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历史世界史专题复习日本史知识点梳理一、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大化改新七世纪中期仿效中国隋唐制度一、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明治维新仿效欧美(一)背景:幕府统治危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并发展,受到了落后封建制度的阻碍。民族危机:1853年,美国叩关后,西方列强纷纷侵入日本。部分中下级武士,开始接受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思想,主张武力推翻幕府统治。(二)明治政府的建立和幕府统治的结束以中下级武士为主的倒幕派,建立了倒幕武装。组织了以天皇为首的明治政府(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摧毁幕府统治(封建政权)。(三)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1、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2、经济上,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引进西方技术,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3、军事上,实行军事改革。推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积极准备对外侵略扩张。4、文化上,推行“文明开化”政策。用西方文化改造日本文化。发展近代教育,培养建设人才。(四)影响1、积极: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2、保留了较强的封建残余势力。随着经济军事实力的增长,日本推行军国主义,开始对亚洲临国进行侵略扩张。二、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日本经济的发展-亚洲经济强国(一)原因:1、明治维新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条件。2、1894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推动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从中国勒索23亿两白银;取得在中国掠夺资源、倾销商品和开设工厂的特权。3、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三、日本的军国主义政策,积极对外扩张。(一)原因:1、日本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扩大国内外市场。2、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国内市场狭小,资源不足,农业落后,更需要国外市场;3、日本无法通过经济手段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竞争,因而更多地采用军事手段夺取殖民地、取得市场和原料产地。(二)“大陆政策”及其表现1、制定以征服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2、吞并朝鲜:1910年3、挑起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年)四、一战前后的日本(一)一战中1、为了在东亚扩张势力和侵略中国,在1914年对德宣战,并迅速占领德国在山东的势力范围。2、对中国的侵略,强迫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形成了独霸中国的局面。(三)一战后1、一战壮大了日本的实力,使日本由战前的债务国变成了战后的债权国。2、巴黎和会上日本企图使它在一战时从德国手中夺取的在中国山东的权利合法化(结果:巴黎和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利交给日本,引发“五四运动”)。3、在(华盛顿会议)会外,中日签订有关山东问题的条约,日本归还山东主权。(胶济铁路赎回)中国的坚持斗争;英、美的压力。4、日美在太平洋地区展开激烈争夺,通过华盛顿会议,美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抑制了日本势力的膨胀。九国公约打破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四国条约,拆散有利于日本在东亚地区扩张的英日同盟。五国海军条约,日本的主力舰和航空母舰总吨位受到限制。五、日本法西斯专政的建立(一)背景1、经济危机打击严重。2、阶级矛盾尖锐。(二)过程日本法西斯主义的特点是以军部为核心。军部要求在天皇的名义下建立法西斯独裁政权,实行对外侵略扩张。1、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霸占中国东北。2、1936年2月26日,“二二六”兵变,大大加强军部势力。3、1936年,受军部控制的广田弘毅上台组阁,日本军事法西斯专政建立。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形成。4、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六、二战(一)太平洋战争1、1941年12月7日,日军突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2、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日军由进攻转为防御。(二)日本投降1、加速或敦促日本投降的文件:1943年11月,中、美、英开罗宣言,声明盟国将坚持对日作战,直至日本无条件投降,明确规定日本侵占中国的领土必须归还。1945年雅尔塔会议苏联在欧战结束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1945年夏天,以中、美、英三国的名义发表促令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2、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9月2 日日本正式签署无条件投降书。原因: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苏联对日宣战,围歼了中国东北的日本军队;中国的抗日武装向日军全面反攻。七、二战后的日本(一)对日本法西斯的处理1、领土:美军以“盟军 ”名义单独占领日本。(随着冷战的加剧,特别是中国大陆形势的变化,美国开始扶植日本 ,1951年,结束对日占领。)2、战犯:1946年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对日本法西斯战犯进行东京审判。3、政治体制:保留天皇制。(二)日本经济的发展1、原因:战后的社会改革,进一步消除了生产关系中的封建因素;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制定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引进最先进的科技;积极发展教育,培养人才;美国的扶植,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期间,美军订货,刺激了经济发展。2、表现:1955年以后,日本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60年代末,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号经济大国。80年代后,经济稳步增长。(加大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力度)1987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一度跃居资本主义大国之首。3影响:“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世界逐渐形成美、欧、日三足鼎立局面。7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成为美国重要的战略伙伴。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陕西省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示范文本)
- 2025设备租赁合同书样本设备租赁合同范文
- 音乐史自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合同样本:购销合同模板 for 电子产品范本
- 2025临时工劳动合同模板
- 2022年新媒体运营培训
- 网络财务自考试题及答案
- 数字逻辑自考试题及答案
- 设计美学自考考试题型及答案
- 2025一建《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考点一本通
- 《注塑成型原理》课件
- 2025年春新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2024年湖南省国际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高速公路文明施工文物保护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 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及会诊制度
- 电池及电池系统维修保养师国家职业标准(2024年)
- 软件可行性报告范文
- 脑转移瘤的治疗进展
- 临床成人失禁相关性皮炎的预防与护理团体标准解读
- DB14-T 3095-2024 致密砂岩气开发排采水回注技术规范
- 接触网运行与检修 课件全套 薛艳红 第1-9章 电气化铁道概述-高速铁路接触网精测精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