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代导演及黄土地背景.doc_第1页
第五代导演及黄土地背景.doc_第2页
第五代导演及黄土地背景.doc_第3页
第五代导演及黄土地背景.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西省戏剧电视艺术中心社教部第五代导演:第五代导演是指八十年代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年轻导演。这批导演在少年时代卷入了中国社会大动荡的漩涡中,有的下过乡,有的当过兵,经受了10年浩劫的磨难。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他们接受专业训练,带着创新的激情走上影坛。他们对新的思想、新的艺术手法,特别敏锐,力图在每一部影片中寻找新的角度。他们强烈渴望通过影片探索民族文化的历史和民族心理的结构。在选材、叙事、刻划人物、镜头运用、画面处理等方面,都力求标新立异。第五代导演的作品主观性、象征性、寓意性特别强烈。当他们一旦作为一个群体的力量出现时,尽管人数不多,却给中国影坛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波。第五代导演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陈凯歌、张艺谋、吴子牛、田壮壮、黄建新。 在第五代导演这一群体中,还涌现了其他一些优秀人才,如张军钊、李少红、胡玫、周晓文、宁瀛、刘苗苗等在这一时期也拍出了各具特色的作品。 陈凯歌:陈凯歌(1952- ) 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自1984年至今,他导演了黄土地、大阅兵、孩子王、边走边唱、霸王别姬、风月等作品,大多作品入围重要国际电影节,有的在戛纳等重要电影节获大奖。陈凯歌的成就,首先在于其高度的人文精神,对人的本体与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他善于剖析历史和传统的重负对人精神的制约与影响,展现人的复杂性,同时,针砭不合理的非人道的人性弱点。他的影片充满了对更和谐、更明智的人类生存状态的关切与响往。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扎实的艺术功力,表达强烈的人文意识和美学追求,并调动多种电影手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沉重而犀利、平和而激越的电影风格。 陈凯歌导演的影片:1. 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讲述抗战期间,八路军的文艺工作者顾青从延安到山区采风,寄宿一贫苦的农家。其女儿翠巧因葬母和为弟弟订婚,收了一个年龄比她大很多的男人的彩礼,订了娃娃亲。顾青带来的新生活信息,使翠巧萌发了新的憧憬。这种憧憬,使她最终逃出夫家,夜渡黄河,投奔八路军。黄土地的成功在于它仅仅把故事当作外壳,它通过超时空的开拓,抒发了作者对土地、对人民的赤子之情。影片中许多非情节非人物的造型因素,如广阔天垠、气势磅礴的黄土地,安详博大、气象万千的黄河形象,甚至许多风俗民风的描写,例如鼓乐齐鸣的迎亲队伍,150人组成的腰鼓阵,烈日炎炎下的求雨场面,都和人物紧紧结合在一起,成为整个银幕形象的重要构成。影片在摄影、色彩、造型、构图等方面也出了大格,然又无不内蕴深意。黄土地以土地、民俗文化与人物的三者统一,以叙事因素、隐喻因素、抒情和哲理的三者统一,表现了陕西高原古朴、苍凉、深厚的民风,表达了创作者对民族特性、农民命运的思考。影片获1985年金鸡奖最佳摄影奖;获1985年瑞士第38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等6项国际奖。2. 这时期被称为探索电影的还有陈凯歌导演的孩子王、吴子牛导演的喋血黑谷、田壮壮导演的猎场扎撒、盗马贼等。3. 九十年代以后,中国电影家的艺术探索更趋多元化。陈凯歌拍出大异于以往风格的霸王别姬。影片借助于几位京剧演员人生、命运的曲折展现对人的生存理想与现实存在着的永恒矛盾做了哲理的探索与阐释。影片因其娴熟的艺术技巧及内蕴的丰厚的东方化的人文主题获法国第4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大奖等8项国际奖。张艺谋:张艺谋(1951- ) 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摄影系。最初担任摄影。他在一个和八个、黄土地、大阅兵中的摄影,以追求画面造型的力度和象征性,而广受赞誉。1981年独立执导红高梁,之后连续导演了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摇啊摇,摇到外婆桥、有话好好说等作品。几乎所有作品都入围国际重要电影节,有的获大奖。张艺谋的作品的突出特点,是那种对中国传统封建意识的深刻认识和强烈的批判精神,是内蕴其中的浓烈的历史感和生命意识,是古朴民俗的奇特景观。张艺谋电影在风格和语言上不断探索、创新,代表了新的电影潮流的崛起。 张艺谋导演的影片: 1. 八十年代末期以后,中国电影市场的急剧变化,使得曲高和寡的探索片难以为继。中国的中、青年导演在艺术追求上走向分化。部分导演拍出了探索性与观赏性相结合的影片。其中,黄建新导演的黑炮事件、张艺谋导演的红高粱是最有代表意义的作品。红高粱以崭新的艺术形式,描绘了中国二、三十年代一伙农民古朴、野性的生活和他们与侵略者浴血奋战的过程。影片的剧情构成极具戏剧性,通过人物塑造赞美生命的自由。爱就真爱,恨就真恨;大爱大恨,大生大死。情节曲折跌宕,出人意料之外,但其电影语言又是探索片所固有的。明快、紧凑、张驰有度的节奏,画面、色彩、光线及其所构成的视觉形象,生动,浓烈。影片获1988年第8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获1988年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获1988年西柏林国际电影节大奖-金熊奖等8项国际奖。2. 九十年代以后,中国电影家的艺术探索更趋多元化。张艺谋拍出了完整纪实风格的秋菊打官司。影片借一个民告官的故事,赞颂了小人物的自尊、自强、自信,赞颂了法制观念的觉醒。影片获1993年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1994年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并获意大利第14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等3项国际奖。 吴子牛:吴子牛(1953- ) 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吴子牛的代表作基本都是属于战争题材的作品。其中有喋血黑谷、晚钟、欢乐英雄、阴阳界、南京大屠杀。吴子牛创作的一个重大特色,便是对战争的思考。战争与人的关系,消洱战争,呼唤和平,是他创作的母题。在喋血黑谷中展现的是战争氛围中面临生死的心灵搏斗;晚钟则以人性的真诚,抚摸着战争给一切人留下的累累伤痕;南京大屠杀也不单纯的去写日本侵略者的残酷,而是贯注了在这场战争中,中日两国人民都是受害者、从人性高度俯瞰战争的立意。 吴子牛的作品风格独树一帜,在外观的严峻、粗犷中,蕴含情感的绵绵细流,深沉、凝重,充溢真诚与诗情。他的大多数影片均获得国际、国内的奖项。吴子牛导演的影片:军事题材巨片有1995年叶大鹰导演的红樱桃和吴子牛导演的南京大屠杀。这两部影片都以反法西斯战争为主题,它们的共同点是将战争作为背景,着力于写战争中人的命运,战争带给人民的苦难与难以弥合的心灵创伤。(1977-1997),这时期被称为探索电影的还有陈凯歌导演的孩子王、吴子牛导演的喋血黑谷、田壮壮导演的猎场扎撒、盗马贼等。田壮壮:田壮壮(1952- ) 于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先后执导影片九月、猎场扎撒、盗马贼。田壮壮创作的突出特点是影片对人的心灵,对大自然的关注。猎场扎撒中对朴素淳厚的蒙古族习俗的歌颂,对辽阔壮美的大自然景观的展现,表现了创作者心目中天、地、人之间和谐、平衡的理想境界。盗马贼从人类生存和心理的需要探求了人与宗教、人与自然的关系。田壮壮影片叙事的模糊、哲理的饱满,情感描写的细腻流畅,形成创作上的别具一格,同时也造成与多数观众的疏离。田壮壮后来拍摄的鼓书艺人、摇滚青年、大太监李莲英在影片风格上有较大改变。黄建新:黄建新(1954- ) 于1983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进修班。1985年以处女作黑炮事件震动影坛。其后,陆续执导错位、轮回、五魁、站直罗,别趴下、背靠背,脸对脸、红灯停,绿灯行、埋伏等。多部影片在国际国内评奖中获奖。黄建新不同于其他第五代导演的创作特点是,他的目光几乎都注目于城市,关注现实,关注青年;影片的主题总是直面人生,表现出对社会的使命感与责任感。影片中的人物往往是生活中普通人,致力于对他们性格、心理的剖析。黄建新的艺术手法朴素、平实、自然、沉稳,注重生活化、写实性,以小见大,以平见奇。自黑炮事件开始便有的冷静的幽默与戏谑,一直贯穿于他所有的作品中。他的作品在第五代导演中间自成一道风景。陈凯歌人物背景:美籍华裔著名电影导演,原名陈皑鸽,祖籍福建长乐,1952年8月12日生于北京。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至今仍为惟一获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的华人导演。在第47届希腊塞萨洛尼基电影节上获得终身成就奖。陈凯歌出身于艺术家庭,其父是著名导演陈怀皑。少年时期经历过文革和插队。初中毕业后到云南省西双版纳农垦局当工人。1970年,陈凯歌参军1974年复员转业1976年到北京电影洗印厂工作。1978年,陈凯歌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82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 ,后任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1984年 ,他执导的黄土地,以其突破性的电影语言,对中国电影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为中国第五代导演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主要电影有大阅兵、孩子王、边走边唱、霸王别姬、风月、荆轲刺秦王、和你在一起等。电影黄土地:片名:黄土地 (又名: Yellow Earth )导演:陈凯歌 演员:薛白 王学圻 谭诧 刘强编剧:张子良 原著:柯蓝 散文集深谷回声摄影/像:张艺谋美术(设计): 钟灵 音乐:赵季平剪辑:裴小南 录音:林临 出品时间:1984年影片1985年获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摄影奖,同年获第七届法国南特三大洲电影节摄影奖,第三十八届瑞士洛迦诺国际电影节银豹奖,第二十九届英国伦敦及爱丁堡国际电影节萨特兰杯导演奖,美国第五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东西方文化技术交流中心电影奖和柯达最佳摄影奖。如果说一个和八个是中国第五代导演们的开山之作,那么黄土地则是标志着第五代导演真正崛起的电影作品。中国电影在经历了谢晋第四代导演反思文革的伤痕电影之后,一批在文革中成长的导演们开始执导电影。一个和八个只是在试探着迈出了一步之后,陈凯歌的黄土地却在电影风格和语言强烈了形成一种新的影像,并深深影响了整个第五代导演早期的叙事倾向和风格基调。大色块和色觉强烈的摄影、西北黄土地的民俗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反思性叙事,让中国电影呈现了另一番不同的风貌,也标志着第五代视野不同与以往中国导演的历史视角。黄土地是第五代导演得到国内外确认的第一部作品,天高地阔、气势磅礴的黄土地,浊浪滚滚的黄河,鼓乐齐鸣的迎亲队伍,150人组成的腰鼓阵,烈日炎炎下的求雨场面,众多中国象征和风俗民风的描写,加上人物命运的压抑悲怆,使影片集叙事、象征、隐喻于一身,在土地、民俗与人物命运之间反思了中国文化和传统的民族特性。本片也是与内地电影的传统正面决裂的开始。陈凯歌在面对面节目中谈“黄土地”:记者:这个机会,拍黄土地这个机会为什么会落在你的身上?陈:一个是我的幸运,同学们都很支持,另外就要感谢广西电影制片厂的魏必达厂长,这个老厂长现在已经退休了。他是拿了两个本子给我,说这两个本子中间你可以拍一个,我就看了陕西西安电影制片厂张子良的所写的,当时不叫黄土地,叫深谷回声,他是从柯兰的一篇散文改变的,因为张子良本人是陕北人,所以他对当地的风俗、民情都很了解,我是没去过陕西,我是拿了剧本之后才第一次去陕西,那个时候才真正地受了感动。记者: 为什么是陈凯歌呢?你的同学很多。陈:那是因为陈凯歌好象在电影学院的时候,学习成绩还可以,大家对我还有一点点期许。就是这样。旁白:陈凯歌导演的第一部电影黄土地在创作上力求创新,影片摄影一改过去传统中国电影拍摄方式,整部影片有效的塑造了黄土高原的风土人情,给人耳目一新的视听感受。公映之后获得很大成功,影片获得包括夏威夷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等三个国际电影节大奖,对于当时还相对封闭的中国社会环境来说,黄土地的获奖给中国停顿了十年的电影事业增添了信心,陈凯歌也因此一举成名。记者: 当时预料到黄土地的影响力吗?陈:那没预料到,剪我们这几个主创人员还是做了非常多的讨论、交流,确定很多的方案,应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东西,我们期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这些都讨论过。记者:拍黄土地的时候很刻意吗?我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