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芦花荡教案教学目标:1、 把握故事情节,理清全文脉络。2、 分析人物性格,体味故事的传奇色彩。3、 揣摩文中的景物描写,分析其作用。教学重、难点:1、 分析人物形象,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体味故事的传奇色彩。2、 揣摩文中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分析其作用。教学方法:探讨、讲授教学用具:多媒体、u盘、黑板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阅读课文,识记重点字词,把握故事情节,重点分析老头子的人物形象。教学步骤:一、 导入(播放一小段视频)师:大家知不知道小兵张嘎这部电视剧是在我国哪个地方发生的吗?生:白洋淀。师:是的,回答的很好。白洋淀位于我国冀中平原的北部,素有“华北明珠”之称。这里水道纵横,芦苇万顷,俯仰吐穗,风光旖旎。面对浩淼的淀水和一望无际的苇田,我们可曾想到这里曾是抗战的大舞台,上演了无数个英雄的故事,让我们在芦花丛中,寻找英雄的足迹,追随他们高大的身影。二、作者简介孙犁,原名孙树勋,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省安平县人。1913年4月6日生。1944年在延安,他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以其清新的艺术风格引起了文艺界的注意。(白洋淀纪事)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本文是他的“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荷花淀)。文艺界甚至视其为现代文学的一种风格流派-(“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他们的作品,一般都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和乐观精神,情节生动,语言清新,朴素,富有节奏感,描写逼真,心理刻画细腻,抒情味浓,富有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三、 初步自学课文,整体感知1、 快速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 识读生字词提防d 竹篙go 苇塘wi疟子yo寒噤jn吆喝yohe穿梭su 蹿cun仄歪z趴p 扒b飒s转弯抹角m能耐:技能;本能。 张皇失措: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央告:央求转弯抹角: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四、 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 本文的体裁是?小说。2、 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人物、情节、环境。3、 找出这篇小说的三要素,试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内容。人物:主要人物老头子、大菱、小凌 次要人物鬼子兵环境:社会环境险恶,自然环境充满诗情画意。情节:夜里护送,孩子受伤 第二天,智斗日寇,报仇血恨。序幕:抗战时期,一位为游击队运输粮草、护送干部的老头,维系了白洋淀里与淀外的交通联络;开端:一天夜里,老头护送两个女孩去芦苇塘;发展:在穿越封锁线时,遇到敌人,大菱负了伤,老头受到打击,决定为她复仇;高潮、结局:第二天,老头单身智斗敌人,为女孩报了仇。4、 理清脉络,试着分层。第一段:(1-8)故事的序幕,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第二段:第一层(9-19)故事的开端,护送。 第二层(20-54)故事的发展,受伤。 第三层(55-63)故事的高潮、结局,复仇。五、 分析老头子的人物形象,感知老头子的英雄性格。(明确:本文主要刻画了老头子的人物形象)1、 通过对整篇文章的把握,你认为老头子是_人,从_看出_因为_。(学生讨论,回答问题)2、 总结出,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刻画老头子的性格?肖像描写:“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枝竹篙。”“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语言描写:“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不怕,他打不着我们!”“我没脸见人。”“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为什么不能?我打他们不用枪,那不是我的本事。愿意看,明天来看吧!”心理描写:“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动作描写:集中表现在那一场英雄行为中,他捉弄鬼子,诱鬼子上钩,举起篙来狠狠地敲打鬼子的脑袋,叫鬼子头破血流。3、从这些描写中,可以归纳出老头子英雄性格:A、强烈的爱国抗日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B、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C、智勇双全的英雄行为;D、过于自信自尊。教师补充:除了对老英雄的正面刻画外,也有侧面描写和环境的烘托,如“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歌声、香味让我们想像到战士和部队的方方面面,从侧面表现老英雄的功劳。再如“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写敌人的束手无策,从侧面表现老英雄的神奇。又如写二菱对老英雄的怀疑、不信任,侧面写老人的英雄行为。4、问题探究文中有一句话概括了老头子的性格核心,是哪一句?“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过于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文章中的那些情节表现了他这一性格特点? 答:“过于”有非常的意思,老头子自信心和自尊心都非常强。另一方面,确实有过头的意思,大女孩子之所以受伤,跟他过于自信、不够谨慎是有关系的。小女孩子洗脸,大女孩子还警惕一些,老头子却说“不怕,洗一洗吧”,洗脸有响声。老头子以为小火轮上的探照灯照不见他们,事实上探照灯把两个女孩子的脸照得雪白。这些都是他过于自信以致有点麻痹的表现。“过于自信和自尊”,是老头子性格的核心,他的功与过,都由此生发。因此,这句话可以看为全文的文眼。六、 小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自信自尊,有柔情,有热血,有仇恨的老英雄。但我们知道小说是由人物、情节、环境构成的,而我们只是分析了人物,下堂课我们将重点分析情节和环境描写。七、 课后作业1、 仔细阅读课文,完成课后练习三。2、 思考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一位自信自尊,有柔情,有热血,有仇恨的老英雄。那么今天我们继续深入课文,体味故事的传奇色彩,揣摩文中的景物描写。二、深入课文,体味故事的传奇色彩1、很多人都说这个故事带有传奇色彩,你认为呢?如果有,表现在什么地方?明确:表现在老英雄身上。老人年近六十,身体干瘦,却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苇塘中部队的供给,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就是因为他,敌人的阴谋总不能得逞。表现在老英雄的英雄行为上。老人手无寸铁,独自一人,竟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2、这篇小说如何渲染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学生思考,讨论。明确:(1)作者用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一方面写条件,敌人的监视封锁非常严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体干瘦,而且不带一枝枪。另一方面写老英雄的精神与业绩。精神,是那么悠闲自得,异常自信;业绩,是使敌人的封锁全部落空,保证了塘内物质的充足与联络的通畅。两方面的巨大反差,使老英雄富有传奇色彩。(2)“英雄的行为”更富有传奇色彩,作者主要用两个方法加以渲染。先用女孩的怀疑来反衬。大菱受伤后,老人发誓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后来又说“等到天明,你们看吧”,而女孩却一再怀疑,先不答话,后来竟说“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写女孩的怀疑,有衬托作用,显出了老头子英雄行为之奇。后来叙述打鬼子,也只交待打鬼子的过程,而不写他事先已设好圈套;写打鬼子的过程,只写老人的行动,也不写其用意,就在剥莲蓬、绕小船中,巧妙地痛击鬼子。让人读后才恍然大悟,越回味越感觉这场英雄行为富有传奇色彩。三、赏读小说中的景物描写,领悟这种描写的好处本文是孙犁“诗体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写的是残酷的战争环境里的人和事,但是我们读后并没有感到非常的凄惨,没有让人感到压抑,而是感到写得非常优美,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其中一个原因,是得宜于作者对白洋淀美丽风光的描绘。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关于环境描写的句子,揣摩这些景物描写的句子的作用。(1)以4人为1组开展学习交流。要求:划出文中有关景物描写的语句;可挑选你喜欢的描写景物的句子朗读,要读出感情来。明确:(1)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2)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3)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4)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5)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6)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7)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8)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2) 指导阅读课文的第一段。思考:这段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要求:2-3名学生回答。预计学生回答内容: 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 渲染故事气氛,烘托人物。老师明确: A、“敌人”“炮楼”,点明了环境的气氛;而“星星也像浸在水里”,像“要滴落下来的样子”渲染了淀水的晶莹明澈;星星倒映在淀水里,随着微风轻拂激起层层涟漪,使得星星也闪烁不定起来,因而给人以“要滴落下来”的幻觉。这样优美的自然环境,是多么令人赏心悦目啊!B、可是,敌人侵占着我们的大片国土,在这美丽的苇塘四周,敌人的炮楼林立,封锁和监视着这片革命根据地。白天,这里一片死寂,连水鸟也“紧紧藏到窝里躲避”了,只有到深夜,才能听到它们“飞动和唱歌的声音”。字里行间,流露出多么鲜明的爱憎感情!C、接下去写“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把白洋淀人民在那种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烘托了出来,充满了意志和力量。这段景物描写得很富于生活实感,把读者引到一个特定的环境和气氛之中,很自然地成了后边故事的铺垫,艺术上融情人景,寄寓着作者沉沉的情怀。(3)“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是否有点偏离主题?明确:这是老人致敌人于死地时,“向着苇塘望了一眼”所产生的感受。老人此刻正沉浸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之中,那鲜嫩的芦花在老人的眼里,自然会显得格外美丽。这段景物描写有加强抒情韵味的作用,决非可有可无。(4)归纳总结,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强抒情韵味。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增加故事的传奇色彩。四、作者这一系列的情节、环境都只是为了表现一位无名的老头子,这样有什么深意?1、他没有姓名,它代表着千千万万个与他一样的普通的抗日英雄,像他这样的英雄有很多。2、作者在他身上体现出来的英雄品质,正是喻为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中华民族是坚强不屈的民族。(明确:老头子身上所展现的是我们民族的英雄性格,可以延伸:爱国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新时期胡锦涛主席在讲话中再次明确提出:“以热爱祖国为荣,以背离祖国为耻”。我们要爱国,但是要有理性。面对近期的热点话题,许多地方抗日游行,也伴随着打砸抢烧事件可以展开讨论。)五、课堂小结孙犁的芦花荡写得异常优美,那故事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人工智能芯片技术路线及商业化应用场景与生态构建方案
- 安全生产单元预警法实施方案
- 连锁超市促销活动方案与执行细则
- 高职院校实习实训管理方案
- 电力系统设备维护记录管理方案
- 语文期末考试高分冲刺复习方案
- 中小学生假期安全防范方案
- 教师教学评价体系设计与实施方案
- 幼儿园艺术活动主题教学方案
- 中华慈善日主题活动策划方案
- 施工队进场安全教育培训
- 海绵印拓画课件
- 2025年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知识能力考核试题及答案
- 秩序员休假管理制度
- 2025至2030中国惯性导航行业投资现状与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轻型卒中临床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24)解读
- 耳机品质协议书范本
- 2025版VI设计合同范本
- 人美版五年级上册5.绘画中的透视现象一等奖教案设计
- 从法律出发理解与应用新清单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