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质量监测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这行云流水般的歌声使所有在场的听众获得了极大的艺术享受。B . 一方困难八方支援,被洪水冲得囊空如洗的灾区在大家的帮助之下又重建了家园。C . 老师浮光掠影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沉迷游戏而荒废学业的例子。D . 凡是优秀的演员,总能把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演得画虎类犬。2.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在比赛中,无论遇到怎样的困难,选手却能勇敢面对。B . 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C . 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D . 为了防止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3. (8分)(2014江西)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1)子曰:“_ ,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塞下秋来风景异,_。(3)_ , 长河落日圆。(4)_ , 提携玉龙为君死。(5)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发出了“_ , _”的呐喊,表现了诗人崇高的理想和济世情怀。(6)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表明自己无意功名、淡泊名利的句子是_ , _。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8分)4. (8分)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A“身强力壮”的“强”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音序_,再查音节_。“强”的解释有:力量大(跟弱相对)。感情或意志所要求达到的程度高。使用强力;强迫。使强大或强壮。在“身强力壮”这个词语中应选第_解释;在“强身之道”这个词语中应选第_种解释。B“出其不意”的“意”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_再查画_。“意”的解释有:意思。心愿:愿望。意料:料想。在“出其不意”这个词语中应取第_解释。在“词不达意”这个词语中应取第_解释。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5. (5分)请以“水珠子”为主题,仿写句子。 例句: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6. (17分)阅读文言文亭林先生,回答后面小题。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出门则以一骡二马捆书自随。遇边塞亭障,呼老兵诣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正,必无所疑乃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遇故友若不相识,或颠坠崖谷,亦无悔也。精勤至此,宜所诣渊涵博大,莫与抗衡与!(节选自清朝艺苑)(1)解释划线词语必无所疑乃已 _若与平生所闻不合 _(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出 门 则 以 一 骡 二 马 捆 书 自 随(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亭林先生自少至老手不释书(4)亭林先生哪些品质值得你学习? 7. (1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乃上疏言: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书三上,辄报闻。其后霍氏诛灭,而告霍氏者皆封,人为徐生上书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 , 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默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 , 馀各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亡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汉书霍光传)【注】害:妒忌,怨恨。报闻:汉代制度,上书言事,皇帝不采用的,就来个报闻,意思是知道了,表示作罢。突:烟囱。上行(hng):上位。(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霍氏秉权日久_主人乃寤而请之_客谓主人_(2)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的句子。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3)“曲突徙薪”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文中上书人引用“曲突徙薪”的故事用意是什么?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8. (25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小题。退步与向前王也唐朝布袋和尚插秧诗曰:“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布袋和尚是从现实劳动中退步插秧的情境来阐述参禅的境界。社会在进步,人类在进步,每个人的成长也是在进步,当人们为了达到一个目标时,非千方百计克服困难不可。如果是非达到不可的,能停下来甚至退下来想想,就可以另辟蹊径寻找更加适合自己的道路,_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如自唐朝始的科举,多少学子为此而孜孜不倦、刻苦学习熬成白头?因此出现了范进中举而精神失常的情况,更多的是像孔乙己一样的心不如愿,贫困潦倒。但是,也有不少学子知难而退,却取得非凡成就。作家刘诚龙做过一次有趣的调查,他把两份名单给人看,问是否熟悉这些人名。第一份名单是: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沅、刘福姚、刘春霖。第二份名单是:李渔、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结果,被调查者多数对第一份名单中的人一无所知,而对第二份名单耳熟能详。谜底最后揭晓:第一份名单里的人,全是清朝的科举状元;第二份里的人,全是当时的落第举子!想当年,第一份名单上的人多么显赫啊!但由于在官场上的打磨,以致状元郎归于平庸,湮没无闻。而第二份名单中的人,名落孙山,与高官厚禄无缘。但是,他们很快调整心态,在逆境中奋起,有的成为思想家,有的成为文学家,有的成为农民领袖,有的成为一代枭雄,声名鹊起,载入史册。不少生活实践告诉我们,农人插秧,一步步倒退,退到最后,秧便插好了,看起来是退步,实则是向前。船舶前行,双桨却往后划动;箭拉得越往后,射出的距离就越远不少青年人有着远大的理想,更有不少到处碰壁还执迷不悟。我们要鼓励勇往直前,也要劝告毫无进展的人及时认清方向转型,善于退步,才能找到更加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电视剧潜伏中有一句台词:“有一种胜利叫做撤退。”退,有时是为了更好地进。(1)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开篇引用唐朝布袋和尚的诗有何作用?(3)文章第三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分析作用?(4)比较第2段画线处的原句与改句,表达效果有何不同?为什么?原句:何必非去挤独木桥不可?改句:不必非去挤独木桥。(5)某校初三学生小明阅读了本文之后,联系到季羡林的成功一文中的一段,不禁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这两段文字所持观点不同?”请你阅读以下链接文字,回答他的问题。链接:至于勤奋,一向为古人所赞扬。囊萤、映雪、悬梁、刺股等故事流传了千百年,家喻户晓。韩文公的“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更为读书人所向往。如果不勤奋,则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事理至明,无待饶舌。(节选自季羡林成功)9. (15分)阅读木鱼馄饨,完成后面小题。木鱼馄饨林清玄深夜到临沂街去访友,偶然在巷子里遇见多年前旧识的卖馄饨的老人,他开朗依旧,风趣依旧,虽然抵不过岁月风霜而有一点佝偻了。四年多以前,我客居在临沂街,夜里时常工作到很晚,每天凌晨一点半左右,一阵清越的木鱼声,总是响进我临街的窗口。那木鱼的声音非常准时,天天都在凌晨的时间敲响,即使在风雨来时也不间断。刚开始的时候,木鱼声带给我一种神秘的感觉,往往令我停止工作,出神地望着窗外的长空,心里不断地想着:这深夜的木鱼声,到底是谁敲起的?它又象征了什么意义?难道有人每天凌晨一时在我住处附近念经吗?在民间,过去曾有敲木鱼为人报晓的僧侣,每日黎明将晓,他们就穿着袈裟草鞋,在街巷里穿梭,手里端着木鱼滴滴笃笃地敲出低沉雄长的声音。我一直觉得这种敲木鱼报佛音的事情,是中国佛教与民间生活相契的一种极好的佐证。冬季里有一天,天空中落着无力的飘闪的小雨,我正读着一册印刷极为精美的金刚经,木鱼声恰好从远处的巷口传来,格外使人觉得昊天无极,我披衣坐起,撑着一把伞,决心去找木鱼声音的来处。那木鱼敲得十分沉重着力,从满天的雨丝里穿扬开来,它敲敲停停,忽远忽近,完全不像是寺庙里读经时急落的木鱼。我追踪着声音的轨迹,匆匆地穿过巷子,远远的,看到一个披着宽大布衣,戴着毡帽的小老头子,他推着一辆老旧的摊车,正摇摇摆摆地从巷子那一头走来。摊车上挂着一盏四十烛光的灯泡,随着道路的颠踬,在微雨的暗道里飘摇。一直迷惑我的木鱼声,就是那位老头所敲出来的。一走近,才知道那只不过是一个寻常卖馄饨的摊子,我问老人为什么选择了木鱼的敲奏,他的回答竟是十分简单,他说:喜欢吃我的馄饨的老顾客,一听到我的木鱼声,他们就会跑出来买馄饨了。我不禁哑然,原来木鱼在他,就像乡下卖豆花的人摇动的铃铛,或者是卖冰水的小贩手中吸引小孩的喇叭,只是一种再也简单不过的信号。是我自己把木鱼联想得太远了,其实它有时候仅仅是一种劳苦生活的工具。老人也看出了我的失望,他说:先生,你吃一碗我的馄饨吧,完全是用精肉做成的,不加一点葱菜,连大饭店的厨师都爱吃我的馄饨呢。我于是丢弃了自己对木鱼的魔障,撑着伞,站立在一座红门前,就着老人摊子上的小灯,吃了一碗馄饨。在风雨中,我品出了老人的馄饨,确是人间的美味,不亚于他手中敲的木鱼。后来,我也慢慢成为老人忠实的顾客,每天工作到凌晨的段落,远远听到他的木鱼,就在巷口里候他,吃完一碗馄饨,才开始继续我一天未完的工作。和老人熟了以后,才知道他选择木鱼作为馄饨的信号有他独特的匠心。他说因为他的生意在深夜,实在想不出一种可以让远近都听闻而不致于吵醒熟睡人们的工具,而且深夜里像卖粽子的人大声叫嚷,是他觉得有失尊严而有所不为的,最后他选择了木鱼让清醒者可以听到他的叫唤,却不至于中断了熟睡者的美梦。木鱼总是木鱼,不管用什么角度来看它,它仍旧有它的可爱处,即使用在一个馄饨摊子上。我吃老人的馄饨吃了一年多,直到后来迁居,才失去联系,但每当在静夜里工作,我仍时常怀念着他和他的馄饨。老人是我们社会角落里一个平凡的人,他在临沂街一带卖了三十年馄饨,已经成为那一带夜生活里人尽皆知的人,他固然对自己亲手烹调后小心翼翼装在铁盒的馄饨很有信心,他用木鱼声传递的馄饨也成为那一带的金字招牌。木鱼在他,在吃馄饨的人来说,都是生活里的一部分。那一天遇到老人,他还是一袭布衣,还是敲着那个敲了三十年的木鱼,可是老人已经完全忘记我了,我想,岁月在他只是云淡风轻的一串声音吧。我站在巷口,看他缓缓推走小小的摊车消失在巷子的转角,一直到很远了,我还可以听见木鱼声从黑夜的空中穿过,温暖着迟睡者的心灵。木鱼在馄饨摊子里真是美,充满了生活的美,我离开的时候这样想着,有时读不读经都是无关紧要的事。(1)文章第段是作者回忆四年前与老人的交往经历,请仔细阅读第段,在横线处把文章脉络补充完整。;夜读金刚经偶闻木鱼声后,寻觅声源与老人相识;熟识后,了解到老人以木鱼声作讯号的真正原因,心生感动;(2)简要分析第11段中划线句的作用。(3)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是怎样把一个卖馄饨的老人描写得生动感人的。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0. (5分)根据下面的题目和要求写一篇文章。少年一天天长大,有一天要离开家看他背影的成长,看他坚持与回望妈妈笑着对他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请以“为我心中的那片海”为题目作文。要求: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八、 中国名著 (共1题;共10分)11. (10分)按要求答题。突然,一阵响亮的冲锋号声,在耳边响起。他猛然听出胜利的号声,已经来临。这胜利的号角,多么的接近,多么动人!A终于来了,在最危急的时刻赶来了。党来了。胜利的黎明也来了!“啊!解放军!”“A领着解放军来啦!”B听见一阵狂热的欢呼与呐喊。禁不住满脸须眉颤动,无限喜悦地倾听着胜利的枪声指向山下溃散的魔影探照灯骤然熄灭了。可是B仍然双手叉腰,张开两腿挺立在鲜血染遍的红岩上,一动也不动。他的目光,仿佛犹自俯瞰着脚下的魔窟。(1)文段选自红岩这本书,文中的A是 B是 。(2)请谈谈你对“红岩”二字的理解?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应该如何继承和发扬“红岩”精神?第 12 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丑奴儿词境探微
- 粮食储存加工仓库租赁与粮食贸易代理协议
- 离婚协议:财产分割与子女抚养、监护权明确协议
- 高净值离婚协议书编制及执行指导
- 离婚协议书模板(子女抚养费及探望权安排)
- 冷库租赁合同模板(含仓储、冷链配送、包装、保险)
- 亲子主题乐园场地租赁与儿童游乐服务合同
- 学校教师防疫培训
- 康复评定技术大专期末试题及答案
- 文化旅游项目2025年资金申请政策环境与风险规避报告
- 医院保洁中央运输服务项目管理制度
- 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故事
- 《CT检查技术》课件-CT检查原理
- 新能源汽车功率电子基础 习题答案汇总(程夕明) 习题集1-6
- 《前列腺增生手术》课件
- 安全出口和疏散指示
- 岐黄天使中医西学中专项128学时试题答案
- 肥料、农药采购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员工安全环保履职能力评估
- 计量管理测试题试题
- 园本特色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园环境创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