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医院康复科建设的难点和对策_第1页
综合医院康复科建设的难点和对策_第2页
综合医院康复科建设的难点和对策_第3页
综合医院康复科建设的难点和对策_第4页
综合医院康复科建设的难点和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医院康复科建设的难点和对策我国从20 世纪80 年代初开始从西方引进现代康复医学理念, 其后卫生部又制定了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管理规范, 规定二级以上医院须建立康复医学科;同时指出, 承担医疗第一线任务的综合性医院对康复负有重要责任。但在实际工作中, 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建设仍存在不少问题, 值得探讨和解决。1 综合医院康复科建设现状1. 1 康复科设置的几种模式和特点1. 1. 1 独立设置康复科在新建医院或医院管理者较重视康复的医院中, 一般独立设有康复医学科或康复中心。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学科设置合理、完整, 可在短期内投入较多的人力、物力, 利于学科健康发展, 关键是必须选好学科带头人。1. 1. 2 在理疗科基础上组建康复科国内大多数综合医院是在原理疗科的基础上组建、发展康复医学科。这种模式的优点是能整合现有的资源, 充分利用现有人力、物力, 但需要得到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和支持, 否则, 发展较缓慢。1. 1. 3 在临床科室基础上设置康复科或开展康复工作 确切地说, 此种康复应称为医疗康复。如在神经内科或骨科等临床科室基础上, 开展康复治疗工作。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促使临床医务人员具有康复意识和手段, 尤其有利于专科疾病的早期康复; 缺点是易受经济利益驱动和病种局限而影响康复的完整性。1. 1. 4 为应付检查而拼凑设置康复科有些综合医院在原有科室基础上, 挂一块康复科牌子, 添置一些康复设备, 部分地开展一些康复治疗工作, 形成一套班子, 两块牌子。这种松散组合只是一种为应付检查的权宜之计, 不利于学科建设和康复的开展。1. 2 康复发展明显存在地区间的不平衡现象自20多年前现代康复医学理念从西方引进至今, 我国的康复医学取得了长足发展, 但国内的康复医学发展明显存在地区间不平衡现象。究其原因: 一是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制约, 社会经济发展快的省、市和地区, 康复医学发展优于经济落后地区和农村; 二是受观念的影响, 与全民康复意识的普及有关, 普及程度高的地区发展相对较快, 反之则较慢。2 康复科建设的难点和问题2. 1 康复的观念依然陈旧2. 1. 1 政府官员的观念 重形式、轻内容政府官员对康复工作的重视多是在形式上, 缺少实质性内涵,呈现“ 三多一少”现象, 即政府官员在康复学术团体中兼职较多; 针对残疾人福利事业、社会捐赠较多; 政府的一般号召多; 支持康复发展的政策性导向较少, 因此, 尽管费力不少, 康复医学的发展仍较缓慢。2. 1. 2 医务人员的观念 重临床、轻康复重临床、轻康复的意识在综合性医院的医务人员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一些医务人员认为, 临床工作还忙不过来,哪有时间、精力去搞康复, 因此把康复作为一项从属工作。有些医院管理工作者则单纯考虑经济效益, 认为开展康复工作投入人力、物力多, 而经济效益不高, 所以不愿在康复方面多花精力。2. 1. 3 患者和家属的观念 关注生命, 忽视健康家属对患者的前期抢救治疗, 往往舍得花钱, 强调不惜一切代价抢救生命, 但对后期的康复治疗则不易理解,认为回家锻炼, 慢慢恢复就可以了, 以致错过了康复的最佳时机。殊不知, 一旦后遗症形成, 则悔之已晚。2. 2 康复医学教育发展滞后2. 2. 1 康复医学教育发展缓慢国内的教育资源十分丰富, 唯独康复医学教育20 多年来发展甚慢, 至今全国仅有两所康复医学院及少部分医学院校开设的康复专业, 加上部分中等专业学校开设的康复专业, 每年的毕业生不超过1 000 人。在美国, 康复医学教育已成为高等医学教育体系中规模较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且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事实上, 美国的高等医学教育已形成医师、护士和治疗师培养三足鼎立的格局。3. 2. 2 康复医学教育发展不平衡目前, 国内的康复医学教育培训基地不仅少, 而且分布明显失衡, 如我国现有的康复医学硕士、博士点绝大部分在东部地区; 卫生部的康复医学教育培训基地大多分布在北京、上海、武汉、南京、广东等东南地区。2. 3 康复专业队伍整体素质偏低2. 3. 1 康复专业人员严重短缺国内不仅康复医师少, 康复治疗师也严重短缺。据统计, 全国康复治疗师仅有2 万人左右。而按国际一般标准, 我国康复治疗师的最终理论需求为30 万人左右, 故现有数量离理论需求及卫生部的最低要求都相差甚远。2. 3. 2 康复专业人员学历低, 专业水平不高由于历史原因, 我国的康复医学不仅起步较晚, 而且专业人员学历层次较低, 多为中专、大专, 仅有少量的本科, 研究生以上学历就更少, 甚至有不少人员尚未经过正规的康复培训。康复专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的现状, 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康复事业的需求。2. 4 医保政策对康复的限制2. 4. 1 医保政策对康复存在认识误区政府有关行政部门在制定医保政策时, 十分关注医疗费用上升的幅度和财政的承受能力, 但由于观念未转变, 康复意识未宣传到位, 决策者误把康复治疗视作疾病后的恢复训练, 故而在许多省、市地区, 不少康复项目未能列入医保报销范围, 影响了康复医学的健康发展。3. 4. 2 低劳务成本收费挫伤康复工作者积极性由于长期以来片面强调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和福利性, 使康复医疗实行低劳务成本收费, 不少康复治疗项目收费偏低。这样既挫伤了康复工作者的积极性, 使不少临床医务人员不愿从事康复工作, 也影响了医院管理者支持康复医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积极性。3 促进康复科发展的对策3. 1 加大宣传力度, 转变观念, 提高全民康复意识3. 1. 1 宣传医学新模式和健康新概念现代医学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按照新的健康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的疾病和缺陷, 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因此, 对因病致残的患者, 应通过系统的康复训练, 使其最大程度地恢复功能, 尽快融入社会、回归社会。4. 1. 2 提倡绿色疗法概念近年来, 我国的医疗费用上升迅猛, 尤其是药费增幅过快, 以及因药物使用不当引起药源性疾病增多的情况, 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而康复治疗则是一项相对花钱少、副作用小的安全可靠的绿色疗法, 理应大力提倡。4. 1. 3 增强全民康复意识康复医学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的发展, 它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 但又不单纯是一个经济问题。如浙江、杭州等省、市, 虽然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很快, 但康复医学发展的速度远不如兄弟省、市, 其原因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转变观念, 普及和提高全民康复意识的工作做得不够, 未能让全社会了解康复, 认识康复, 支持康复。3. 2 康复要发展, 教育须先行3. 2. 1 重视康复医学教育投入综观国内外康复医学的发展史, 只有当康复医学教育得到提高和普及后,才能使康复医学事业快速发展。因此, 政府部门重视并加大对康复医学高等教育的投入已变得十分关键。2. 2. 2 抓紧专业人员在职轮训 由于历史原因, 国内现有康复专业人员数量少, 学历层次偏低, 大多数人甚至未经过正规、系统的康复培训, 而他们又一时难以从现有岗位上撤下来, 因此, 建立和完善在职培训( 或轮训) 、考核制度, 提高专业队伍整体素质显得很有必要。3. 3 完善等级医院评审机制, 严格准入制度3. 3. 1 严格检查, 坚持标准卫生部已对综合性医院设置康复科制定了一系列标准要求, 因此, 建议利用这一契机, 在医院等级评审中, 严格检查, 坚持标准, 通过评审, 真正促进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建设。3. 3. 2 坚持学科建设的科学态度坚持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原则, 以科学的态度, 从教育培训、提高人员素质等基础着手, 严格准入制度, 防止康复医学科建设因数量滥、质量低而影响学科发展。3. 4 调整医保政策, 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3. 4. 1 针对老龄化社会特征, 完善医疗保障体系我国已于20 世纪末步入老龄化社会, 且老龄化人口数量之多, 发展速度之快, 对康复需求之迫切, 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亟需政府和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进一步完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 促进康复医学的发展。4. 4. 2 坚持早期康复原则, 调整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