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II )卷.doc_第1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II )卷.doc_第2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II )卷.doc_第3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II )卷.doc_第4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II )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冀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三次联考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收敛 蜷曲 中流砥柱 养精蓄锐B . 恻隐 慰籍 略胜一筹 天仑之乐C . 窒息 哂笑 进退为谷 一杯黄土D . 彷徨 污秽 锋芒必露 忘乎所以2.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 . 他自己虽然不知道是因为懒;还是因为无用;总之觉得是一个不肯运动;十分安分守己的人。B .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肆无忌惮的掠夺我国的财富和资源,犯下了罄竹难书的滔天罪行。.C . 不是你俩还有谁!这班上就数你们最爱造谣生事 , 搬弄是非。D . 本刊将洗心革面 , 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3. (2分)在下列横线中填入恰当的标点符号,有误的是( )。这风景是没有空间 质量 空气和细节的 它们仅仅是祖国的骄傲这一概念的所指。我不由自主差一点儿就脱口而出的正是那句老话 哦 祖国的大好河山 我来到黄果树瀑布的后面 犹如哥伦布 意大利航海家 1492年横渡大西洋 发现美洲新大陆 进入了美洲。我本来永远不会就黄果树瀑布说什么话 这是一个多么俗不可耐的话题 一篇小学生千篇一律的命题为 春游某某 的习作的题材 一位满脑袋陈腔滥调的诗人的灵感来源 我有什么话好说呢 A . 、,B . :,!C . ,(。,)D . , ,?4. (2分)下面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诓骗:说谎话骗人。抹杀:杀掉。B . 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造次:匆忙,仓促。C . 变故:意外发生的事情,灾难。殊不知:竟不知道。D . 无稽:毫无根据。疑虑:因怀疑而顾虑。5. (2分)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 A . 我就从心底里,对这位没受过什么教育的普通农民,感到无限的敬佩。B . 专家呼吁尽快建立校园防控欺凌有效机制,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校园欺凌行为。C . 通过学习中国石拱桥,使我感受到了前人的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力。D . 是否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是衡量个人具有创新能力的标准之一。二、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1分)6. (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豆汁,再来一碗豆汁相貌鄙陋,闻之又无喜感。坐在由四合院改建的小饭店内,北京朋友热情,点了一整桌地道小吃。当豆汁隆重登场时,已无处安放,他们干脆直接将豆汁挪至我面前,带着期许地望着我这上海客人平生第一回尝这北京味。捧起碗,摆出喝永和豆浆般的豪饮状,竟立刻被制止,“你别后悔啊!”举起小勺,顿觉自己是试验中的白鼠,往嘴里缓慢而郑重放入、倾倒、咽下,酸味随即满嘴蔓延。赶紧掰一块旁边碗里的油炸馍。一分钟心神气定后,那酸臭记忆似早已远去,剩下的唯独香甜回味,并感觉胃口大开,如故宫的笨重大门被缓缓推开,金光从不断扩大的缝隙中渗出。好喝。嘴角挂起笑意,我喝起来。四周见状,皆为惊诧,转瞬又为欣喜,至少谁都不愿远道而来的客人大哭闹脾气,甚至掀桌大骂“什么玩意儿”吧!况且,平生第一回尝试这“北京糖水”,我倒是既激动又真心喜欢的。朋友介绍,豆汁在北京百姓间极受欢迎,但唯独懂的人才懂,不爱的人是永远爱不上的,颇有些“灵性”的命运意味。喝下它,功效也极佳通肠。听罢,我神色大变,即刻停手。难得来北京,不想整日与马桶为伴,即便欢喜,还是不要冒险。但时至今日,想来又有些悔恨,再也尝不到如此美妙的怪味了。有天,买到了薄荷茶叶,在办公室厨房泡茶,趁着滚烫,幸福地边用力闻薄荷香边吸鼻子,引来三两同事驻足围观,他们正喝着放满奶精的奶茶。好奇问这是什么中药,我说你尝试一下也会爱上,对方勉强地抿了口,立刻逃开。那该从何说起,每日早晨我必饮姜汁红糖茶的习惯呢?那气味、口感和薄荷茶是有过之而不及的。豆汁、薄荷、姜茶大概这种趋势下去,不免真会有天喝起苦到钻心的中草药来还觉味美。兴许经历过些事后才发现,人生的模样,绝非小朋友蜡笔画中的太阳公公,烟囱总是冒着幸福的白烟,还有在草坪上手拉手嘴角向上弯曲的爸爸妈妈和小孩。事实是,人生有如豆汁,相貌鄙陋闻之不喜,生有时死有命,中间的这段漫长旅途却也不得掌控,大风大浪或者琐碎扬尘,来什么就要硬着头皮喝下去。怎又知,苦与臭的身不由己终会过去,之后的回味,是甜是香是美好。古龙说:一个人如果走投无路,心一窄想寻短见,就放他去菜市场。我说:不行,那人见五彩蔬果,欢腾鸡鸭,只会一时有生之念头,长久看来必定再犯。倒可以给他买碗豆汁,相貌鄙陋闻之又无喜感。会喝豆汁的人,想必,遇事时不会绝望到哪里去。(1)文中“我”喝了几种饮料?分别喝出了怎样的感受? (2)品读第段的画线句子,根据上下文,将同事们的心理活动描写出来。 (3)品读下面语句,完成题目。赏析下面句子的妙处。举起小勺,顿觉自己是试验中的白鼠,往嘴里缓慢而郑重放入、倾倒、咽下,酸味随即满嘴蔓延。分析下面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如故宫的笨重大门被缓缓推开,金光从不断扩大的缝隙中渗出。(4)第段中,作者说豆汁“颇有些灵性的命运意味”。联系上下文,说说豆汁有哪些“灵性”? (5)文中三次写到“豆汁相貌鄙陋,闻之又无喜感”,试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7. (6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从天安门往里走,沿着一条笔直的大道穿过端门,就到午门的前面。午门俗称五凤楼,是紫禁城的正门。走进午门,是一个宽广的庭院,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汉白玉石桥。桥的北面是太和门,一对威武的铜狮守卫在门的两侧。进了太和门,就到紫禁城的中心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台基有三层,每层的边缘都用汉白玉栏杆围绕着,上面刻着龙凤流云,四角和望柱下面伸出一千多个圆雕鳌头,嘴里都有一个小圆洞,是台基的排水管道。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殿檐斗拱、额枋、梁柱,装饰着青蓝点金和贴金彩画。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三大殿建筑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这条线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向南从午门到天安门延伸到正阳门、永定门,往北从神武门到地安门、鼓楼,全长约八公里。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受朝贺。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在宝座上。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节选自黄传惕故宫博物院)(1)阅读一段,对其内容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第段主要写太和殿的外观特征,分别从高度、面积、格局、色彩、气势等方面来介绍。B . 第段主要写太和殿的内部装饰,按照逻辑顺序介绍了龙的姿态特点。C . 第段主要写三大殿建筑的位置,充分体现了皇权至上的专制统治思想。D . 第段主要写太和殿的作用,“跪满文武百官”“排列着仪仗”“皇帝端坐”等写出了大殿威严的气氛。(2)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金水河清澈与明亮的特点。B .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高28米,面积2380多平方米,是故宫最大的殿堂”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确切的数字说明太和殿高、大、宽、阔的特点。C . “正面是12根红色大圆柱,金琐窗,朱漆门,同台基相互衬映,色彩鲜明,雄伟壮丽”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太和殿色彩鲜明、雄伟壮丽的特点,增强了说明的效果。D . “大殿廊下,鸣钟击磬,乐声悠扬。台基上的香炉和铜龟、铜鹤里点起檀香或松柏枝,烟雾缭绕”运用了摹状貌的说明方法,真实地再现了太和殿当年举行大典的场面。(3)下列各句划线字词删掉后不影响原句意思的一项是( ) A . 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台基上。B .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C . 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D . 太和殿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8. (18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问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屋舍俨然_便要还家_ 遂迷_寻病终_(2)下列各项划线字与现在意思一样的是( )。A . 武陵人捕鱼为业B . 阡陌交通 , 鸡犬相闻C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 . 不足为外人道也(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4)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是( )A . 本文采用层层设疑的写法,既表达了作者希望在现实中看到一个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也能激发读者的兴趣。B . 见到村中人的生活状况,渔人“乃大惊”,说明眼前的场景是他先前所未见过的。C . 渔人“处处志之”,却“遂迷”,让故事亦真亦幻,具有较浓的传奇色彩。D . 对于桃花源,刘子骥之后就无人“问津”,似乎也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5)作者在这篇文章里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个理想?9. (12分)课外文言文阅读。邹孟轲母(节选)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傍。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徙舍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注释:(1)贾人,商人。 (2)炫卖,叫卖。(3)俎豆,古代祭祀用的礼器。 (4)渐化,逐渐濡染。(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 . 乃去 , 舍市傍 委而去之B . 及孟子长徐公 何能及君也C . 孟子之少时 徐公不若君之美D . 遂居 后遂无问津者(2)用现代汉语翻译划线句子。复徙舍学宫之旁(3)简答题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然后谈谈这个故事给你的启示。四、 默写 (共1题;共6分)10. (6分)默写 (1)_,千骑卷平冈。(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苟全性命于乱世,_。(诸葛亮出师表) (3)古诗词中的愁,仪态万千,摇曳多姿。如温庭筠望江南中,最能表达女子盼归人不得之愁的句子是_;如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表达自己和征人想归家却又不甘心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_。愁是抽象的,但在词人笔下,却变得具体可感,如李清照武陵春“_,_”中,它有了重量,重得连船都载不动。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2分)11. (2分)下面对这首诗观刈麦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 . 这是一首诗写作者观看农民收割麦子时的所见因此作为观刈麦.B . 这首诗叙写了一家农户收麦忙和一贫妇人拾麦两件事,实际上是当时社会中农民生活的真实写照。C . 这是一首讽喻诗,表现了民间疾苦,抨击官吏的罪恶,直接为民鼓与呼。D . 这首诗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写出了自己的感慨,本诗围绕主题也采用了对比手法。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6分)12. (6分)根据下面这则新闻内容,按要求答题。南方网讯 至6月4日,三峡工程蓄水进入第四天,越来越多的漂浮物,在库区水面成片聚集,给三峡大坝垃圾清理工作带来巨大压力。自秭归县凤凰山顶放眼看去,一条条长短不一的垃圾带和一片片面积不等的漂浮物明显可见,形成一道道与峡江平湖美景极不谐调的“另类风景”,向库区上游延伸。附近居民告诉记者,大坝蓄水以后,江面的漂浮物日益增多,主要是一些枯枝败叶、生活垃圾、工业废物、牲畜尸体等。这些漂浮物不但污染环境,而且将易使三峡发电机组进水口拦污栅破损、断裂,威胁发电机组安全,降低发电效益。不少有识之士强烈呼吁:(1)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2)将这则新闻的结语补充完整:_。 七、 名著导读 (共1题;共7分)13. (7分)名著阅读,根据要求选择或解答。 (1)下列名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 法国作家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