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课标要求内容目标提示与建议1.1观察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资料演示:都市文化生活、乡镇文化生活、边远地区文化生活等,展现了文化在精神生活中的印记。日常生活的环境,如校园、社区、网络等,体现着生活环境的文化价值。文化生活具有不同于经济生活、政治生活的特殊性。1.2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请学生推荐对自己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活动或文艺形式,如报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影电视、文化娱乐、艺术品、文化旅游等。调查:当地文化产业及文化消费的状况。资料演示: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基本观点1、文化的形式、普遍性和差异性文化的形式多种多样。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人人都有自己的文化生活,但这些文化生活,又无不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文化既有古今和地域之别,又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同时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文化也都有所差异。2、文化概念的内涵这里所讲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3、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1)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2)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4、人们文化素养的形成和表现(1)每个人所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2)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人们的文化素养正是通过这些物质活动和物质载体表现出来的。5、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1)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6、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在经济的基础上相互影响: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2)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交融当今社会,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对推动经济建设越来越重要;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随着世界多极化的发展,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借助文化渗透的方式,竭力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企图削弱和取代别国的民族文化,以推行强权政治,使得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7、文化在综全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1)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2)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重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3)我国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知识整合(1)文化的形式_。从时间上说_(2)文化现象的普遍存在从空间上说_1、文化“万花筒” 人们的文化生活呈现出_的色彩(3)文化的差异性文化既有_与_之别,又有先进与_、_之分文化是相对于_、_而言的人类全部_活动及其_。体 味 文 化(1)文化的内涵 文化既包括_、_、_等具有_性质的部分,又包括_和_、_和_等_的部分文化是由_所创造、为_所特有的。(2)文化是_ 文化是_的产物2、文化是什么 特有的现象 人们在_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_和_文化人们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 _ _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_,接(3)人们文化素养 受_而逐步培养出来的。的形成和表现 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_, 文 化 与 社 会 精神产品离不开_。(1)文化的形式有_(2)人们进行文化_、_、_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3、文化的力量 (3)文化作为一种_力量,能在人们_、_ 的过程中转化为_,对_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_历程中,而且表现在_和_的历史中文 化 与 经 济 政 治_是基础,_是_的集中表现,_是_的反映(1)在_基础 _决定_,_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上相互_ 反作用于_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_不同,对_也不同(2)在_的进 _与_相互_程中相互_ _与_相互_(1)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_力、_力和_力之中,成为_力的_。2、文化在_竞争中(2)在世界_和经济_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的_和_越来 _国家,不仅在_发展而且在_发展上越突出 都面临_。(3)我国要想在激烈的_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把_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问题导学1、文化的多义性“文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义性。在有些场合,人们用“文化”一词来区分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区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和人的活动,把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都称为“文化”。这种广义的“文化”概念与“文明”的含义相近。例如,考古学中讲的“文化”通常就是这种广义的文化。在有些场合,“文化”一词又被用来专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指人们受教育的程度,这些都是狭义的“文化”。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我们所讲的“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它既不同于那种广义的“文化”,也不同于那种狭义的“文化”。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和享用文化。在文化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社会实践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因素。文化不属于神的世界,也不属于人以外的动物世界,而属于人类社会。虽然动物也有类似人类文化的现象,但不能说明动物的活动和人的文化活动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人类是通过在实践中创造的工具和语言符号来进行活动的,而动物主要靠天然工具和本能来活动。如人类捕鱼所使用的渔船、渔网等多种捕鱼工具,人们传递信息所借助的电话、互联网络等多种通讯设备,以及人类在实践中所用的语言符号,都是人类自己创造的。文化是人的创造,人也离不开文化。人之所以能创造文化,是因为人在劳动中形成了发达的大脑,拥有世界上结构最为复杂的物质形式,从而有了创造文化的物质器官,这是人以外的动物所不具备也无法比拟的。人之所以离不开文化,是因为文化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据,不经过一定文化环境的教育和熏陶,从而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人就不能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也就不成其为人。3、正确理解文化概念。“文化”概念,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方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科学技术、语言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正确理解文化概念,要把握以下几个基本点:其一,从文化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这就是说,文化与人类社会俱来。当人类从第一次使用兽皮遮体、保存火种烘烤食物那一刻起,不仅诞生了文化,也从此离不开文化了。其二,从文化与人们个体的关系来看,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从社会生活的体验中,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有文化。也就是说,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享用者。其三,从物质载体与精神文化的关系来看,文化现象实质上是精神现象。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但我们观察所有文化现象都主要是着眼于人们的精神世界,归结为人们的精神生活。自我测评测评一 体味文化一、选择题1、原始部落有“图腾崇拜”,现代社会有“信息高速公路”,人们出生前有胎教,出生后在咿呀学语,成长过程中又常听音乐歌曲,常看电视节目和书刊杂志。环顾我们身边的生活,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社区文化、都市文化、乡镇文化、村落文化,还有转瞬间已不再新奇的网络文化等,我们的生活就是一个文化的大观园。上述材料说明:文化现象无时不在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我们的生活就象一个文化“万花筒” 文化现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A、 B、C、D、2、我们讲文化生活,这里的“文化”是指:A、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即人类“文明”B、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人们受教育的程度C、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的“文化”3、人们使用渔船、渔网等多种工具捕鱼,借助电话、互联网等多种通讯设备传递信息,而动物则主要靠天然工具和本能来活动。这说明:A、动物的活动和人的活动在本质上是相同的B、动物活动的现象也是文化现象C、文化活动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D、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4、关于文化生活中的“文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它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它不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文化包括人类活动的整个过程以及活动方式、手段,其中既有积极成果,也有消极成果文化发展中的积极成果就是文明A、B、C、D、5、文化是人的_的产物A、精神活动 B、社会实践 C、社会教育 D、经济活动6、每个人 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_而逐步培养出来的。对社会生活的体验 参与文化活动 接受知识文化教育 参与政治活动学习自然科学 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A、B、C、D、二、非选择题7、在古希腊的传说中,是“先知者”普罗米修斯给人类带来了文化。普罗米修斯靠他弟弟厄庇米修斯的帮助,按照神的形象用泥和水创造了人,并赋予人以生命。他又违抗宙斯的禁令,盗取天火送给人类,使人间有了火;还把各种知识和技艺传授给人类,使人类有了文化。材料认为文化是怎样产生的?请谈谈你对文化起源的认识。测评二 文化与经济、政治一、选择题1、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表现在:在经济基础上相互影响在政治基础上相互影响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交融在对外开放中相互交融A、B、C、D、2、下列关于经济、政治、文化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B、一定的政治由一定的经济、文化所决定,又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文化C、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D、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的独立性3、下列概念中体现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一组是:文化消费 文化生产力 文化产业 文化产品文化力量 文化竞争 文化霸权主义A、B、C、D、4、随着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这句话蕴涵的道理是;A、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C、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D、经济发展是文化进步的物质基础5、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下列能够全面直接地反映这一观点的选项应该是:A、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B、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C、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D、落后的、腐朽的文化会阻碍社会的发展6、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的竞争展开,发展的优势蕴藏于知识和科技之中,社会财富日益向拥有知识和科技优势的国家和地区聚集,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上占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据主导地位。这主要说明:A、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B、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C、综合国力是一国国际地位的决定因素D、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二、非选择题7、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所以,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请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能力提升江泽民说:“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请说明 江泽民同志的这段话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思维拓展1、材料一:在美国,电影、电视和音像出版等总收入已经成为出口创汇高于航天业的第一大产业,占据了40%以上的国际音像市场份额。单是好莱坞一部影片泰坦尼克号,在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上映后,就赚回了约20亿美元的票房收入。美国文化产值更是占了本国GDP的1/5左右。目前,英国文化产业年均产值600亿英磅,文化产业发展速度约为国内经济发展速度的两倍;日本 一年的文化产业销售额是11万亿日元相当于该国钢铁业的两倍、汽车业的一半。材料二:2004年首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举办了十多场专项展览,如数字广播电视产业展、国际动漫画卡通游戏展,中外文化精品展、中国国粹暨当代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国际印刷精品暨技术设备器材展等。“文博会”引来全国700多个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引资380多亿元,其中超亿元的项目80个,5000万元至1亿元的项目54个。材料三:列宁说“文盲是站在政治之外的,必须先教他们识字。不识字就不能有政治,不识字就只能有流言蜚语、传闻见闻,而没有政治。”材料四:人们谈论近代资本主义革命,总是从欧洲文艺复兴运动讲起;人们谈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总是从新文化运动讲起。在中国古代,虽然曾经分裂为不同的政治共同体或者经济共同体,但是始终属于同一文化共同体。中华文化从来不曾中断,从来不曾分裂。正是统一的文化这根红线贯穿中国历史,虽然历经三国鼎立、五代十国、南北对峙,但却一次再一次地走向统一。材料五:法国朝野内外纷纷指出:“来自美国的文化潮流,正在威胁法国的电影和音乐行业,以至整个法国的文化生活”,“如此下去,我们的了孙将不再是欧洲人。”上述五则材料共同反映的道理是什么?请阐述这一道理的内容。2、材料一;在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直接推动下,世界各国文化产业迅速发展。美国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2003年已经上升到第4位。美国的影视业,已成为居于前列的创汇行业,与航天航空业和现代电了业并驾齐驱。近年来,英国文化产业平均发展速度是整个经济增长率的近两倍,年产值近600亿英磅,从业人员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5%,每年的出口额达80亿英镑。在日本,文化娱乐业的赢利已超过汽车工业的赢利。 材料二:2000年,我国25至64岁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7.97年,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如1998年美国为12.7年,日本为12.3年、英国为11.9年,德国为13.5年。经过努力,到2020年,我国从业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将达到10至11年,但也只是高中水平。统计表明,25至64岁的从业人口中,我国75%的人是初中和小学水平,而美国86%的人是高中和高中以上水平。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 (1)材料一直接反映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 (2)从料一和材料二我国国民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的比较中我们还应得到什么感受和启示?参考答案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自我测评测评一 体味文化一、选择题1、A 2、C 3、D 4、C 5、B 6、A二、非选择题7、(1)材料认为文化是上帝的杰作,是神灵的恩赐。(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实践中获得和享用文化。材料说的是在人类历史上流传的关于文化起源的神话传说,但并不是神创造了人类文化。相反,作为人类文化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的神话传说,本身也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测评二 文化与经济、政治一、 选择题1、C 2、A 3、D 4、B 5、B 6、B二、 非选择题7、(1)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经济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所以说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是正确的。(2)另一方面,一定的文化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给经济以重大影响。不能简单地认为文化是经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它还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那种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物质条件差一点,精神文化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不符合历史发展的事实,所以认为文化的发展始终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是错误的,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地把握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辩证关系。能力提升(1)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精神武器。(2)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并发展着文化。(3)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租房出租补充协议书
- 装配式建筑施工员合规检查配合考核试卷及答案
- 公司茶叶拼配师岗位合规化技术规程
- 生化检验员安全生产合规考核试卷及答案
- 公司黄金氰化工合规化技术规程
- 2026届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第一初级中学数学七上期末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第二中学2026届数学八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退休再聘劳务合同
- 专项客服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专科知识培训目标课件
- 2025年吉安县公安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留置看护男勤务辅警29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新疆警察笔试题及答案
- 剖析自发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血管重塑因素与精准诊疗策略
- GB/T 8165-2025不锈钢复合钢板和钢带
- 物理跨学科说课课件模板
- 骨科围手术期疼痛的管理
- 手术麻醉科室简介
- 安全标识教学课件图片
- 钢筋班组安全技术交底
- CJ/T 448-2014城镇燃气加臭装置
- 燃气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驱动因素与挑战-洞察阐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