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方医科大学教案首页授课题目第一章 溶 液授课形式理论课授课时间授课学时2教学目的与 要 求1、了解溶液的组成量度,渗透压。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亨利定律。2、掌握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渗透压,渗透压与浓度,温度的关系。基本内容(一)溶液的组成量度(二)气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三)溶液的渗透压(四)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重 点难 点重点:1. 物质的量浓度 2. 渗透压现象及渗透压难点: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主要教学媒 体多媒体主 要 外语 词 汇medical chemistry;standard international unit(SI);osmotic effect ;osmotic pressure;crystalloid osmotic pressure。有关本内容的新进展利用渗透压的原理在临床上对疾病的治疗血液透析肾衰竭的一种治疗方法主要参考资料或相关网站医用化学 化学工业出版社医用化学学习指导及习题解答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ChemEdu/Echemi/elaborate/wujihuaxue//jingpin/wujihuaxue/lx.htm系、教研室审查意见课后体会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时间分配和媒体选择前 言一、课程安排课时数:54(基础理论18,有机化合物性质36)二、课程特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多,内容繁杂。三、课程学习方法课前主动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完成练习四、本课程参考书医用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基础化学科学出版社绪 论一、化学及其分支: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和变化过程中能量关系的科学。传统四大化学;近代化学;边沿与应用学科。二、化学与医学(生)的关系三、量和单位化学和其他自然科学一样,涉及许多的物理量。而同样大小的物理量,当所用比较标准不同或单位不同时,其数值不同,如长度单位就有:米、尺、码、里、英里、海里等,多如牛毛,给科学研究带来许多麻烦。鉴于此,1960年国际计量会议建立了国际单位制(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of unites, SI制),目前在国际上已普遍采用。我国于1984年正式颁布并施行法定计量单位制(国家标准GB31003102量和单位)。1、量及其表示法2、量的单位及其表示法3、量和单位的关系量的定义是独立的,与其单位选择无关,即任何量不能暗含单位,例如不能把物质的量称做“摩尔数”,把质量称为“克数”。量和量的单位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与数值一起,共同组成对客观事物的完整描述。例如,称取某样品4.5g,记为m=4.5g,可见,量、单位和数值的关系为:量=数值单位4、SI中的7个基本物理量及其单位5、物质的量及其单位(1)物质的量(amount of substance) 表示组成物质的基本单元数多少的物理量。符号为nB或n(B), B为基本单元的符号,单位为摩尔,用mol表示。基本单元(elmentary entity) 指作为计量的基本研究对象。它们可以是实际存在的,也可以是根据研究需要任意假想组合而成的;可以是整数原子组合,也可以是分数、小数系数的组合。一般应使用物质的化学式或其特定组合式表示,为避免含义不清而不提倡使用文字描述。例如,我们可以分别选择H,H2,H2O,1/5KMnO4,1/2SO2-4,(H2+0.7O2)等等作为基本单元,但是若说“硫酸的物质的量为lmol”就含义不清了,因为硫酸的基本单元可以选为H2SO4,也可选1/2H2SO4。摩尔(mol) SI制规定摩尔为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其定义为:摩尔是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基本单元数与0.0l2kg12C的原子数目相等。经实验测定,0.012 kg(即12g)12C所含的原子数目为个6.021023个原子。这个量值也叫阿佛加德罗常数。用NA 表示。10分电脑投影ppt10分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时间分配和媒体选择由此可知,1mol任何物质所含基本单元数为NA(6.021023)。若某物质B所含基本单元数为NB,则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为:注意:(1)“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物理量,不能相互取代或相互等同。(2)不应把物质的量称为“摩尔数”,因为物理量不可暗含单位。这种叫法与把质量称为“千克数”或把长度称为“米数”一样,在语法上是错误的。(2)摩尔质量 1mol某物质的质量,称为该物质的摩尔质量,符号M,单位gmol-1。由摩尔的定义可知,1mol12C的质量为12g,那么,1mol氧原子的质量是多少呢?已知12C、16O的质量比为12:16,1mol12C和1mol16O所含基本单元数又相同,故1mol12C和1mol16O的质量比也为12:16,即1mol16O的质量是16g或16O的摩尔质量为16 gmol-1,在数值上等于其原子量。推而广之,任一物质的摩尔质量,以gmol-1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其式量。若某物质B的质量为m,其摩尔质量(式量)为M,则该物质的物质的量为:第一章 溶 液第一节 溶液的组成度量溶液的概念、溶液的组成量度、溶液的组成量度表示法。一、溶液的组成量度表示法 1、 物质的量浓度说明:(1)指明基本单元;(2)不特别指明时,凡是说到溶质B的浓度就是专指B的物质的量浓度。(3)已知式量的物质在人体中的含量都应以量浓度表示。举例2、质量摩尔浓度说明:(1)质量摩尔浓度的优点是不受温度的影响;(2)对于极稀的水溶液来说,其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摩尔浓度的数值几乎相等。举例质量分数说明:过去有用百分数表示的(质量百分浓度)。举例体积分数说明:过去有用百分数表示的(体积百分浓度)。举例质量浓度说明:注意习惯表示法如0.9%(gmL-1)10分电脑投影ppt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时间分配和媒体选择二、溶液的配制一个原则-配制前后溶质的量不变。三种方法-纯物质加溶剂;浓溶液稀释;不同浓度溶液混合。计算公式(三个)及例题(四个):第二节 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一、气体的溶解平衡及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平衡:溶解度:二、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物理溶解与化学溶解:从p3表1-1说明溶质与溶剂的本性温度压力-亨利定律1、亨利定律文字表述、公式、各符号代表的含义及定律的适用范围;例、医学上的应用:高压氧舱、麻醉。2、分压定律文字表述、公式、各符号代表的含义例、三、气体吸收系数溶解度的一种表示方法。定义:标准体积求算公式:例1(已知分压和溶解度,求吸收系数)例2(已知分压和吸收系数,求溶解度)第三节 溶液的渗透压一、渗透现象和渗透压从实验入手介绍基本概念:1、半透膜2、渗透3、渗透压(注意通常指对纯水而言)4、产生渗透现象的两个必备条件二、渗透压与浓度、温度的关系1886年,范特荷甫,实验规律。文字表述、公式、各符号意义、注意事项及公式的意义。分子量的测定:例题5分板书5分电脑投影ppt10分电脑投影ppt10分电脑投影ppt10分电脑投影ppt5分电脑投影ppt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时间分配和媒体选择三、渗透压在医学上的意义1、渗透浓度定义、计算实例。2、等渗、低渗、高渗溶液定义、医学上的等渗、低渗、高渗溶液;等渗、低渗、高渗溶液对细胞形态的影响;3、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定义、作用。本章小结:掌握量的概念,物质的量浓度。渗透现象及渗透压概念。熟悉溶液量度的换算。溶液的配制。渗透压的计算。了解气体吸收系数。5分电脑投影ppt板书南方医科大学教案首页授课题目第二章 电解质溶液授课形式理论课授课时间授课学时4教学目的与 要 求1、了解电解质溶液的特点。2、熟悉影响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因素。3、掌握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酸碱质子理论,溶液pH的计算。基本内容(一)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离解(二)酸碱质子理论(三)溶液pH的计算(四)沉淀溶解平衡重 点难 点重点:1.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2. 酸碱质子理论难点:弱电解质离解平衡的移动主要教学媒 体多媒体主 要 外语 词 汇Dissociation equilibrium;common ion effect;salt effect;proton self-transfer constant;Acidosis; alkalosis; proton theory of acid and base。有关本内容的新进展主要参考资料或相关网站医用化学 化学工业出版社医用化学学习指导及习题解答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ChemEdu/Echemi/elaborate/wujihuaxue//jingpin/wujihuaxue/lx.htm系、教研室审查意见课后体会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时间分配和媒体选择第二章 电解质溶液前言:电解质的概念、分类及其重要性。第一节 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离解一、弱酸弱碱的离解平衡1、一元弱酸弱碱的离解平衡与离解常数离解平衡与离解常数以HA为例介绍平衡的建立;离解常数符号、表达式的写法、影响因素及其意义。离解度及其与离解常数的关系稀释定律及其意义、H+计算式的导出。例1、例2:K、间的互换。2、多元酸碱在溶液中的离解以H3PO4为例介绍多元酸碱的分步离解及其平衡常数表达式的写法,举例说明有关的计算。3、影响弱酸弱减离解度的因素(离解平衡的移动)电解质的本性温度同离子效应(附例)盐效应二、强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离解1、离子互吸学说离子氛、离子对的概念及其对离子运动的牵制作用,强电解质的表观离解常数。2、离子活度和活度系数活度和活度系数的概念、活度系数的大小与溶液浓度大小的关系;离子强度的概念和意义,离子强度与活度系数的关系。第二节 酸碱质子理论一、酸碱概念简介阿累尼乌斯酸碱离子(电离)理论;再介绍布朗斯特质子理论对酸、碱、两性物质、中性物质等的定义;酸碱共轭对;该理论的特点。二、酸碱的强弱K、溶剂对酸碱强弱的影响;共轭酸碱强弱关系(Ka与Kb的关系)。三、酸碱反应酸碱质子理论中的酸碱反应就是酸碱之间的质子传递(NH3与HCl在水中和在气相中均能反应)。反应方向:优点与局限性:路易斯酸碱电子理论:第三节 溶液的pH值计算一、水的离子积着重阐明Kw在什么条件下才是常数。二、溶液酸碱性的表示法H+、OH-、pH、pOH;酸、碱中毒。三、溶液的pH值计算1、一元弱酸弱碱溶液公式、条件、例题(14)。2、两性物质溶液公式及其对应变化、例题(1、2)。第四节 沉淀溶解平衡一、溶度积MA(s) M+ A-K =M+A- = KMA(s) = Ksp M m A n = Ksp意义:溶解度和溶度积之间的换算:纯水中。以MA、M2A3推导,给出一般表达式并举例(13)二、溶度积规则离子积Qsp=MmAn,M、A溶液中构晶离子的实际浓度。 当溶液中MmAn Ksp时,将会有MmAn沉淀析出,直至成为饱和溶液。以上三点称为溶度积规则,它是微溶电解质多相离子平衡移动规律的总结。根据溶度积规则可以控制离子浓度,使沉淀生成或溶解。例(1、2)三、影响微溶电解质溶解度的因素1、同离子效应根据平衡移动一般规律举例解释或从Ksp出发解释原因。以具体计算实例印证。2、盐效应AgCl在KNO3溶液中:Ksp = aAg+ aCl- = Ag+ fAg+ Cl- fCl-fAg+和fCl- 都小于1,为了保持Ksp不变,Ag+及Cl-都要相应增大,即AgCl的溶解度有所增大。小结掌握离解平衡、离解度、同离子效应、盐效应、酸碱质子理论、溶度积等概念。掌握各类计算。熟悉酸碱性表示方法,熟悉活度的概念。了解酸碱理论的发展,离子氛的概念。电脑投影ppt20分板书5分15分5分10分10分电脑投影ppt5分10分电脑投影ppt10分10分10分10分电脑投影ppt15分板书10分10分5分南方医科大学教案首页授课题目第三章 缓冲溶液授课形式理论课授课时间授课学时2教学目的与 要 求1、了解缓冲溶液在医学上的意义。2、熟悉缓冲溶液的组成,配制,作用原理。3、掌握缓冲溶液pH的计算,缓冲容量。基本内容(一)缓冲作用(二)缓冲溶液的pH(三)缓冲容量重 点难 点重点:1. 缓冲溶液pH的计算缓冲容量2. 缓冲容量及影响因素难点:缓冲溶液的作用原理主要教学媒 体多媒体主 要 外语 词 汇buffer solution;anti-acid component;anti-base component;buffer action;buffer systembuffer pair; buffer ratio;buffer capacity。有关本内容的新进展主要参考资料或相关网站医用化学 化学工业出版社医用化学学习指导及习题解答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ChemEdu/Echemi/elaborate/wujihuaxue//jingpin/wujihuaxue/lx.htm系、教研室审查意见课后体会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时间分配和媒体选择第三章 缓冲溶液溶液的pH值是影响化学反应的重要条件之一,特别是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必须在一定的pH值溶液中才能顺利进行。那么,如何控制溶液的pH值? 体液的pH值为什么能保持在一定的pH范围内等等? 这些问题都是本章所要讨论的。学习本章的目的是掌握配制缓冲溶液所需要的知识和方法,为后续课程学习有关体内酸碱平衡理论提供必要的基础知识。第一节 缓冲作用能够抵制外加少量酸或碱而保持溶液的pH值不发生明显改变的作用叫缓冲作用。具有缓冲作用的溶液叫缓冲溶液。以实例介绍。一、缓冲溶液的组成能够抵制外加H+的成分,叫抗酸成分;能够抵制外加OH-的成分,叫抗碱成分。这两种成分合称为缓冲系或缓冲对。缓冲系主要有三种类型:弱酸及其对应的盐(HAc-NaAc、H2CO3-NaHCO3)弱碱及其对应的盐(NH3-NH4Cl、CH3NH2-CH3NH3Cl酸式盐及其对应的次级盐(NaH2PO4-Na2HPO4、NaHCO3Na2CO3)二、缓冲溶液的作用原理以HBNaB缓冲溶液为例,介绍缓冲溶液组成特点(两多一少),定性、定量分析其缓冲原理。第二节 缓冲溶液的pH值一、亨德森-哈塞尔巴赫方程式此即亨德森-哈塞尔巴赫方程式,简称为亨德森方程式。式中pKa为缓冲对中共轭酸的质子转移(离解)常数的负对数。HB/B-称为缓冲比。亨德森方程式的意义:pH值取决于共轭酸的pKa值与缓冲比 ;当缓冲比等于1时,pH=pKa; 具有有限的抗酸、抗碱及抗稀释作用;由亨德森方程可推出:二、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例(13)第三节 缓冲容量和缓冲范围一、缓冲容量 影响缓冲容量的因素。二、缓冲范围三、缓冲溶液的配制原则: 选择适当的缓冲系为使缓冲溶液具有较大的缓冲容量,所选缓冲系共轭酸的pKa值与所需pH值越接近越好。 缓冲溶液要有适当的总浓度通常缓冲溶液总浓度在0.050.2 molL-1间为宜。配制前有关计算:例题四、缓冲溶液在医学上的意义生物有机体要正常地进行生命活动, 首先必须具有一个稳定的内环境, 这个内环境包括具有一定pH值的各种体液。正常人血液的pH值保持在7.367.44之间。若pH值低于7.36就会出现酸中毒,血液pH值高于7.44会造成碱中毒。血液中有下列缓冲对: (Hb为血红蛋白,HbO2为氧合血红蛋白) 血浆中以H2CO3-HCO-3缓冲系最为重要。在血浆中H2CO3存在下述平衡。CO2(溶解)+ H2O H2CO3H+ + HCO3- K1=2.5810-3 , K2=1.7210-4 正常血浆中H2CO3/CO2=20:1。人体血浆的温度为37,血浆的离子强度为0.16 molL-1,经校正后血浆的pH值为7.40。为什么血浆中碳酸氢盐缓冲系的缓冲比为20/1时,还具有缓冲能力呢?这是因为在正常的生命活动中,血液中CO2和HCO3-浓度可以通过肺的呼吸和肾的排泄功能进行调节,使HCO3-/CO2(溶解)始终保持20/1,因而使血液的pH值相对地稳定在7.40。缓冲溶液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中,应用都很广泛。小结:掌握组成、作用原理、计算。 熟悉缓冲容量及影响因素。5分10分ppt10分15分pp板书10分pp板书5分pp板书5分pp10分pp板书10分pp板书南方医科大学教案首页授课题目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授课形式理论课授课时间授课学时4教学目的与 要 求1、了解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分子轨道理论。2、熟悉杂化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3、掌握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现代价键理论,分子间作用力。基本内容(一)原子结构(二)元素的电负性(三)分子结构(四)分子间作用力重 点难 点重点:1.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2. 现代价键理论,分子间作用力难点:现代价键理论主要教学媒 体多媒体主 要 外语 词 汇atomic structure;ground state;excited state;uncertainly principle;atomic orbital;screening effect;effective nuclear charge;penetration effect;Parli exclusion principle;lowest energy principle;peridic law of elements;electronegativity。有关本内容的新进展主要参考资料或相关网站医用化学 化学工业出版社医用化学学习指导及习题解答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ChemEdu/Echemi/elaborate/wujihuaxue//jingpin/wujihuaxue/lx.htm系、教研室审查意见课后体会教 学 过 程教学内容时间分配和媒体选择第四章 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第一节 原子结构前言:原子的组成;化学变化中的原子;原子结构讨论的主要问题。一、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概况。电子等实物微粒的运动的波粒二象性(电子衍射);1、波函数与原子轨道2、电子云3、电子云界面图二、四个量子数及其无力意义 (1) 主量子数n取值,意义。电子层及其符号: (2) 角量子数l取值,意义。亚层及光谱符号:(3) 磁量子数m 取值,意义。等价轨道或简并轨道:(4)自旋量子数ms取值,意义。 总结:四个量子数确定之后,电子在核外空间的运动状态也就确定了。三、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1、鲍里不相容原理每一轨道最多容纳两个电子,每一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2、能量最低原理强调基态;给出单电子和多电子原子轨道能级图(附带n+0.7l规则)。多电子原子轨道能级规律: 当n相同,l不同时,轨道的能量次序为spdf。例如,E3sE3pE3d。 当n不同,l相同时,n愈大,各相应的轨道能量愈高。例如,E2sE3sE4s。 当n和l都不相同时,轨道能量有交错现象。即(n-1)d轨道能量大于ns轨道的能量。在同一周期中,各元素随着原子序数递增,核外电子的填充次序为:ns,(n-l)d,np。若干原子电子排布举例:(注意排布式书写格式)3、洪特规则内容、例、电子排布的轨道表示式。应该指出,核外电子排布的原理是从大量事实中概括出来的一般规律,绝大多数原子核外电子的实际排布与这些原理是一致的。但是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核外电子排布变得复杂,用核外电子排布的原理不能满意地解释某些实验事实。四、元素的电负性元素的原子在分子中吸引电子的能力叫元素的电负性。元素的电负性愈大,表示该元素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愈大,生成阴离子的倾向愈大。反之,吸引电子的能力愈小,生成单位阳离子的倾向愈大。元素的电负性是相对值,没有单位。通常规定氟的电负性为4.0(或锂为1.0),计算出其他元素的电负性数值。同一周期内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增大,同一主族内从上至下电负性减小。在副族中,电负性变化不规则。在所有元素中,氟的电负性(4.0)最大,非金属性最强,钫的电负性(0.7)最小,金属性最强。一般金属元素的电负性小于2.0,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大于2.0,但两者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不能把电负性2.0作为划分金属和非金属的绝对标准。元素电负性的大小,不仅能说明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而且对讨论和理解化学键的类型、元素的氧化数和分子的极性等都非常有用。本次课小结。第二节 分子结构所谓分子结构(molecular structure)通常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分子中直接相邻的原子间的强相互作用力,即化学键问题;分子的空间构型问题;分子之间还有一种弱的相互作用力,即分子间力问题;此外分子间或分子内的一些原子间还可能形成氢键。一、化学键的概念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配位共价键现代共价键理论有两种,一是价键理论,二是分子轨道理论。本书只介绍价键理论。1、价键理论(电子配对法)基本要点 具有自旋相反的未成对电子的两个原子相互接近,可以形成稳定的共价键。 成键电子的电子云重叠得越多,核间电子云密度越大,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电子云最大重叠原理:两个原子在形成共价键时,电子云总是尽可能地达到最大程度的重叠。2、共价键的特征饱和性,方向性:3、共价键的类型键,键:4、键的极性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离子键是最强的极性键,极性共价键是离子键到非极性共价键之间的一种过度状态。5、分子的极性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分子的极性对物质的许多性质都有影响,在后面的讨论中即将学到。偶极矩。二、杂化轨道理论价键理论比较简明地阐明了共价键的本质,共价键的饱和性和方向性。但在解释分子的空间结构方面却遇到了困难。例如,经实验测知,甲烷分子具有正四面体的空间构型(按上述价键理论难以解释)。1、杂化轨道理论基本要点在成键过程中,由于原子间的相互影响,同一原子中参加成键的几个能量相近的原子轨道可以进行混合,重新分配能量和空间方向,组成数目相等的新的原子轨道。这种轨道重新组合的过程称为轨道杂化,简称杂化。所组成的新的原子轨道叫做杂化轨道。杂化轨道之间互相排斥,力图在空间取得最大的键角,使体系能量降低。原子轨道杂化以后所形成的杂化轨道更有利于成键。因为杂化后原子轨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2、杂化轨道类型sp杂化:sp2杂化:sp3杂化:不等性sp3杂化:第三节 分子间作用力一、范德华力分子间存在着一种只有化学键键能1/1001/10的弱的作用力。范德华力可分为取向力、诱导力和色散力三种。1、取向力产生、影响因素、存在场合。2、诱导力产生、影响因素、存在场合。3、色散力产生、影响因素、存在场合。在非极性分子之间只有色散力存在;在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之间则既有色散力又有诱导力存在;而在极性分子之间则有色散力、诱导力和取向力三种范德华力存在。范德华力具有下述一些特性:是存在于分子间的一种弱的静电引力。作用范围只有几个纳米(nm)。能量比化学键的键能小一、二个数量级。没有饱和性和方向性。色散力是主要的,诱导力是次要的,取向力只是在较大的极性分子间才占一定的比例。范德华力对物质的性质,尤其是某些物理性质(如熔点、沸点、溶解度等)有一定的影响。二、氢 键1、氢键2、氢键的本质3、氢键形成的条件4、氢键的饱和性和方向性5、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小结本章重点阐述四个量子数;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共价键理论要点;杂化轨道理论。简要介绍原子结构的理论发展,分子间的作用力。5分ppt投影10分10分板书ppt投影15分20分ppt投影15分ppt投影5分10分5分5分5分10分20分ppt投影板书10分ppt投影5分5分南方医科大学教案首页授课题目第五章 配位化合物授课形式理论课授课时间授课学时2教学目的与 要 求1、了解配位键理论的基本概念。2、熟悉配合物的定义、组成、命名。3、掌握配位平衡。基本内容(一)配合物的基本概念(二)配合物的配位键理论(三)配位平衡(四)鳌和物重 点难 点重点:1. 配合物的组成、命名 2. 配位平衡难点:配位键理论主要教学媒 体多媒体主 要 外语 词 汇coordination compound;isomerism;isomer;central ion;central atom;ligand;coordination number;。有关本内容的新进展主要参考资料或相关网站医用化学 化学工业出版社医用化学学习指导及习题解答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ChemEdu/Echemi/elaborate/wujihuaxue//jingpin/wujihuaxue/lx.htm系、教研室审查意见课后体会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时间分配和媒体选择第五章 配位化合物配位化合物(coordination compound)简称配合物,又称络合物,是一类非常广泛和重要的化合物。配合物不仅在化学领域里得到广泛的应用,在生命科学领域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例如,在植物生长中起光合作用的叶绿素,是一种含镁的配合物;人和动物血液中载运氧气的血红素,是一种含有亚铁的配合物;维生素B12是一种含钴的配合物;人体中的微量元素如:锌、锰、钴、铜、钒等都以配合物的形式存在。因此学习有关配合物的基本知识,对专业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第一节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一、配合物的定义以铜氨离子的形成实验引入配合物概念,给出严格的定义。二、配合物的组成及基本概念内界、外界、中心体(中心离子或中心原子)、配位体、配位原子或配位离子及其结合方式、单齿配位体和多齿配位体、配位数、配离子电荷数。三、配合物的命名1、配合物的命名 阴离子名称在前,阳离子名称在后;酸根为简单离子时称“某化某”,酸根为复杂离子时称“某酸某”。2、配离子命名 配位体数(中文数字)-配位体名称-“合”字-形成体名称-形成体价态(罗马数字)。例:不止一种配位体时:既有阴离子配体又有中性分子配体时,阴离子配位体在先,中性分子配位体在后。有几种不同阴离子配位体时,简单阴离子-复杂阴离子-有机酸根离子。有几种中性分子作配体时,命名顺序为:水-氨-有机分子。例:第二节 配合物的配位键理论一、配位键理论的基本要点中心体与配位原子(离子)以配位键连接,中心体提供空轨道,配位原子(离子)提供孤电子对,形成配位键,以“”表示。中心体所提供的空轨道(s、p、d或s、p)先杂化后成键。杂化轨道的数目决定了中心体的配位数,杂化轨道的分布决定了配离子的空间构型。几种重要的杂化轨道类型:二、内轨型与外轨型配合物次外层d轨道即(n1)d轨道参加杂化-内轨型配合物。外层轨道即nd轨道参加杂化-外轨型配合物。同一中心体时内轨型配合物的稳定性要高得多。内轨、外轨形成规律:内轨、外轨的实验推断:应用举例第三节 配位平衡一、配离子的离解平衡以Ag(NH3)2+溶液中Ag+的检测为例引出平衡概念。 配合离解Ag+ 2NH3 Ag(NH3)2+ K稳、K不稳的意义: K稳、K不稳的关系: K稳K不稳 = 1配离子的分步离解和逐级配位:二、配合平衡的移动符合化学平衡移动一般原理。1、酸度的影响例:2、生成沉淀的影响例:第四节 螯合物一、螯合物的概念螯合物:胺羧鳌合剂:螯合物的特点及意义: 二、螯合物在医学上的应用5分5分ppt5分ppt10分ppt10分ppt15分ppt5分ppt10分ppt10分ppt南方医科大学教案首页授课题目第六章 氧化还原与电极电位授课形式理论课授课时间授课学时4教学目的与 要 求1、熟悉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氧化还原方程的配平。2、掌握电极电位及原电池电动势的概念、计算和应用。3、掌握影响电极电位的因素基本内容(一)氧化还原反应(二)电极电位(三)电极电位的应用重 点难 点重点:1. 电极电位 2. 电位及原电池电动势的计算和应用难点:电极电位的应用主要教学媒 体多媒体主 要 外语 词 汇Oxidation-Reduction Reaction;reducing agent;oxidizing agent;reducing modality;oxidizing modality;redox couple;oxidation number;apparent charge number;primary cell;negative pole;positive pole;electrode reaction;cell reaction;double charge layer;electrode potential;reference electrode;calomell electrode;Nernst equation;Latimer diagram。有关本内容的新进展主要参考资料或相关网站医用化学 化学工业出版社医用化学学习指导及习题解答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ChemEdu/Echemi/elaborate/wujihuaxue//jingpin/wujihuaxue/lx.htm系、教研室审查意见课后体会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时间分配和媒体选择第六章 氧化还原与电极电位根据化学反应中有无电子的转移或得失,可将化学反应分为两大类: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几乎在化学反应的各个领域中都可能会涉及到,如燃烧、冶炼、各种化工产品的生产等。在人体内进行的一系列化学反应中,有许多也是氧化还原反应。人们还根据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得失的特点,设计了原电池,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变,出现了轻便、环保的化学电源。研究过程中提出了电极电位的概念。电极电位是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方向和程度的重要依据,是本章讨论的重点内容。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一、氧化还原的概念1、元素的氧化数元素的氧化数(有时也叫氧化态)是假设把化合物中成键的电子分配给电负性更大的原子,从而求得原子所带的电荷数(形式电荷数)。应该注意:(1)在共价化合物中,元素的氧化数并不是该原子实际所带的净电荷。(2)在共价化合物中元素的氧化数与它的共价(化合价)有所不同。在未知结构的化合物中,元素氧化数的确定原则:例(1、2)2、氧化还原的概念人们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过程。以Zn + Cu2+ = Zn2+ + Cu为例,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相关概念。二、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离子电子半反应法配平原则:反应过程中氧化剂所得到的电子数,必须等于还原剂所失去的电子数;即氧化剂的氧化数降低的总数必等于还原剂氧化数升高的总数。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方程式两边各种元素的原子总数必须各自相等。配平的步骤主要是:确定氧化剂和还原剂,并用离子式写出主要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别写出氧化剂被还原和还原剂被氧化的两个半反应式并配平两个半反应方程式。根据得失电子数目相同的原则,写出总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有时根据需要,可将其改写为分子方程式。例(1、2)第二节 电极电位一、原电池及其相关概念以铜锌原电池为例介绍原电池及相关概念。电池符号及其书写原则:一般将负极写在左边,正极写在右边。写出电极的化学组成及物态,气态要注明压力(单位为kPa),溶液要注明浓度。单线“”表示极板与电极其余部分的界面。同一相中不同物质之间以及电极中其它相界面均用逗号“,”分开。用双线“”表示盐桥。气体或液体不能直接作为电极,必须附以不活泼金属(如铂)作电极板起导体作用。纯气体、液体如H2(g)、Br2(l)紧靠电极板。例1、(-)ZnZn2+(c1) Cu2+(c2) Cu(+)例2、(-)PtSn2+(c1),Sn4+(c2) Fe3+(c3),Fe2+(c4) Pt(+)(两个电极组成式:Sn4+,Sn2+Pt和Fe3+,Fe2+Pt。)二、电极电位及其参考标准从原电池产生电流的原因出发引出电极电位和电动势的概念。标准氢电极的结构、电位标准:标准电极电位的测定:(例)标准电极电位表:(意义及注意事项)第二节 电极电位三、影响电极电位的因素 应用能斯特方程时,应注意以下几点:若电极反应式中有纯固体、纯液体或介质水时,它们的浓度不列入方程式中,气体物质用分压,即以100kPa的倍数表示。若电极反应式中氧化型、还原型物质前的系数不等于1时,则在方程式中它们的浓度项应以对应的系数为指数。氧化型、还原型物质包括与它们同时存在的有关物质。例如,MnO4- + 8H+ +5e- Mn2+ + 4H2O,氧化型=MnO4-H+8。例(13)第三节 电极电位的应用一、判断氧化剂、还原剂的相对强弱举例:二、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举例:三、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反应中两个电对的标准电极电位的关系。1与2之差值愈大,K值也愈大,反应进行得愈完全。举例:四、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值指示电极 该电极的电位与溶液中某种离子浓度的关系符合能斯特方程式。从它所显示的电位可以推算溶液中这种离子的浓度。参比电极 是指电极电位稳定且已知其准确数值的电极。常用的pH指示电极为玻璃电极,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式中pHs为已知数、Es和Ex为先后两次测出的电动势,F,R,T为常数,故可根据此式计算出待测溶液的pH值。小结:掌握电极电位、原电池的基本概念;掌握电极电位的计算;熟悉氧化还原反应;了解电极电位产生的原理。10分电脑投影(ppt)10分电脑投影(ppt)10分电脑投影(ppt)10分10分电脑投影(ppt)10分10分10分电脑投影(ppt)20分10分电脑投影(ppt)10分10分10分电脑投影(ppt)15分电脑投影(ppt)5分南方医科大学教案首页授课题目第七章 滴定分析授课形式理论课授课时间授课学时2教学目的与 要 求1、了解滴定分析的方法、特点、操作程序及滴定分析的误差2、熟悉有效数字和计算规则3、熟悉、理论变色点、变色范围。4、掌握酸碱滴定原理、指示剂选择原则、准确滴定条件基本内容Chap7滴定分析7.1滴定分析法简介一、滴定分析的方法和特点二、滴定分析法的操作程序三、滴定分析的误差四、有效数字和计算规则7.2酸碱滴定法一、酸碱指示剂二、滴定曲线与指示剂的选择重 点难 点重点: 有效数字和计算规则、指示剂变色原理难点: 主要教学媒 体多媒体主 要 外语 词 汇titration analysis;standardization ;standard solution; stoichiometric point;end point of the titration; error;systematic error;accidental error;accuracy;precision;diviation;significant figure有关本内容的新进展主要参考资料或相关网站医用化学 化学工业出版社医用化学学习指导及习题解答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http:/ce.sy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flim成像课件教学课件
- 信息流工作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信息安全知识培训班课件
- Exler基础培训课件
- 第25章 第2节 《关注家庭生活安全》说课稿-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同步教学(苏科版)
- Excel查找替换课件
- Excel培训课件筛选
- 全国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一、《操作要点总结》说课稿
- 2025年安全生产考试题库及答案
- 6.18 科技文化成就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 金融科技监管法律法规-全面剖析
- COPD相关环状RNA circ_0000378通过调控miR-3529-3p抑制苯并a芘致COPD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增殖的机制研究
- 自卸车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 依伏卡塞片-药品临床应用解读
- 脱“瘾”而出 拒绝躺“屏”-小学生手机管理防沉溺家长会
- 高效团队合作与沟通技巧事务文书
-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课件新人教选修
- 2025年江苏启晟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华为ICT大赛2024-2025中国区实践赛(基础软件赛道)省决赛考试题库及答案(供参考)
- 财务整账合同模板
- 五笔字型速查表史上全面版本(编码和字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