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路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1页
道路路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2页
道路路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3页
道路路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4页
道路路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路路网建设项目第一章 概述1.1 基本情况 1.1.1项目名称:*项目1.1.2项目建设地址:位于X工业园区内。1.1.3项目业主:X市兴德投资有限公司1.1.4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本项目*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宽25米道路10000米,宽40米道路2550米,宽60米道路8224米,配套建设排水、交通、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1.1.4.1 横A路全长420.00m,设计车速40km/h,为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25m=4.5m(人行道及绿道)+16m(机动车道)+4.5m(人行道及绿道);配套建设排水、交通、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起点为起点 K0+000 与开发大道相交,终点 K0+423.828 与竖四路相交,施工范围为K0+052.136K0+423.828。1.1.4.2 横B路全长700.00m,设计车速40km/h,为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25m=4.5m(人行道及绿道)+16m(机动车道)+4.5m(人行道及绿道);配套建设排水、交通、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起点 K0+000 与竖三路相交,终点 K0+704.448 与竖二路相交,施工范围为K0+000K0+284.413 和 K0+407.193K0+672.377。1.1.4.3 横C路全长1040.00m,设计车速40km/h,为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25m=4.5m(人行道及绿道)+16m(机动车道)+4.5m(人行道及绿道);配套建设排水、交通、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起点为展业大道交叉口,起点(X=2695245.251,Y=442622.617)桩号K0+000;终点则与红星一路K0+260 处相接,终点坐标(X=2694866.31,Y=442333.36)桩号K0+676.0,全线共设置5 个交点,均位于交叉口处。1.1.4.4 横二路全长2450.00m,设计车速40km/h,为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60m=5.5m(绿化带/人行道)+11.0m(行车道)+3.0m(中分带)+11.0m(行车道)+5.5m(绿化带/人行道);配套建设排水、交通、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起点为展业大道交叉口,起点坐标( X=2695630.976,Y=442678.14)桩号K0+000;终点与滨湖路相交,终点坐标(X=2695578.90,Y=443875.51)桩号K1+198.611,全线共设置5 个交点,均位于交叉口处。1.1.4.5 横三路全长2550.00m,设计车速40km/h,为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40m=4.0m(绿化带/人行道)+7.0m(行车道)+7.0m(行车道)+4.0m(绿化带/人行道);配套建设排水、交通、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路线起点为展业大道交叉口,起点坐标(X=2696156.13,Y=442953.77)桩号K0+000;终点与滨湖路相交,终点坐标(X=2696042.53,Y=443878.81)桩号K0+941.248,全线共设置5 个交点,均位于交叉口处。1.1.4.6 竖三路全长2070.00m,设计车速40km/h,为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25m=4.5m(人行道及绿道)+16m(机动车道)+4.5m(人行道及绿道);配套建设排水、交通、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起点为展业大道交叉口,起点为福景路交叉口,起点坐标(X=2696064.695,Y= 443381.44)桩号K0+000;终点与红星一路相交,终点坐标(X= 2694830.76,Y= 443056.21)桩号K1+283.5,全线共设置5 个交点,均位于交叉口处。1.1.4.7 竖四路全长2130.00m,设计车速40km/h,为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25m=4.5m(人行道及绿道)+16m(机动车道)+4.5m(人行道及绿道);配套建设排水、交通、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起点为展业大道交叉口,起点为福景路交叉口,起点坐标(X=2696064.695,Y= 443381.44)桩号K0+000;终点与红星一路相交,终点坐标(X= 2694830.76,Y= 443056.21)桩号K1+283.5,全线共设置5 个交点,均位于交叉口处。1.1.4.8 横五路全长2420.00m,设计车速40km/h,为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60m=4.5m(人行道及绿道)+16m(机动车道)+4.5m(人行道及绿道);配套建设排水、交通、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起点为展业大道交叉口,起点为福景路交叉口,起点坐标(X=2696064.695,Y= 443381.44)桩号K0+000;终点与红星一路相交,终点坐标(X= 2694830.76,Y= 443056.21)桩号K1+283.5,全线共设置5 个交点,均位于交叉口处。1.1.4.9 横七路全长3640.00m,设计车速40km/h,为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25m=4.5m(人行道及绿道)+16m(机动车道)+4.5m(人行道及绿道);配套建设排水、交通、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起 点 K2+700( X=2678861.145, Y=469761.255, H=85.330), 终 点K3+629.359(X=2679512.311, Y=470145.954, H=90.000)与竖一路相交。1.1.4.10 工业大道全长844.00m,设计车速40km/h,为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60m=4.5m(人行道及绿道)+16m(机动车道)+4.5m(人行道及绿道);配套建设排水、交通、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起点为展业大道交叉口,起点为福景路交叉口,起点坐标(X=2696064.695,Y= 443381.44)桩号K0+000;终点与红星一路相交,终点坐标(X= 2694830.76,Y= 443056.21)桩号K1+283.5,全线共设置5 个交点,均位于交叉口处。1.1.4.11 开发大道全长2530.00m,设计车速40km/h,为城市次干道,路基宽度60m=4.5m(人行道及绿道)+16m(机动车道)+4.5m(人行道及绿道);配套建设排水、交通、绿化、路灯等附属设施。起点为展业大道交叉口,起点为福景路交叉口,起点坐标(X=2696064.695,Y= 443381.44)桩号K0+000;终点与红星一路相交,终点坐标(X= 2694830.76,Y= 443056.21)桩号K1+283.5,全线共设置5 个交点,均位于交叉口处。1.1.5工程总投资约81249.00万元。1.2业主简介X华侨工业园是X市委、市政府于2008年6月在原X市英东工业园基础上创办的一个新园区,是X市委、市政府打造工业经济“三圈四带”,实现“三化一园”战略部署的重要载体,承担着X中部经济崛起的重任。本项目建设单位为X市兴德投资有限公司。1.3可研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办法实施细则城市排水设计规范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1 年版)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 50069-200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 50332-2002)公路水泥砼路面设计规范(JJG F40-2004)公路水泥砼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034-2000)排水工程施工规范X市城市规划管理细则X市十二五城市总体规划业主提供的其它资料1.4 研究内容和目的1.4.1研究内容1.4.1.1 研究地区经济发展趋势。1.4.1.2研究项目对 “X华侨工业园”近期和远期发展的影响。1.4.1.3根据“X华侨工业园”建设规划,分析研究工程设计方案,进行方案比选,提出推荐方案、建设规模和技术标准。1.4.1.4根据工程方案,调查沿线地形、地质、测算主要工程数量,估算工程投资。1.4.1.5根据建设条件,提出工程实施方案和建设工期安排。1.4.1.6进行效益分析,考察本项目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以确定本投资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判别建设项目的可行性。 1.4.2 研究目的通过对工程所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建设条件的调查研究,对本项目的建设可行性、方案合理性、经济可行性、技术可靠性提出综合性的论证报告,供有关决策部门参考。1.5主要结论1.5.1本项目符合X市城市总体规划,对“X华侨工业园”的长期发展有重要意义。项目建设是必要的,应尽快实施。1.5.2本项目新建道路总长全长20794m,建设标准合理,方案可行。1.5.3工程总投资81249.00万元。工程方案技术可行,造价合理。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一、技术指标项目名称内容单位采用标准横A路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道路全长m420路基宽度m25横B路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道路全长m700路基宽度m25横C路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道路全长m1040路基宽度m25横二路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道路全长m2450路基宽度m60横三路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道路全长m2550路基宽度m40竖三路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道路全长m2070路基宽度m25竖四路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道路全长m2130路基宽度m25横五路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道路全长m2420路基宽度m60横七路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道路全长m3640路基宽度m25工业大道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道路全长m844路基宽度m60开发大道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道路全长m2530路基宽度m60二、经济指标单位:万元横A路604.00横B路1051.00横C路2088.00横二路18473.00横三路11636.00竖三路2801.00竖四路2571.00横五路18872.00横七路9340.00工业大道2958.00开发大道10855.00总投资81249.00其中:工程建设费69355.42工程建设其它费8531.15基本预备费3362.43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中共X市委、X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市属工业园区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为进一步加快X华侨工业园、X民族工业园和佛山(X)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设和发展步伐,推动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促进我市“三圈四带”经济发展新格局的快速形成,特提出如下意见: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加快工业园区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创建X华侨工业园、X民族工业园和佛山(X)产业转移工业园是市委、市政府擦亮华侨、民族品牌,根据国家土地、环保、产业等有关政策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充分发挥我市交通、区位、资源、环境等优势,推动新一轮招商引资工作,推进我市工业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群化的重大举措。加快X华侨工业园、X民族工业园和佛山(X)产业转移工业园的建设和发展,是实现我市“三圈四带”经济发展战略、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优化产业结构、增强区域竞争力、实现中部和北部崛起、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步伐的必然选择。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从战略高度提高思想认识,树立坚定的信心,以更大的气魄和更扎实的工作,将三个工业园区作为全市重点工业园区来打造,作为全市大事来抓,积极主动参与工业园区建设,全力支持工业园区发展,努力把工业园区建成工业聚集的高地、城镇化进程的载体和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为建设绿色生态经济强市、争当全省山区科学发展排头兵奠定坚实基础。二、明确目标,科学定位,强势推进工业园区发展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 2.1 进一步完善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坚持科学合理、统筹协调的原则,结合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环境保护和按照建设一流的“宜工、宜商、宜居、宜乐”现代生态型产业新城的要求,在规划理念、规划内容、规划实施中体现前瞻性、战略性、操作性和实效性。2009年前,全面完成各园区的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其中X华侨工业园规划面积为94.5平方公里(包括园区本部32平方公里、英红分园35.8平方公里、望沙分园26.7平方公里),X民族工业园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包括A区53.5平方公里、B区9.7平方公里、C区16.8平方公里),佛山(X)产业转移工业园29.04平方公里。 2.2 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各工业园区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供电、通信等职能部门要根据清发200819号文件的要求,及时介入支持,配合工业园区加快完善园区主干道路、通信、供电、供水、管道燃气、排污、排水、污水处理、消防、绿化工程等生产生活配套设施,打造一流的园区环境,建设高品位园区,增强园区吸引力,以优美的环境吸引客商投资办厂、置业安居。各工业园区要加大现代物流、产品检测、信息网络、原材料市场、金融服务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切实提高园区综合承载能力;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园区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为企业和企业员工提供全方位、优质高效、方便快捷的服务。随着“X华侨工业园”项目的建设,迫切需要在园区内建立便捷的交通体系,以促进园区经济与各方面功能区域的有机联系和健康发展。本工程的建设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X华侨工业园规划”项目是实现X市城市规划的需要根据X市城市体系规划、X市城市总体规划及X华侨工业园规划、“X华侨工业园”的建设是对接珠三角,带动粤北,牵引内地的经济枢纽,更是广州未来城市发展的核心辐射圈;是珠三角乃至长三角产业的延伸,升级与转移的承接地。是创造性地落实X省的“双转移”战略,推动广东产业升级与转型,以打造粤北产业升级的引擎。2.2.2“X华侨工业园”项目是实现X市工业集聚发展的需要“X华侨工业园”项目的建设,将使其成为X市工业经济的主增长点、优势产业集聚的主平台及对外开放的主窗口,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期项目的建设,使园区形成有效的以主干道为联接主体、以支路及次要道路为区块的内部沟通性交通系统,可为入园工业企业提供完善的市政基础设施,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硬件”条件。2.2.3“X华侨工业园”项目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X华侨工业园”的建设,能显著改善当地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提供就业机会,改变农民收入结构、就业观念及精神面貌。随着园区的快速发展,区内农村新气象渐成锥形,正朝着农业工业化、农民市民化和农村城镇的方向发展。这一发展模式为X市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有益借鉴。2.2.4是实施深化X市总体规划,实现X市“十二五”发展计划的需要为了实现X市“十二五”规划目标,实施相关战略,规划必须考虑为X市的城市建设和经济方面寻求新的拓展空间和发展动力。这几年X华侨工业园的成功经验说明,加大“X华侨工业园”的建设力度将有利于X市社会经济发展和“十二五”计划目标的实现。本项目的建成将保证“X华侨工业园”的提供便利的交通,为“十二五”计划的实现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本项目的修建将完善X华侨工业园次干道线路网,对于“X华侨工业园”园区建设、整合道路周边地块、完善区域纵横路网、对开发X华侨工业园有重要意义,因此,项目建设是必要的。- 97 -第三章 交通流量分析及预测3.1交通运输现状3.1.1X省交通运输现状3.1.1.1铁路X省铁路主要有京广、京九、广深、广湛、广梅汕和黎湛等干线及其它支线。2010年底,铁路营运里程1862公里,密度为1.04公里/百平方公里;客运量17167万人,旅客周转量347.6亿人公里,货运量18802万吨,货物周转量3331.12亿吨公里。 铁路机车拥有量和线路里程表表3-1项目单位1995年2000年2003年2010年铁路机车台431538442473铁路营业里程公里1861194218831862中央铁路公里684694691633地方铁路公里11771248119212293.1.1.2水运2010年,全省港口码头泊位2945个,其中万吨级泊位总计208个,码头总长度196357米,港口货物吞吐量达82698万吨,港口旅客吞吐量2161万人。水运船只拥有量和线路里程表表3-2项目单位1995年2000年2003年2010年内河通行里程公里10808136961361313596机动船艘33117217332049912644驳船艘20141076453723.1.1.3航空X省拥有多个民航机场,与国内各省大中城市可直达通航,与东南亚国家开辟有定期航班。2010年,民航客运量4565万人,旅客周转量672.87亿人公里;民航货运量79万吨,货物周转量18.70亿吨公里。 民航飞机拥有量和线路里程表表3-3项目单位1995年2000年2003年2010年民航航线里程公里296226500326544091113479民用飞机架971061253033.1.1.4公路X省经济发展速度居全国首位,公路建设速度也在全国的前列。但由于X省土地广阔,地形多样,地区间路网布局差别较大,不同区域形成了不同的路网组合。在珠江三角洲和潮汕平原,经济比较发达,人口密度大,公路网相对比较密集,主要干线公路地位突出,其它干支公路差异不明显,公路复线、平行线、联络线比较发达;在全省的广大山区,经济欠发达,同时又受到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的限制,未形成完整的公路网,干支路的路网框架十分明显,基本上呈现树枝形网状;西部沿海公路虽然基本上连片成网,但密度不高,联络线较少道路等级不高,公路网有待进一步完善。2010年,全省拥有各种机动车辆1313.3万辆,其中民用汽车430.4921万辆,公路通车总里程17.8387万公里,公路密度达99.23公里/百平方公里;客运量175567万人,旅客周转量1212.76亿人公里,货运量97461万吨,货物周转量742.67亿吨公里。X省公路发展概况表表3-4项目指标单位1995年2000年2003年2010年全省公路里程公里84563102606110252178387公路等级高速公路公里358118623033340一级公路公里2731539165428935二级公路公里6374133971592617525三级公路公里519091561080715106四级公路公里557606456564156102796等外公路公里1415089111051830685路面类型高级、次高级公里22565392655189166580中级公里13860145101307610955低级公里41454469584330436009无路面公里66841873198117933.1.2X市交通运输现状3.1.2.1综合交通运输概况为促进X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近几年X市综合交通运输网发展相对较快,全市无航空、管道运输,主要有铁路、水运和公路运输方式,基本形成了以京珠高速公路、广清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国道106线、107线、323线为主干线,京广铁路为主动脉,大小北江航道为主航道,X火车站、X客运汽车站、X港为主枢纽的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新格局。目前公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中起主导作用,2010年公路通车里程达15800.1公里。X市公路网虽然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但公路等级和密度都偏低,联络线较少,公路交通网络的欠发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X市的发展,要实现经济的腾飞,必须进一步建立较完善的功能结构合理的公路交通网络。 2010年X市全社会客货运情况表表3-5运输方式客运周转量(万人/公里)比重(%)货运周转量(万吨/公里)比重(%)公路41009095.90 30148875.36铁路161843.78 265736.65水运13480.32 7198617.99合计4276221004000471003.1.2.1.1铁路京广铁路贯穿是X市南北,经境内的沙囗、望埠、英德、连江口、黎溪客货集散火车站,总里程为90公里。布局为南北走向。2010年客运量88万人,客运周转量16184万人公里,货运量163万吨,货运周转量26573万吨公里。客运量在八十年代以前呈上升趋势,八十年代以后,因公路的迅速发展,铁路客货运量呈明显下降趋势,2010年铁路客运量占总客运量的3.78%,货运量占总货运量的6.65%,数据说明铁路运输在X市各种运输方式中所占比重很小,与公路相比处于次要地位。武汉至广州快速客运专线铁路基本与京广铁路线平行,自北向南经X市北江西岸通过,路线长约80公里,在X市区西南面约7公里处设英德西火车站。 3.1.2.1.2水运X市主要通航河道有北江和连江(又名小北江),这也是X市的最主要水道,2010年北江、连江及其支流的水运通航里程达692公里。北江航道位于X省中北部,由武水、翁江、连江等七大支流汇合而成。沿河由韶关的大坑口镇流入市区,经沙囗、望埠、英德、连江口、黎溪流出市域进入清新,流量为470亿立方米,为广东的第二大河。航道水深情况:X市段为0.50.9米,可航行100吨级船只。连江航道是北江干流的主要支流,河域面积9939.8平方公里,流量为98.4亿立方米。流经阳山进入X市,从连江口汇入北江干流。航道保持15米宽,0.8米深,可通行50吨的船舶。2010年客运量119万人,客运周转量1348万人公里,货运量607万吨,货运周转量71986万吨公里。北江的各港口客货发送量,随着铁路、公路运输的变化发展而随之变化。北江水运中心的X港,年旅客发送量1955年为34811人次,以后逐年上升,最高为1979年的235159人次。从八十年代开始下降,到1985年下降到100132人次。货运吞吐量1955年为15.2万吨,1978年增加到86.5万吨。但自八十年代初以来,开放了交通运输市场,年吞量下降为60余万吨,至39.5万吨。由于飞来峡水利枢纽的建设,因X市区北江河段的过度采砂,造成北江河段枯水期长期塞船,航道水深越来越小,航道变更也越来越窄,从洲心到石角,到处可见大片大片的砂洲,投资环境受到严重影响。3.1.2.1.3航空X市航空运输目前主要依靠相距100公里的广州新白云机场。3.1.2.1.4公路X自88年撤县立市以来,政府在不断调整经济建设的重点,决定发展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国道、省道和县道为骨架的交通运输网络初步形成,公路已成为X的主要客货运输方式。根据调查统计资料,2010年末X市通车公路里程为15800.1公里,公路密度达到82.49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南北向有:G106国道(北京至广州),由韶关经英德、佛冈至广州;G107国道(北京至深圳),由湖南宜章入境,经连州、阳山、清新、X市区连接广州;京珠高速公路(北京至珠海),由韶关铁龙经英德、佛冈至广州;广清高速公路(广州至X),由广州市花都区至X市区敢鱼咀;S114省道由南至贯穿X境内。东西方向有省道S323线(瑞金至临仓),由韶关乳源县入境,经阳山、连州、阳山、连山到广西贺县境;省道S354、S347等构成东西方向的主干线。X各等级公路组成中:高速公路114.912公里,占总通车里程的0.73%;一级公路551.0公里,占总通车里程的3.48%;二级公路2211.0公里,占总通车里程的13.99%;三级公路954.7公里,占总通车里程的6.04%;四级公路11560.4公路,占总通车里程的73.2%,等外公路408.0公里,占总通车里程的2.56%。X市和X市区路网发展现状见表3-7,表中数据为2010年的统计资料.X市主要公路情况见表3-6。X市主要公路一览表表3-6公路名称公路起止地点公路等级长度G107X段风头岭银盏坳一级250G106X段英德佛冈一级87G323X段分水坳鹰扬关一级175S252X段横石水江步二级133S269X段龙塘塘基岭二级29.5S114X段塘基岭南风坳一级25二级267S253X段沙口银盏坳一级7二级125.8S354X段四九三坑一级26二级85公路站场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到2010年底,全市有公路客运站6个,其中一级站2个,二级站2个,年平均发送旅客量5571.0万人次;全市有货运站4个,年发送量达到3863.0万吨。2010年底全市民用车辆拥有64291辆,其中市区拥有28328辆,占全市汽车拥有量的44.06%;说明X市区的车辆拥有量超过了全市车辆拥有量的三分之一。有关全市公路网现状见表3-7,其中省养公路2148.3公里,地方公路13536.9公里。X市公路网发展现状汇总表 表3-7项目单位X市指标值高速公路公里114.912一级公路公里551.0二级公路公里2211.0三级公路公里954.7四级公路公里11560.4等外公路公里408.0各级公路通车里程公里15800.1 3.1.2.2综合交通运输结构X市在逐年形成三种运输方式共存的综合运输体系。铁路运输主要承担远距离的大宗货物的运输和过境运输量,部分旅客运输也将由铁路来完成,近年铁路的货运增长较快但会逐年趋于饱和,随着新铁路的建成,铁路的客货运量将有一个大幅度的增长。公路在综合运输体系中仍占主导地位,大量的中短途客货运输量和铁路、港口交通枢纽的客货运输疏运等都要有公路承担。同时,广大农村的客货运输,城乡物资交流也主要靠公路运输来承担,随着未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第三产业的高速增长,一些小批量、高附加值、高时效货物也需要由快捷的公路来完成。因此公路运输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才能适应增长的客货运输的需求。水运主要为区域的货物运输服务,近年内会有较快的增长,但在运输中的比重逐年减少。全市共建有港口码头11个,2010年货物吞量达607万吨。为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规划,水路交通提出了“十二五”建设目标:全面协调发展,重点建设干线航道,并适当超前;通达支线,完善港口、码头的改造,进一步提升港口、码头的吞吐能力。19982010年X市全社会综合运输情况见表3-8表3-11。20052010年X市客货运铁路、公路、航道长度结构 表3-8年份线路里程(公里)合计铁路公路内河航道2005数量1571.341306.74150.5114.1比重10083.16 9.58 7.26 2006数量1549.81280.77151.73117.3比重10082.64 9.79 7.57 2007数量1546.691257162.02127.67比重10081.27 10.48 8.25 2008数量1563.31262.75158.68141.87比重10080.77 10.15 9.08 2009数量1562.91257158.8147.1比重10080.43 10.16 9.41 2010数量1563.431257172.44133.99比重10080.40 11.03 8.57 20042010年X市铁路、公路、航道客运量和客运周转量表 表3-9年份客运量(万人)客运周转量(万人公里)合计铁路公路水运合计铁路公路水运200436401233479382948692441926987257820054034109387847314438215192922496702006420896406943317486197042972075752007403210038904231424120652293129460200845671104376813228762240229948898620095366935183903653971890634540210892010557188536411942762216184410090134820042010年X市铁路、公路、航道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表 表3-10年份货运量(万吨)货物周转量(万吨公里)合计铁路公路水运合计铁路公路水运200438621522613109743168712341620511210315920053695146249310564152871133391970831048652006335412924008253949429945920269092793200734881342609745416535104085217381950692008310010025684323550987710022022657772200925626919915023082855319919331561771201028821092306467349087838542104885474520042010年X市铁路、公路、航道客货运输量结构表 表3-11项目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客运量公路95.3995.9695.5896.1396.796.4895.82水运0.980.511.041.161.021.042.41铁路3.633.343.382.712.282.481.77客运周转量公路79.0880.4881.3284.4986.2985.6684.69水运0.220.110.180.190.170.140.28铁路20.719.4218.115.3213.5414.215.03货运量公路67.6667.4771.5674.882.8477.7180.01水运28.428.5824.621.3613.9419.5916.21铁路3.943.953.843.843.222.693.78货物周转量公路47.5147.4651.3252.1962.0262.7160.30水运23.925.2523.522.8216.2720.0424.02铁路28.5927.2925.1824.9921.7117.2515.683.1.2.3综合交通运输评价利用表3-8表3-11对运输结构进行定量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3.1.2.3.1从表3-8可以看出X市各种运输方式历年运距的变化,铁路的客货运距明显高于其它运输方式,这说明铁路在长距离的客货运输中占有明显的优势,从各种运输方式运距的历年变化来看,除铁路运输外,运距有逐年增加的趋势;3.1.2.3.2客运量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货运量的增长速度,客运周转量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货物周转量的增长速度;3.1.2.3.3客运量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客运周转量的增长速度,这说明客运运输的距离增长不大;3.1.2.3.4从各种运输方式的增长速度来看,公路增长最快,铁路和水路有负增长的趋势;3.1.2.3.5从时间上来看,后三年的增长速度高于前三年的增长速度。3.1.2.3.6公路的客货运量在综合运输中占有绝对的优势,这表明了公路运输在综合运输中的主导地位;水运客运量所占比例较小,仅为百分之几,而货运量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这表明水运主要为区域的货物运输服务。从运输结构定量分析确定,公路运输在X市的综合运输中占主导地位。从公路运输功能来看,公路运输除了机动灵活、直达、装卸次数少等优点外,对短途运输还有快速、安全、舒适、运量大、效率高、货损少、运费低等优点,是现有其它运输方式所难以代替的。总的来说,X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输量都呈快速发展的态势。但与全省、珠江三角洲及沿海地区相比,全市公路通车里程仍然偏小,公路密度仍然偏底,公路技术等级较低;水运交通里程较小,通航等级较低;现有交通基础设施已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3.1.2.4综合交通运输特点3.1.2.4.1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加快对外开放对公路运输提出的新要求。“十二五”时期,是X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客货运输量将迅速增加,特别是大量的中短途客货运输量和铁路、港口交通枢纽的客货运输集运和疏运等,都要有公路来承担。同时,广大农村运输,城乡物资交流也主要靠公路运输的需要。3.1.2.4.2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变化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给公路运输提出的新要求。X市目前经济处于工业化前期社会,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上第一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世界上经济发达国家均已进入第三产业为主的社会,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中第三产业均超过50%。产业结构的变化,相应的产品结构也要发生变化。工业化初期,原材料工业急速增长,运输量大增;在工业化过程中,生产高值工业品和消费品平均价值明显增大,而它们的体积和重量却减少了。随着经济的发展,X市产业结构也将不断趋于合理,三大产业的比例将从2010年的13:53:34转变为2020年的8:60:32,第二、三产业所占比例将大幅度提高。第三产业是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关系密切的行业,主要是商业、物资业、对外贸易业、金融业、保险业、旅游业、房地产业、仓储业、居民服务业、饮食业和文化卫生事业等。这些行业的发展使公路运输客货运需求增加,客运方面人员流动频繁,出行次数增加,货运方面小批量,高附加值,高时效货物增加,要求优质,快速直达,而公路运输是满足这些要求的最好运输方式,因此公路运输要适应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变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3.1.2.4.3现代农业、乡镇企业的发展对公路运输提出新要求。随着经济发展,X市的农业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三高农业”、创汇农业、乡镇企业将有较大规模发展。根据规划,预计2015年农业总产值将达82亿元。公路运输具有面上运输的优势。公路运输能深入到其他运输方式不能达到的地区,是农村及乡镇企业运输的主要方式,也是城乡交流的纽带。因此,必须加快公路交通建设步伐,以满足现代化农业,乡镇企业发展对运输的需求。3.1.2.4.4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对公路运输的需求将更加旺盛。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人们对出行的要求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新的发展和变化,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将有3040%的人口居住在中心城市,其余大部分将分散居住在众多的卫星村镇中,村镇间、城乡间及城市间大量的短途运任务主要靠公路承担。加之X市旅游资源丰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外出旅游将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将引起客运量的迅速增加。因此,X市公路网规划建设应充分考虑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大量外出经商、旅游、学习、工作等引起客运量迅速增加的变化。3.2交通运输发展规划3.2.1X省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设施,对国民经济起促进和保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运输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的趋势。X省交通建设30年规划已基本敲定,在这个规划中,广东的高速公路网总里程将由现在的2520公里增至超过8000公里。而到2007年,广东高速公路骨架将基本形成,县到镇通三级以上公路,市到县通二级以上高速公路。据悉,此规划的目标将是广东基本实现交通现代化,其评估指针包括路网设计、路网完善、路网运输服务的功能以及路网养护等。作为泛珠三角区域的主要出海信道和内地与港澳运输的必由之路,广东交通基础设施在构筑“9+2”区域经济体系中有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广东将把高速公路网、航道网建设放在泛珠大背景中,加快项目的激活建设,加速打通区域间联系的“筋脉”,为构建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圈“先行一步”。在交通部最新制定的国家高速公路路网规划中,为泛珠三角安排了纵横交织、放射与环路结合的22条路线,远景规模大约3万公里,将形成以广州、香港为中心、呈扇形向内陆和沿海地区辐射的路线格局,将来在泛珠的旅行者和货物,一日内可到达福州、南昌、长沙、贵阳、南宁、海口及桂林、张家界等省会城市和旅游城市。为加快公路水路交通发展,改善区域交通运输条件,缩小区域内交通时空距离,加快区域交通一体化进程,建立高效交通运输服务系统,为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提供交通保障,国家交通部历经近2年的时间组织编制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规划纲要,规划期至2020年。根据X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到2015年全省各市要通高速公路、市到县要通一级或二级(加宽)公路,县到镇、镇到镇要通二、三级公路。通过对X省公路网现状的分析以及与国外发达国家差距的分析,X省制定了公路规划方案。 X省公路规划(单位:公里) 表3-12级别2004年2020年高速公路20233900一级公路705313980二级公路1929929000三级公路521515000四级公路4807854120等外公路84320路网合计 9186211600路网密度51.6165.17资料来源X省公路网规划2004.10规划的总目标是:根据全省二十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对公路交通的要求:高速公路连各市,一级或二级加宽公路通各县,二、三级公路通乡镇。作为全省确定今后公路发展规划总目标的基本依据。未来20年内广东公路规划目标。2015年目标:基本形成区域公路水路基础设施网络骨架,公路水路基础设施能力进一步提高,结构更加合理,功能更加完善;公路水路交通基本适应基本适应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珠江三角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020年目标:全面建成区域公路水路基础设施网络, 区域协调机制高效运转,建立通力充分、衔接顺畅、运行高效、服务优质、安全环保的区域公路水路运输系统,全面适应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合作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3.2.1.1公路目标:2015年,基本建成区域高速公路网络骨架和以区域高速公路上重要中心城市为节点的区域公路运输枢纽系统。区域高速公路网络里程达到2.5万公里,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达到3000公里。基本形成以区域高速公路为体,以区域公路运输枢纽为依托,以沿线大中城市为节点的区域快速公路客货运输网络。实现由珠江三角洲核心区与周边次核心区400500公里范围内的中心城市间当日往返,8001000公里范围内当日到达。珠江三角洲地区基本形成以广州为中心的2小时交通圈。 2020年,基本建成区域高速公路网络以及区域公路运输枢纽系统。区域高速公路路网络里程达到373万公里,其中珠江三角洲地区达到3300公里。建成以高速公路为体,以公路运输枢纽为依托,以区域内大中城市为节点的区域快速公路客货运输网络。区域内400500公里大中城市间当日往返,8001000公里当日到达。珠江三角洲地区基本形成3小时交通圈。重点基础设施规划高速公路网:泛珠江三角洲区域高速公路网由国家高速公路和部分地方高速公路组成,规划总里程约3.73万公里,其中国家高速公路约2.85公里,地方高速公路约8800公里。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国际高速公路网,里程为3300公里。泛珠江三角洲区域高速公路网布局形态归纳为“十射、六纵、五横、六条国际通道及三个环线”。区域公路运输枢纽:泛珠江三角洲区域公路运输枢纽是依托区域高速公路网,位于重点节点城市,与其它运输方式有机衔接,具有重要经济意义的公路运输中心,由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和重要的区域性公路运输枢纽城市构成,共计65个。泛珠江三角洲区域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包括:广州、深圳、福州、湛江、厦门、汕头、岳阳、长沙、南昌、南宁、成都、昆明、贵阳、柳州、桂林、海口等16个城市。3.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