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应注意的问题及处理.doc_第1页
静脉输液应注意的问题及处理.doc_第2页
静脉输液应注意的问题及处理.doc_第3页
静脉输液应注意的问题及处理.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静脉输液应注意的问题及处理关键词:静脉输液;渗漏;对症治疗;临床为了治疗或抢救病人常采用静脉输液的给药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药物的种类不断增多,导致临床中药物调换频繁,化学变化的多样生及复杂性也随着增加,静脉输液的体内药物的合理配伍是护士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1,70的住院病人需要接受输液,100%的急症病人需要静脉输液治疗。尤其是危重症患者为抢救生命需建立双静脉通道或三通道治疗。可是,一针见血保证液体通畅,给药顺利防,防止液体渗漏,对抢救及治疗的成功起很重要的作用。2近年来在静脉输液技术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综述如下:一、新方法:1.1 新方法:针刺入皮下后,将针口斜面转向下方,对准血管壁(与常规静脉穿刺方法相反)以增大针尖接触血管壁的面积,用针斜面向下压迫血管,针头呈15-25角向下刺入血管,见回血后针尾再向下压,使角度小于15向前送针,送针时将针尖稍抬起左右晃动缓慢送进,使针头沿血管前进,这样不易刺破血管。然后,将针斜转向上方固定。以防止固定针头时斜面压向下方的血管壁,影响穿刺针的通畅。用此方法进行静脉穿刺成功率高达78.9%,尤其给老年患者进行静脉穿刺选用此法效果更为突出35。1.2 合理选择血管:为了减少药物化学性刺激,应根据药液的性质选择适当的血管,若静脉滴注对血管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如高渗液、红霉素、化疗等药物应选择较粗大的血管。需要长期输液的病人应由细小的静脉到大静脉。需持续维持升压药物治疗的休克病人应建立两条较粗的静脉通道,每隔2-4小时将升压药的液体与不含升压药的液体交换静脉滴一次。二、临床应用2.1 腋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临床上常见的中心静脉置管有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腹静脉插管留置术。因为,他解决了反复多次静脉穿刺造成病人的痛苦,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但以上置管法仍存在一定操作和护理难度,而导致并发症的发生。腋静脉置管具有安全有效的优点,解剖位置相对固定,容易穿刺成功率高。若损伤腋动脉时因无骨性组织遮挡,容易止血。特别适用于血管脆性大的老年人,距胸膜较远,穿刺时比较安全,不易造成气胸,容易清洁换药及固定,给护理带来方便。不输液时,上好肝素锁后可自由活动4。2.2 腋静脉置管的适应症适应用于血管脆性大的老年人,因距胸膜较远穿刺时比较安全,不易造成气胸,容易清洁换药及固定,给护理带来了方便。不必持续输液的病人上好肝素锁后可自由活动6。三、输液药物相互作用3.1 如氨基糖甙类(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和酰胺类(如青霉素、头孢霉素等)联合,两类药物置于同一器皿中时,可相互作用影响而降低疗效,并且头孢霉素与氨基糖甙类联合应用往往可使肾毒性增加,当两类药物确实需要联合使用时应分开,静脉输入并加强观察。3.2 庆大与VC VC所致的酸性环境可抑制庆大的抗药活动性,庆大在PH8.5时抗药产力比PH值5时约强100倍,与VC合用降低疗效7。3.3 庆大与氯茶碱合用 庆大霉素PH值4-6呈酸性,氯茶碱PH9.5左右呈碱性,两者属酸碱,配伍禁忌。3.4 内酰胺类抗生素在输液中PH值小于5.5或大于8.0时能迅速地发生酸或碱的催化水解反应。温度升高加速故有酸性药物(VC氨基酸)碱性药物(氨基酸、NaHCO3)等明显改变,输液中PH值加速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水解,故不应混用8。四、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的防治4.1 渗漏性损伤的因素:4.1.1. 药物因素:主要是药物浓度过高和药物本身的理化因素,包括药物酸碱度、药物浓度等可引起渗透性损伤。常见药物有血管收缩药如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阳离子溶液如葡萄糖酸钙,高渗液,如50%葡萄糖,20%甘露醇9;4.1.2. 机械因素:机械性损伤多为穿刺技术不熟练,一次给药多次穿刺选择血管不当针头固定不牢,拔针时按压针眼不正确和忽视病人心理护理造成病人不合作等原因10。4.2 静脉外渗的处理:4.2.1 药物湿敷:1. 常用MgSO2,多巴胺等药物外渗11。2. 六神丸:六神丸研细加蜂蜜调成糊状治瘀血和水肿12。3. 654-2外敷:复方丹参外敷均有很好疗效13。4.2.2 拮抗剂的处理某些药物外渗后可用解毒拮抗剂局封,主要是拮抗药物的损伤效应,灭活药物加速药物的吸收和排泄。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等外渗可引起局阴肿胀、苍白、缺血和缺氧。可用酚妥拉明5-10mg20ml生理盐局部注射,以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少局部缺氧,增加组织营养促进其恢复。如高渗液可用透明质酸酶。碳酸氢纳可用维生素C。化疗药物渗出可静脉输入5%碳酸氢钠或用普鲁卡因、地塞米松穴位封闭,热敷可用血管收缩药物如阿拉明14。葡萄糖酸钙冷敷或冰敷,可用于抗肿瘤药物的扩散,以灭活外渗液。发泡性药物一旦发生外渗,必须保留原针头,尽量回抽残留在皮下的药物并注入拮抗剂15。五、小结综上所述,静脉输液是各科室在治疗和抢救急危重患者时必不可缺少的途径,保证一针见血尤其重要。所以,护理人员必须掌握静脉针穿刺的角度,选择好穿刺部位,熟知各种药物的药性及配伍,严防在输液过程中渗漏现象出现。一旦发生渗漏应立即给予相应的处理,以减少病人的痛苦。参考文献1. 余桂华. 临床静脉输液配制中应注意的问题. 中华护理杂志. 1997,32(9):5422. 万淑芝,王英娴. 手部静脉穿刺不宜握拳. 中华护理杂志. 1996,31(2):723. 马晓军,等. 静脉穿刺新方法. 中华护理杂志. 1996,31(4):2364. 王丽姿,叶文胜. 腋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 中华护理杂志. 1999,34(2):1035. 陈翠华. 静脉穿刺进针角度的探讨. 中华护理杂志. 1997,32(6):3566. 吕芝英,等. 静脉阿霉素渗漏的护理. 实用护理杂志. 1992,8(3):137. 张健. 静脉药物的配置. 服务及临床药师的作用J中国医药学杂志. 2005,22(6):3828. 梁平. 输液与静脉药物的配置T. 华西医药杂志. 2003,18(5):3889. 杨伟贤. 静脉输液渗漏损伤的防治. 中华护理杂志. 1997,32(9):54810. 谷梅荣. 静脉滴注药液外渗损伤31例分析. 实用护理杂志. 1994,10(2):1011. 仝金凤. 多巴胺静脉滴注致皮肤坏死,2例报告, 护士进修杂志. 1994,9(6):3412. 郭凤英,等. 静脉输注外渗的机理和防治,实用护理杂志.1996,72(2):501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