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备课.doc_第1页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备课.doc_第2页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备课.doc_第3页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备课.doc_第4页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备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识字一一、教学要求:1 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认识一个偏旁。2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3 了解春节等四个传统节日的风俗民情,感受祖国灿烂的民族文化。二、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环节一阶段,通过检查预习单、自由读、同位轮读等方式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生字识别、词语阅读)。2在环节二阶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地学习,促进学生个人体验地生成,落实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3在环节三借助拓展小练笔,训练学生积累词语,学以致用。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熟读本课词语。 教师:教学课件五、教法、学法: 边读边想象、朗读和观察;引入、感受、追求、享受美六、教具与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挂图、词语卡片七、教学时间:两课时八、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揭示课题。中国有一些传统节日,小朋友们知道的有哪些?(学生自由发言)二、 初读课文1(出示挂图)你知道图上画的是哪些传统节日的活动,人们在干些什么吗?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三、 指导看图,学习部分生字。你喜欢哪幅图上节日的活动?(引导学生分别说一说图上的有关内容)1 第一幅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全家人围在一起干什么?(相机出示词语:饺子)过春节了,亲朋好友互相拜访表示节日的祝贺,这叫什么呢?(拜年)2 第二幅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清明节)老师介绍清明节:二十四节气之一,在4月4、5或6日。民间习惯在这天扫墓。清明节这天,少先队员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纪念前祭扫革命烈士,这就是:扫墓。清明节前后到郊外散步游玩,就叫:踏青。四、 指导读生字词,韵文中第一、第二行词语。出示:春节 饺子 拜年清明 扫墓 踏青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顺词语)五、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了哪两个传统节日?(春节、清明)春节民间风俗习惯是什么?(饺子、 拜年)清明节呢?(扫墓 、踏青 )六、指导学习生字1出示:饺 拜 扫 墓 踏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重点指导:“扫”是平舌音。2认识新偏旁“手字旁”。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4学生口头说词。5学生在田字格中描写生字。6教师范写生字。7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七、作业设计。1朗读韵文以及生字。2用一两句话描写春节图或扫墓图。第二课时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1 指名读生字卡片。2 听写词语:饺子 拜年 扫墓 踏青二、指导看图,学习部分生字。教师出示第三第四幅图:你喜欢哪幅图上节日的活动?(引导学生分别说一说图上的有关内容)1 第三幅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的活动?大家正在干什么?(相机出示词语:端午 、粽子)教师简介:端午又叫端阳、端五。端,是开始的意思。古代“午”与“五”通用。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你知道有关端午节的儿歌吗?读一读: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穿下水喜洋洋。龙舟:装饰成龙形的船,有的地区端午节用来举行划船竞赛。2 第四幅图图上画的是什么节日?(中秋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干什么?看看他们的表情,你觉得他们过得怎么样?(出示:中秋、月饼)中秋:我国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时在秋季的正中,月儿正圆。此时家家团圆赏月,品尝月饼,以寄托合家幸福安康的愿望。三、指导读生字词,韵文中第三、第四行词语。出示:端午 粽子 龙舟中秋 团圆 月饼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顺词语)五、 小结。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你们知道了哪两个传统节日?(端午、中秋)端午节人们风俗习惯是什么?(粽子、龙舟)清明节呢?(扫墓 、踏青 )六、指导学习生字1出示:端 团 饼2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重点指导:端、饼:左右结构,左窄右宽。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4学生口头说词。5学生在田字格中描写生字。6教师范写生字。7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六、 作业设计:1把句子补充完整。春节,( ) 中秋节到了,( ) 2把下面的节日按时间顺序排列。清明节 中秋节 春节 端午节3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传统节日,自己家乡还有哪些风土人情?查查资料或问家长。七、我的教学反思: 识字二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2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3 了解大自然的美丽景色以及有关的民族风情。二、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环节一阶段,通过检查预习单、自由读、同位轮读等方式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生字识别、词语阅读)。2在环节二阶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地学习,促进学生个人体验地生成,落实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3在环节三借助拓展小练笔,训练学生积累词语,学以致用。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熟读本课词语。 教师:教学课件五、教法、学法: 边读边想象、朗读和观察;引入、感受、追求、享受美六、教具与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挂图、词语卡片七、教学时间:两课时八、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 导入新课1 同学们有没有去过桂林?谁来说一说,你眼中的桂林是什么样的?2 是啊,桂林山水甲天下!同学们想不想去亲眼看一看?3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2。二、 指导看图1 图上有哪些景物?2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依次出示相应的词语,认读。碧水 秀峰 倒影对歌 榕树 壮乡象鼻 骆驼 笔架竹伐 鸬鹚 画廊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三、 借助拼音自主识字1 学生打开书。2 用你最喜欢的读书方式,借助拼音,认读文中的生字和词语。3 请同桌的同学互相听一听,读音有没有错误。4 说一说在朗读的过程中,你觉得哪个字读起来较困难,现在你能读得准了吗?请你读给大家听一听。5 出示:碧 水 秀 峰 倒 影对 歌 榕 树 壮 乡象 鼻 骆 驼 笔 架竹 伐 鸬 鹚 画 廊学生自由读。这课中,我们要特别注意几个字的读音。(强调峰、影、廊是后鼻音;骆、廊是边音。)指名读,齐读。小组组织找朋友,你说我猜的游戏,加强生字的读音。看图理解词意。对歌:对方一问一答地唱歌,是一种民间的歌唱形式,多流行于我国某些少数民族地区。壮乡: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及云南、广东、贵州、湖南等地。竹伐:用竹、木等平摆着编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鸬鹚:水鸟名,俗叫鱼鹰,羽毛黑色,闪绿光,嘴扁而长,暗黑色,上嘴的尖端有钩,能游泳,善于捕食鱼类喉下有囊,捕的鱼就放在囊内。渔夫常用来捕鱼。榕树:常绿乔木,树干分枝多,有气根,树冠大,叶子互生,椭圆形或卵形,黄色或赤褐色。生长在热带地方。木料可制器具,叶、气根、树皮可以入药。齐读生字词。四、 教学字形,指导书写1 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2 出示: 碧 峰 影 鼻3 说一说你会记哪个字,用什么方法记的?4 学生描红记字。5 教师范写。6 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五、 作业设计1 朗读生字以及韵文。2 扩词:碧 ( ) ( ) ( ) 峰 ( ) ( ) ( )影 ( ) ( ) ( ) 鼻 ( ) ( ) ( ) 第二课时一、 复习检查1 抽读生字卡片。2 朗读课文。二、 看图说话。1 看图,运用书中的词语练习说话,想象大自然的美丽。(壮乡小朋友在榕树下对歌的欢快场面;象鼻、骆驼、笔架的样子;想象自己在画中游的情景等等)2 四人小组交流,选一名说得好的代表上台说。3 指名说,师生共同评议。三、 开展我是小导游的活动学生准备好导游证,导游词,先在小组里进行我是小导游的活动,选一名说得好的代表上台说,评比出最佳小导游。四、 指导写字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3 出示: 骆 驼 架 廊4 说一说你会记哪个字,用什么方法记的?5 学生描红记字。6 教师范写。骆 、驼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架 :上下结构,上半部分要写紧凑,中间的横要写长一些。 廊:注意笔顺,先写外面,再写里面。7 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五、作业设计1 选择合适的字填空。架 驾( )驶 笔( ) ( )势 劳( )峰 锋山( ) 秀( ) 刀( ) 笔( )2 写出下列风景区在什么地方。漓江 故宫 西湖 长城 中山陵 黄山3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暑假里 妈妈带我去桂林旅行漓江的风景多么迷人鹚的羽毛是黑色的吗六、教后记识字3一、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10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和生活经验理解词语。3 借助图画感知古今文字的发展演变,了解偏旁与字、词之间的联系,认识形声字的特点,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环节一阶段,通过检查预习单、自由读、同位轮读等方式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生字识别、词语阅读)。2在环节二阶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地学习,促进学生个人体验地生成,落实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3在环节三借助拓展小练笔,训练学生积累词语,学以致用。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熟读本课词语。 教师:教学课件五、教法、学法: 边读边想象、朗读和观察;引入、感受、追求、享受美六、教具与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挂图、词语卡片七、教学时间:两课时八、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3。二、 指导看图学木字旁,以及相关词语。1看图,图上有什么?(一棵树)2出示 ,这就是古代的人模仿树的样子写的古文字,演变到今天作为偏旁时就变成了这样-木,木的古文字像一棵树,有树冠、树干和树根。3 学木字旁。4现在凡是带有木字旁的字,都表示与树有关系。5出示:bai yang liu yi松 柏 杨 柳 桌 椅自由读。这课中,我们要特别注意:柳是边音。指名读,齐读。看图,理解词语,想想松树、柏树与别的树有什么怒一样?做找朋友的游戏,将图片与生字卡片一一对应。三、指导看图学禾字旁,以及相关词语。1老师还带来了什么?出示古文字 ,它像什么?演变到今天成了禾。禾的古文字像一株禾苗,有穗、叶、茎与根。2禾表示什么?(与庄稼、禾苗有关)3教读禾字旁。4 学习相关词语。5 出示:yang秧 苗 稻 谷 庄 稼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看图理解词意。秧苗:农作物的幼苗,通常指水稻的幼苗。庄稼:地里长着的农作物,多指粮食作物。稻谷:没有去壳的稻的果实。秧苗、稻谷都有一个名字叫-庄稼,你们还知道什么是庄稼吗?(棉花、大豆、高粱、麦子等等)齐读。四、教学字形,指导书写a) 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b) 出示: 柏 杨 柳 椅 秧c) 说一说你会记哪个字,用什么方法记的?d) 学生描红记字。e) 教师范写。f) 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五、 作业设计a) 朗读生字以及词语。b) 比一比,再组词。柏( ) 央( ) 杨( )伯( ) 秧( ) 扬( )c) 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木:( )( ) ( ) ( )( )禾:( )( ) ( ) ( )( )第二课时一、 复习检查6 说一说上节课所学的两个偏旁。7 抽读生字卡片。二、看图学习 旁,以及相关词语。1看图,图上画了什么?(竹叶)2出示 ,古代人用 来表示竹叶,古文字发展到今天演变成了 旁。3现在凡是带有 旁的字,大多表示与竹子有关系。c) 学习词语。出示: lan luo kuang竹 篮 箩 筐 筷子学生自由读。(篮、箩是边音)指名读,齐读。看图理解词意。箩筐:用竹子或柳条等编制成的器具,或圆或方,或方底圆口,用来盛粮食、蔬菜等。三、看图学习“ 艹 ”旁,以及相关词语。8 看图,图上画了什么?9 出示 ,这是古代人模仿草的形状写出的古文字。现在,我们用艹来表示 ,也就是说凡是带有艹旁的字,大多与草本植物有关系。3学习词语。出示: cha bo luo茶 叶 菠 萝 兰 花学生自由读。(茶是翘舌音;箩是边音)指名读,齐读。看图理解词意。兰花: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丛生,条形,先尖端,春季开花,淡绿色,味芳香,供观赏。花可制香料。也叫春兰。茶叶:经过加工的茶树嫩叶,可以做成饮料。菠萝:即凤梨,外面有许多硬刺。但口味非常好,酸甜好吃。齐读词语。四、教学字形,指导书写1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2出示: 篮 箩 萝 茶 菠3说一说你会记哪个字,用什么方法记的?4学生描红记字。5教师范写。6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五、作业设计1朗读生字并用生字口头说词。2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艹:( )( ) ( ) ( )( )木:( )( ) ( ) ( )( )3把下面的词语分成三类写下来。松树 白菜 稻谷 柏树麦子 玉米 冬瓜 萝卜 柳树4 在文中的词语任意选一组,连起来写两三句话。六、我的教学反思:识字4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4个生字,认识1个多音节,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3认识本课生字的构字规律以及词语间的相互联系,进一步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提高学生识记汉字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环节一阶段,通过检查预习单、自由读、同位轮读等方式了解学生基本情况(生字识别、词语阅读)。2在环节二阶段,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效地学习,促进学生个人体验地生成,落实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3在环节三借助拓展小练笔,训练学生积累词语,学以致用。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熟读本课词语。 教师:教学课件五、教法、学法: 边读边想象、朗读和观察;引入、感受、追求、享受美六、教具与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挂图、词语卡片七、教学时间:两课时八、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导入新课。1教师简笔画板书日、目、氵、冫的演变过程,图文结合。2这就是古代文字发展的演变过程。3新授日、月、 冫、氵偏旁。5 看图,试着读读词,你发现了什么?(每一幅图都是由这些偏旁与一些熟字表达出来的)6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识字4。二、 自主识字。a) 请你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认读词语。b) 四人一组交流,看谁读得最正确。c) 出示: wen shai晴 空 温 暖 晾晒 miao眼 睛 瞄 准 眺望 dong jie寒 冷 冻 结 冰雪东 海 黄 海 长江指名读。(注意:温是前鼻音;晒是翘舌音;结是多音字。)齐读,男、女生比赛读。这些生字哪些是你已经认识了,你是怎么认识的?你有什么好办法很快记住这些生字的字形。班汇报交流。再读词语。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三、 探究规律a) 你们有没有发现每组词语中有什么联系?b) 讨论交流。第一组晴、暖、晾晒都与太阳有关,所以是日字旁。第二组眼睛、瞄、眺望都和眼睛有关,所以是目字旁。第三组海、诃、江都与水有关,所以偏旁是三点水。第四组冷、冻都与冰有关,所以偏旁是两点水。c) 齐读课文。四、 教学字形,指导书写。a) 认读生字词。b) 按照笔顺书写生字。c) 教师范写。温、晒:左右结构,书写时左窄右宽。d) 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五、 作业设计a) 朗读生字以及词语。b) 扩词。温( ) ( )()冻()()()c) 写出带有下列偏旁的字。日:目:冫:氵:多音字组词。Jie ( ) zhang ( )结长 jie ( ) chang ( ) 第二课时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一、 复习检查。 指名说说上节课所学的偏旁。 抽读生字卡片。二、质疑解疑。1自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同桌相互讨论。讨论交流:晾晒:把东西放在通风的地方,使干燥。瞄准:把视力集中在一点上。看图:解放军叔叔趴在草地上是怎样打靶的?眺望: 从高处往远处看。看图:小哥哥站在山坡上干什么?这就叫-眺望。冻结:液体或含水分的东西遇冷凝结。长江:我国第一大河。长6300千米,发源于青海省西部唐古拉山脉,流经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9省区,在上海市吴淞口附近如东海。在长江上横跨着两座大桥,就是-南京长江大桥、南京长江二桥。黄河:我国第二大河,全长5464千米,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千米,后流入渤海。东海:我国三大边缘海之一,面积79.48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50米左右,沿岸港湾岛屿众多。3齐读词语。三、拓展延伸你还知道哪些有“日、月、冫、氵、”的字,你是怎么认识的?四、指导书写。1出示:瞄 冻2学生描红。3教师范写。注意都是左窄右宽。4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五、 作业设计。1比一比,再组词。晴( ) 瞄( ) 冻( ) 冷( )睛( ) 苗( ) 练( ) 令( )2选词填空。眺望 仰望我站在山顶上( )着远方。夏天,我常常( )着天空,数着星星。温暖 温和李老师的态度总是( )的。妈妈的怀抱总是( )的。教学过程自我加减3给下面的字先组词,再造句。冻( )瞄( )4猜字谜。左边缺点水,右边满是水。谜底( )六、板书设计:晴空 温暖 晾晒眼睛 瞄准 眺望寒冷 冻结 冰雪东海 黄河 长江七、我的教学反思:练习1一、教学要求:1按笔顺正确书写汉字。2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3学会在这个字的多个义项中理解这个字在一个词中的意思。4写好铅笔字,熟记4 条成语。5练习口头表达的训练。二、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2口头表达的训练。三、教学时间:三课时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一、教学第一题1审题,指名读题目。2指导。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生字。指名口头扩词。拜:拜年 礼拜 结拜 拜师 拜访廊:走廊 长廊 回廊 画廊影:电影 倒影 影视 影集 影片 影响秧:秧苗 秧田 瓜秧 树秧 秧歌 菜秧箩:箩筐 稻箩 淘箩萝:萝卜 藤萝 菠萝 胡萝卜墓:公墓 墓地 坟墓 扫墓 墓碑 墓室观察每一个字的笔顺,自由说一说。你觉得哪一个字的笔顺较难,要提醒大家注意的?重点指导:拜、廊、鼻、饼的笔顺。用铅笔描红,进一步熟悉、巩固笔顺。反馈,教师指出存在的问题。二、 教学第五题1审题,指名读题目。2指导。指导读准字音。学生自由读成语,要求:读准字音。相互听一听,纠正读音。教学过程自我加减指名读。指导理解意思。看图,说说人们在什么地方,环境怎样,大家在干什么,表情如何?这4条成语都是描写节日欢乐、热闹景象的,你能说出哪一条成语的意思呢?张灯结彩:悬挂着灯笼或各种彩灯,用彩色绸布、纸条或松枝结成美丽的装饰物。欢聚一堂:快乐地团聚在一起。普天同庆:天下的人一同庆祝,这里只唐人街的华人聚在一起欢庆佳节。喜气洋洋:形容非常快乐的样子。指导运用。借助图画练习说话,用上这4条成语。指导背诵。自由背,相互背,指名背,齐背。三、 作业设计。 听写词语。拜年 月饼 扫墓 画廊 象鼻 倒影 杨柳秧苗 菠萝 竹篮 冻结 晾晒 温暖 瞄准 写成语。你能写出几个表示节日很热闹的,人们很高兴的成语吗?(越多越好) 第二课时一、 教学第二题1审题,指名读题。2指导。分角色朗读师生对话。教学部首查字的方法:一个字哪部分是部首就到哪个部首里去教学过程自我加减查;如果两部分都是部首,那就按照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外后内的方法来提取部首。一般我们在读书看报时,会遇到不认识的字,这时我们就可以采用部首查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