了工农联盟 进一步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 促成战后出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大发展的世界趋势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1 要大胆吸收资本主义先进文明成果 2 要开拓进取 勇于创新 3 将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有机统一 防患于未然 4 要关注弱势群体利益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5 注意化解社会矛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