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复合肥料ppt课件_第1页
7 复合肥料ppt课件_第2页
7 复合肥料ppt课件_第3页
7 复合肥料ppt课件_第4页
7 复合肥料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合肥料 第七章 第一节复合肥料的意义及其发展动向 是指同时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氮 磷 钾主要营养元素的化学肥料 按其制造方法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 化合复合肥料 混合复合肥料 掺合复合肥料 复合肥料 在生产工业流程中发生显著的化学反应 而制得的复合肥料 一般属二元型复肥 无副成分如 磷酸铵 硝酸磷肥 硝酸钾 磷酸钾等 一 化合复合肥料 通过几种单元肥料或单元肥料与化合复肥的机械混合 有时经二次加工造粒而制成复合肥料称之 大都属于三元型复肥 含有副成分 如 尿素磷铵钾 硫磷铵钾 氯磷铵钾 硝磷铵钾等 二 混合复合肥料 将颗粒大小比较一致的单元肥料或化合肥料作基础肥料 直接由肥料销售系统按当地土壤和农作物要求确定配方 经称量配料和简单机械混合而成 三 掺合复合肥料 掺合复合肥料是本世纪50年代在美国开始的 1976年美国化肥总售量中40 1 是颗粒掺合复合肥料 它与混合复肥的基本区别在于二次加工不在生产厂中完成 肥料的养分含量和比例可按当地生产要求做较大幅度调节 一般是随混随用 不长期存放 掺合复肥要比混合复肥降低成本10 左右 美国散装 而发展中国家需袋装 复合肥料的有效成分用N P2O5 K2O的含量百分数表示 如含N12 P2O552 的磷酸一铵表示为12 52 0 含N13 K2O44 的硝酸钾 表示为13 0 44 几种营养元素含量百分数总和称为复合肥料的总养分含量 总养分含量 40 称为高浓度复合肥料 30 为中浓度复合肥料 三元肥料 25 二元肥料 20 为低浓度复合肥料 复合肥料与单元肥料相比有以下优点 养分种类多 含量高 能均衡地 长时间低同时供应养分 元素之间相互作用提高效果 可以大量节省包装 贮存 运输及施用等费用 有效成分含量高 副成分少 可降低包装 运输成本 如每贮运1吨磷酸铵 约等于贮运过磷酸钙及硫铵3 4吨 物理性状良好 吸湿性小 不易结块 施用方便 便于机械施肥 可减轻施肥劳力 肥料副成分少 在土壤好中不残留有害成分 对土壤性质不会产生不良影响 其肥效与等量单元肥料相当或高 复合肥料的缺点 化合复合肥料养分比例固定 不能满足各种土壤 作物对养分比例的不同需要 难于满足施肥技术的要求 各种养分施在同一时期 同一深度 如氮适于追肥 磷适合于作种肥和基肥 为了充分发挥复合肥料的优越性 克服其缺点 今后应研究适合当地不同土壤 作物要求的专用复合肥品种 二 复合肥料的发展动向 高浓度复合肥料是近代化肥品种发展的主要方向 美国 西欧和日本等发达国家1981 1982年度化肥总耗量中复合肥料占70 以上 目前 国际上有50多类600多个复合肥料品种 而我国只有12类35个品种 国内外发展肥料总的趋势朝着高效化 液体化 多成分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 近几年来 多成分 多功能复合肥料开始发展 如在复合肥料中添加硼 锰 锌 钼 铜等微量元素和钙 镁 硫等中量元素 或在复合肥中添加农药 杀虫剂 杀菌剂 除草剂 生长刺激素 制成多功能复合肥 肥效良好 第一节复合肥料的种类和施用 为保证复合肥料产品质量 防止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市场 损害农民利益 国家制定和颁发了复混肥料专业标准 2BG21002 87 具体要求如下 复合肥料技术要求 专业标准规定 组成该复合肥料的单一养分最低含量不得低于4 以钙镁磷肥为基础肥料配入氮 钾肥制成复合肥料可不控制水溶性磷百分率指标 但必需在包装上注明可溶性磷含量 以氯化钾为基础配成的复合肥料 应注明氯离子含量和不适于施用的作物种类 一 二元复合肥料 一 磷酸铵 NH4H2PO4 NH4 2HPO4 目前某些磷酸铵肥料往往是磷酸一铵和磷酸二铵的混合物 安福粉 磷酸一铵 12 52 0或10 50 0 性质稳定 pH4 4N P2O51 41 5适合作生产其它复合肥料的原料 磷酸二铵 18 46 0或16 48 0 稳定性稍差 碱性反应 pH8 0N P2O51 2 5适于各种土壤和作物 磷酸铵 含N14 18 P2O546 50 呈灰色 通常为颗粒状 物理性好 一般不吸湿 不结块 便于贮存 运输和施用 水溶液的pH7 0 7 2属化学中性 适合作其它复合肥的原料 加硫酸铵可制成硫磷酸铵 加氯化铵可制成氯磷酸铵 加硝酸铵可制成硝磷酸铵 尿素 磷铵复合肥在国外发展十分迅速 磷酸铵适合于各种土壤和作物施用 宜作种肥和基肥 但不要与种子直接接触 不要与草木灰 石灰等碱性肥料混施 施肥量应以P2O5计 不足的加单元氮肥补充 二 硝酸磷肥 硝酸磷肥是用硝酸分解磷矿粉制得的氮磷复合肥料 主要组分是磷酸二铵 磷酸铵和硝酸铵 产品中磷一部分是水溶性的 另一部分溶于中性柠檬酸铵 氮素大部分为硝态氮 易随水流失 故宜用于旱地 冷冻法硝酸磷肥规格有 20 20 0 26 15 0硝酸磷肥易作基肥和种肥 也可用作追肥 三 磷酸二氢钾 KH2PO4 磷酸二氢钾是磷酸和硫酸钾 或氯化钾 反应制成 是高浓度磷钾复合肥料 纯品白色结晶 P2O5含量为52 2 K2O34 5 易溶于水 pH3 4 适宜于各种土壤 作物施用 由于价格较贵 最适宜作根外追肥或浸种用 四 硝酸钾KNO3 可通过硝酸钠和氯化钾反应而制得 我国也有在土硝中提取硝酸钾 又称火硝 含N13 5 K2O45 46 为白色结晶 易溶于水 属易燃易爆品 贮运时切忌与有机物一起存放 硝酸钾特别适用于烟草 马铃薯 番茄 葡萄 等忌氯喜钾作物 适宜作浸种和根外追肥 五 聚磷酸铵 又称多磷酸铵 美国生产的液体含量为11 37 0 12 40 0 固体通常为N12 18 P2O558 61 是一种浓度非常高的氮磷复合肥 可以用它来与尿素 氯化钾等配制高浓度混合复合肥料 聚磷酸铵尤其适用于喜磷作物及缺磷土壤 它可以和许多微量元素直接结合形成络离子 可作为许多微量元素的载体 六 偏磷酸铵 把元素磷氧化为五氧化二磷 然后 在高温和水蒸气存在下 五氧化二磷 水蒸气和氨气相互作用 生成偏磷酸铵 是高浓度的氮磷复合肥料N14 4 P2O573 70 是水溶性磷 宜作基肥施用 二 三元复合肥料 一 尿磷钾肥 由尿素 磷酸一铵和氯化钾按不同比例掺混造粒而成的三元复合肥料 一般要求以粉粒状的基础肥料为原料进行混合 目前典型品种有19 19 19 27 13 5 13 5 23 11 5 23 23 23 11 5 我国各地土壤 气候条件差异较大 作物种类亦多 对三元复合肥的比例要求不同 见P174页表7 1 二 铵磷钾肥 用硫酸铵 硫酸钾 磷酸盐按不同比例混合而成 一般有12 14 12 10 20 15 10 30 10等 由于磷比例较大 可配合单元氮 钾肥 物理性状良好 适宜穴肥 条肥作基肥 目前主要用于烟草 棉花等经济作物 三 复合肥料的经济使用 一 选择比例适合的复肥品种 北方一般应以NP复合肥料为主 南方一般以NPK复合肥为主 一般作物以选用氮磷复合肥或三元复合肥料为主 豆科作物以选用磷钾复肥为主 此外还要考虑作物品种用途和生育期等 二 根据复合肥料中养分形态合理施用 铵态型复肥宜用于水稻田 多雨地区的丘陵坡地及砂性土壤上 减少氮素损失 含氯复肥注意忌氯作物和盐碱地 含构溶性磷为主的复肥施在酸性土壤上较好 复肥应作基肥 且宜深施 三 按复肥中养分比例计算施用量 1 养分比例接近或相等的 如硝酸磷肥N P为1 1 一般按含氮量计算 若作物对另一养分要求较多时 则用单质肥料满足 2 养分比例相差悬殊的 则按肥料中养分比例较大的那一养分计算 如磷酸铵以P2O5含量计算 若N不足时可用单质肥料调整 第三节肥料的混合 一 肥料混合原则 根据肥效试验和测土施肥结果 可根据不同作物种类和土壤条件 临时配制不同养分比例的混合肥料 这是改变传统习惯施肥走向科学施肥的重要措施 一 混合后不产生不良的物理性状 要选择吸湿性小的肥料品种 如 硝酸铵与尿素混合吸湿性强 临界相对湿度仅18 临界相对湿度 指在某一温度下 肥料开始从空气中吸湿的大气相对湿度 两者不易混合 过磷酸钙与硝酸铵混合时 也会引起潮解 一般也不宜混合 各单元肥之间或单元肥与复合肥料可否混合时 应注意以下几点混合原则 二 混合时 肥料养分不受损失或无效化 氨的挥发 硝酸盐的还原 水溶性磷的转化等 1 铵态氮肥或含铵态氮肥不能与石灰或草木灰等碱性物混合 否则会引起氨的挥发 2 普钙 重钙等水溶性磷与碱性物质相混时 所含的水溶性磷易转化为难溶性磷 3 硝态氮肥与过磷酸钙混合时 硝态氮肥逐步分解逸出氧化氮 引起氮素损失 可以混合 可以混合 但须随混随用 不可混合 各种肥料混合的忌 宜情况可归纳为P176页表7 2 三 应有利于提高肥效和施肥工效 混合后具有高浓度 多品种 多规格 可满足不同土壤 作物和其它农业生产提出的要求 不仅可提高农业增产效果 而且可以节省贮运和施肥上的劳力 经济效果显著 二 混合肥料的原则 一 计算 在计算肥料配料时 必须确定氮 有效磷和水溶性钾在混合肥料中的百分数 表示混合肥料成分的方法有 肥料配合式 肥料分析式和三要素比例三种 肥料配合式实际上就是一般所说的配方 也就是1吨混合肥料中所含各种原料的数量 品名和名称 肥料分析式说明一吨混合肥料所含各种主要养分含量的百分率如 8 14 6 10 20 10等 三要素比例将肥料分析式简化为10以内的比例 如 1 3 1 1 2 1等 例 配制1吨8 10 4的混合肥料 选用硫铵 N20 过磷酸钙 含P2O520 氯化钾 含K2O60 进行配制 可用公式X A B CX 所需某种肥料 载体 的公斤数 A 欲配制混合肥料的公斤数 B 混合肥料中含N P2O5 K2O有效养分含量 C 某种肥料 载体 中有效养分含量 则需硫铵 X 1000 8 20 400Kg过磷酸钙 X 1000 10 20 500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