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校联合体高二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必修一专题1-3)一、单项选择题(50分,共25小题,)1、图一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图二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这种现象源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其特点不包括()A.嫡长子继承制 B.神权与王权的结合C.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结合 D.“国”与“家”结合2、春秋时期,赵简子说:“- - -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这表明春秋时( ) A世卿世禄的分封关系受到冲击 B。以郡统县的体制普遍建立C工商皆本思想出现 D。血缘政治隶属关系得到空前加强3、史记蒙恬列传记载“始皇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淹谷,千八百里”。后经学者考证,该工程为:( )A秦长城 B 都江堰 C直道 D灵渠4、“汉承秦制”, 汉时实行郡县两级行政制度。西汉后期,在今天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一带设立了回浦县,隶属于会稽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当时会稽郡郡守的职位由中央任命,不可以世袭会稽郡郡守是台州最高的行政长官 会稽郡有权任免回浦县县令 苏州是会稽郡郡守的封地 A B C D5、元史载:“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这里的“内”是指 ( ) A蒙古汗国初建时的斡难河源一带 B大都周围的河北、山西、山东 C女真部落活动的东北地区 D淮水以南原南宋统治区6、当代史学家对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规律作出如下总结:皇帝从资历较浅、地位不高的心腹近侍或仆从中选拔一些人米承担政务,逐渐演变成正式的辅助机构,当这些辅助机构和官员的权力较重时,皇帝又从更新宠的近侍或仆从中另选一些人来承担政务,有意架空原有的辅助机构,剥夺其实权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权力的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能够印证上述观点的史实有西周分封制西汉“中朝”的建立明朝的内阁制清初建立军机处( ) A B C D7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调整与变革,下列措施反映强化中央集权的是( )A“于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东就国”B“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C“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D“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郡县又远于省,若有边徼之事者,则置宜慰司以达之。”8、法国启蒙思想家魁佘说:“中国无世袭贵族,官爵仅靠功绩与才能获得工匠的子弟也能当上总督”。他所评价的是中国的( ) A分封制度 B察举制度 C监察制度 D科举制度9、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影响共同之处是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10、康有为在诗中写道:“海东龙泣舰沉波,上相锚轩(古代使臣乘坐的一种轻车)出议和台人号泣秦桧歌,九城谣谍遍网罗。”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有 ()甲午海战 马关条约的签订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百日维新A B C D11、孙中山认为,义和团运动是“对于欧美的新文化之反动”;“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精神,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以上材料说明孙中山对于义和团运动的评价是 ( )A.否定其排外主义 B.赞扬其反侵略精神C.有赞扬又有否定 D.全面赞扬与肯定12、辛丑条约签订后,慈禧太后在罪己诏中说:“今兹和约,不侵我土地,念友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此时帝国主义列强“不侵我土地”的根本原因是 ( ) A.甲午战争后列强已将中国瓜分完毕 B.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已发生重大变化 C.义和团运动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迷梦 D.清政府已彻底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13、沈同衡作于1938年“武运”岂能长久的漫画 (左下图) 反映了()日本统治者企图以武力征服世界 日本民众存在厌战心理 日本侵略面临失败境地 日本法西斯是中日人民共同敌人A. B. C. D. 14、上图(右)中数字符号标明的地点,都是抗日战争期间著名战役的发生地,其中能为八路军战史提供实地资料的是 ()A. B. C. D.15、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爱国将领义愤填膺不断奋起反抗,下列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十九路军在蔡廷锴、蒋光鼐等率领下,迫使日军三易主帅李宗仁在山东台儿庄消灭日军1万余人,取得了最大胜利在湖北枣宜会战中,张自忠率部与敌人奋战九昼夜,壮烈殉国冯玉祥联合共产党员吉鸿昌,收复多伦,将日伪军赶出察哈尔省A B C D16、.歌曲凝聚着历史。下列能够让我们重温中华民族众志成城抗击侵略、洗雪近代以来民族耻辱的历史歌曲有 ()国际歌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A. B. C. D.17、右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座上关于1911年发生的重大起义浮雕,起义的主要参加者是 A学生B农民C工人D新军18、佩弗在远东中说:“1912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仿制品是指共和政体、三权分立、联邦制等政治体制B.荒唐可笑是因为仿制品不适合中国国情C.悲惨地结束是指辛亥革命没有结束专制独裁D.由于当时领导者的局限性,这种政体在中国失败19、五四运动至国民大革命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特点是( )A. “打倒列强,除军阀”逐渐成为各阶层人民的共同愿望 B. 中国的民族工业在这一时期出现了“短暂的春天”C. “民主共和”与“实业救国”成为当时社会思潮的主流 D. 出现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趋势 20、右图为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首度正式对公众展出期间展出的我国1920年8月首版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现藏东营市历史博物馆,从中所得信息不正确的是 () A.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 B.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新路C.五四运动促进该书出版 D.中国共产党的迅速发展2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最能用此诗做比喻的历史事件是 ()A义和团运动兴起 B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C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 D抗日战争兴起22、“改造中国、拯救人民之路到底在何方?”1923年前后,在孙中山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之后发出了这样的疑问时,你应该怎样回答他 ()A.“暂时放弃政治革命,先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壮大资产阶级力量后卷土重来”B.“继续承认欧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在华利益,以寻求其更大更广泛的帮助”C.“采取更灵活的革命策略,争取更多的军阀倒向革命阵营,建立和巩固政权”D.“真正的革命力量在广大群众之中,要联合中国共产党,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23、毛泽东在长征中写道:“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该诗说明红军长征 () 冲破了国民党的围堵战胜了险恶的自然环境体现了革命的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体现了北上抗日的决心和意志A. B. C. D.24、右图是挺进大别山海报。1947年7月23日,毛泽东电令:“下决心不要后方,以半个月的行程,直出大别山,占领以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建立根据地。”此电令发出时,人民解放军正在 ()A.开始战略反攻 B.进行辽沈战役C.进行淮海战役 D.进行平津战役25、下列人物中,促使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发生巨变的是 ()二、材料题(50分,共3小题)26(14分) 中国是一个源源流长的文明古国,在几千年前就有相当完备的国家运行机制,有相当高的政治文明,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真正属于“家天下”的事例,主要有两项:一为“皇位世袭制”;二为“皇族特权制”。皇位世袭制史称“皇统”。按照宗法制度的规定,行嫡长子继承制。如西汉有司请于文帝曰:“子启最长,敦厚慈仁,请建以为太子。”文帝许之。启为太子,即位为景帝。 “皇族特权制”秦朝建立,李斯主张“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置诸侯不便”。刘邦大封其子弟为九国,占去国土的大半。东汉史学家班固论曰: “藩国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矫枉过其正矣。”诸侯王都处于半独立状态,君国子民,拥有军、政大权。材料二自秦朝以来,中央官吏和地方行政不再行世卿世禄制度,而代之以官僚制度,大小官吏都是来自地主阶级和庶人,这与西周时期的宗法贵族世袭分封制度有根本的不同柳宗元对于这一变化(郡县制代替分封制)十分看重,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在封建论一文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又说:“两汉“有叛国而无叛郡”,唐朝“有叛将而无叛州”,证明了郡县制是一种好的制度”。 以上材料均摘自张传玺中国古代国家的历史特征(1)根据材料一,请你给“皇位世袭制”和 “皇族特权制”作简明扼要的定义。(4分)(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自秦汉开始的选官制度是如何体现“公天下”的。(6分)(3)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秦代开创中央集权制的积极作用。(4分)27、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分)材料一 今日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只有这种全面的全民族抗战,才能使抗战得到最后的胜利。 中共洛川会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1)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军事两个方面论证材料一的观点。(4分)材料二 帝国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亦为东亚之安定而出此。自交战以来,战局并未好转,世界大势亦不利于我。加之敌方最近使用残酷之炸弹,频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此朕所以饬令帝国政府接受联合公告者也。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2)驳斥材料二中日本对美英两国宣战的理由。(2分)材料三: 19391941年美国对华贷款(单位:百万美元)时间1939年2月1940年4月1940年10月1941年2月1941年4月数额252025505019411945年美国对华“租借”物资统计(单位:百万美元)时间1941年1942年1943年1944年1945年数额2610049531107 (摘编自略论美援与中美抗日同盟)(3)根据材料三,概括美国对华援助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从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这一角度,说明美国为什么对华援助。(6分)(4)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分析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4分)28、近代中国就是一部列强入侵与中国人民反抗的历史。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 1997年7月1日,(南京)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当天,155声警世钟敲响从集历史荣辱于一身的见证人到“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警世之钟,静海寺在华夏子孙心中树起的不仅是一座代表历史的纪念碑,更维系着一种剪不断的民族情结。 刘妙雄、杨波南京静海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民口”的用意是 材料二 1912年元旦的申报以显著地位刊登庆祝标语和祝词。其中一条标语是:“中华民 万岁”。在共和国大总统履任祝词的最后写道:“共和造端,一人首揭。榖我蒸民,振兴实业。四万万众,人足家给。轶美驾欧,扬我国力。”根据申报的兴衰和清末四十年申报史料整理材料三 希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北京学界全体宣言(1919年)材料四 在中国历史上,尽管农民起义频率频发生,但制度的稳定性却不受影响,在几千年漫长的时间里,“治”多于“乱”,体现出制度的合理性。但在面对现代文明的挑战之后,它却无所适从,一乱逾百年,而且越乱越裂,直到现代化成为全民的共识之后,才大乱而大治,为现代化创造了必备的环境。钱乘旦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稳定问题请回答:民口”的用意是(1)材料一中“钟的主体高1842米”,并选择在1997年7月1日敲响”155声警世钟”,这样的安排与中国近代史的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2分)请指出该事件在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地位。(2分)(2)你认为材料申报把“国”字改为“ ”的用意是什么?(2分)学者们认为申报的祝词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时代要求,试结合史实简要说明理由。(6分)(3)与辛亥革命中宣扬的“民族主义”相比,材料三中“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口号的提出有什么进步之处?(2分)材料三反映的历史事件具有怎样划时代的历史意义?(2分)(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在面对现代文明的挑战之后,它却无所适从”的结果是什么(不得照抄材料)?(2分)请概括说明中国共产党为创造这个“必备的环境”所作的努力。(2分)2010学年第二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二期中联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2345678910111213BACCBCDDAACDD141516171819202122232425DCBDAADCDDAC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本册综合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新世纪版
- 9《古代科技 耀我中华 》第2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 3.1.1 稻作文化的印记 说课稿
- 2025年中考生物试题分类汇编:生物与环境(第1期)解析版
- 8《升国旗》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 第3课时三位数的减法(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2025年全国中级育婴员职业技能考试A证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全国西式面点师(技师)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蒸馒头劳动课课件
- 文库发布:蒸馏课件
- 资源人脉入股协议书模板
- 提高住院患者围手术期健康宣教知晓率品管圈活动报告
- 初二开学教育
- 2025年贵州省中考英语试题(附答案和音频)
- 得意温控器DEI-107F使用说明书
- 驾驶员高级工考试题及答案
- 小学科学新教材培训心得分享
- 心理工会活动方案
- 2025届四川眉山中考历史真题试卷【含答案】
- 2025年上海市高考化学试卷(等级性)(含解析)
- 2025秋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地理 【教学课件】1.2《人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