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概况2011-5-1.doc_第1页
世界地理概况2011-5-1.doc_第2页
世界地理概况2011-5-1.doc_第3页
世界地理概况2011-5-1.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地理概况一、七大洲和四大洋1、七大洲世界海陆分布:陆地占29%,海洋占71%大陆:亚欧(最大)、非洲、北美、南美、南极、澳大利亚六块大陆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 格陵兰岛-世界最大群岛:马来群岛-世界最大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 阿拉伯半岛-世界最大大洲(大陆+岛屿) 概念: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分布 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北美洲、南美洲在西半球,南极洲跨东西半球 亚、欧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大洲 亚、非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界线 南、北美巴拿马运河 亚、北美白令海峡 南美、南极德雷克海峡欧、非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大洲面积:亚洲4400 非洲3000 北美洲2400 南美洲1800 南极洲1400 欧洲1000 大洋洲9002、地跨两洲国家:地跨亚欧两洲的国家:俄罗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哈萨克斯坦;地跨亚非两洲的非洲国家(亚洲部分西奈半岛):埃及;地跨北美洲、大洋洲的北美洲国家-美国(夏威夷岛);地跨亚洲、大洋洲的亚洲国家印尼(新几内亚岛的一部分)南极洲 未有定居者的大陆 位置最南、平均海拔最高、跨经度最多(360)的大洲3、四大洋太平洋最大、最深(马里亚纳海沟)、最复杂(海底地形、洋流)大西洋面积第二、深度第三。板块张裂-大西洋海岭、完整的洋流印度洋面积第三、深度第二,南北印度洋洋流不同:北印度洋洋流季风洋流;南印度洋洋流逆时针方向洋流北冰洋面积最小、深度最小,大部分海区全年结冰。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穿越北冰洋航线最近航线二、各分区地理位置1、东亚: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东部,绝大部分在北温带,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日本等国。2、东南亚:地处亚洲东南部,是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马六甲海峡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海上通道;范围包括中南半岛(中央经线为100E),马来群岛(马六甲海峡夹在马来群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共11个国家。3、南亚:地处亚洲南部,喜马拉雅山以南,印度洋以北的地区。范围包括北部两个内陆国(尼泊尔、不丹),中部三个临海国(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南部两个岛国(马尔代夫、斯里兰卡)。4、中亚:地处亚欧大陆的“心脏”部位,距海远,范围包括五大国家(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古代是丝绸之路,现代是第二亚欧大陆桥,战略地位重要。5、西亚和北非:地处“两洋”(大西洋、印度洋),“三洲”(亚洲、非洲、欧洲),“五海”(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是海陆交通要道(苏伊士运河埃及,土耳其海峡土耳其),北回归线横穿南部。6、撒哈拉以南非洲:好望角新航线的发展,对欧洲的经济和政治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此地区地处印度洋,大西洋之间的低纬地区,南回归线和赤道横穿,范围包括49个国家7、欧洲西部:欧洲西半部,北邻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靠地中海,包括北欧、西欧、中欧、南欧四部分。8、欧洲东部和北亚:东欧西起波罗的海东海岸,东到乌拉尔山,北起北冰洋,南到黑海、高加索山之间的欧洲部分,它的面积占欧洲的一半,7个国家;北亚是指亚洲北部属于俄罗斯的领土部分,它从乌拉尔山向东延伸到太平洋沿海,北邻北冰洋,南抵哈萨克斯坦、蒙古、中国的国界,面积占亚洲地区的1/4。9、北美:地处西半球北部,北美洲的中部和北部,北临北冰洋,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南临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包括加拿大、美国和格陵兰岛。10、拉丁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部分。地处西半球,地跨赤道,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北临加勒比海,南邻德雷克海峡;范围包括北部西印度群岛,墨西哥高原,中美地峡,南部南美大陆,巴拿马运河。11、大洋洲:西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介于亚洲和南极洲之间,地跨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范围包括“一个大陆(澳大利亚)、四个岛屿(新几内亚岛、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南北岛)、三大群岛(波利尼西亚群岛、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美拉尼西亚群岛)”,战略位置十分重要。12、南极:地处世界最南端,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范围几乎在南极圈内,四周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环绕,未来南半球各大洲间横越南极空中交通的唯一中间基地。13、北极地区:北极圈以北的广大区域;范围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以及沿岸的亚、欧和北美的陆地和岛屿三、世界各分区地形概况1. 东亚。总括:东部沿海: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和岛屿,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西部内陆:高原山地为主。著名山脉:阿尔泰山(蒙古),昆仑山(中国),喜马拉雅山(中国)。著名高原:蒙古高原(蒙古),青藏高原(中国)。2. 东南亚。中南半岛: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南部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马来群岛:三大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地形崎岖,平原较少。3. 南亚。三列:北喜马拉雅山脉南侧山地;中两大冲积平原(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南德干高原(亚洲最大的高原,西部略高,东部略低,起伏和缓的古老低平高原)。著名山脉:西高止山(印度西部),东高止山(印度东部)4. 中亚。总括:以丘陵平原为主,沙漠广布。著名平原:里海沿岸平原,图兰平原。著名丘陵:哈萨克丘陵。5. 西亚和北非。 总括:以高原为主,平原狭小,沙漠广布。 著名山脉:阿特拉斯山(非洲西北部,阿尔及利亚),大高加索山脉(西亚,为亚洲和欧洲分界线),扎格罗斯山(西 亚,伊朗)。著名高原:伊朗高原(伊朗),阿拉伯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著名平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尼罗河谷地和三角洲。6.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总括:以高原为主,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东非大裂谷。著名山脉:德拉肯斯山脉,乞力马扎罗山(肯尼亚)。著名盆地:刚果盆地(世界上最大的盆地)。著名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7. 欧洲西部。总括: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内海;以平原和山地为主,山地多东西走向;冰川地形分布:挪威峡湾。著名山脉: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阿尔卑斯山脉。著名盆地:巴黎盆地。著名平原:西欧平原,波德平原。8. 欧洲东部和北亚。总括:地形比较平坦,以平原、高原为主,东高西低,南高北低。著名山脉:乌拉尔山(亚洲、欧洲分界线);东西伯利亚山地。著名平原: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著名高原:中西伯利亚高原。9. 北美。总括:纵列分布,山脉与海平行。东部:高原、山地地区。中部:平原区(冬冷夏暖)。西部:高山区,山脉、盆地和高原相间分布,地壳不稳定,火山地震活动频繁。著名山脉:海岸山脉,落基山脉,内华达山脉;著名高原:拉布拉多高原。10. 拉丁美洲。总括:北部:以高原为主;西部以安第斯山为主;东部平原、高原相间分布。著名山脉: 安第斯山脉,科迪勒拉山系。著名平原:奥里诺科平原,亚马孙平原(世界第一大平原),拉普拉塔平原。著名高原:圭亚那高原,巴西高原(世界第一大高原),巴塔哥尼亚高原。11. 大洋洲。三列:东部,山地(大分水岭),大堡礁;中部,平原(大自流盆地澳大利亚盆地);西部,低矮高原(占澳大利亚面积一半)。三类岛屿:大陆岛面积较大,地势较高,如塔斯马尼亚岛;火山岛海拔较高,地势险峻如夏威夷群岛;珊瑚岛面积较小,地势低平,如大堡礁。12. 南极。冰雪高原(平均海拔最高:2 350m);90%大陆冰川;淡水水库。13. 北极。冰雪、冻土覆盖面积广。四、世界各分区气候分布及特点1. 东亚。(1)东部沿海:季风气候显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润。(2)西部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燥,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2. 东南亚。(1)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南半岛大部分、菲律宾群岛北部,夏季高温多雨)。(2)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马来半岛南部和马来群岛大部分,常年高温多雨)。3. 南亚。(1)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印度半岛大部分)。(2)热带沙漠气候(西北部,印度河中下游;巴基斯坦以热带沙漠为主)。4. 中亚。冬冷夏热,降水稀少的温带大陆干旱半干旱气候。5. 西亚和北非。(1)热带沙漠气候为主。(2)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6.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炎热多雨,“热带大陆”,“干旱大陆”。(2)热带草原气候:世界第一,南北半球通过东非高原连成一片。(3)热带雨林气候: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4)热带沙漠气候:大陆西南部南回归线附近。(5)地中海气候:局限在最南部的沿海地区。7. 欧洲西部。(1)海洋特征显著,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西部)世界最典型形成原因:海陆位置;大气环流(终年西风);地形 因素;大陆轮廓破碎,利于西风深入;洋流(北大西洋暖流增湿增温)。(2)北部南部分别为极地气候、山地气候。(3)南部:地中海气候。(4)中部:温带大陆性气候。8. 欧洲东部和北亚。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各地差异较大,北部有终年严寒的极地气候,南部有地中海气候和温带草原气候,东部有温带季风气候。9. 北美。(1)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2)西部:太平洋沿岸狭窄的温带海洋性气候(40N60N),西部广大高原区形成半干旱区,南部狭窄的地中海气候(30N40N)。(3)东部:降水自沿海向内陆递减,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35N以南的地区为亚热带湿润气候。10. 拉丁美洲。(1)气候以湿热为主,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也有面积广阔的热带草原气候区。(2)气候受地形的影响比较显著,热带平原地区气候湿热,高原地区气候比较温和;高山地区气候和植被都有明显的垂直变化;安第斯山脉南段,西侧盛行西风,迎风坡多雨,而东侧背风坡地区则干燥少雨;南美西海岸受山脉的阻挡,气候呈狭长分布于沿海地带。11. 大洋洲。(1)大陆部分炎热干燥,沙漠、半沙漠分布广泛,气候带呈半环状分布;岛屿气候湿润。(2)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原因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东南信风来自于海洋和暖流上空,地形因素为地处在大分水岭迎风坡。(3)热带草原气候:北部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南部受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东部地处大分水岭背风坡。(4)热带沙漠气候(被南回归线穿过;西澳大利亚寒流)。(5)西南部和东南部局部地区为地中海气候(30S40S)。12. 南极。(1)酷寒:纬度高,热量小;海拔高,降温幅度大;冰雪对太阳的反射极强;暖季在11月次年3月,利于科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