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春天气候寒热不调.doc_第1页
最近春天气候寒热不调.doc_第2页
最近春天气候寒热不调.doc_第3页
最近春天气候寒热不调.doc_第4页
最近春天气候寒热不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近春天气候寒热不调,很多人患感冒,有朋友让我再写一下感冒的防治。在讲述感冒前,要告诉大家的是,中医看病,是一定要分清阴阳的,这是中医的基本思路,有的人写出一个方法,就让所有的人服用,这些人都是没有领会中医的治病的道理。那么感冒怎么分清阴阳呢?阴阳落实在感冒中,就是要分清寒热。以前,中医把感冒分成风寒、风热等,其实这样是错误的,其实风寒和风热不是感冒的分类,而是感冒的不同阶段,感冒都是又温度变化引起人体的机能障碍导致的,每个人的每次感冒,都会经过风寒和风热的阶段。首先,感冒第一时间是先在身体造成了一定的抑制状态,我们最明显的表现是体表发冷,要裹紧衣服,有的时候还流清鼻涕,打喷嚏,伤寒学派说这是外邪袭击了体表,温病学说语焉不详,中医管这叫风寒感冒,其实这是每次感冒的最初阶段。实际上,各位,这个阶段有的时候长点儿,可能持续个几天(甚至到发高烧了,中医说有里热了),有的时候则特别的短,几个小时,半天就过去了,因为它太短了,所以温病学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所以认为还有一种病上来就是表现为热证的呢。各位,这个感到体表发冷的阶段太重要了,这个时候病邪还没有深入,身体的抵抗机能还有能力一下就把它清除出去,因此一定要抓住这个时机啊!怎么办呢?抢时间解除抑制状态呗!方法其实很简单,任何能够刺激身体机能的食物饮料都可以,有的时候,甚至一杯热水都可以,通常,中医是用我们做菜用的大葱的白色的根部,切一下,加几片生姜(也是做菜用的),在水里稍微熬一下,注意,要一开锅就好,不要久熬,因为要的就是它那种刺激的成份,吴鞠通的话说是:“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入中焦矣”(他在熬银翘散时说的)。我还经常让人用苏叶,也叫紫苏叶,药店有卖干的,各位可以在办公室里准备一小包,等到别人感冒了,你的身上突然发冷,立刻用开水泡一把,六七分钟后,就可以喝了。古代的时候是用麻黄、桂枝等药来解决这个问题的,现在不大用了,但是如果真是浑身冷得发抖,一点汗都没有,那还是要用伤寒论中的麻黄汤的,通常表现的用苏叶、葱白等就可以了,等到身上热了,不再发冷,就可以了,最好是微微出点汗,不要出大汗,也不要马上就去风口那儿站着。还有个方法就是用热水袋,放在被窝里,放的位置是在自己后背的肺俞穴附近,就是靠近肺的脊柱两旁,不远不近,不要烫到皮肤,这样睡觉,也可以帮助阳气生发,使得体内的抑制状态得到改变。这个阶段,中医叫外寒阶段。这个时候如果咳嗽,可以选用中成药通宣理肺丸。这个方子里面基本是温药,可以帮助身体组织抵抗。此时治疗咳嗽不可以用寒凉的药物。如果在外寒的阶段处理及时,根据我的经验,一天的时间就可以把感冒给解除掉。如果您在这个阶段没有注意,那么,病邪继续深入,很快,就会到里热阶段。什么叫里热阶段呢?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呢?原来,就是外邪深入,体内的抵抗力量开始和外邪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你的身体的很多地方都成了战场,此时的表现是:一派热证,咽红,咽痛,发烧,身体骨节酸痛,咳嗽等等,诊断指证是痰黄、鼻涕黄,咽喉疼痛,体温上升。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些内容,我经常通过痰和鼻涕来分析。这个阶段张仲景在伤寒论里也有论述,比如白虎汤证等,但是由于那个时代可以使用的药物不多,所以论述得比较简单,后世到了清朝,可用的药物多了,温病学家们在此处增加很多内容,很好,但是,增加多了他们就觉得这是自己发明的了,不是张仲景论述过的,于是就另立山头,创立了温病理论,实际上就是张仲景论述的里热的这个阶段,只是温病学家又在此处根据不同的坐标体系,增加了卫气营血几个层次而已。这个阶段怎么办呢?扁桃体开始发炎了,开始咳嗽了,这些都让人无比的难受啊!此时的方法是,用温病学家们的清里热的方法。一个简单的药物组合是:双黄连口服液(各个药店都有卖的),就是双花(金银花的别称)、黄芩、连翘,简称双黄连。如果严重些,我倒是建议各位,如果您方便,可以自己去药店买来草药,自己熬一下,下面的这个方子是我经常用的,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基本的方子也就是:双花十克、连翘十五克、白僵蚕十克(捣)、公英十克、地丁十克、射干六克、苏叶六克(苏叶要熬好药闭火时后下,泡十分钟就可以。如果咳嗽痰黄可以加上浙贝母、枇杷叶各十克。这个方子里面的白僵蚕对咽喉疼痛效果非常的好。熬好药以后,要像喝茶一样地喝,随热随喝,不能一天喝两次就算了,要不断地喝,使得药力持续。是热证,为什么要加上解表的苏叶呢?这是我的经验,感冒基本上没有纯粹的热证,在里热的同时,一定有各种程度的外寒,一定要配合解表,否则效果不好,如果真的全部都是里热证了,那个病一定是极其的严重了。一般情况下,在喝几副这样的中药后,内热就可以解除了。我以前在方子里面还加入了防风和荆芥,现在给去掉了,因为加入后可以导致身体抵抗的增加,会出现发烧的情况,实际这是抵抗强烈的缘故,但是恐怕大家会害怕,所以如果大家自己服药,还是去掉的好,这样就平稳了。一般如果内热的阶段处理及时,我的经验是:基本可以在两天以内解决掉感冒(有的人症状的减轻过程会持续几天)。但是绝对不会再发展。但是要记住,在感冒的时候,要清淡饮食,不要大鱼大肉,否则会导致感冒迅速发展。感冒还会引起人体更深入的病变,比如伤寒学派说的少阴证等,这就不是大家自己能够解决的了,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用我说的方法,两天没有解决问题的话,就去附近找医生求助。今年是闰五月,所以春夏之交显得特别的长,忽冷忽热的情况持续的时间似乎要比往年长些,所以各位要准备好防治感冒。总之,要诀是:要分清自己感冒的寒热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对证调理。感冒还有暑湿感冒等,但是在春天很少会遇到,等到以后我再讲吧。最近春天气候寒热不调,很多人患感冒,有朋友让我再写一下感冒的防治。在讲述感冒前,要告诉大家的是,中医看病,是一定要分清阴阳的,这是中医的基本思路,有的人写出一个方法,就让所有的人服用,这些人都是没有领会中医的治病的道理。那么感冒怎么分清阴阳呢?阴阳落实在感冒中,就是要分清寒热。以前,中医把感冒分成风寒、风热等,其实这样是错误的,其实风寒和风热不是感冒的分类,而是感冒的不同阶段,感冒都是又温度变化引起人体的机能障碍导致的,每个人的每次感冒,都会经过风寒和风热的阶段。首先,感冒第一时间是先在身体造成了一定的抑制状态,我们最明显的表现是体表发冷,要裹紧衣服,有的时候还流清鼻涕,打喷嚏,伤寒学派说这是外邪袭击了体表,温病学说语焉不详,中医管这叫风寒感冒,其实这是每次感冒的最初阶段。实际上,各位,这个阶段有的时候长点儿,可能持续个几天(甚至到发高烧了,中医说有里热了),有的时候则特别的短,几个小时,半天就过去了,因为它太短了,所以温病学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所以认为还有一种病上来就是表现为热证的呢。各位,这个感到体表发冷的阶段太重要了,这个时候病邪还没有深入,身体的抵抗机能还有能力一下就把它清除出去,因此一定要抓住这个时机啊!怎么办呢?抢时间解除抑制状态呗!方法其实很简单,任何能够刺激身体机能的食物饮料都可以,有的时候,甚至一杯热水都可以,通常,中医是用我们做菜用的大葱的白色的根部,切一下,加几片生姜(也是做菜用的),在水里稍微熬一下,注意,要一开锅就好,不要久熬,因为要的就是它那种刺激的成份,吴鞠通的话说是:“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煎,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入中焦矣”(他在熬银翘散时说的)。我还经常让人用苏叶,也叫紫苏叶,药店有卖干的,各位可以在办公室里准备一小包,等到别人感冒了,你的身上突然发冷,立刻用开水泡一把,六七分钟后,就可以喝了。古代的时候是用麻黄、桂枝等药来解决这个问题的,现在不大用了,但是如果真是浑身冷得发抖,一点汗都没有,那还是要用伤寒论中的麻黄汤的,通常表现的用苏叶、葱白等就可以了,等到身上热了,不再发冷,就可以了,最好是微微出点汗,不要出大汗,也不要马上就去风口那儿站着。还有个方法就是用热水袋,放在被窝里,放的位置是在自己后背的肺俞穴附近,就是靠近肺的脊柱两旁,不远不近,不要烫到皮肤,这样睡觉,也可以帮助阳气生发,使得体内的抑制状态得到改变。这个阶段,中医叫外寒阶段。这个时候如果咳嗽,可以选用中成药通宣理肺丸。这个方子里面基本是温药,可以帮助身体组织抵抗。此时治疗咳嗽不可以用寒凉的药物。如果在外寒的阶段处理及时,根据我的经验,一天的时间就可以把感冒给解除掉。如果您在这个阶段没有注意,那么,病邪继续深入,很快,就会到里热阶段。什么叫里热阶段呢?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呢?原来,就是外邪深入,体内的抵抗力量开始和外邪展开了激烈的斗争,你的身体的很多地方都成了战场,此时的表现是:一派热证,咽红,咽痛,发烧,身体骨节酸痛,咳嗽等等,诊断指证是痰黄、鼻涕黄,咽喉疼痛,体温上升。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些内容,我经常通过痰和鼻涕来分析。这个阶段张仲景在伤寒论里也有论述,比如白虎汤证等,但是由于那个时代可以使用的药物不多,所以论述得比较简单,后世到了清朝,可用的药物多了,温病学家们在此处增加很多内容,很好,但是,增加多了他们就觉得这是自己发明的了,不是张仲景论述过的,于是就另立山头,创立了温病理论,实际上就是张仲景论述的里热的这个阶段,只是温病学家又在此处根据不同的坐标体系,增加了卫气营血几个层次而已。这个阶段怎么办呢?扁桃体开始发炎了,开始咳嗽了,这些都让人无比的难受啊!此时的方法是,用温病学家们的清里热的方法。一个简单的药物组合是:双黄连口服液(各个药店都有卖的),就是双花(金银花的别称)、黄芩、连翘,简称双黄连。如果严重些,我倒是建议各位,如果您方便,可以自己去药店买来草药,自己熬一下,下面的这个方子是我经常用的,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基本的方子也就是:双花十克、连翘十五克、白僵蚕十克(捣)、公英十克、地丁十克、射干六克、苏叶六克(苏叶要熬好药闭火时后下,泡十分钟就可以。如果咳嗽痰黄可以加上浙贝母、枇杷叶各十克。这个方子里面的白僵蚕对咽喉疼痛效果非常的好。熬好药以后,要像喝茶一样地喝,随热随喝,不能一天喝两次就算了,要不断地喝,使得药力持续。是热证,为什么要加上解表的苏叶呢?这是我的经验,感冒基本上没有纯粹的热证,在里热的同时,一定有各种程度的外寒,一定要配合解表,否则效果不好,如果真的全部都是里热证了,那个病一定是极其的严重了。一般情况下,在喝几副这样的中药后,内热就可以解除了。我以前在方子里面还加入了防风和荆芥,现在给去掉了,因为加入后可以导致身体抵抗的增加,会出现发烧的情况,实际这是抵抗强烈的缘故,但是恐怕大家会害怕,所以如果大家自己服药,还是去掉的好,这样就平稳了。一般如果内热的阶段处理及时,我的经验是:基本可以在两天以内解决掉感冒(有的人症状的减轻过程会持续几天)。但是绝对不会再发展。但是要记住,在感冒的时候,要清淡饮食,不要大鱼大肉,否则会导致感冒迅速发展。感冒还会引起人体更深入的病变,比如伤寒学派说的少阴证等,这就不是大家自己能够解决的了,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用我说的方法,两天没有解决问题的话,就去附近找医生求助。今年是闰五月,所以春夏之交显得特别的长,忽冷忽热的情况持续的时间似乎要比往年长些,所以各位要准备好防治感冒。总之,要诀是:要分清自己感冒的寒热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对证调理。感冒还有暑湿感冒等,但是在春天很少会遇到,等到以后我再讲吧。该如何去掉热痰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个成药,就是复方鲜竹沥口服液。这个药是国家批准的方剂,很多药厂都生产的。竹沥我已经介绍过很多了,在以前写的故事里面,这个竹子全身都是宝贝,竹叶可以清心火,竹竿的青皮刮去以后,把里面白色的肉刮成丝,叫竹茹,可以清热化痰,除烦止呕,有的时候可以用在妊娠呕吐上,著名的温胆汤里面就有竹茹,用来清胆经之热的。竹子被竹蜂咬破了,会流出汁液,凝固了以后也是一味药材,叫天竺黄,也是清热化痰的,对于儿科的惊风有很好的作用。如果把竹子砍成一段段的,然后烧竹子的中间,那么两端的断裂处,就会流出汁液,这个,就是大名鼎鼎的竹沥了。竹沥是寒的,可以清热化痰,擅长清除四肢百骸的痰,无处不到,效果卓著。看看我们的古人吧,也不知道都是怎么琢磨的,就这么一个小小的竹子,除了用来作几首诗,咏叹一下自己比别人高洁之外,还愣是给琢磨出了这么多个可以药用的部位,真是服了他们了,现在引进了那么多的洋植物,我都从来没有想过它们除了欣赏还能干什么,想想真是惭愧。这个竹沥清痰热的作用十分突出,如果用得好,那绝对是让人惊喜。比如,现代著名的中医江尔逊老中医,他在四川号称是专门治疗被医院判死刑的患者,很多患者手术后感染,咳嗽,痰声辘辘,生命垂危,江老用竹沥,一般用到一百克,然后配合一点化痰的药物,很快就可以转危为安。但是,现在如果让我们自己去找竹沥,还真找不到,自己烧竹子更是没门儿,戴袖标的老太太们眼睛亮着呢,很多朋友听了我的介绍,去药店,可是根本就没有这个东西,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叫:“复方鲜竹沥口服液”的中成药,是小玻璃瓶的,静静的放在各个药店,一般很少有人知道,所以也很少有人买,那么,这个药是干嘛使得呢?我们怎么用它呢?原来,这是一个中成药,国家是有标准的,方子是鲜竹沥、鱼腥草、生半夏、生姜、枇杷叶、桔梗、薄荷油。从这个方子我们可以看出,里面还有清肺热的鱼腥草,这个药是解毒的,生半夏是化痰的,以前很多人说生半夏有毒,但是现在很多医家反应,化痰还就是生半夏有效,炮制过后效果就不好了,生姜在这里是反佐的,怕竹沥太寒了,同时生姜也可以温化痰涎,枇杷叶是清肺热的,有降气的作用,桔梗是解毒排脓的,起向上宣泄的作用,薄荷是利咽的。那么,什么时候用这个药呢?一般是,痰很多,而且是黄的时候。我举个例子:有一次,有位朋友,换了上呼吸道感染,准确的说是感冒没有控制住,结果整个上呼吸道感染了,找我,和我说了没多大一会儿,他的喉咙里就都是痰,然后会咳出来,很浓的一大块痰,黄色的,成块,满地找纸,吐去,听着都难受得要命。没多大一会儿,又是如此。周围听到他吐痰的声音的人也都快吐了。他还微微发烧,这是炎症带的。这哥们是个大块头,但是这种大块头一旦病了,还真可怕。当时我想清热透邪是一定的,但是他的这个痰可是应该化去,用什么呢?当时我就想起了这个复方竹沥,鲜竹沥我是找不到了,这个应该也可以代替吧,就给他开了双花九克、蒲公英九克、连翘十二克、前胡六克、防风六克,然后让他去买这个复方鲜竹沥口服液。结果,这位到家没多大一会儿,就给我来电话,说效果太好了!我听得直晕,不会吧,这种感染哪里能这么快就见效呢?结果询问之下,才知道,他还没有熬草药呢,因为这个口服液方便,进屋就立刻打开喝了两小瓶(这个瓶像三精双黄连的那种小瓶),结果,就在喝完大约半个小时左右,就觉得自己的痰开始明显的少了,非常的明显,此时他还没有熬完中药呢。当然,这样治疗就省事了,他的痰,第二天基本就消失了,后来他恢复得也很快。这是我第一次对这个药有印象,非常的深刻,完全出乎意料。起效迅速,干净利落。后来经常用,效果总是很好。要知道,在很多老人的疾病里,这个热痰是很讨厌的,有的时候就是因为这个痰清不干净,导致病情总是很复杂,很多都要在医院里面吸痰。所以后来我就经常介绍这个药,结果反而是到现在,我还没有真正地使用过纯粹的竹沥了。每次看到王孟英治疗温病为了取竹沥,他居然有时让家属烧了几十根的竹子,心里就想:这也就是在江南吧,这要是在北京,园林部门罚晕你。而且,看到这个复方鲜竹沥的方子配得确实不错,所以也就这么用下来了。用这个复方鲜竹沥液的临床指征是:有痰,痰必须是黄色的。这个方子不适合寒证,比如痰白,鼻涕清,那就不适合了。秋天来了,这两天听到路上很多人在咳嗽,就想起了这个中成药,给大家介绍一下,至少我们可以知道一下这个药是干嘛的,万一自己有这个情况,买来喝喝,可以减轻病情的。孩子咳嗽了怎么办?(很多家长询问孩子咳嗽的事情,我给大家说一下,以便借鉴。 其实孩子咳嗽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中医里面分的证型很多,但是这又是一个很容易治的病,因为孩子身体每天都在生长,恢复得很快,如果及时用药,会迅速恢复的。今天我们讲外感咳嗽。大家记住了,凡是外感病,我们自己第一时间的反应非常的重要,如果刚刚发现迹象,马上采取措施,很快就可以给堵截回去,如果楞了一下,或者抱着再看看的想法,等到病势已成,则就复杂多了,发起烧来了,咳嗽也厉害了,此时再到处找名医,可是名医也不是神仙,所以往往是治疗很长时间,患者折腾掉一层皮。所以我一再的提醒大家,外感病的最初阶段很重要,就像要着火了,刚刚有个小火苗的时候,一杯水或者拿衣服一扑,就灭了,但是整个屋子都着起来的时候,甭犹豫了,快跑吧,除了消防队谁都灭不了它的。我对于咳嗽的看法,和感冒一样,我认为开始的时候,一定是受了寒,一定是身上冷,流清鼻涕,痰是白色的,如果刚刚发现孩子有了这些症状,其实此时处理是很简单的,我介绍过,用苏叶,这是我们可以作为食物的药品,一般五六岁的孩子,六克就可以了,再小的孩子三克即可,然后放入一点橘子皮,就是水果摊上卖的橘子,很多朋友问我,到底是桔子还是橙子什么的?我的回答是都可以,橘子类植物的药用相似,我曾经用橙子皮给一个朋友的孩子治疗咳嗽,配合其他的药物,当时手头没有陈皮什么的,看到他们家的美国橙子,灵机一动,就切了用,效果也不错。一般用橘子的四分之一个皮,洗干净(有的小贩为了美观,往橘子皮上涂油类物质,如果不放心,可以把外皮削去一层),切成条,和苏叶一起熬水。熬的时候要注意,治疗肺经的药,一定不要多熬,开锅三五分钟即可,取其轻清之气,实际要的是它里面挥发物质。这个水,可以给孩子当做平时喝的水,就像茶一样的喝,但是一定要温热的时候喝。同时,可以用苏叶六克熬水,然后兑入温水中,给孩子泡脚,让他的身体暖过来,这样寒邪散去,则身体就能恢复了,一般轻浅咳嗽在最初的阶段,如果能够马上采取这样的措施,基本是可以抵抗回去的。但是,如果大家没有注意,这一个阶段过去了(有时候第一阶段时间很短,大家没有把握住),就进入了第二个阶段,此时外邪开始和身体斗争,身体内出现了热证,这叫外寒里热的阶段,此时鼻涕开始黄了,或者黄白相间,一会儿是清的,一会儿是黄的,这是寒热错杂了,痰也是,很多孩子不会咳痰,但是可以听到声音大起来了,痰声很大,如果痰咳嗽出来,也是黄色的,或者黄白相间的。绝大多数的家长,带着孩子去治疗的时候,都是这个阶段了,基本没有上一个阶段的。很多家长问我,此时能不能介绍一些成药,这样孩子服用方便,汤药孩子往往不喜欢喝。在平时,我也遇到这种情况,有的时候我给开方子,有的时候,就让买中成药,但是我也没有注意过都有哪些药,往往是朋友到了药店,打电话给我,把他能看到的药物的说明书念给我,我听哪些药物符合孩子的情况,就告诉他,就是这个药了。为了给大家介绍,我昨天特别去了同仁堂,还好,十一他们也不休息,于是我把我认为适合的中成药的名字就抄了下来,介绍给各位家长。我选出来的,有三个品种,这三个品种在制方的时候,一定都考虑到了外寒里热的情况,所以都用麻黄来散外寒,宣肺,这是张仲景的麻杏石甘汤的思路,然后用一些清热的药物来清里热,一般的孩子的咳嗽,只要服用这些药物,基本都可以逐步恢复,不至于发展。这三个品种分别是:一:【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儿童清肺口服液(厂家:同仁堂)【成份】麻黄、苦杏仁(去皮炒)、石膏、甘草、桑白皮(蜜炙)、瓜蒌皮、黄芩、板蓝根、法半夏、浙贝母、橘红、紫苏子(炒)、葶苈子、紫苏叶、细辛、薄荷、枇杷叶(蜜炙)、白前、前胡、石菖蒲、天花粉、青礞石(煅)。辅料为【性状】本品为棕红色液体;气凉香,味甜、微苦。【功能主治】清肺,化痰,止咳。用于面赤身热,咳嗽,痰多,咽痛。二:【药品名称】:葵花牌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生产企业】:黑龙江葵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组方】:麻杏石甘汤、双黄连、白虎汤【成分】:麻黄、苦杏仁、石膏、甘草、金银花、黄芪、连翘、板蓝根、鱼腥草、知母、麦冬【性状】:本品为棕红色液体,久置有少量沉淀,味苦、微甜。【四大功效】:清热、止咳、平喘、祛痰【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用于感冒、支气管炎、喘息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适应症】:消热解毒,宣肺化痰。儿童感冒、发烧、反复咳嗽,用子热邪犯于肺卫所致发热汗出,微恶风寒,咳嗽,痰黄,或兼喘息,口干而渴等症。三:【药品名称】通用名称:小儿咳喘灵口服液【商品名称】小儿咳喘灵口服液【成份】麻黄、石膏、苦杏仁、瓜蒌、板蓝根、金银花、甘草。【适应症】宣肺、清热,止咳、祛痰。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另外,如果孩子的舌苔很厚,口中有味,同时大便不爽,臭,肚子胀,家长回忆,又有吃什么东西过多的历史的,一般同时会有积食的情况,此时可以用焦三仙各九克熬水,这个要熬的时间长一些,熬二十分钟即可,在服药的同时,给孩子喝。也可以选用下面的中成药:【药品名称】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成分】山楂(炒)、槟榔、枳实、枇杷叶(蜜炙)、瓜蒌、莱菔子(炒)、葶苈子(炒)、桔梗、连翘、蝉蜕。【适应症】清热理肺、消积止咳。用于小儿食积咳嗽属痰热证,症见:咳嗽,以夜重,喉间痰鸣,腹胀,口臭等。 当这个外寒里热的阶段过去后,很多孩子往往会回到外寒的阶段,此时余邪未尽,家长会发现孩子的鼻涕又清了,痰是白色的,没有大的症状了,可能鼻子声还有点重,这是邪气又重新回到外表了,这是第三个阶段。此时,可以用中医里面一个著名的方子,叫止嗽散,方子是: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甘草、陈皮,可以加入款冬花,一般每味药的用量都是三克,这是五六岁的孩子的用量,最好让附近的中医给加减一下,这样才安全。而且这样的药物不要多服,一般二三天即可,千万别一下子服用一个月,那就错了。这个方子是清代医学家程国彭在医学心悟里创立的方子,他自己说的“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逐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记住,熬药的时候也是先把药泡二十分钟,然后熬开锅七八分钟即可,不用多熬。特别提示:孩子的咳嗽,如果进入外寒里热阶段(就是我说的第二阶段),服用中成药,两三天没有任何好转,而且有加重的趋势,记住不要耽误了,一定去医院,这说明此次外邪来势凶猛,并非口服成药可以解决,需要医生来处理了,这是一个原则,家长切记。我就写这么多,仅供大家参考。这些都是最简单的处理方法,还有更复杂的证型的,就需要交给医生来处理了。孩子感冒后期残余咳嗽的调理昨天,去了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栏目组,因为自己忙,有些日子没去了,见到了诸位工作人员,非常高兴,结果大家都告诉我,她们这些孩子妈妈,都看我的博客,周围的朋友的孩子有问题了,她们也推荐朋友看我的博客,从里面寻找处理方法,结果居然都解决了问题,孩子的咳嗽什么的居然被妈妈们处理好了。前天去我们医史文献所,同事也说在看我的博客,我听了很有压力,看来博客还真要多写啊。 那么,今天,就再谈一下孩子的感冒后期的咳嗽问题吧,因为最近好多家长反应这个问题。 前些天,我到广东的佛山和南海给当地的百姓讲堂做个讲座,当地百姓对知识的重视程度令我动容,当地的工作人员也非常热情,让人印象深刻。在南海的时候,有位工作人员,正好她的孩子在咳嗽,已经好多天了,治疗没有什么效果,就问我是否可以帮助分析一下,我于是答应。 这位小朋友来了以后,我问,这次咳嗽是否是感冒引起的,孩子妈妈回答是,现在感冒可能已经结束了,就是这个咳嗽还是没有好,每天频繁咳嗽,吃了一些药物,没有效果,这位母亲本身是西医,从外地调到广东以后,改行到了这个行业,其实她具有非常好的医学素养,但是这个孩子的咳嗽比较棘手,她非常想知道中医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我当时告诉她,这个咳嗽是外感引起的,现在是外感还没有清除干净,所以才咳嗽,只要接着稍微清除一下外感就可以了,于是,开了一个代茶饮的方子,用来清除外感之邪,只要像喝茶一样,频频含服即可。 当晚,她就给孩子使用了,第二天早晨,我要回北京了,出发前大家请我吃早茶,她把孩子也带来了,结果,所有现场的人都惊异地发现,昨天还咳嗽连连的孩子,今天基本不怎么咳嗽了,大家这是亲眼见到了中医的效果。这个小朋友也非常重情义,坚持要送我去机场,从南海到广州机场,他一直坐在我的身边。后来,这位母亲来短信,说“两剂我儿子就不咳了,罗博士感激您!”就这样孩子后来就好了。呵呵,估计这位母亲也会看到这篇博文的,请带话给这位小朋友,让他好好学习,早日长成栋梁之材! 那么,为什么有的时候,孩子的咳嗽会缠绵不愈,怎么治疗都没有效果呢? 我的回答是:那是治疗的方向出了问题,这是医学工作者对这个问题思考得不全面导致的。 首先,大家要明白一个问题,就是孩子的咳嗽,基本上都是外感引起的,内伤引起的咳嗽非常的少,大人有肾虚引起的咳嗽,肝火引起的等等,古人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但是孩子不是,孩子思想单纯,一般的咳嗽,除了化学污染刺激等问题,一般都是外感引起的。 所以在考虑孩子的咳嗽的时候,一定要清楚咳嗽与外感的关系。 那么,大家再回答我一个问题,在孩子患外感的时候,咳嗽与外感是什么关系? 答案是:咳嗽是外感带来的一个症状。 这就是问题的核心,咳嗽只是外感的一个症状,咳嗽与其他的发热,怕冷,流鼻涕、头疼等一样,都是一个症状而已,它本身并不是一个病。 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就是“立竿见影”的例子,我们如果在白天把一个竹竿立在地上,我们会发现地上有影子,这个竹竿,就好比是外感,这个咳嗽,就好比是这个影子,这个影子是这个竹竿的伴生品,是竹竿带来的,同样,这个咳嗽也是这个外感带来的,是它的伴生品。 那么,我们再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该怎么去除地上的影子呢?我们刨地吗?我们能把影子挖走吗?不能,如果我们只是奔着影子去了,去捕风捉影,永远也拿不走影子,因为竹竿还在那里呢,所以,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只要把竹竿拿走了,那么,影子就自然消失了。 同样的道理,我们看到孩子因为外感而咳嗽了,如果我们不去管外感了,只是关注这个咳嗽,我们想凭空把咳嗽消除了,那么这个咳嗽会消除吗?我看到过无数的方子,都是治疗咳嗽的,所有的中药可以“止咳”的都用上了,可是这个咳嗽就是不消失,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咳嗽是外感带来的,外感还存在,您想单独消除咳嗽,是不可能的。 所以,正确的方法是:去除竹竿外感,那么,咳嗽自己就会消失了。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但是,现在的医学领域对此却关注不够,这是方法论的问题,大的方向搞错了,我们在止咳的技巧上再下功夫,都是徒劳的。 比如,我看到西药的制药企业,生产了一些药物,基本都是镇咳的,这些药物的作用主要是阻断咳嗽中枢神经的传递通路,起到麻痹作用,让人不再咳嗽。可是这是好事儿吗?在患外感的时候,咳嗽是人体的一个试图排出外邪的反应,因此咳嗽本身并非坏事,虽然让人不舒服。可是西药的制药企业就是为了满足大家的盼望舒服的需求,设计了这种镇咳药物,这就等于前线战士在激战,指挥部的司令官觉得电话汇报的声音太吵了,于是就有人满足您的需求,帮您把电话线剪断,这是好事儿吗? 所以,这种镇咳药物,对于外感引起的咳嗽,我基本没有看到起效的,都是最后导致咳嗽反反复复,反而让人痛苦,这是西药的制药领域需要反思的。 中医也容易犯同样的错误,很多中医把精力集中在调理咳嗽上,没有考虑外邪的情况。这和西药制药企业一样,都是被患者的抱怨误导了。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咳嗽就紧张,孩子稍微咳嗽几声,家长就会认为这是大病了,这是可以理解的情绪,但是这样做的问题很大。很奇怪,我每次问家长:“外感时候的咳嗽,是好事儿还是坏事儿?”家长都回答是好事,是身体在力图排除外邪呢,可是,事到临头,自己的孩子一咳嗽,家长就都紧张,很多家长因此向医生过度描述严重程度,有的是家长自己都忘记孩子刚刚还在感冒,就要求赶快把咳嗽止住,都说“求求您救救我的孩子吧,我的孩子咳嗽得太痛苦了!”其实孩子咳嗽的并不严重,可是,医生一听,觉得可能很重,于是也很紧张。 在这种要求下,医生很容易把精力就都放在了咳嗽上,集齐中医里面所有的“止咳”药,来控制咳嗽,我曾经见过基本把药物都凑齐了的方子,可是,咳嗽依然不止。为什么呢?因为竹竿还没有去掉。所以,有的孩子感冒后几个月都在咳嗽,有的甚至咳嗽了两三年,都是这么引起的。 对于这个问题,我曾经仔细地观察过,觉得这里面有问题,所以,我在此提醒我们的家长和医学工作者,对于孩子因为外感而引起的咳嗽,要把重点放在清除外感上,外感清除了,咳嗽自然消失;如果我们不顾外感,只是想凭空消除咳嗽,则是捕风捉影,效果不好。 很多家长问我:可是,这个时候孩子已经没有外感的症状了,感冒已经好了,就剩下咳嗽了,难道我们还不应该忘记外感,去治疗咳嗽吗? 我会回答,既然咳嗽是外感的一个症状,现在孩子还咳嗽,您怎么就说外感消失了呢?这样想的错误,是把咳嗽和外感当做两个病了,其实孩子的咳嗽,只是外感的一个症状,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一个病,在这个阶段,只不过是外感很轻微了,其他的症状基本消失而已。 那么,在外感后期咳嗽的时候,怎么清除外邪呢? 在外感后期的咳嗽里,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