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制动系统 PPT课件_第1页
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制动系统 PPT课件_第2页
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制动系统 PPT课件_第3页
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制动系统 PPT课件_第4页
汽车底盘构造与检修制动系统 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制动系 制动系的功用是使行驶中的汽车减速甚至停车 或者使已经停下来的汽车保持不动 1 制动系统的一般工作原理 8 1汽车制动系概述 1 制动系不工作时蹄鼓间有间隙 车轮和制动鼓可自由旋转 2 制动时脚踏下制动器踏板 使主缸油液在一定压力下流入轮缸 推动制动蹄绕支承销转动 使摩擦片压紧在制动鼓的内圆面上 产生摩擦力矩 从而产生制动力3 解除制动当放开制动踏板时 回位弹簧即将制动蹄拉回原位 制动力消失 2 制动系统类型 1 行车制动装置 使行驶中的汽车减速甚至停下 2 驻车制动装置 使停驶的汽车保持不动 3 应急制动系统 为了确保在行车制动系统失效的情况下汽车仍能减速直至停车 汽车上增设应急制动系统 4 辅助制动装置 使下坡行驶的汽车车速保持 3 典型制动系统的组成 1 前轮盘式制动器2 制动总泵3 真空助力器4 制动踏板机构5 后轮鼓式制动器6 制动组合阀7 制动警示灯 4 对制动系统的要求 1 具有足够的制动效能2 制动效能的稳定性好3 制动时的操纵稳定性好4 工作可靠5 操纵方便 舒适6 能全天候使用7 环保 目前 汽车所用的摩擦制动器可分为 鼓式制动器盘式制动器 8 2车轮制动器 9 领蹄 增势蹄 制动蹄张开时的旋转方向与制动鼓的旋转方向相同 从蹄 减势蹄 二者旋转方向相反 制动轮缸 8 2 1鼓式车轮制动器1 领蹄和从蹄 8 2 1鼓式车轮制动器1 领蹄和从蹄 制动鼓对两制动蹄分别作用着法向反力N1和N2 以及相应的切向反力T1和T2 领蹄上的切向合力Tl所造成的绕支点3的力矩与促动力FS所造成的绕同一支点的力矩是同向的 所以力T1的作用结果是使领蹄1在制动鼓上压得更紧从而力T1也更大 这表明领蹄具有 增势 作用 相反 从蹄具有 减势 作用 倒车制动时 虽然蹄2变成领蹄 蹄1变成从蹄 但整个制动器的制动效能还是同前进制动时一样 在领从式制动器中 两制动蹄对制动鼓作用力N1 和N2 的大小是不相等的 凡制动鼓所受来自两蹄的法向力不能互相平衡的制动器称为非平衡式制动器 12 2 双领蹄式制动器 制动轮缸 制动轮缸 制动蹄 制动蹄 13 制动轮缸 制动轮缸 制动蹄 制动蹄 3 双向双领蹄式制动器它既按轴对称 又按中心对称布置 倒车制动时其制动效能同前进制动时完全一样 14 4 双从蹄式制动器 制动轮缸 制动轮缸 制动蹄 制动蹄 15 5 单向自增力式制动器 浮动顶杆 F2 F1 16 6 双向自增力式制动器 多用于轿车后轮 兼充当驻车制动器 缺点 自增力制动器的效能对摩擦系数的依赖性大 效能的热稳定性差 制动力矩的增长在某些情况下过于急速 17 3 凸轮式制动器 目前 在国产和部分国外商务车的气压制动系中 采用凸轮促动式车轮制动器 大都是领从式 一般 制动蹄在不工作时的原始位置 摩擦制动蹄片与制动鼓应保留合适的间隙 0 25 0 5mm 制动间隙如果过小 就不易保证彻底解除制动 造成摩擦副拖磨 过大又将使制动踏板行程太长 以致驾驶员操作不便 也会推迟制动器开始起作用的时刻 但在制动器工作过程中 摩擦片的不断磨损将导致制动器间隙逐渐增大 情况严重时 即使将制动踏板踩到下极限位置 也产生不了足够的制动力矩 目前 大多数轿车都装有制动器间隙自调装置 也有一些载货汽车仍采用手工调节 制动器间隙调整 19 制动器间隙调整 轿车鼓式制动器由于结构问题使它在制动过程中散热性能差和排水性能差 容易导致制动效率下降 一般用于后轮 前轮用盘式制动器 鼓式制动器除了成本比较低之外 还有一个好处 就是便于与驻车 停车 制动组合在一起 凡是后轮为鼓式制动器的轿车 其驻车制动器也组合在后轮制动器上 8 2 2盘式制动器 1 钳盘式车轮制动器钳盘式车轮制动器分为定钳盘式车轮制动器和浮钳盘式车轮制动器 1 定钳盘式车轮制动器 活塞 制动钳体 制动块 车桥 进油口 制动盘 23 1 定钳盘式车轮制动器 24 制动时 制动油液由制动总泵 制动主缸 经进油口进入钳体中两个相通的液压腔中 将两侧的制动块压向与车轮固定连接的制动盘 从而产生制动 这种制动器存在着以下缺点 油缸较多 使制动钳结构复杂 油缸分置于制动盘两侧 必须用跨越制动盘的钳内油道或外部油管来连通 这使得制动钳的尺寸过大 热负荷大时 油缸和跨越制动盘的油管或油道中的制动液容易受热汽化 2 浮钳盘式车轮制动器 与定钳盘式制动器相反 浮钳盘式制动器轴向和径向尺寸较小 而且制动液受热汽化的概率较低 2 盘式式车轮制动器的特点优点 1 一般无摩擦助势作用 因而制动器效能受摩擦系数影响较小 效能稳定 2 浸水后效能降低少 一般经一两次制动即可恢复正常 3 在输出制动力矩相同的情况下 尺寸质量一般较小 4 制动盘沿厚度方向的热膨胀量极小 鼓式的热膨胀明显 引起制动踏板行程过大 5 较易实现间隙自动调整 其他保养作业简单 缺点是效能较低 故用于液压制动系所需的促动管路压力较高 一般要安装伺服装置 27 29 8 3驻车制动装置 驻车制动器的功用是 在汽车停驶后 防止汽车滑溜 便于在坡道上起步 行车制动器失效后临时使用或配合行车制动器进行紧急制动 根据驻车制动器的安装位置可将其分为中央制动器和复合式制动器两种 8 3 1中央制动器 图8 16东风EQ1090E型汽车凸轮张开鼓式中央制动器1 按钮 2 拉杆弹簧 3 制动杆 4 齿扇 5 锁止棘爪 6 传动杆 7 摇臂 8 偏心支撑销孔 9 制动蹄 10 滚轮 11 凸轮轴 8 调整螺母 13 拉杆 14 摆臂 15 压紧弹簧 31 8 3 2复合驻车制动器 图8 17鼓式复合驻车制动器1 手柄 2 按钮 3 驻车制动操纵杆 4 调整螺母 5 护罩 6 销轴 7 锁止棘轮 8 拉索 9 制动鼓 10 前制动蹄 11 制动轮缸 12 传力杆 13 驻车制动杠杆 14 后制动蹄 15 支承销 32 图8 18盘式复合驻车制动器1 制动钳体 2 活塞护罩 3 活塞密封圈 4 驻车制动杆密封圈5 弹簧座 6 驻车制动杠杆护罩 7 驻车制动杠杆 8 驻车制动杆回位弹簧 9 驻车制动杆 10 挡片 11 推力轴承 12 自调螺母 13 扭簧 14 轮缸活塞 制动传动装置的功用是将驾驶员或其他动力源的作用传到制动器 同时控制制动器的工作 从而获得所需要的制动力矩 制动传动装置按传力介质的不同可分为液压式 气压式和气 液综合式 按制动管路的套数可分为单管路和双管路制动传动装置 按照交通法规的要求 现代汽车的行车制动系须采用双管路制动传动装置 因而单管路制动传动装置已被淘汰 8 4制动传动装置 8 4 1液压制动传动装置 图8 24液压式制动传动装置的组成1 制动主缸 2 贮液罐 3 主缸推杆 4 支承销 5 复位弹簧 6 制动踏板 7 制动灯开关 8 指示灯 9 软管 10 比例阀 11 车内底板 12 后桥油管 13 前桥油管 14 软管 15 制动蹄 16 支承座 17 制动轮缸 自由间隙 A 自由行程 B 有效行程 35 双管路液压制动传动装置是利用彼此独立的双腔制动主缸 通过两套独立管路 分别控制两桥或三桥的车轮制动器 双管路的布置方案在各型汽车上各有不同 常见的有前后独立式和交叉式两种形式 1 双管路液压制动传动装置的类型 36 1 前后独立式当一套管路失效时 另一套管路仍能保持一定的制动效能 制动效能低于正常时的50 前后轴车轮各有一套传动管路 常用于前置后驱的车 制动主缸 37 2 交叉式 也称为对角线式 一般用于前置前驱的车 此类车前轮偏重 前轮应有更大的制动力 用前 后轴布置时 如果前轮制动失灵 后轮制动力会不足 制动主缸 38 2 液压制动系统的排气若液压系统中有空气 以及开始制动时产生不了预定的压力 应快速踩下和放开制动踏板 重复几次 会使制动管路中油压升高产生制动 但停车后要用轮缸或主缸上的放气阀放气 如何放气 放气时 连续踩几下制动踏板 对缸内空气加压 然后踩住制动踏板不放 将放气阀旋出少许 空气即随制动液一起排出 若排出的制动液有泡沫 旋紧放气阀 续踩几下制动踏板继续上述操作 直到排出的制动液没有泡沫 旋紧放气阀 39 制动踏板自由行程 在不制动时 制动主缸的推杆球头与活塞之间应保持一定间隙 以保证活塞能够在回位弹簧作用下退到极限位置时皮碗不致堵住旁通孔 制动时 为了消除这一间隙所需的踏板行程叫制动踏板自由行程 一般为5 20mm 自由行程的测量方法如下 关闭发动机 踩几次踏板 使真空助力器无真空作用后 用手压下踏板 当感到有阻力时的压下距离即为自由行程 当自由行程达不到要求时 先要消除真空助力器推杆与总泵第一活塞的间隙 再进行放气程序 直到制动液中无气泡为止 40 8 5制动力分配调节装置 前后轮同步滑移的条件 汽车制动过程中 最好是前后轮同时抱死滑移 如果前后车轮的制动力之比等于前后车轮对路面的垂直载荷之比 就能满足同步滑移的条件 41 理想的前后轮制动力分配特性 汽车在制动过程中 前后轮的垂直载荷是变化的 如果要满足同步滑移的条件 要求制动器制动 也即促动管路压力 也要随载荷而变化 制动力调节装置主要有限压阀 比例阀 感载阀和惯性阀等 这些阀一般都串联在后轮制动器的促动管路中 42 1 限压阀限压阀作用是当前 后促动管路压力P1和P2由零同步增长到一定值后 即自动将P2限定在该值不变 图8 27限压阀的结构原理1 阀盖 2 弹簧 3 滑阀 4 阀体 a 制动减速度小 b 制动减速度大 c 特性曲线 43 2 比例阀其作用是当前后促动管路压力P1与P2同步增长到一定值PS后 即自动对P2加以节制 使P2的增量小于P1的增量 44 3 感载阀感载阀的特点是特性曲线随整车载荷的变化而变化 与前面的限压阀和比例阀共同组成感载的限压阀或比例阀 45 4 惯性阀是一种用于液压系统的制动力自动调节装置 46 8 6车轮防抱死制动系统ABS 47 1 制动防抱死系统概述在制动过程中 车轮抱死滑移的根本原因是制动器制动力大于轮胎 道路附着力 当车轮抱死时 横向附着系数几乎为零 汽车方向失控 稳定性差 前轮先抱死时 可能出现方向失控现象 后轮先抱死时 可能出现甩尾现象 48 图8 36ABS组成1 轮速传感器 2 制动压力调节器 3 ABS电控单元 4 ABS警告灯 5 制动灯开关 6 制动主缸 7 制动轮缸 8 蓄电池 9 点火开关 2 制动防抱死系统的组成和布置形式 49 图8 37ABS布置示意图1 控制通道 2 轮速传感器 50 1 四通道ABS对应于双制动管路的前后或对角两种布置形式 四通道ABS也有两种布置形式 如图8 37a b所示 2 三通道ABS四轮汽车ABS大多为三通道系统 而三通道系统都是对两前轮的制动压力进行单独控制 对两后轮的制动压力按低选原则一同控制 其布置形式如图8 37c d e所示 51 3 双通道ABS如图8 37f所示的双通道ABS在前后制动管路中各设置一个制动压力调节分装置 分别对两前轮和两后轮进行一同控制 4 单通道ABS所有单通道ABS都是在前后布置的双管路制动系统的后制动管路中设置一个制动压力调节器 对于后轮驱动的汽车只需在传动系中安装一个转速传感器 如图8 37h所示 52 控制系统示意图 3 ABS部件结构及工作原理 53 8 8制动系统的维修 汽车制动系检修的内容 1 制动踏板自由行程是否符合规范 2 制动器摩擦片与鼓壁间隙是否正常 3 气压或液压是否在原厂规定范围 4 左右制动器间隙调整是否一致 5 制动系其他部位调整是否符合标准 54 8 8 1车轮制动器的维修1 盘式车轮制动器的维修2 鼓式车轮制动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