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立体构成 一 概论 一 概论 除开平面上塑造形象与空间感的图案及绘画艺术外 其它各类造型艺术都应划归立体艺术与立体造型设计的范畴 特点是 以实体占有空间 限定空间 并与空间一同构成新的环境 新的视觉产物 也称为 空间艺术 一 立体的概念立体是实际占有空间的实体 它较之于在二次元的空间中 即平面中 所表现出来的立体感 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性质 平面中表现的空间深度和层次 是单纯视觉的 它运用透视法来表现立体的效果 而立体 则是在空间实际占有位置的实体 我们可以围绕着它变换成任意角度 前后左右地观看 小的立体形态 我们还可以拿在手中翻来覆去地观赏 盲人还可以靠手的触摸体会到它的形象 所以立体的 开 与面的 形 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它的形不是绘画平面中的轮廓的概念 而是从不同角度观看时产生的不同型限如果根据动 积极的 的定义 立体应该是面所移动的轨迹 面在移动时 不是顺着自身长或宽的方向滑动 而是必须朝着和面成角度的方向移动 另外 通过面的旋转也能产生立体 这种动的定义是理念的 概念的 有助于我们对立体形态的理解 二 立体的类别立体是有形的实体 而这实体的表面形象均是由线和面组成的 或者说 可以分解成线和面 如果把各种二次元的形三次元化 就会产生各种相应的立体形 所以 立体形与线 面的形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因此与线和面一样 立体也可划分为直线系 中间系 和曲线系三大类 进而立体又可分为几何形立体和自由形立体两大类 综合起来如果从基本形态而论 可以将立体分成线立体 面立体 块立体三大类 三 立体的性格直线系立体具有直线的性格 如刚直 强硬 明朗 爽快 具有男子气慨 曲线系立体具有曲线的性格 如柔和 秀丽 变化丰富 含蓄和活泼兼而有之 中间系立体的性格介于直线系立体和曲线立体之间 表现出的性格特点更丰富 更耐人寻味 四 立体的构成特点1 无框架立体造型是没有框架限制的 如雕塑 产品造型 建筑等 所以立体的构成也不必考虑受任何框架的限制 在空间中根据设计意图的需要和环境的允许情况 可任意舒展 无拘无束 2 力感这是人们的心理所产生的感受 因为人们生活在自然之力 人为之力所支配的环境中 所以有关力的心理作用 是自然形成的 只要立体的造型摆在面前 人们肯定会因它们的体积大小不一 形状变化各异而产生很沉重 很坚固 或是很轻 有速度感 或是紧张 内在的力 萌动欲发 或是松弛 懒散等感受 就是说 立体的量和形 肯定会给人以心理上的力感 而这种力感 是二次元空间所不能全然表现得了的 3 有光影在立体的构成中 除了立体本身的形体外 还应考虑到它们在一定光源环境中产生的阴影效果 阴影利用得好 能使整个立体造型的明暗关系更加丰富 立体感更加强烈 4 四次元 性 亦可谓 四维 性 四次元 性是在三次元空间中加入了时间与运动的因素 因为立体的造型 特别是大体积的造型 纪念碑 建筑等 在一个固定的视点上是看不到全貌的 况且在每个视点上看到的立体景观也是不相同的 所以必须移动视点 即你需要边走边看 才能看到其全貌 小体积的造型则相反 只要移动形体本身就可以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 将不断在你眼前展现着不同的景观 如果是观赏建筑物 你在看完了整个外观后 肯定还将从外面进里面 看看室内装饰 房间布局等等 有的形体自身为可动的 即能在一定时间和空间 一定程度和范围的变化位置或形态 因此 当一件立体造型在向你展示全貌时 已加入了时间与运动的因素 我们称这种时空关系为立体的 四次元 性 二 立体的基本构成形式 立体形态无论是人工的还是自然的 出于构成理论的需要 都可归纳为 粒体 线体 面体 块体这四种最基本的形态 如平面构成的基本形态是点 线 面 用它们分别可以构成点限空间 线限空间 面限空间 体限空间 此四种构成形式 为立体的基本构成形式 一 点限空间 粒体构成 由相对集中的粒体构成的立体空间形式 它给人以活泼 轻快和运动的感觉特征 粒体 具有点的造型形式特点 在立体构成中是形体的最小单位 只要是相对小的形体 粒体的形象可以是任意的 就如同衣服上的扣子 虽然起着点缀的作用 但其造型可以是形形色色的 二 线限空间 线体构成 通过线体的排列 组合所限定的空间形式 它具有轻盈 剔透的轻巧感 可以创造出朦胧的 透明的空间效果 其风格比较抒情 故常直接用于装饰环境的空间雕塑 如将线的形态 粗 细 截面 方 圆 多角 异形的线等 构成方法和色彩诸因素充分调动 将会创造出各种不同意趣的空间形象 在立体构成中 线体比粒体的表现力更强 更丰富 比如直线体具刚直 坚定 明快的感觉 曲线体具有温柔 活跃 轻巧的感觉 当然 这是总的表情特征 因为线体的粗细不同 还相应有各具特色的表情 如略粗的直线体构成会显得沉着有力 细的直线体构成会显得脆弱 敏捷 秀丽等 在线体的构成中 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 长短 粗细 方向 三 面限空间 面体构成 用面体限定空间的形式 它可分为平面空间和曲面空间两类 由于面体的形态可以是无数种的 所以面限空间可以构成各种各样的空间形态 用它可以创造出表达各种意境 形式 功能的空间 面体给人一种向周围扩散的力感 或称张力感 这也是由于它所具有的薄与幅面的特征所决定的 如厚度过大 就会使其丧失自身的特征而失去张力 显得笨重 四 体限空间 块体构成 用具备三次元 长 宽 高 条件的实体限定空间的形式 块体没有线体和面体那样的轻巧 锐利和张力感 便它给我们的感觉是充实 稳重 结实有份量 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外界施加的力量 如冲击力 压力 拉力等 因为体的形态是无限多的 所以用它来限定和创造空间 几乎是无所不能的 如建筑群落限定的空间 公园里被精心修剪成各种几何形体的树木群体间的错落有致 考察的室内陈设 广场中央屹立的纪念碑 都是人为创造的体限定间 三 立体的构成要素 六大要素 38 一 逻辑要素 逻辑 一词的主要含义是 1 思维的规律 2 客观的规律性 谁都知道 无论做什么事 思维首先应该是清晰的 有计划 有条理和有目的 并尊重客观规律 这样才能使所做的事尽善尽美 二 形式美的要素 美 的概念 在美学中的含义很广 既指事物的内容 又指事物的表现形式 人们评定和鉴赏一件构成作品的优劣 往往习惯以它给人的 美感 来反映 美 在立体构成中 成为一种实体的 感性的东西存在 是一个具有特殊规律性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 在这个统一体中美的内容处处表现于具体的形式之中 这种具体的形式是什么呢 我们在这里称它为 形式美 它的基本内容是 1 统一与变化2 对称与平衡3 对比与调和 1 统一与变化统一与变化是艺术造型中应用于最多 也是最基本的形式规律 完美的造型必须具有统一性 统一可以增强造型的条理及和谐的美感 特别是对立体构成而言 失去了 统一 作品会象一堆废墟 杂乱无章地堆积在那儿 是无艺术美而言的 但只有统一而无变化 又会造成单调 呆板 无情趣的效果 因此须在统一中加以变化 以求得生动的美感 或者说 统一 就是要统一那些过份变化的混乱 变 就是要变化那些过份统一的呆板 统一与变化 统一中求变化 变化中求统一 2 对称与平衡对称 也叫作均齐 在建筑 图案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最常见的对称形式有 左右对称 上下对称 和放射对称 左右对称又称线对称 即以中心线为对称轴 线的两边形象完全一样 放射对称的形式为有一个中心点 所有的开支都从点的中央向一定的发射角排列造型 它有较强的向心力 盛开的花心 雨伞架 风车等 都属放射对称形体 对称的造型具有安静 庄严的美 在视觉上很容易判断和认识 记忆率也高 平衡与对称不同 它不是从物理的条件出发 而是指在视觉上达到一种力的平衡状态 虽然形体的组合并不是对称的 但却能给人以均衡 稳定的心理感受 或者说 此处的平衡是指形体各部分的体积给人在心理上感到的相互间达到稳定的份量关系 对称与平衡的区别是 平衡较对称更显得活泼 多变化 对称则较平衡更显得肃穆 端庄 3 对比与调和 1 对比 是强调表现各种不同形体之间彼此不同性质的对照 是充分表现形体间相异性的一种方法 它的主要作用在于使造型产生生动活泼或亢奋的效果 对比构成形式对人的感观刺激有较高的强度 2 关于 调和 从字面上讲 是与 对比 相对立的 但在此处 对比与调和却是要相提并论的 因为对比的形式如运用不当 将会产生多中心和杂乱无章的效果 所以在运用对比的同时 必须时刻注意到调和 使构成的诸形体配合得恰当 和谐 就如厨师做菜 往往一道菜里要放上许多种味道不同的佐料 象糖和盐是完全不同的二种滋味 但只要调配合理 用量适当 就会使每一道菜各具风味 成为佳肴 欲达到既对比又调和的整体完美效果 可从这几个方面入手 注意诸形体放置的秩序性 各部分形体之间恰当的比例 形体间的类似程度等 三 形式要素 粗犷的 清秀的 奇险的 安定的 庄严的 活泼的 透明的 流动的 有生命力的 冷漠的 不同的形态 造成不同的感受 许多形态往往同时肩负功能要求 立体构成以及一切设计活动都需要从本质及关键概念出发 去寻找符合既定逻辑的形体 要有所创新和创造 形态可作如下分类 自然形态 现实形态 人工形态 概念形态 借助语言和词汇的概念感知的形态 四 空间要素 一 何为空间1 空2 间3 空间它是指在立体形态占有的环境中 所限定的空间的 场 即指实体与实体之间的关系所产生的相互吸引的联想环境 也称心理空间 例如三个立体等距放置时 会使人产生它们中间有看不见的吸引力 这吸引力会使人感到它们是完整而协调的一体 当间隔加大后这种心理的联系就不存在了 而是觉得它们是互相无关联的三个立体 空间显得涣散 如再把间隔缩得很小 使三个立体太接近时 反而显得太拥挤了 此时紧张感加强 如果是形状各异的立体 还会给人以混乱感 由此可见 如何合理安排空间是不可忽视的 空间也存在构成问题 空间构成的要点是比例 对位 过渡等项因素 二 空间与形体空间可以理解为虚无 但是立体造型的空间 空间和形体可以互为表现的1 没有足够的空间 形体便无法被容纳 没有一定的形体作限定 空间只能是无限宇宙的概念2 空间先于形体而存在 而形体决定空间的性质 三 作为形态的空间形体 正形 空间 负形关于空间的理论 物理空间 知觉空间 心理空间 意义空间等四 空间的功能和载体1 功能对单一形式的界定A 功能对空间尺度和容量的界定B 功能对空间形状方面的界定C 功能对空间质的界定2 功能对空间组合形式的界定空间组合形式是若干空间以何种构成方式进行衔接的方法和规律 1 在狭长空间中 以用于交通的甬道形式连接各单一空间的构成形式 如单身公寓 学校 医院等建筑 2 以垂直交通构件 楼梯为中心进行的空间组合 被称为单元式构成 3 将各种空间呈辐射状与共享空间直接连通的空间构成形式 如住宅的门厅或客厅公共空间的大堂 厅 均属此类 4 空间相互连通的组合形式a 串联组式合 各空间按一定的次序连为整体 形式特定的序列 常用博物馆 展览馆的空间规划 b 根据使用需要 在大厅空间中进行灵活分隔组合的空间形式 c 在大空间中按照柱网格局进行分隔组合的空间形式 多用于工业厂房和商场 超市等空间规划 5 以主空间为中心 辅助性空间环绕周围的空间形式 常用于剧院 车站 空港 体育场馆等的空间规划 五 空间的限定与围合1 空间的限定基础限定空间的形式 a中心限定b分隔限定限定的要素和条件 限定形式 限定条件 限定程度 1 中心限定和分隔限定 2 天覆 地载与围闭 A 天覆B 地载 竖断 夹持 合抱C 围闭 3 空间限定的具体化 六 空间力象的塑造1 限定面空间状态的变化 1 地载空间变化分类 平地 高低起伏地 台地 斜地 2 天覆空间变化分类 平顶 斜顶 穹顶 下凹顶 错落顶 折线形顶 3 围闭空间状态变化分类 弯曲面 斜面2 限定要素的形状和比例变化 1 中心限定 2 分隔限定3 限定空间的大小和数量的变化4 限定程度的变化七 空间序列要素和时间序列要素 动线空间与时间交感 1 2 3 4 1 动线的力象特征2 动线空间统一的形态感知类别 1 在视觉中容易组合构形 并能够维持个体统一 2 在构成整体视觉力象时个体构筑为新的视觉整体八 空间构成1 内空间构成 1 内空间的基本型 由围截面空与实的数量多少而决定 2 内空间的分隔 竖向分隔 横向分隔 3 内空间的组合 A 两个单一空间组合 互锁 共享 主次 过渡 包容B 多项单一空间组合 线形组合 中心式组合 网格式组合 4 内空间构成的艺术法则 动线 序列 横向渗透 2 外空间的构成外部空间 是指人类有目的的从大自然中界定并加以改造的具有实用性且无天覆的外部环境 1 外空间的基本形式 收敛空间 扩散空间 2 构筑外空间的空间体 A 单一内空间的外形构成 加法 减法 B 组团式空间体的构成形式 围合式空间构成 合抱式空间构成 夹持式空间构成 3 外空间构成的艺术手法A 流动轮廓B 空间层次C 引导和暗示 1 2 3 4 九 空间集合1 空间单体与虚空间的主次转换2 以虚空间为主的集合 1 线形集合 2 中心集合3 以空间体为主的集合 1 内空体正面朝向动线的空间组织 2 正象交布局及其调整 3 当几个高塔在位置相互有联系时 可将底层连接成围合的封闭式外空间以限定高层空间体4 以地载为主的集合十 空间与光影1 光影与空间感2 光影在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1 照射光的类型 1 2 3 4 2 照射光的作用 1 2 3 4 5 6 3 运用光影营造空间氛围 1 2 3 4 5 6 立体感觉 感觉 是大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对客观外界对象所做出来得反映 简而言之 它是生理历程所得到的经验 如棋感 乐感 球感 美感等 但感觉也有错误的时候 如措视 第一节量感 一 物理量和心理量1 物理量 重量 大小 强度 速度等2 心理量 它受心理因素应影响较大 如同样重量的棉花和铁 同样大小的家具放置在家里和家具店的感觉 二 内力和生命力1 生命力 运动 静止 运动和静止2 内力 内力 外力 张力三 给形态注入生命活力1 创造对外力的反抗感 2 创造生长感 3 创造速度感 4 创造一体感 五 材料要素 在立体构成中 材料也是一项主要因素 特别是立体构成所使用的材料是无特定的 不同立意的构成所选择的材料应该是不同的 应选择最能贴切 完美地表达某种立意的构成之材料 1 材料的种类 1 以质地不同分类 a 金属材料 铁 铜 锌 铝 银 b 非金属材料 土 木 竹 石 布 玻璃 陶瓷 c 高分子材料 塑材 橡胶 合成纤维 2 以物理特征不同分类 弹性材料 脆性材料 硬性材料 塑材料 粘性材料 透明材料 半透明材料 轻质材料 重质材料 液态 流体 材料 3 以基本形态不同分类 材料 粒材 线材 板材 块材 2 立体构成训练中的常用材料在立体构成训练中 可用的材料很多 制作者可根据现有的物质条件和加工条件 选择最能表现构成内容的理想材料 常用的材料有 粒材 小塑料球 皮球 玻璃球 小木块 卵石 敲打或切碎而成的各类粒材 线材 铁线 塑料皮导线 塑料管 吸管 木条 竹子 麻绳 棉线绳 鱼网线 琴弦 金属链 车条 电镀金属管等 板材 木块 石膏块 苯板 发泡水泥砖 粘土 石块 砖块 树根结 毛线球 皮球 鹅卵石以及用板材做的中空块体等 除以上介绍的材料范围外 每位制作者随时随处都可能发现更适合自己作业的新材料 在选用材料时 无论是需经加工的还是取其自然形态直接用的 都要同时考虑到材料与工艺之间的配合关系 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材料美的作用 一 材料分类 从材料组成和结构构造分 木材 石材 钢材 塑料 织物等 二 视觉心理分类 线材 面材 块材三 常用材料分类 1 块材 石膏 泥 木材 塑料泡沫 陶土 发泡水泥砖 金属块等 2 线材 金属线 尼龙丝 线 竹篾 木条 塑料管 吸管 金属棒等 3 面材 纸 金属板 塑料板 布 玻璃板 金属网 皮革等四 造型训练 折纸造型 金属线材造型 车木造型 拉坯造型 六 肌理要素34 一 肌理和质地二 肌理在造型中的作用1 肌理的概念 作用 分类 表情物体表面的感觉 形态 如手感 纹理 质地 性质 组织形式 凸凹程度等 概括起来叫作肌理 在造型艺术中 肌理起着装饰性或功能性的作用 不容忽视 从人感受肌理的方式而论 股理可分为触觉肌理和视觉肌理二类 肌理的产生 有的是自然生就的 如树皮 木纹 石块 有的是经技术加工人为创造出来的 因此 从肌理的形成过程而论 肌理又可分为天然肌理和人工肌理二大类 形体与肌理是密不可分的关系 肌理起着加强形体表现力的作用 粗的肌理具有原始 粗犷 厚重 坦率的感觉 细的肌理具有高贵 精巧 纯净 淡雅的感觉 处于中间状态的肌理具有稳重 朴实 温柔 亲切的感觉 天然的肌理显得质朴 自然 富于人情味 人工的肌理形形色色 可以随人心愿地创造 以确切地表现各种效果 第四章立体造型的构成方法 按照立体构造的部件分类 半立体构成 线立体构成 面立体构成 块立体构成一 半立体构成441 抽象半立体构成 2 具象半立体构成 3 半立体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一 从平面图形想象立体形态二 半立体形态1 浅浮雕 强调影像特点 做简洁变形以突出对象的横向运动感2 深层浮雕 强调空间层次 并用深度对比和形状对比来突出第一层 各层的转折弯曲要明显有力 则会造成具有强烈立体感和脱离浮雕底板的视觉效果 二 线立体构成531 注意方面 1 造型结构 2 线的空隙 3 由于线性细长 构成时应尽量组团出现 4 由于线性的通透性好 所以处理好线材之间的关系 5 如果线材较粗且短时 要考虑线材自身的形状2 线材的结构形式和规律 1 框架结构 将压缩的线材的接缝做的非常结实 固定成一体的刚结构造体分类 平面框架结构 立体框架结构 单体造型 单元体组合造型 重复的 交替渐变的造型 2 垒积结构 与框架结构相似 但节点是滑节点 只要横向一受力就会滑动 如 木材堆 陈列的商品 3 桁架构造 采用一定长度的线条 以铰结构组合成三角形 以此为单位组合成的构造体 如 球形屋顶结构 展览用的球形展架 4 伸拉构造 通过锚固定等固定措施而形成的稳定立体 当线材被拉伸时会形成很强的反弹力 如 晾衣绳 杂技钢丝绳 斜拉桥等 注意 a 被固定的部位应结实稳定而不易变形脱落b 线材只有被拉伸时才会有反弹力 否则没有效果c 线材造型所施加的力应该有相对应得方向e 其反弹力与拉伸长度有关 线应选择好拉伸距离 使线材发挥最大功效 可以1点连接 2点连接 也可做穿插连接 如蹦床 5 线织面构造 线材按照某种规律 母线及母线的移动轨迹 来逐渐排列出相应的曲面或立面 分类 a 圆锥形织面b 圆柱形织面c 螺旋形织面d 单曲性回转面e 双曲面抛物面f 曲线层注意 a 注意其层次变化和高低错落 以创造丰富的立体效果b 选择合理的曲线部位做固定点c 注意造型的高度与曲线 曲率的协调关系d 注意曲线层线材的截面的形状与整体的造型效果e 注意曲线的长度与整体的关系 三 面立体构成1 折板构造 在平面上画平行线 每折成或凸或凹的结构 也可切割再加工 特点 增加立体感 增加了面的受力强度转折的折板结构 全立体 a 细腻的折板变成肌理b 折板起伏大时会改变折板的形态2 薄壳结构 由于此种结构类似贝壳而得名 应力如鸡蛋壳 旋转成锥型的纸壳 分类 a 筒型壳体 b球型壳体3 插接构造 将面材各自切割后 插接在一起形成的构造 插接的牢固度与否与面材的切缝的长度和截面的厚度有很大关系 此结构也便于拆装 插接结构可以由简到繁 由少到多 可做开放式 也可做封闭式的 注意 插接的方向要研究和推敲 可展开的立体形态 将面材往平面剪裁后 折叠和粘接 或焊接 铆接 成立体的构造 分类 可展开的棱柱体 圆柱 三棱柱 五棱柱 六棱柱 B 可展开的球体 柏拉图球体 阿基米德球体 柏拉图球体 a 各面绝对重复b 每个面均为正多边形c 面与面相遇的内角绝对相等d 连接顶点的包接面形成球体阿基米德球柱 a 各面均为正多边形b 是两种 两种以上的基本面型重复c 连接各点的顶点的包接面形成球体 切割翻转构造 将面材按一定的方式进行切割 然后把后部分进行翻转处理 从而造与新立体形态的手法 注意 即可反复利用一种切割方法 也可组合两种方法 不过切割方法不能过于复杂 三 块立体构成 分割手法 变形分割聚集 变形 A 扭曲 使身体发生旋转 从而产生柔和的效果 B 膨胀 形体向外球面扩展 产生内力和外力对抗的生命感 C 倾斜 形体的重心发生偏移 从而使立体形态产生倾斜面和倾斜线 D 盘绕 基本形体按照某个特定的方向盘绕运动 呈某种具有引导意义的动势 分为水平盘绕 三维盘绕 注意 整体的动势一体感 小的动势含蓄 亲切 大的动势明显强烈 B 线型和棱角 线型种类 视向线 如 轮廓线 实在线 如 分割线 视向线无须创造 实在线须创造 减法创造 对原形体进行切削 分割和重组等手段创造新形态 A 分裂 使基本形断裂开来 就象成熟的果实绽开一样 形成对立统一因素 B 破坏 在完整的基本型上进行人为的破坏 造成残像 并通人的知觉还原 它可以与整体很协调 也可能不协调 因而成功手法不太高 C 退层 使基本形体层层脱落外皮 渐次后退 常用与高层建筑 影院座椅 商品展示等等 D 切割 在形体的任何部位 做由表面向内部不同程度的切割 从而使简单的形体既有平面 虚面 又有凹面 凸面 发生形体面的转变变化 破坏是随机 而切割是精心设计的 E 分割移动 将形体切割后重新进行组合 切割可以是横向的 也可以是纵向的 切割的比例可是等分割 等比例分割 也可以是随意分割 注意 在做减法造型时应注意外部形体的变化 一般侧重美学要求 即造型比例 造型比例 造型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共同数比关系 加法创造 简单的形态经过与别的形态相结合 创造出较复杂的形态来 A 堆切组合 像搭积木时 形体自上而下的逐个平移的堆放在一起 B 接触组合 形体的线面角相互接触后 组合成新的造型 C 贴加结合 在较大的形体爬壁上 悬空的贴附较小的形体 多用于机械造型 D 叠合组合 一个形体的一部分嵌如另一形体的某一部分称为叠合 E 贯穿组合 一个形体贯穿到另一个形体内部内称之为贯穿组合 运用贯穿组合要适度 此组合常用于家具构造 注意 整体效果 所加的形原则上应与原形态相适合 这种适合不仅是形的适合 也是大小尺度的适应 一般说来贴加形体不应超过原形体 以免喧宾夺主 作业 1 用相同的单元体组成一个稳定而牢固的正多面体 尺寸 30cm 30cm 30cm要求 1 材料不限 但要注意材料与整体的协调性 2 必须注意节点的处理 结构和造型 3 单元体不宜太复杂 且不能增加单元体以外的形体 2 选择三个带感情色彩的词语 然后分别用线材 面材 块材加以表现 从而创造出带有情感色彩的立体形态 尺寸 30cm 30cm 30cm要求 1 必须先选择好词语 2 选择恰当的材料的加以制作 3 所创造的立体形态必须与所选择的词语相吻合 4 将所创造的形体固定在20cm 20cm的底座上 3 用三种不同的材料 线材 面材 块材 来表现同一种情感 尺寸 30cm 30cm 30cm要求 1 注意不同材料的特性和造型手法和加工工艺 2 仔细体会三种材料所表现的三种的不同的视觉效果 3 用底座分别固定起来 4 利用泡塑料片或薄纸板 将正十二面体做成同一单元的凸面的插接 要求 1 单元面可以做成凸起或凹陷的以增强其强度 2 十二面体的每一个面部小于10cm 外接圆直径 3 做表面插接 直接插接或附加插接件插接均可 5 在15cm 15cm的绘图纸上做切割翻转造型 要求 1 做4个切割翻转造型 2 将做4个切割翻转造型形体固定在4开大小的厚纸板上 3 只能在纸上做切割 不能将纸的某一部分除掉 图片欣赏 线材 面材 综合立构 仿生立构 立体构成 一 概论 一 概论 除开平面上塑造形象与空间感的图案及绘画艺术外 其它各类造型艺术都应划归立体艺术与立体造型设计的范畴 特点是 以实体占有空间 限定空间 并与空间一同构成新的环境 新的视觉产物 也称为 空间艺术 一 立体的概念立体是实际占有空间的实体 它较之于在二次元的空间中 即平面中 所表现出来的立体感 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性质 平面中表现的空间深度和层次 是单纯视觉的 它运用透视法来表现立体的效果 而立体 则是在空间实际占有位置的实体 我们可以围绕着它变换成任意角度 前后左右地观看 小的立体形态 我们还可以拿在手中翻来覆去地观赏 盲人还可以靠手的触摸体会到它的形象 所以立体的 开 与面的 形 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它的形不是绘画平面中的轮廓的概念 而是从不同角度观看时产生的不同型限如果根据动 积极的 的定义 立体应该是面所移动的轨迹 面在移动时 不是顺着自身长或宽的方向滑动 而是必须朝着和面成角度的方向移动 另外 通过面的旋转也能产生立体 这种动的定义是理念的 概念的 有助于我们对立体形态的理解 二 立体的类别立体是有形的实体 而这实体的表面形象均是由线和面组成的 或者说 可以分解成线和面 如果把各种二次元的形三次元化 就会产生各种相应的立体形 所以 立体形与线 面的形的关系是很密切的 因此与线和面一样 立体也可划分为直线系 中间系 和曲线系三大类 进而立体又可分为几何形立体和自由形立体两大类 综合起来如果从基本形态而论 可以将立体分成线立体 面立体 块立体三大类 三 立体的性格直线系立体具有直线的性格 如刚直 强硬 明朗 爽快 具有男子气慨 曲线系立体具有曲线的性格 如柔和 秀丽 变化丰富 含蓄和活泼兼而有之 中间系立体的性格介于直线系立体和曲线立体之间 表现出的性格特点更丰富 更耐人寻味 四 立体的构成特点1 无框架立体造型是没有框架限制的 如雕塑 产品造型 建筑等 所以立体的构成也不必考虑受任何框架的限制 在空间中根据设计意图的需要和环境的允许情况 可任意舒展 无拘无束 2 力感这是人们的心理所产生的感受 因为人们生活在自然之力 人为之力所支配的环境中 所以有关力的心理作用 是自然形成的 只要立体的造型摆在面前 人们肯定会因它们的体积大小不一 形状变化各异而产生很沉重 很坚固 或是很轻 有速度感 或是紧张 内在的力 萌动欲发 或是松弛 懒散等感受 就是说 立体的量和形 肯定会给人以心理上的力感 而这种力感 是二次元空间所不能全然表现得了的 3 有光影在立体的构成中 除了立体本身的形体外 还应考虑到它们在一定光源环境中产生的阴影效果 阴影利用得好 能使整个立体造型的明暗关系更加丰富 立体感更加强烈 4 四次元 性 亦可谓 四维 性 四次元 性是在三次元空间中加入了时间与运动的因素 因为立体的造型 特别是大体积的造型 纪念碑 建筑等 在一个固定的视点上是看不到全貌的 况且在每个视点上看到的立体景观也是不相同的 所以必须移动视点 即你需要边走边看 才能看到其全貌 小体积的造型则相反 只要移动形体本身就可以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 将不断在你眼前展现着不同的景观 如果是观赏建筑物 你在看完了整个外观后 肯定还将从外面进里面 看看室内装饰 房间布局等等 有的形体自身为可动的 即能在一定时间和空间 一定程度和范围的变化位置或形态 因此 当一件立体造型在向你展示全貌时 已加入了时间与运动的因素 我们称这种时空关系为立体的 四次元 性 二 立体的基本构成形式 立体形态无论是人工的还是自然的 出于构成理论的需要 都可归纳为 粒体 线体 面体 块体这四种最基本的形态 如平面构成的基本形态是点 线 面 用它们分别可以构成点限空间 线限空间 面限空间 体限空间 此四种构成形式 为立体的基本构成形式 一 点限空间 粒体构成 由相对集中的粒体构成的立体空间形式 它给人以活泼 轻快和运动的感觉特征 粒体 具有点的造型形式特点 在立体构成中是形体的最小单位 只要是相对小的形体 粒体的形象可以是任意的 就如同衣服上的扣子 虽然起着点缀的作用 但其造型可以是形形色色的 二 线限空间 线体构成 通过线体的排列 组合所限定的空间形式 它具有轻盈 剔透的轻巧感 可以创造出朦胧的 透明的空间效果 其风格比较抒情 故常直接用于装饰环境的空间雕塑 如将线的形态 粗 细 截面 方 圆 多角 异形的线等 构成方法和色彩诸因素充分调动 将会创造出各种不同意趣的空间形象 在立体构成中 线体比粒体的表现力更强 更丰富 比如直线体具刚直 坚定 明快的感觉 曲线体具有温柔 活跃 轻巧的感觉 当然 这是总的表情特征 因为线体的粗细不同 还相应有各具特色的表情 如略粗的直线体构成会显得沉着有力 细的直线体构成会显得脆弱 敏捷 秀丽等 在线体的构成中 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是 长短 粗细 方向 三 面限空间 面体构成 用面体限定空间的形式 它可分为平面空间和曲面空间两类 由于面体的形态可以是无数种的 所以面限空间可以构成各种各样的空间形态 用它可以创造出表达各种意境 形式 功能的空间 面体给人一种向周围扩散的力感 或称张力感 这也是由于它所具有的薄与幅面的特征所决定的 如厚度过大 就会使其丧失自身的特征而失去张力 显得笨重 四 体限空间 块体构成 用具备三次元 长 宽 高 条件的实体限定空间的形式 块体没有线体和面体那样的轻巧 锐利和张力感 便它给我们的感觉是充实 稳重 结实有份量 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外界施加的力量 如冲击力 压力 拉力等 因为体的形态是无限多的 所以用它来限定和创造空间 几乎是无所不能的 如建筑群落限定的空间 公园里被精心修剪成各种几何形体的树木群体间的错落有致 考察的室内陈设 广场中央屹立的纪念碑 都是人为创造的体限定间 三 立体的构成要素 六大要素 一 逻辑要素 逻辑 一词的主要含义是 1 思维的规律 2 客观的规律性 谁都知道 无论做什么事 思维首先应该是清晰的 有计划 有条理和有目的 并尊重客观规律 这样才能使所做的事尽善尽美 二 形式美的要素 美 的概念 在美学中的含义很广 既指事物的内容 又指事物的表现形式 人们评定和鉴赏一件构成作品的优劣 往往习惯以它给人的 美感 来反映 美 在立体构成中 成为一种实体的 感性的东西存在 是一个具有特殊规律性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 在这个统一体中美的内容处处表现于具体的形式之中 这种具体的形式是什么呢 我们在这里称它为 形式美 它的基本内容是 1 统一与变化2 对称与平衡3 对比与调和 1 统一与变化统一与变化是艺术造型中应用于最多 也是最基本的形式规律 完美的造型必须具有统一性 统一可以增强造型的条理及和谐的美感 特别是对立体构成而言 失去了 统一 作品会象一堆废墟 杂乱无章地堆积在那儿 是无艺术美而言的 但只有统一而无变化 又会造成单调 呆板 无情趣的效果 因此须在统一中加以变化 以求得生动的美感 或者说 统一 就是要统一那些过份变化的混乱 变 就是要变化那些过份统一的呆板 统一与变化 统一中求变化 变化中求统一 2 对称与平衡对称 也叫作均齐 在建筑 图案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最常见的对称形式有 左右对称 上下对称 和放射对称 左右对称又称线对称 即以中心线为对称轴 线的两边形象完全一样 放射对称的形式为有一个中心点 所有的开支都从点的中央向一定的发射角排列造型 它有较强的向心力 盛开的花心 雨伞架 风车等 都属放射对称形体 对称的造型具有安静 庄严的美 在视觉上很容易判断和认识 记忆率也高 平衡与对称不同 它不是从物理的条件出发 而是指在视觉上达到一种力的平衡状态 虽然形体的组合并不是对称的 但却能给人以均衡 稳定的心理感受 或者说 此处的平衡是指形体各部分的体积给人在心理上感到的相互间达到稳定的份量关系 对称与平衡的区别是 平衡较对称更显得活泼 多变化 对称则较平衡更显得肃穆 端庄 3 对比与调和 1 对比 是强调表现各种不同形体之间彼此不同性质的对照 是充分表现形体间相异性的一种方法 它的主要作用在于使造型产生生动活泼或亢奋的效果 对比构成形式对人的感观刺激有较高的强度 2 关于 调和 从字面上讲 是与 对比 相对立的 但在此处 对比与调和却是要相提并论的 因为对比的形式如运用不当 将会产生多中心和杂乱无章的效果 所以在运用对比的同时 必须时刻注意到调和 使构成的诸形体配合得恰当 和谐 就如厨师做菜 往往一道菜里要放上许多种味道不同的佐料 象糖和盐是完全不同的二种滋味 但只要调配合理 用量适当 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演唱)问答歌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小学音乐接力版二年级上册-接力版
- 11.3 动能和势能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 2023三年级数学下册 三 美丽的街景-两位数乘两位数信息窗3 多彩的街道夜景第1课时说课稿 青岛版六三制
- 活动11 一起来种太阳花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小学劳动二年级北师大·深圳报业版《劳动实践指导手册》(主编:韩震)
- 古代文人考试题目及答案
- 高考物理必考试题及答案
- 高二美术考试题及答案
- 油气行业绿色发展趋势与环境保护
- 2025舞台设备租赁合同模板
- 甘肃小学考试题目及答案
- 农业现代化种植技术培训课件
- 中城汽车(山东)有限公司审计报告
- 大学博士竞赛试题及答案
- 2025版煤矿安全规程宣贯培训课件
- DB31∕T 1545-2025 卫生健康数据分类分级要求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创新创业课程)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2023类器官技术与行业研究报告-复刻结构重现功能 构建组织器官替身
- 国有资产交易法律实务与疑难问题
- 初中毕业证在哪里查询
- 名词语法讲解
- GB/T 5796.4-2022梯形螺纹第4部分:公差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