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部分 动力系统模型第四章 动力系统的解的定性分析4.1 连续动力系统的解的定性分析例4.1 设森林中生长着硬树木H(吨)0及软树木S(吨)0,假定树木量的年增长量(吨/英亩/年)为dH/dt=(r1-a1*H-b1*S)*H, dS/dt=(r2-a2*S-b2*H)*S, 其中r1,r20分别是硬木及软木的内禀增长率,r1-a1*H-b1*S 是硬木的实际增长率,0a1*H0体现了软木对硬木增长的影响. 对于软木的情况也有对应的说明.解: 首先来求出平衡点,即硬木和软木量与时间无关的解(H,S),显然(H,S)=(0,0)是解(零解),但这不是我们感兴趣的定常解,不予考虑,同样,还有两个定常解(H,S)=(0,r2/a2),(H,S)=(r1/a1,0), 由于只有一种树木存在,也不予考虑. 我们看是否有两种树种都存在的定常解(H=(r1*a2-r2*b1)/(a1*a2-b1*b2), S=(r2*a1-r1*b2)/(a1*a2-b1*b2); 假设种群内部的竞争比种群之间的竞争强,则a1b1, a2b2, 从而a1*a2-b1*b20; 所以两种树木共存的条件是r1*a2-r2*b10; r2*a1-r1*b20; 即a1/b2r1/r2b1/a2; 以下我们要讨论的是,一般情况下两种树种的量是否会趋于这个共存的平衡点. 用动力系统的语言来讲就是这个定常解是否是全局吸引的. 首先来证明这方程的解的正半轨最终将位于一个有界的闭域:0=H=2*r1/a1; 0=S=2*r1/a1时,dH/dt=2*r2/a2时, dS/dt= -r2*S. 因此终究会位于该闭域内. 因此任何轨道的W极限集存在并有界,二维动力系统的有界的W极限集是极限环或是平衡点与连接平衡点的非闭轨. 首先来看在这平衡点附近微分方程的线性部分,在平衡点方向场的Jacobi为-a1*H,-b1*H; -b2*S, -a2*S; 特征方程为 x2+(a1*H+a2*S)*x+(a1*a2-b1*b2)*H*S=0;根据Hurwitz定理,特征值都具有负的实部,所以平衡点是渐近稳定的,即平衡点至少是局部吸引的,但是否是全局吸引的还需进一步研究。这时,我们还要考察其他平衡点的吸引性. 在零解附近,方向场的Jacobi为r1,0; 0, r2, 故零解是反向吸引的,因此非零解不会趋于零解, 对于定常解(H,S)=(0,r2/a2),Jacobi为r1-b1*S, 0; -b2*S, r2-2*a2*S=r1-b1*r2/a2,0; -b2*r2/a2, -r2; 特征方程为x2+(r2-r1+b1*r2/a2)*x-r1*r2+b1*r22/a2=0; 特征值为(r1*a2-r2*b1)/a2, -r2, 故平衡点(H,S)=(0,r2/a2)是鞍点;现在的问题是对于一般的共存解(H,S), 是否会趋于这个鞍点呢?在S轴上有两条轨道,0Sr2/a2, r2/a2=S=r2/a2), dH/dt=0, dS/dt=(r2-a2*S)*S=0, , 在r1-a1*H-b1*S=0, 上的一段, (0=H=(r1*a2-r2*b1)/(a1*a2-b1*b2), dH/dt=0,dS/dt=(r2-a2*S-b2*H)*S=(r2-2*(r1-a1*H)/b1-b2*H)*S=-(r1*a2-r2*b1)-(a1*a2-b1*b2)*H)/b1*S=0, 在r2-a2*S-b2*H=0上的一段(0=H=0 即在这三角形区域内的轨线都不会走出这三角形区域,而包围共存解(H,S)的闭轨必走出这三角形区域. 所以系统不存在闭轨. 从而一般的共存解(H,S)必定趋向共存的平衡点. 就是说,在自然状态下,两个树种最终会达到共存的平衡态.例5 单摆方程y = dsolve(D2y =-sin(y),y(0)=a,Dy(0)=0)得y = RootOf(Int(1/(2*cos(_f)-2*cos(a)(1/2),_f=a._Z)+t) RootOf(Int(-1/(2*cos(_f)-2*cos(a)(1/2),_f=a._Z)+t)这个结果不是令人满意的,需要作人工的处理,方法如下:积分一次得(Dy)2= 2(cos(y)-cos(a)=4(sin(a/2)2-sin(y/2)2),t=int(1/2/sqrt(sin(a/2)2 sin(y/2)2), 0, y),令sin(y/2)=sin(a/2)*sin(z), 化为t=int(1/sqrt(1- sin(a/2)2sin(z)2), 0, z),是第一类不完全椭圆积分,记作t=EllipticF(sin(z), k) , k= sin(a/2),在MATLAB中的MAPLE符号运算中有这个函数,调用方法如maple(EllipticF(0.5,0.9), 注:要调用MAPLE函数的方法就是把MATLAB中的命令用单引号括起写在maple()中的括号中即可. EllipticF的反函数是椭圆函数JacobiAM,两者之间的关系为EllipticF(sin(z), sin(a/2) = InverseJacobiAM(z, sin(a/2),当sin(z)=1时的第一类不完全椭圆积分就是第一类完全椭圆积分EllipticK(sin(a/2), 当a=0时的值等于pi/2,当a=pi时等于inf.这就说明了单摆的周期是振幅的函数,随着振幅的增大,周期增大到无穷大.最后单摆方程的解可以写成y=2*asin(sin(JacobiAM(t,sin(a/2)*sin(a/2)= 2*asin(JacobiSN(t,sin(a/2)*sin(a/2).这个结果要比前一结果更具体了, 并且可以用MATLAB中的MAPLE功能来求值。但如果不需要精确求值,可以使用MATLAB中的Jacobi 椭圆函数SN,CN,DN=ellipj(u,m), 其中u=int(1/sqrt(1- m*(sin (x)2), 0, phi),SN=sin(phi), CN=cos(phi), DN= sqrt(1- m*(sin (phi)2), am(u)=phi, m= k2=sin(a/2)2. 可见单摆方程的解用MATLAB函数可表示为SN,CN,DN=ellipj(t, sin(a/2)2),y=2*asin(sin(a/2)*SN).MATLAB还有完全椭圆积分K,E=ellipke(m), m=k2, K是第一类椭圆积分的值,E是第二类椭圆积分的值. 当m= sin(a/2)2,K,E=ellipke(m),则4*K就是单摆的周期.4.2 动力系统解的数值计算(定量分析)在动力系统的定性分析中,我们不知道解与共存定常解接近的动态情况,比方说在何时接近到何程度。这时的定量分析就需要进行数值计算,要进行数值计算就需要给出参数的值.若在例4.1中取,r1=0.1; r2=0.25; a1=0.05; a2=0.1; b1=a1/2;b2=a2/2; 这些参数满足例4.1的条件,共存平衡解为(H,S)=(1, 2);画出方向场的箭图r1=1.e-1; r2=2.5e-1; a1=5.e-2; a2=1e-1; b1=a1/2;b2=a2/2;H=1.2*(r1*a2-r2*b1)/(a1*a2-b1*b2);S=1.2*(r2*a1-r1*b2)/(a1*a2-b1*b2);A=linspace(0,H,20); B=linspace(0,S,20);x,y=meshgrid(A, B);DY1=(r1-a1*x-b1*y).*x;DY2=(r2-a2*y-b2*x).*y;quiver(x,y, DY1,DY2),从箭图上可见共存平衡解(1,2)是全局吸引的.下面我们设这树林被人类砍伐后两种树的量为(0.5,1)(吨),问要经过150年后树木恢复的情况. 由于方程无解析解,用MATLAB来数值求解. 首先写一个ODE函数function DYDT=ODEFUN41(T, Y)r1=0.1; r2=0.25; a1=0.5e-1; a2=1e-1; b1=a1/2;b2=a2/2;DYDT=(r1-a1*Y(1)-b1*Y(2)*Y(1); (r2-a2*Y(2)-b2*Y(1)*Y(2);设在T=0时,初始值为(0.5, 1), 求两种树的增长情况.数值求解并作图的程序为Tspan=0,150;Y0=0.5, 1;Sol=ode45(ODEFUN41, Tspan, Y0);T=linspace(0,150,151);S=deval(Sol,T);plot(T,S(1,:),T,S(2,:); %两种树的生长曲线figure;plot(S(1,:),S(2,:);%相轨线在本题中,积分的时间较长(150), 由此产生的误差会较大,我们可以改变时间单位,使得积分的长度变小. 对于本题,我们可以作自变量的变换T=40*T1,方程化为DYDT1=(4-2*Y(1)-Y(2)*Y(1); (1-4*Y(2)-2*Y(1)*Y(2);这样,时间区间就化为0,150/40=0,3.75另外,要注意,由于动力系统的非定常解不可能在有限时间内到达平衡点. 所以对于本模型,树木不可能在有限时间内恢复到平衡态.练习:找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线性变换,使得例4.1的微分方程化为一个三参数的无量纲的微分方程:dx/dT=(1-x-B1*y)*x; dy/dT=(R2-R2*y-B1*x)*y 4.3 离散动力系统例4.3 在两艘太空船对接时用手工控制两太空船的相对速度,设第n个观测时刻t(n)测得速度为v(n),在宇航员的反应时间c(n)后,宇航员调整速度控制器, 再经过等待时间w(n)后再次测量速度,因此下一次测量的时刻是t(n+1)=t(n)+c(n)+w(n),设第n次调解后加速度为a(n),则t(n+1)时刻的速度为v(n+1)=v(n)+a(n-1)*c(n)+a(n)*w(n),控制规则是a(n)=-k*v(n),k是正常数. 问题是,是否当n趋向无穷大时,v(n)趋于零?解:设c(n)=c,w(n)=w是常数,则该问题是一个2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差分方程v(n+1)+(w*k-1)v(n)+c*k*v(n-1)=0初值条件是v(0)=v00, v(1)=v1. 特征方程为x2+(w*k-1)*x+c*k=0, 特征根为x1,x2=(1-w*ksqrt(w*k-1)2-4*c*k)/2; 当两特征值不相等时方程的通解为v(n)=C1*x1n+C2*x2n, 当特征值是一对共轭虚数 r*exp(i*beta), beta0时,v(n)=rn*(C1*cos(n*theta)+C2* sin(n*theta);当特征值是相同实根x时,v(n)=xn*(C1+C2*n);可见当且仅当两特征值的绝对值均小于1时,v(n)趋于零.6.1 离散非线性动力系统例6.1 一支R单位(师)的部队(R方)和一支B单位(师)的部队(B方)作战,设直接交火的伤亡率与对方人数成正比,由炮火产生的伤亡率与对方的部队数和己方的人数的乘积成正比。因此,可列出差分方程如下:R(n+1)=R(n)-(a1+b1*R(n)*B(n);B(n+1)=B(n)-(a2+b2*B(n)*R(n);R(0)=R0, B(0)=B0其中 a1,b1,a2,b20是常数,a2表示R方步兵的武器装备的强度,b2表示R方炮火的强度.假定R0B0,而B方想要加强武器装备来取胜,问B方武器要比R方强几倍才能取胜?即取a1,b1至少多大时可使在第n=N个战斗小时时,R(N)=0而B(N)0.如果可以分别地任意取a1,b1,则一个简单的方法可确定a1,b1的下确界,把方程改写为(R(n+1)/R0)=(R(n)/R(0)-(a1*B0/R0+b1*B0*(R(n)/R0)*(B(n)/B0);(B(n+1)/B0)=(B(n)/B0)-(a2*R0/B0+b2*R0*(B(n)/B0)*(R(n)/R0) ;则可见只要加强炮火的强度,取b1到下确界b1=R0/B0*b2, a1=(R0/B0)2*a2时, 差分方程的解为R(n)/R0=B(n)/B0,即R方和B方同时为零. 即B方加强炮火的强度至少为部队人数的比的倒数倍, 而步兵武器强度为部队人数的比的倒数的平方倍. 但现在的问题是:设 a1=k*a2, b1=k*b2, 问k至少多大时,B方可取胜? 对于这个问题,没有解析解,只能用数值计算,所以要给出参数的值,设R0=5(师),B0=2(师),a2=0.05, b2=0.005; 按照前面的分析,对于a1至少要是a2的6.25倍,对于b1至少应是b2的2.5倍,所以现在k是比2.5大而比6.25小的数.分别取k=3,4,5,6,利用计算机来计算,看k为何值时,B方可取胜.解:首先确定N=168(小时),(14个战斗日,每日战斗12小时),编MATLAB程序如下function R,B,N=zhandou(K)R=5; B=2; a2=0.05; b2=0.005;for N=1:168RT=R-K*(a2+b2*R)*B;BT=B-(a2+b2*B)*R;R=RT;B=BT;if R=0|Bt, 并仍用t记新的自变量,方程化为dx1/dt= x2 - f(x1); dx2/dt = - x1*L/C; 这是Lienard方程dx1/dt= x2 - f(x1); dx2/dt = - g(x1);的特殊形式, 此系统的惟一平衡点是(0,0), 要求其稳定性,方程的线性部分的系数矩阵为-f(0)/L, 1/L; -1/C,0; 特征方程为 x2+f(0)/L*x+1/(L*C)=0; f(0)=4, 故根据Hurwitz定理,由于特征方程的系数都是正的, 特征值都具有负的实部,所以平衡点是渐近稳定的. 因此此平衡点至少是局部吸引的, 取V函数V=L/C*x12+x22, 全导数 dV/dt = -2*x1*f(x1)/C0, G(x)=int(g, 0, x), G(Inf)= Inf, 2. 存在 c10, 使得c1x0; 0xc2时 f(x)0;3. 存在k2max(c2, -c1), 使得当xM时 F(x)=k1; x= -M时, F(x)0, 使得abs(x)0, 和任意xA, 存在yA及t=0,使得|y-x|delta(这个性质称为动力系统phi(t,x)对初值的敏感性). 2 phi 有拓扑传递性: 对于任意两个开集B,C,存在t0,使得phi(t,B) phi(t,C)(看似随机的行为)3. phi 的周期点在A中稠密则称A是动力系统phi(t,x)的混沌集,若A又是测度大于零的集合,则称动力系统phi(t,x)是混沌的动力系统.分形最早的例子是Weierstrass的处处不可微的连续函数及Cantor的三分集, 后来在1975年由美国IBM公司的数学家Benoid B. Mandelbrot 首次提出fractal这个新术语,在1982年出版“自然界中的分形几何”,于1985年荣获Barnard奖. 著名的分形的例子还有Siepinski垫子、Siepinski毯子、Siepinski海绵、Vicssek 图形、Julia集,Mandelbrot集、Koch曲线,分形没有精确的数学定义,以下是一个常见的分形定义: 一个集合A称为分形, 如1. A具有精细的结构,即有任意小比例的细节;2. A的整体和局部都不能用传统的几何语言来描述;3. A通常有某种自相似的形式,可能是近似的或是统计的.4. A的某种分形维数大于其拓扑维数;5. 很多情况下A以非常简单的方式定义或叠代产生.例6.5 设有一个连续的线性系统 dx/dt = - c*x,c0, x(0)=x0 0; 它的解为x(t)=x0*exp(- t); 再考虑对应的离散系统,设t(n)=n*h, h0是步长,x(t)=y(n), 若用向前差商代替导数,则得差分方程y(n+1)=(1-c*h)*y(n),从而y(n)=x0*(1-c*h)n, x(t)=x0*(1-c*h)(t/h), 其中t=n*h, 可见,当h趋于0时,解趋于x0*exp(-c*t), 而当h增大时,离散系统与连续系统的解的差别就越来越大. 原因是导数用差商来替代一般都是近似的. 当0c*h1; 而当1c*h2时,y(n)振荡地趋于无穷大. 如果认为用中心差商代替导数会得到更好的近似效果,但这是不对的. 因为这时得到一个二阶差分方程y(n+1)-y(n-1)=-2*h*c*y(n),特征方程有两个实根,其乘积为-1,通解为y(n)=C1*(sqrt(1+(h*c)2)-h*c)n+C2*(-(sqrt(1+(h*c)2)+h*c)n, 其中前一个解对应于一个小于1的正特征值,解是衰减的,后一个解对应于小于-1的特征值,解是振荡趋于无穷的,由于连续模型的解是衰减的,故C2=0,解应为y(n)=x0*(sqrt(1+(h*c)2)-h*c)n, 但在数值计算时,由于误差的作用,多次叠代后解将被后一个解“淹没”而振荡地趋于无穷!例6.5说明了把一个连续系统离散化时, 时间步长h不能取得太大. 不然的话,得到的离散系统得解的性质可能会与连续系统的解的性质完全不同. 更有趣的是,对于非线性方程还会有本质上的变化:如轨道的极限集的变化,周期解的产生,混沌与分形现象!例6.5 设有一个连续的非线性系统, dx/dt=a*x(1-b*x); a0;b0, x(0)=x0, 0x01/b; 这模型称为logistic模型,用于描述比如人口等增长率不大的生物的增长. 很容易求得它的解为x(t)=1/(b+(1/x0-b)*exp(-a*t)这解的图像是一条S形曲线,当t趋于无穷大时,x趋于稳定平衡点1/b ,现离散这模型如下:记y(n)=x(t(n), t(n)=n*h, 用差商代替导数,得y(n+1)=y(n)+a*h*y(n)*(1-b*y(n)=(1+a*h)*y(n)*(1 a*b*h/(1+a*h)*y(n); 令z(n)=a*b*h/(1+a*h)*y(n); 则得离散系统z(n)=c*z(n)*(1-z(n); c=1+a*h,因为解z(n)满足 0 z(n)0,使得c=4,这是对h的第一个要求. 即使这样还不够, 经过以下的讨论可知,还要求0a*h2. 因为这个非线性离散模型称为虫口模型,可以描述昆虫、细菌等增长率很大的离散的增长行为,这时内禀增长率a会很大. 当1c3时,系统只有2个不动点:不稳定的不动点0及稳定的不动点1- 1/c,分别对应于离散系统的y=0及1/b,也分别对应于原连续系统的不稳定平衡点x=0及稳定平衡点x= 1/b,但当3c1+sqrt(6)= 3.449489742783178.时不动点0仍然是不稳定的;的稳定不动点1- 1/c变成了不稳定不动点,且从这个不动点分离出稳定的周期为2的离散极限环,由二点 (1+csqrt(1+c)*(3+c)/(2*c)组成, 这是连续系统没有的现象. 当1+sqrt(6)c3.544.到 3.5699456 时,极限环的个数及周期不断地倍增至无穷,当c进一步增大时,对于有些c值会出现混沌和分形现象,解对初值具有极大的敏感性! 由于计算机的一般浮点运算有误差,因此,用计算机来验证时,只能得到稳定的极限集.对于离散的动力系统,可以使用计算机代数系统,如MATLAB的符号运算,来得到精确的结果. 以下是一段MATLAB的符号运算的程序,用于虫口模型的研究,请解读一下各语句的作用:syms x cf1=c*x*(1-x);F1=f1-x;F1=simple(F1);F1=factor(F1),S1=solve(F1),D1=diff(f1);D11=subs(D1,x,S1(1),D12=su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有机茶叶国际出口销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2025年化妆品行业专用包装盒采购与服务合同
- 2025年版医疗器械性能改进与保修服务合同
- 2025年跨区域搬家及临时仓储服务协议
- 2025年城市综合体商业租赁合同调整及配套设施优化协议
- 2025年智慧养老社区老年人活动室场地及课程包租赁协议
- 2025年度物联网设备专业物流配送及维护保养合同
- 水彩线描水果课件
- 2025年度定制化销售台账模板设计及市场趋势预测服务合同
- 2025年国际教育交流与境外游学项目合作协议
- 《患者安全目标解读》课件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课件
-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 二手房屋买卖物品交接清单
- 技师论文 变频器的维修与保养
- 非标自动化设备项目进度表
- 诊断学教学胸部查体
- 桥梁安全事故案例警示
- SB/T 10460-2008商用电开水器
- GB/T 9124.1-2019钢制管法兰第1部分:PN系列
- GA 1800.2-2021电力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第2部分:火力发电企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