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整理项目地形测绘技术设计书.doc_第1页
土地整理项目地形测绘技术设计书.doc_第2页
土地整理项目地形测绘技术设计书.doc_第3页
土地整理项目地形测绘技术设计书.doc_第4页
土地整理项目地形测绘技术设计书.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来宾市兴宾区五山乡止马村土地整治项目地形测绘技术设计书 为加快桂中农村土地整治重大工程的步伐,满足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工程量计算和施工放样等要求,来宾市土地整理中心委托我院对该项目区进行1:1000地形图测绘。1 测区概况1.1 测区位于来宾市兴宾区五山乡止马村,距来宾市区约30km。1.2 测区红线范围不规则,面积1031.11公顷。1.3 测区以甘蔗地和水田为主,地形破碎,有的地块较小,且无规则,这些给测绘工作均带来较大困难。 2 作业依据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02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行业标准(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T10111013-2000)。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9年2月发布的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检验检疫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9年5月发布的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2.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检验检疫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9年2月发布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2.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检验检疫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7年发布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布的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检验检疫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5年4月发布的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T14912.1-2005)。 3 基本要求3.1平面坐标系统: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正形投影,按1.5度分带,中央子午线为10930,Y坐标加500km。3.2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3.3项目采用的测绘方法:采用解析法数字化成图(全野外数据采集)。3.4成图比例尺:11000。3.5基本等高距:1.0米。4 已有资料4.1测区附近有国家GPS C级网,可作为GPS E级控制网的起算点。4.2测区内有1/1万地形图和正射影像图,可以作为测区实地踏勘和设计用。5 项目工期本项目的工期计划为20天,要求在2010年8月5日完成,我院将全力确保工期目标,保证在规定时间内按质按量完成任务。6 技术路线及作业流程作业流程图首级控制测量回放编辑的数字线划图检查图根控制测量碎部点全野外采集内业CASS2008计算机编辑(比例尺 1:1000)计算机DWG数据检查整个测区接边、检查DWG数据(1:1000)形成最终成果1:1000地形图DWG数据7 基本控制测量以国家C级GPS点为起算,按边连接或点连接的方式布设一个由3040个点组成的E级GPS静态平面控制网作为测区首级控制,联测的起算点(高等级控制点)数不少于3个,且均匀分布于测区之中。7.1 E级GPS网点的选点 (1)点位应选在视野开阔,周围障碍物低于地面高度角15(即被接收卫星的地平高度角应大于15)以上; (2)距离大功率无线电、微波等发射源和高压线百米以外的地方; (3)点位附近应尽量避开大面积水域及对电磁波接收强烈干扰的物体; (4)点位应利于长期保存,基础稳定可靠,交通方便,施工安全的地方; (5)为了便于常规方法加密,每点至少1-2个方向通视。7.2 E级GPS点的埋石E级GPS点一般埋设预制好的柱石,在建筑物顶上、铺装路面上采用现场浇灌的方法,埋石要求稳固、方正、表面要光滑。E级GPS点的埋石规格为上底12cm12cm,下底为20cm20cm,高为40 cm;其点号一般按顺序进行编号,点号字头应朝北。 7.3 E级静态GPS网数据的采集仪器采用Trimble公司生产的Trimble 5700多功能全球定位系统双频接收机8台套进行。2-8台双频接收机同步观测组成一个多边网,网的扩展方式采用边连接、边网连接或点连接的方式,各相邻同步网(环)最好有一条公共边,每个GPS点上至少设站观测2次。7.3.1 D级静态GPS网观测的基本技术要求 观测时段数1.6,观测时段长度(min)45; 卫星高度角15,有效观测卫星数4; 数据采样间隔(s)=15,卫星观测值象限42; 天线安置的对中误差2(mm); 两次丈量天线高度差2(mm)。7.3.2 E级静态GPS网数据处理 GPS采集数据外、内业处理均采用随机Trimble Geomatics office平差软件进行。 每时段基线处理完成后,必须进行外业数据的试算、检验工作,其内容包括:(1)独立环坐标分量及全长闭合差应满足: Wx Wy 2 Wz W=2E级GPS网:= n为独立环中的边数,标准差(mm), D为平均边长(km)。 (2)重复测基线较差应满足:S2。 对以上外业数据的计算处理并确认合格后,应将数据存入主机盘上并做好记录,留待内业处理。(3)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应满足:E级GPS网最弱边相对中误差1/20000。7.4 E级GPS控制网平差计算7.4.1无约束平差中,基线向量的改正数绝对值应满足下式要求: Vx3 Vy3 Vz3 7.4.2约束平差中,基线向量的改正数与剔除粗差后的无约束平差结果的同名基线相应改正数的较差应符合下式要求: dVx2 dVy2 dVz27.4.3 E级GPS控制网的投影平差在GPS基线解算并检验各项指标合格后,采用随机Trimble Geomatics Office 软件按1980西安坐标系进行平差。7.5 其余未提到的按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的有关规定执行。7.6由于测区内或附近没有三等以上水准点的,因此对所有E级GPS点,其高程采用广西似大地水准面高程模型进行解算(采用广西似大地水准面高程模型进行解算,可以达到四等水准的精度)。 8 图根控制测量 8.1为满足地形测图的需要,在首级控制点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密图根控制点,其密度和精度应满足城市测量规范(CJJ8-99)的规定。对地形复杂地区视测图需要适当加密,并以满足测图需要为原则。 8.2采用常规图根导线和支导线方法加密图根点时,支导线点的比例不得超过测区全部控制点的30%。 8.3采用GPS RTK测量方法加密图根点时,为保证RTK的测量精度和可靠性,应根据仪器自身的性能严格控制RTK的作业半径,同时作业中必须注重成果的复核,以防止出现粗差。 8.4所有首级控制点均应埋石,每幅图(满幅)至少有3个埋石点(含图根埋石点),埋石点应均匀分布且两两通视。当不满幅时,应按比例最少埋设二个互相通视的埋石点。点位应选在利于长期保存,基础稳定可靠的地方。 9 地形测量 9.1本测区采用解析法数字化成图(全野外数据采集),施测1:1000比例尺地形图。 9.2地形图采用正方形分幅,规格为50cm50cm,图幅号采用流水号表示,按从左到右,自上而下的原则以流水号1、2、3、进行编号。 9.3 测量范围应测至项目区界址线外50米,并要求把与项目区有关的河流、道路、村名、桥梁等建筑物的相对位置在图上标示出来。 9.4村庄、单位等居民点只施测外围(业主及设计单位另有要求的除外),内部标注村庄或单位名称,居民地内与项目区有关的沟、渠、路、桥、水系等应绘出。 9.5项目区内的零星建筑物及主要附属设施应准确测绘实地外围轮廓和如实反映建筑结构特征。 9.6水田应逐块测绘,图上面积小于15mm2的田块,可综合到相邻较小的同一高程面上的田块,并测注高程;图上宽度大于1mm的田埂应用双线表示;水田不绘等高线,对原为水田,现改种其它作物的,一律按水田测绘田埂,但植被可按现状表示。 9.7池塘、河道、沟渠应测注底部高程。 9.8水闸应测注闸顶高程,并注明水闸的孔数及水闸的宽和高,用nA米B米表示。所有涵洞应测注涵洞底高程,并应表示涵洞的宽度及高度(即孔径),用A米B米表示(A为宽度,B为高度,A、B都取小数点后1位)。 9.9各类道路的测绘应准确表示其类别和等级,公路、大车路等应按实际宽度依比例尺表示,道路经过村庄时不得中断,应按真实位置测绘。 9.10现状沟渠(或水沟)的位置、长度、宽度(当图上表示为单线时,要在沟渠旁注明其实际宽度)、深度(每隔30米应测注一个沟渠底的高程,沟渠的转弯处必须测注一个高程)、类型(当沟渠的材料不是“土”时要加注沟渠的材料)要明确。如Kba,K 为材料,a为宽度,b为底高。按1:500的要求施测沟渠宽度和沟底高程,注至0.01米。 9.11河流不用测深度或高程,但河两岸水面以上的内容要测绘。9.12电力线、通信线应准确表示,电线杆、铁塔位置应实测,不连线,但在杆架处绘出线路方向。各线路应做到类别、等级分明,走向连贯。9.13原则上山体不用施测,内部标注山名,如没有山名则标注“山体”二字。但有耕地的山体要施测。 9.14测区内的坟群应准确测绘其范围,并加注其个数。对于散坟应逐一测绘,不得取舍。 9.15图上大于 0.5cm2 的空地、草地、荒地等均应准确测绘,不得综合。 9.16高于1米的陡坎应准确表示,并加注坎高。 9.17植被的类别和范围应认真施测表示,成片的森林不用测。 9.18图根控制点的高程注记到0.01米,地形点高程按1:500地形图的精度要求施测,测注至0.01米。地形图上高程注记应均匀分布,图上每平方分米不应少于15个,并注意地形变换点高程的测注,特别要注意注记道路中心、交叉路中心、独立地物、涵洞、桥面、山顶、鞍部、各类坎顶、坎底的高程。9.19 其它要求按城市测量规范(CJJ8-99)和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20257.1-2007)要求执行。10 工程测量10.1拦河坝、水闸测量10.1.1测定拦河坝、水闸顶中心线高程。10.1.2拦河坝坝脚处位置标示。10.1.3测定冲坑范围及高程。10.2桥梁断面测量桥梁断面处应施测一个断面,包括桥孔、桥墩的断面形状及尺寸,桥底地面高程,梁顶、底高程及桥型。不包含与县级以上(含县级)道路连接的桥梁。10.3堤防测量10.3.1每隔50米测一个堤防中心线及堤脚高程。10.3.2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地物、地貌应按设计需要进行施测。11 成图要求11.1地形图数据文件必须为AUTOCAD的DWG文件格式。 11.2图层设定:共设13个层,层名要求用中文名命名。 层名 颜色 CAD颜色号 (1) 居民地及附属建筑物 (居民地) (青) cyan (2) 道路 、街区 (道路) (品红) magrnta (3) 水系及附属物 (水系) (兰) blue (4) 地貌 (地貌) (品红) magrnta (5) 独立地物 (独立地) (红) red (6) 高程点、控制点 (控制点) (红) red (7) 计曲线 (计曲线) (亮黄) 30 (8) 首曲线 (首曲线) (土黄) yellow (9) 管线及附属物 (管线) (红) red (10) 地理名称 (地名) (白) white (11) 图廓及整饰层 (图廓) (青) cyan (12) 植被、地类界 (植被) (绿) green (13) 系统层 (系统层) (红) red 层颜色与实体颜色应一致。 11.3 文字注记按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要求的字体大小表示。 11.4 图幅接边可在软件上相互调入邻幅的接边数据进行接边且保证接边无错漏。 11.5 基本控制点高程注记到小数点后三位。 11.6 图幅整饰: (1)图外左下角注记(细等线体11K),如: 2010年 8月数字化测图。 1980西安坐标系。 1985国家高程基准,等高距为1米。 2007年版图式。 (2)图名表示: 如“来宾市兴宾区五山乡止马村重大工程项目地形图” (3)图左上角接合表注流水号即可。 (4)图右上角注:秘密 (5)图右侧注施测单位:如“广西国土测绘院”(6)图廓纵横坐标公里数注记:纵横坐标均取小数点前3位。12 检查验收12.1各作业组对其所完成的各种图件及资料应作200%的检查,对质量负责到底,每完成一份资料应立即交项目负责人检查。12.2项目负责人应对各作业组上交的图件资料作100%检查。12.3院总工办对测区提交的图件资料检查合格后送交有关单位进行检查验收或使用。12.4各级检查必须做好检查记录,最后应装订成册归档保管。13 安全生产13.1各作业组必须做到安全生产,注意人身和仪器安全。13.2严禁违章操作,在作业过程中操作员不能离开仪器,注意路边行人动向。13.3不得下江河、水库游泳,不得强行渡河。13.4做好防盗、防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