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钟二中校园手机文明使用协议(改稿).doc_第1页
金钟二中校园手机文明使用协议(改稿).doc_第2页
金钟二中校园手机文明使用协议(改稿).doc_第3页
金钟二中校园手机文明使用协议(改稿).doc_第4页
金钟二中校园手机文明使用协议(改稿).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钟二中校园手机等电子通讯设备文明使用协议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世纪。伴随网络技术的发展和通讯工具的普及,手机已逐渐成为中学生的新宠。近几年来,只要你稍加留意,随处可以看到一些中学生拿着手机侃侃而谈。老师在课堂上听见学生的手机铃声已经不是新鲜事。那么,中学生用手机一般都做什么?调查统计:与家长联系占38.55%,发短信占52.17%,玩游戏听音乐19.13%,上网8.99%,闲聊44.1%。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手机的使用一方面给学生与家人、老师、同学的联系提供了方便,但手机短信、玩游戏和闲聊等给学生带来的危害却是巨大的,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根据学校总的办学指导思想,为了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确保在校学生学习、生活的和谐、安全与稳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鉴于目前在校学生使用手机、学习机、mp3等电子通讯设备的普及而导致的负面影响。在调查了解、多方听取意见的基础上,经学校研究决定,特制定金钟二中校园手机等电子通讯设备文明使用协议,全文如下:一、使用电子通讯设备对学生的危害1.影响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近年来各类考试学生用手机作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2004年6月我校期末考试发现个别学生用手机作弊。随着手机等电子通讯设备的普及与功能的增强,利用手机作弊现象日益增多,而且做得越来越巧妙,如将耳机绑在袖子里,考试时将手靠近耳机佯装思考,实质在通过手机传答案。女生则更方便了,有的干脆将耳机戴在耳朵上再用长发遮住,监考老师很难发现。此外,学生打手机说谎也是司空见惯的事,特别是部分厌学的学生,明明在网吧玩游戏,他却谎称在学校复习功课。有的学生还以短信方式捉弄老师、同学等。无论是作弊、说谎还是发虚假短信都是不讲诚信的表现,如不及时制止和加以正确引导,会对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带来严重危害。2.手机短信的不良信息危害学生心理健康。手机短信,是通讯领域的科技创新,为人们相互交流信息、传递情感提供了快捷而简便的现代手段。然而,这又是一个缺乏行为规范且隐秘性很高的“灰色地带”,人们在享受自由交流的同时,以往多在成年人中流传的“成人文学”通过手机短信蔓延到了未成年人中间。由于手机短信隐蔽性强,不易被察觉,青少年学生长期接触不良信息,很容易形成一种心理上不健康的阅读快感。短信过多,会使人心理紊乱,如果手机交流取代了直接交流,会使他们不能接受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不懂得尊重别人。英国伦敦大学皇家学院的心理学家格伦威尔森称,在80例临床实验中,在工作中经常发短信的人IQ(智商)会降低10%,相当于一整天没有睡觉,而抽大麻后也只会下降4%左右。而且,短信内容一般都未经过滤,正处在“似懂非懂”阶段的中学生很容易被不健康内容吸引误入歧途。3.扰乱课堂纪律。课堂上经常会有手机等电子通讯设备铃声响起,学生发短信、听音乐、玩游戏,交头接耳地交流各自收到的有趣信息,打乱课堂纪律,严重影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4.手机辐射影响学生身体健康。手机长期的辐射对学生的身体发育也不利。有研究表明,孩子在使用手机时,大脑中吸收的辐射比成年人要高出50%。青少年的免疫系统比成人要脆弱,所以更容易受辐射影响。事实证明,手机辐射会对青少年脑部神经造成损害,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而频繁玩手机游戏也有可能使孩子耳聋。5.引发安全问题。由于手机品牌众多,质量良莠不齐,消费者难以辨别,学生们更是难以识别,再加上使用不当(雷雨天使用,长时间玩电游等),手机爆炸伤人的事时有发生。在一些地方,不法分子利用学生防范意识弱,反抗能力较小,专抢学生的手机。2008年6月在我校也发生了因手机图片而导致的学生严重斗殴事件。6.手机费用增加家庭经济负担。据有关统计表明,学生使用手机的费用每年最低也在500元以上,有的甚至达到万元以上。二、学生佩带手机等电子通讯设备的原因学生佩带手机究其根本原因无外乎有以下几种:一是某种程度上为了方便家长和学生之间的联系;二是部分学生追求时尚,攀比成风;三是个别学生对学习没有兴趣,把兴趣转移到利用手机来玩游戏、发短信互相逗乐甚至用来谈朋友等。三、学校要求与对策协议手机渐入校园和课堂,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的现象,已经引起社会和学校的高度重视。如何对学生佩带手机行为进行正确引导呢?只堵不疏是不行的,只靠学校老师的教育而没有家长的配合与支持也是不行的。为此,特制定以下协议:1、学校原则上严禁学生将手机等电子通讯设备带入校园。2、学生携带手机等电子通讯设备进入校园者将取消各类先进的评比资格,取消生活困难补助,情节严重并屡教不改的纳入学生个人成长记录档案。3、如果家长确需让孩子使用手机方便与其联系,必须经班主任同意并要求孩子遵守以下规定和协议,做到文明使用、保障安全、责任自负:(1)一切教育教学活动时间内(包括早晚自习、正课、晚读、集会、午休、晚睡等)禁止使用手机等电子通讯设备,并确保其不发出任何声响。(2)尽量让手机远离腰、腹部,不要将手机挂在腰上或放在衣服口袋里;雷雨天尽量不使用;外出时可以把手机放在书包里,这样离身体较远;使用耳机来接听手机也减少手机辐射的影响。(3)不别给陌生人回短信,不公开自己的手机号码,不轻信虚假短信,不发内容不健康的短信等。(4)如违规使用造成一定影响的,收缴手机等电子通讯设备,待学期末由家长领回,并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分。(5)如违规使用造成纠纷、丢失、爆炸、伤害等安全事故的,由学生及家长承担相应责任,学校概不负责。(6)家长如果需要与自己孩子联系的话,尽量在孩子入校前、离校后的时间内打手机联系。上学期间,可通过其它方式联系(比如与老师联系,取得帮助),不使用手机。(7)在学校作息时间不变的前提下,参考以下时间可能和孩子取得联系:06:3007:10; 11:5012:40; 17:3518:25; 22:0522:30和周末(七年级和八年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