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市场学习=牛市运行规律.doc_第1页
向市场学习=牛市运行规律.doc_第2页
向市场学习=牛市运行规律.doc_第3页
向市场学习=牛市运行规律.doc_第4页
向市场学习=牛市运行规律.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向市场学习=牛市运行规律【核心提示】 中国股市自1990年指数创立以来,20多年的历史中产生过三次大规模的牛市运动,这三次牛市从诱因到规模都不尽相同。然而三次牛市过后我们能不能找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或者说这三次牛市带给了我们哪些启示,这就是本文要与大家探讨的问题。一、牛市回顾序号起止时间规模诱因11990年12月1993年2月27个月,15.4倍老八股年代,上市资源少,供求关系严重失衡。21996年2月2001年6月65个月,3.38倍政府不断降息,刺激资金入市。32005年7月2007年10月28个月,5.1倍股改成功推行,全流通时代到来。由上述统计可以看出,中国股市历次牛市持续的时间都不少于两年,上涨幅度都在3倍以上。正如道氏理论所言,牛市行情才是投资者获取利润的主要来源。在这种长时间、大幅度上涨行情中,却仍然有不少股民没有获利,甚至还出现不少亏损,原因何在?因为任何牛市行情,都不是一直上涨,而是以一种波浪式的运动方式前行,由若干节奏明显的中期行情构成;同时,任何牛市行情都不是由一个板块自始至终上涨,而是由不同板块轮番拉抬完成。所以,对牛市缺乏基本认识,没有一整套对应的操作策略,就会白白浪费这种大好机会。二、牛市里的交易策略(一)看好中期趋势,做好波段行情牛市初期的上涨,起先看起来与熊市中的小反弹无异,但最终反弹得以持续、高点创出了新高,反弹进一步演化为反转。如果能第一时间确立反转,投资者便可在反转初期尽早入市,占尽成本优势。简单来说就是看周KDJ指标,如果周KDJ指标(参数9)两个月内出现低位的二次金叉,且金叉点底背离,则可确定接下来的上涨为反转(熊市中的反弹都不会形成这种姿态)。 图1 综合指数(1A0001)2004年9月10日2005年8月26日周线图 如图1所示,市场2005年牛市底部确立,KDJ指标具有很强的参照意义。2005年6月10日(A处)长阳收盘1108点,KDJ指标形成金叉,但这时KD线位置很低,皆在20以下。市场KDJ指标首次金叉,很少会引发市场反转。最终未创新低但基本打回原点,造成KDJ指标死叉。7月22日(B处)小阳线的上涨,促使KDJ形成二次金叉,而当周收盘1046点,点位明显低于位置A,此时KD线已经达到25以上,底背离出现,指标两次金叉的间隔时间没有超过两个月,则反转确立,牛市自此开始。反转确立后,我们就要毫不犹豫地入场做多。前面提到过,牛市上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由若干中期波段构成。据笔者统计,在每一次牛市当中,都至少存在三波以上的中期行情,而每一波中期行情结束后,又总是伴随市场1个月以上的调整。很多人在牛市中没有赚到钱,甚至亏损,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没有躲开这种中期调整,致使前面赚得的利润拱手送还,而那些追高买货的投资者便在这种调整阶段出现亏损。如何尽可能地跟踪趋势,做好波段操作呢。其实只要反转确立之后,我们完全可以用一根均线,进行贴身防守,这根均线就是13周均线。 图2 综合指数(1A0001)2005年6月3日2009年1月23日周线图 如图2所示,市场自2005年7月22日反转行情确立,首轮行情到9月下旬结束,如果我们按13周均线操作,指数破掉13周均线出局,则可回避均线下方8周的折磨(位置1)。12月下旬指数再次站稳13周均线,这波行情一直涨到2004年8月初(位置2),其间利润空间近40%。9月初开始的第三次更大行情上涨,直至2007年11月中旬(位置4)才宣告结束。其中注意图中位置3,曾出现短期破位迹象,然均线方向仍然上升,并非波段行情结束点。同样,2008年1月11日(位置5),价格向上突破均线,但均线方向已经形成向下,则视为卖出信号。随后大盘转入熊市,途中几次反弹都受到这条均线的压力,直到2009年1月初(位置6)指数再次站上13周均线,熊市才告一段落。为什么用13周均线,首先中期趋势的分析单位宜采用“周线”。尤其在牛市当中,参照周期太短,很容易早下车,再不能及时买回就会出现踏空。而太长的周期,如按月线操作则买卖点过于迟钝。所以笔者认为牛市当中最佳操作图表应是周线,同时13这个数字,是斐氏神奇数字之一,较常用的10MA更长、较20MA更短,对比历史走势,该均线非常适合中国股市的牛市防守。(二)踏准板块节奏,勇于操作龙头正所谓看大势赚大钱,大盘处于牛市,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做多。只要行情没结束(13周均线没有走坏),就说明市场仍然存在大量赚钱机会,接下来的问题是,赚钱的机会在哪儿,那就不得不研究一下牛市里的板块运行规律。关于牛市板块轮动规律,笔者认为,板块运行规律较难从行业和概念入手,地域板块运行节奏更没什么规律可循,因为牛市的每一阶段炒作的概念都不尽相同。例如,1999年5.19行情炒的是科技网络股,年底开始的第二波拉升又由传媒板块带领,2245点牛市结束前炒的又是重组概念股;再看2005年7月19日开始的牛市,第一轮上涨的是物联网概念,而12月6日以后领涨的,又变成有色金属板块和新能源板块,6124点大顶之前钢铁板块又大行天下。如果行业、概念、地域这些板块在轮动上没有规律可循,那怎么把握牛市的板块节奏呢?笔者统计发现,牛市不同阶段板块节奏仍然有一些规律可循。例如牛市第一阶段“超跌板块”往往上涨最多;牛市第二阶段那些熊市末期的“强势板块”会把大盘带入主升浪;牛市最后一波上涨的,往往是那些前期涨幅少的“补涨板块”。1牛市初期超跌板块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超跌板块。超跌板块就是指大盘在某一下跌阶段,跌幅超过大盘的那些股票。超跌股由于前期下跌幅度大,因此为后期上涨打出了空间。但要注意,这里我们提到的超跌股,并非指市场整个下跌阶段的超跌股,而是大盘最后下跌阶段的超跌股。以2005年牛市为例,当年6月10日到7月18日之间,就是熊市最后一波下跌,其间大盘跌幅是10%,则我们就要重点关注那些跌幅靠前的股票。从统计来看,当时沪市仅跌幅超过30%的股票就有100只,最大跌幅个股是抚顺特钢,同期跌幅为53%,跌幅超过大盘的股票更是多达500余只。显然,熊市末期超跌股非常多。是不是跌得最多的,一定是后面涨得最好的呢?事实表明,抚顺特刚在随后行情中并非涨幅最大,首轮行情中涨幅最大的却是丰华股份、双钱股份(原名:轮胎橡胶)、氯碱化工等股票,参见图3数据统计。图3 2005年7月19日9月19日沪市涨幅排行榜 如图3所示,除丰华股份外(该股受重组影响暴涨),双钱股份和氯碱化工虽不是前期跌幅最大,但都在超跌股之列,两只股票超跌幅度都接近40%。因此,笔者观察,牛市初期的龙头股除具有超跌共性外,大多盘子较小、股价较低。因为熊市末期、牛市初期市场资金面较紧,小盘低价股容易被主力控盘,也较容易拉抬。也就是说要在超跌股中进一步筛选出小盘股和低价股,以作为牛市初期的投资对象。2牛市主升浪强势板块超跌股将市场带离底部,逐渐地很多股票开始活跃,市场复苏。然而当牛市进入主升浪后,超跌股便开始横盘甚至下跌,此时市场新的热点已经形成。这一阶段尤以那些前期抗跌的“强势股”表现最佳。然而这些股票在前面并没有像样表现,多是横盘震荡或缓慢攀升,这其实是主力在有计划地收集筹码。 2005年由1004点开始的牛市,于当年年底进入主升浪,期间领涨的主要是有色金属板块,起到龙头作用的有山东黄金、宝钛股份等个股。图4 宝钛股份(600456)2004年4月2日2006年5月12日周线图如图4所示,大盘A到B区域不断创出新低,而宝钛股份(600456)这只股票已不再创新低,且后期还先于大盘启动。随着2005年9月16日(C处)之前的首波上涨,该股缓慢爬升。随后指数调整,该股开始横盘,D点后的主升行情中该股开始发力,至2006年5月12日(E处)指数上涨近50%,宝钛股份又翻了四倍有余。3牛市末期补涨板块“补涨”这一概念同样是根据个股与指标的关系派生出的板块名。我们都知道,一轮真正的大牛市,九成以上的股票都会上涨,只是涨幅有大小之分,上涨时段有早晚之别。经过几轮行情的拉抬,大多股票都创出新高,但仍有一批个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