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doc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doc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黄河颂.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河颂【教学目标】1. 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歌词内容,感受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2. 了解黄河大合唱的创作背景和其他相关内容。3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激发爱国热情,【教学步骤】 一、 导入1、播放黄河大合唱音乐片断,以雄壮激越的音乐演唱和朗诵来感染、调动学生。 2、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它蜿蜒在中华大地上,养育了我们的祖祖辈辈,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滚滚东去的黄河浪涛见证了古老中国的兴衰荣辱,黄河澎湃的惊涛,恢弘的气势和那奔腾不息的精神,也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为之拼搏奋斗。在抗日战争那段血雨腥风、民族危亡的日子里,一首深沉豪迈的黄河赞歌传遍了大江南北,激励了众多爱国志士保家卫国的万丈豪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豪迈的黄河赞歌黄河颂。 二、交流资料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周恩来代表党向全国发出了“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的号召。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在随军行进到黄河岸边时,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使诗人光未然(张光年)感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和不屈的意志,于是他向着母亲河唱出了豪迈的赞歌。黄河大合唱由八个乐章组成,由音乐家冼星海谱曲,黄河颂是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 三、整体感知课文,探究内容。1. 教师范读后学生自由练习朗读。2. 梳理作者思路:一首歌一般有序曲、主体和尾声,作为歌词,这首诗也分成这样三节。请概括下这三部分分别写了什么?序曲:黄河伟大坚强-主体:望、颂黄河-尾声:学习黄河精神3、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 颂4、在主体部分,作者并没有一开始就赞颂黄河,而是对黄河作了一番描写,由哪个字引起?(望)下面从那些角度写了黄河?惊涛狂澜特写 浊流连环俯瞰 奔向黄海纵观劈成两半横看4、文中“啊,黄河!”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三次反复出现把歌词清楚地化为三个层次,歌颂了黄河A养育中华民族 B保卫中华民族 C泽被众生,激励着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5、这首诗主要采用了哪些修辞?比喻,拟人,呼告等修辞手法。呼告是在行文中直呼文中的人或物的一种修辞方式。也就是撇开读者或者听众,不再以叙述人的语气,而是将感情整个融入说话或文章中,直接和所涉及的人或者物说话。一般可把它分为呼人、呼物两种形式。运用呼告,可以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加强感染力,并引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秋苗已经长得过长了,再不插就不行了。然而稻田里却是干干的。整得平平的田面,晒得结了一层薄壳,裂成一道一道细缝。多少人仰起头来看天,一天看多少次。然而天蓝得要命。天的颜色把人的眼睛都映蓝了。雨呀,你怎么还不下呀!雨呀!(汪曾祺晚饭花集求雨)但是我,我没有眼泪。宇宙,宇宙也没有眼泪呀!眼泪有什么用呵?我们只有雷霆,只有闪电,只有风暴,我们没有拖泥带水的雨!这是我的意志,宇宙的意志。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郭沫若屈原) 6、“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中的“望”字,把它换成“看”字好不好,为什么?不好。“望”字表示向远处看;而“看”的距离较近,与整首诗的气势不符。 7. 结合时代背景,你认为这首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明确: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四、欣赏黄河颂音乐,学唱黄河颂五、比较阅读长江之歌再次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如能阅读和演唱结合效果更好。欣赏优美动听的音乐,得到充分的艺术享受。阅读材料见语文课堂练习册六、拓展延伸你知道哪些有关黄河的诗句和俗语?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有关黄河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唐浪淘沙黄河落尽走东海,万里写入襟怀间。李白赠裴十四有关黄河的俗语:1.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2.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3.黄河归来不看川,黛眉归来不看山 4.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5.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 6.九曲黄河十八湾有关长江的诗句或俗语: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5.欲寄两行迎尔泪,长江不肯向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