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有心得]范文.doc_第1页
[学有心得]范文.doc_第2页
[学有心得]范文.doc_第3页
[学有心得]范文.doc_第4页
[学有心得]范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有心得范文 学有心得翁同龢鉴藏大系略稿(九)拓晓堂1866年5月12日(同治五年丙寅三月廿八日)数月间翁同龢侍讲帝鉴甚忙,几无暇收藏事。 是日皇上温书艰涩,精神甚倦,故无侍讲。 翁同龢出游厂肆见旧画真君移家图立轴、罗两峰钟进士,致佳。 5月13日(三月廿九日)是日,倭仁(艮峰)先生借观新拓本颜鲁公祭侄文,翁覃溪跋所谓聂双江本;胡承诺峄志,李申耆刻本。 6月10日(四月廿八日)翁同龢在厂肆智果堂见一册似阁帖。 6月12日(四月三十日)是日有贾人持碑帖来府,内有宋拓九成宫一册,不佳;宋拓二王帖,跋称原是宋库装本,现已新装,恐有作伪,然墨色粲然可爱。 此两件均是许(乃昭)师家物。 同日为刘文清(墉)书百家姓楷书册题诗。 6月13日(五月朔)是日翁同龢为人作书极多,懒于出门。 有贾人持旧拓本麓山寺、醴泉铭来售。 6月15日(五月初三日)是日翁同龢借得李兰生处梁子恭藏宋拓本九成宫,实不如翁同龢所藏本浑厚,疑为翻刻本。 次日李兰生借翁同龢藏本九成宫醴泉铭去。 6月22日(五月初十日)是日有贾人持宋拓本智永千字文来,后有吴士谔跋,“侄方纲摹”四字尚可辨,英煦斋、查映山收藏,较翁同龢收藏本远胜。 汪中嘉跋言,永师千文有避唐讳三字者,今不见传本云云,不知何据。 翁方纲先生每疑此为是北宋人伪迹,以其避宋讳也。 7月8日(五月廿六日)翁同龢假庞宝生归评史记对勘。 此后数日间,翁同龢闲中校勘归评史记。 7月13日(六月初二日)翁同龢游厂肆,寻访绛帖未得,见董其昌临蔡帖、钱南园临古卷、梁闻山临古册,皆佳。 十日后(7月23日),翁同龢以京钱廿六千购得董临蔡帖册。 7月17日(六月初六日)(倭)艮峰先生赠翁同龢孝弟图说一册、弟子规两册。 7月27日(六月十六日)是日有持唐伯虎画卷来府兜售,画尚佳,未敢信为真迹,有唐寅梅港读书闻蛰诗一首特妙。 后有正德乙亥年文征明题长诗,注云伯虎久寓治平,岁暮有怀,扁舟过访,出其所绘秋林读书梅港闻蛰图见示,即席赋别,并书于卷尾,匆匆不及计其工拙耳。 7月31日(六月二十日)是日德宝斋持麓山寺碑来售,较新拓本多十余字,百余年前拓本也,价甚廉,拟购置。 8月1日(六月廿一日)是日翁同龢到厂肆见皇甫碑甚佳,又王梦楼临颜书册甚好。 8月4日(六月廿四日)翁同龢是日到厂肆见拓本陈德碑,刘燕庭故物。 此碑仅见于褚千峰访碑录,云伊访得原拓书本数本,原石已经为土人所毁。 次日,翁同龢借得陈德碑,发兴勾摹,以油素钩之,竟日才得其半。 8月8日(六月廿八日)是日翁同龢题诗吴春海岁寒登岱图,用册中宗涤楼韵。 8月24日(七月十五日)是日翁同龢见董香光临古帖十册,极佳。 8月25日(七月十七日)是日翁同龢见刘燕庭旧藏周谯郡太守曹君碑,校金石粹编,多出五十余字。 9月14日(八月初六日)是日夜翁同龢题许裕山(裕坚)种梅图,赋诗七律二首。 9月19日(八月十二日)是日卞颂臣来翁府,以玉泉山水道图见示。 9月25日(八月十七日)是日夏县令戴幼安赠翁同龢司马温公全集四函,校勘不精。 9月28日(八月廿日)是日翁同龢有幸见宫中懋勤殿藏宋元画数幅,其中黄鹤山画小祯极佳。 10月2日(八月廿四日)翁同龢开始抄写孝经,照原石台本,叶数少,无注,便于诵读,此本是翁同龢将向同治进呈御览之本。 次日抄写完毕。 10月3日(八月廿五日)翁同龢是日晚到厂肆,见赵松雪致中峰和尚十八札,后附管仲侄一札。 叹为绝妙,携归细审,乃双钩本也。 另见刘燕庭故物孔元上碑,尚旧。 10月5日(八月廿七日)是日翁同龢出旨到厂肆,以孝净交订,另见王觉斯字卷,临阁帖极有变化。 10月11日(九月初三日)翁同龢到厂肆访钱求赤手批后汉书未得,此后翁同龢多次到厂肆访求此书未得,另已五金购得宋拓裮台铭。 10月12日(九月初四日)翁同龢开始校勘史记,从钱警石本临,钱以宋本校勘,多所是正。 11月3日(九月廿六日)是日翁同龢在场肆见曾笙巢宋拓圣教序,尚好。 11月9日(十月初三日)翁同龢是日购近拓本汉碑四本,另赵书大洞经,墨迹双钩本,神妙。 此外,董其昌临阁帖十册,先公曾鉴赏之物,今重逢之,欲以十二金暂时质押,可见许否。 11月26日(十月廿日)翁同龢过厂肆见唐俭碑,似双钩本。 11月30日(十月廿四日)翁同龢到厂肆,见大观帖三册,细考与翁覃溪所云不合,以为明刻。 另刘石庵字两册,借佳。 同日,徐荫轩以所藏阁帖首册见示,似贾似道刻本,尚旧,大抵是明初拓本。 12月2日(十月廿六日)翁同龢是日游厂肆,见固山碑,携归赏玩。 12月4日(十月廿八日)翁同龢代笔御书福寿龙虎等四十二字,岁末上颁赏诸臣者用。 是同治五年所谓御笔颁赏福寿龙虎、平安如意、吉祥如意等皆为翁同飨代笔。 12月28日(十一月廿二日)是日翁同龢到厂肆得旧帖数种,有渤海藏真帖残本数册、灵飞经不全、黄庭内经尤为可爱、阁帖残本,石断而旧拓,细瘦无足取,不识何本也。 次日,翁同龢所得诸帖,以为阁帖虽断烂,然拓颇旧,疑是泉州帖,其纸尾有细书铜课等字,竟明代题本也。 五日后翁同龢以十二千钱购得此泉帖,余退还卖家。 是日晚间,翁同龢应邀赴庞宝生处饭,观其新收惠栋批校十三经注疏,通部朱墨批注,精校至此,至宝也。 12月31日(十一月廿六日)是日翁同龢到厂肆,见董其昌临怀素自叙帖,八十岁所作;刘文清书法册,皆佳。 四日后翁同龢将刘文清书法册退还卖家。 1867年1月3日(十一月廿八日)是日翁同龢到厂肆,得汝帖四册,嘉靖以前拓本,墨光如镜。 此帖石已断,求佳拓不可得。 庚申年间翁同龢曾得一断残本不足观,先公见之,眷怀旧事,摩挲不释,跋而藏之。 今乎观此未断损本,宜何如珍重耶!1月9日(十二月初四日)是日翁同龢到厂肆以六金之价得渤海藏真帖残本。 1月29日(十二月廿四日)是日翁同龢见梁闻山旧藏说罄本砖塔铭,索重值。 2月11日(同治六年丁卯正月初七日)翁同龢是日到厂肆,觅得南监本汉书,夜归秉烛临姚姬传先生点本一册,将以赠赵元卿。 后两日间翁同龢继续临姚姬传先生评汉书。 2月15日(正月十一日)是日翁同龢到厂肆购得旧拓本石淙游晏诗。 2月18日(正月十四日)是日翁同龢游厂肆收获甚丰。 得有刘石庵书法册极精;旧拓本礼器碑,沈文忠公旧藏之物,去岁曾见之,索四金。 途中遇到张香涛(之洞),携黄庭经一册,纸墨极古,后有俞紫芝、危素跋,拟为越州石氏本也。 2月19日(正月十五日)是日张香涛向翁同龢展示黄庭经,淡墨拓本,笔笔圆湛,较余藏本有仙凡之别,非元秘阁本,即越州学舍本也,研寻数时,爱不释手。 黄庭经不全本有越州石氏刻者,全本则未闻也。 后翁同龢将此本带回家中,怀疑为秘阁本,次日送还张香涛。 另有旧拓本韩敕碑翁同龢出三金之价未得。 2月21日(正月十七日)是日翁同龢题王蓉丈商彝图。 3月1日(正月廿五日)是日,翁同龢见铜板地图,与其旧藏本相同,泥补画配足。 3月11日(二月初六日)是日有贾人持旧拓华山碑,冶亭先生旧物,尚好,不知是何翻本也。 3月17日(二月十二日)是日翁同龢到厂肆,见董香光画,临方长卷,极佳;得董香光集字楹帖;王梦楼序思元主人(豫邸)诗册,书法学诒晋斋,全失本家笔,字极陋,诗亦不佳。 3月25日(二月廿日)是日翁同龢到厂肆,见圣教序未断本,十年前曾见一本可知此刻非仅见者也;隋文皇龙华碑,碑额曰奏为文皇帝敬造龙华碑,此碑金石萃编不载,赵之谦补访碑录有之,下但书“陕西”二字;左传巾箱本,似宋刻本。 次日翁同龢还隋龙华碑、圣教序曾笙巢旧物,六十金。 3月27日(二月廿二日)翁同龢确认左传巾箱本为宋刻本,屈党户之户字可证。 贾人云九经皆全,索植三十余金,但未见全书也。 3月30日(二月廿五日)是日翁同龢见恽南田立轴山水,甚超隽,盖得之于笔墨之外者。 宋刻五经巾箱本索重值,遂还之。 4月2日(二月廿八日)是日翁同龢见王石如仿巨然画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