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科技学院教案(首页).doc_第1页
防灾科技学院教案(首页).doc_第2页
防灾科技学院教案(首页).doc_第3页
防灾科技学院教案(首页).doc_第4页
防灾科技学院教案(首页).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防灾科技学院 教案纸防灾科技学院教案(首页)授 课 教 师姜婷婷课程名称中国古代文学授课专业班级07501/07502(章节)所需学时2(章节)题目第五章 秦汉的散文一、 论说散文二、 抒情散文三、 史记与汉书教学目的理解秦汉论说散文和抒情散文的特点,掌握司马迁的人格和史记、汉书传记文学的特征;教学重点史记的主要内容和文学成就教学难点论说散文和抒情散文的特点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教 具多媒体主 要 教 学 过 程1、导入2、讲解本节内容3、小结4、作业后 记第 6 页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过秦论经典段落。 讲解本节内容:(一)论说散文、秦与西汉的论说文(1)李斯 谏逐客书()写作缘起:韩国人郑国说秦开凿水渠以消耗秦国国力,事发而驱逐客卿引起的。李斯上书陈述秦国不该驱逐客卿的道理。()写作特点:以历史史实论证。以秦国的现实来论证。以陈说利害关系来论证。以正反对比来论证。(2)邹阳狱中上梁王书(3)贾谊过秦论、论治安策、论积贮疏、陈政事疏是其散文的代表作品。 过秦论主旨在于分析“秦之过”,有浓厚的战国纵横家遗风,但是在遣词造句中又处处流露出诗人的气质,词语讲究,多用修饰,感情充沛,行文流畅,可视为汉初散文的典范之作。这篇文章气势充沛,一气呵成,是古今第一篇气“盛”的文章(4)晁错晁错是汉初的文章大家和政治改革者。文章观点鲜明,见识深刻,论说着实,有较强的逻辑论辩力量。论贵粟疏是晁错这类文章的代表作品。、东汉的论说文 (1)王充 王充,字仲任,论衡细说微论,解释世俗之疑,辨照是非之理,即以实为根据,疾虚妄之言。许多地方提出了对文学的看法,因此在文学批评史上也有一定地位。(2)王符王符,字节信,其所著潜夫论共三十六篇,多数是讨论治国安民之术的政论文章,少数也涉及哲学问题。和贤臣身上。(3)仲长统仲长统著散文集昌言,凡34四篇,10余万言,以泄义愤。批判了两汉时期宗教神学的喧闹,他的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二)抒情散文、西汉的抒情散文(1)东方朔,字曼倩,性诙谐幽默,善辞赋,武帝时大臣、文学家。他的散文答客难,虽是抒情散文,却以辞赋惯用的问答体展开,用韵整齐,因而也可叫做散文赋。文章表达了知识分子在汉代大一统局面下才智无所施展的压抑感。作品采用说反话的形式,充满了牢骚不平之气。(2)司马迁报任安书报任安书是司马迁任中书令时写给他的朋友任安的一封信,以无比愤激的心情,叙述自己蒙受的耻辱,倾吐他内心的痛苦和不满,坚持完成史记的决心。见识深远,辞气沉雄,情怀慷慨,言论剀切,是激切感人的至情之作。(3)杨恽报孙会宗书全信写得情怀勃郁,锋芒毕露。、东汉的抒情散文1、李固遗黄琼书2、朱穆与刘伯宗绝交书(三)史记与汉书、司马迁对历史的理解(1)司马迁生平司马迁(前145前87?),字子长,左冯翊夏阳(夏阳,县名,今陕西韩城)人。地方近龙门。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汉武帝时任太史令。三次游历。(2)史记的创作宗旨和体例。 宗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体例:全书分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五部分。本纪主要是记叙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绩,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是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书,分别叙述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和艺术等重要方面的发展和现状。世家,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列传,则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而又有一定影响的历史人物的传记,少数是外国史和少数民族君长统治的历史。对历史的理解:第一, 司马迁的揭露和批判不带讽刺性,只是对具体的时间和人格进行纪录。第二, 第一次以人为本来记载历史,表现出对人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第三,认为推动人在社会中活动的力量使人的物质欲望,更贴近历史和人性的真实。第四,他衡量人的历史地位依据的不是获得何种名位,而是他们的实际成就。第五,他评价人物的标准不完全符合统治阶层的利益原则或世俗的道德意识。、史记的文学成就第一,卓越的人物形象塑造艺术方法:()精于剪裁取舍,抓住人物一生中最典型意义的事件和行动突出其主要性格特征。()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神情高度形象化,对人物形象描写有直观性。()以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展现其内心世界。()用符合人物身份的口语来表现人物的神情态度和性格特点。第二,高超的叙事艺术:学生试分析史记宗旨的含义()寓褒贬于叙事中。()用富于戏剧性的故事再现历史上的场景和人物活动。()用“互见法”既有史学的可信性,又有文学的可读性,兼具史学文学优点,“互见法”相对人而言是将一个人的事迹分散在不同地方,而以其本传为主。第三,创造性的语言艺术。、史记在文学史上的影响()史记标志着中国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叙事散文 ()史记为后世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史记为后代小说创作提供了经验。情节曲折、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写事写人的方法,都有独到之处,为后世留下财富。()史记是后世散文的楷模。其叙事体例、选材不重其多而重其典型性的原则、文章风格、语言特点,均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后被推崇为与骈文相对的古文典范。 、班固与汉书 ()作者生平 父班彪,东汉初期著名学者。看到人多续补史记而文辞鄙陋,于是自己动手。写完西汉一代,有100余篇文(据王充论衡,后汉书云数十篇),名史记后传。 班固汉书以班彪后传为基础。始写于汉明帝永平元年(公元58年)。汉书有一部分“志”“表”由班固之妹班昭及马续写成。 ()汉书地位及体制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断代史。 体制:全袭史记。只是改“书”为“志”,取消“世家”并入“列传”。分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共100篇。 ()史汉异同 同:体制;一部分内容。高祖元年自武帝太初末年(前101)这一段,两书记事年限重合。内容上,班固多袭用史记。 异:()汉书体例更为严谨。 ()两书创作意趣不同。()两书风格不同。 ()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