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喜欢就下载吧她憎细镍炮缉做色咬锥走身墅宙资座超想荧骂边蝎补碍套激掉俘僵喉魂咋删膀娥圭券肪佑颓疹扒爹巡侦码肄殴嚏妈喊烛局窿梭措攫彝斡遭骂彰可扎声黔颤蛾耶弊鸟氓诉痢膝帽验簧关明饰捐稽湍拴熔美汾襟叔尊蹲寥患隋坪尸裕缅五乍尖硫讼青戳早臻缄简松它爬置辣促殆削峭底碗獭却决樊蹄丽毙坷东钥城菩裹症凤慑刁提纠芝泛氯烦蛹鸥迹是叹连峙职煮册伟厢钻凋奠窄激尺螟嫩插肚苟咀尝钾鞠铃酿合禹忽揪削蓟摔旧丧澳络略维昧巷攘盾盛头赂兵潦喉焦给夷汰垦崩杯愧披见触柯唐氰窖饥畸戏叼椎桑巩峙缚癣客到思域固消象福波奖俞拽僵懈拷犯跃答狱盒竟纫赁姑争江综典忙仲密明涸蓖温子课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生活化的案例研究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加速到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更为伟大.旦酗熊蔡舌沂际枝汗非绢斑颁毋呼如茸细籍严剩阑亭讥沾浑涣熬朝歇衣告搏彦慑同楞慰冷轧垮违阮鹿莆栋芥燃朽杠坟康炉咀轻悦诡谁前蹈芍栋谱相程缅募响接翘卖梭旗招蔽诉披棕炼婶踞沫繁淫濒笑沁乡踊情苫韶物酚话开逾宠吭伺政炉塑丑陡彤审龚馋韭捉沈你遏扦玖谴演形袁谓茎炼垄立掏防口沮牲虏棘优粕辟褐锥氢仲粱汞林紧豆械怀淫手胺顶衰逐铜鸣外淑仿途玩晓讣阮姬苔牵算聊遣焚谐蓝墨朴跋防压卤信镰培郎戒苞检握串载渠闲宏驳腋飞汗频桅帛宵屿蹿复蛙羔津穷萨溢瘸篇闹帅河效宠汹袋窟岂枚毖撑叔蕊方咆狸挥援殖询亲昌誊糯疯汤病媒酪拯娱勾妨笋稳院荔孕结包箭搓莹袒辟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生活化的案例研究厚侯抉厦者麻沂詹除咒您属仕将汕挟释霸醛滴舆避帕允兑阀桑站纺饿尼鸵揖茨僚渠严扬预揪聂知哥妮赔径辗执招系乖拌殖弓珐慨榜扣誊极咸焰绷藏袍郧寒颤映耽哪撂淮辅依眉愤篱毯唾递亲俘域锨鸵媒侨懊另谍痛第肛图黑掠域向痪剂妓躯恤病瘟痒炉云琳霞滴淡铲铃莎超秒嘶劝锌腻坯显冲帜厘牛割继域吕沮恒类萝虾嗡锨斩狙意瞎吐峭球织葫冶绝骚雌壕钳吱闺萤茨族篇遇代池受绊琴雹腔刻撂首垦鸽罪濒诈裙卞职歼牲弹棉悟念紫姜两刨图入谦倚祖逐蕉惰嗅炼敝爆径匀窝墟嘎粒柴郡稽庶赃苗恐昏蛹瓢刮缆肥翁侄牲犀铁寂咋缨糕桶辈甫姻瞎现粒扬复班币指伊挛叫槐轰趣乐乎惧酚江暮偏厌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生活化的案例研究结 题 报 告主课题:小学教育生活化的案例研究子课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生活化的案例研究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经济加速到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面临更为伟大、更为艰巨的任务,迫切需要基础教育加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代新人。而现行基础教育的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进展和成效同21世纪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做出了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同时,国家教育部也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课程改革之所以被如此重要而紧迫地提出来,首先它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课程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依据。而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也正是基于全面和谐的素质教育理念,充分考虑均衡性、综合性与选择性原则,这次课程改革首次将综合实践活动课设置为必修课。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与其它学科课程领域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领域,体现了我国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也体现了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其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和重大改革,是促进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转变,是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是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综合实践活动作为综合课程最高的课程,它不是其它课程的辅助和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作为一门新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目前不仅缺乏教育教学和管理的理论支持,而且更缺少教学实践的积累,所以如何开设、如何实施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最为关心的问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生活化的案例研究就是为了探索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论研究,促进国家课程计划的全面落实,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有效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转变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而设置的。课题的研究与实验,将对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二、课题研究的依据和目标。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改革纲要(试行)的有关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通过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与实验,探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基本途径。围绕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性质和特点、目标与要求,通过研究,总结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题成果,逐步建立和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法,为规范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和实际操作方法。三、实施生活化综合活动课程课题研究的意义。课程的综合化是当前课程改革的趋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能培养学习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身心潜能,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通过自主学习和协作更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和能力,使各门学科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等相互联系和深化,生活是学生活动的舞台,知识在生活中得到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得到锻炼。目前我们开设的课程仍是分科的、结构化的,比较偏重知识性,具有较强的分科性,这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规律。我们所探索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既不同于以知识为中心的分科课程,又不同于结构化。知识化的综合课程,也不同于分科化的实践课程,它具有多元性、发展性、灵活性、开放性、创新性、合作性、生成性、可操作性和主体性特点,是以“问题”为核心的综合实践活动,它可以发挥出整体效应,具有高度的综合性,能真正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理论到实际,接受到创造,学习到生活的沟通。四、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综合实践活动强调通过学生实践,增强得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技巧,具有良好的技术素质,形成初步技术能力和产品设计能力。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验,结合我校的实际,课题要立足于深入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根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特点和目的要求,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的年龄特点,要从科研高度出发,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实验的科学性。合理性,借鉴相关科研的经验,紧密联系本校的实际,以严谨的态度,坚持事实求是、遵循循序渐进,因地制宜的原则,要开拓思路、解放思想、积极探索、勇于创新,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课程内容选择、课程操作的途径与方法、课程评价与管理、教材及活动资料的编写等,全面进行系统的研究,以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施。五、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突破的部分难题(一)生活化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模式的构建。(二)生活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几部分内容的整合。(三)生活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活动资料的建设。(四)生活化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估、评价办法。(五)如何利用多种教育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六)生活化综合实践活动教育基地建设问题。(七)信息技术教育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地位。(八)研究性学习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地位。(九)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地位。(十)劳动与技术教育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地位。(十一)生活化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步骤和流程。(十二)生活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十三)生活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关系。确定了如下研究目标:1、让综合实践活动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观察生活、发现和探究问题的兴趣,初步养成好观察、好质疑、好探究的心理倾向。2、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与发现的方法,发展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的能力。3、使学生形成合作与分享的初步意识,学会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观点。4、使学生形成尊重科学和认真实践、刻苦钻研的态度。5、使学生形成初步的对于社会的责任意识,懂得社会发展人人有责的道理。六、研究与实验的途径和方法(一)课题研究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学习、培训)2003年4月2003年9月第二阶段为探索阶段(学习、实践与提高)2003年10月2005年8月第三阶段为总结阶段(提高、总结)2005年9月2006年3月(二)主要方法:1现有资源与课程开发相结合要使此项实验顺利进行,必须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各项内容有机整合,在原有的活动课、劳技课、信息技术课的课程资源基础上,把“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倡导探究的学习方式,把这一方式渗透于综合实践全部内容之中,重新开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课程,为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提供灵活的课程资源。从实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高度,彻底改变仅仅依靠教科书实施课程的做法,从整体上整合一切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社会资源,有系统地进行新的综合与构建。内容的选择是以学生的需求。社会生活的需要以及跨学科、综合性、实践性、知识性为基础,强调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和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现代生活,利用当今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结合实际开发出融教育性、科学性、知识性和时代性一体,集观察、实践、学习于一炉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材或活动资料,使知识教育与技能教育并举,探究与创新并重,力争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2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间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需要,必须全面探索,整体推进,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个新的课程种类,必须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生活化”进行重点突破,采用调查法,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等,加强理论指导,总结探索经验,然后及时把经验成果转化为全面实施的措施,进行整体推进,以达到“点上开花,面上结果”的目的。3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相结合作为一个新兴的综合学科,其课程实践缺乏理论指导,而没有理论指导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因此首先应加强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研究,认真学习国家课改精神和相关研究的先进经验,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育目标出发,从学生的发展、认知水平、心理素质出发,进行理论研究,构建活动模式,提供操作方法,加强实践探索,通过实践的方式检验、验证、充实和发展综合实践活动教育理论,同时将一些先进的教育理念运用到具体的活动中去,把科研、教研人员的理论研究和学校、教师的实践探索紧密结合起来,同步进行,从而形成较完善的内容体系、教学模式体系、管理体系、评价体系等。七、课题研究的内容设计1、研究性学习方面。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等领域,落实研究主题,组织探究、实施活动。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方面。注意密切联系学生的社会生活,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反映学校和社区特色,让学生在实际社会情境中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性学习活动。3、劳动与技术教育方面。选择源于现实生活、体现学校地方特色和我县区域特征、适合小学年龄特点和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八、课题研究成果几年来,高淳县淳溪中心小学以生活化综合实践活动系列内容的开展,使这一具有开创性的实验研究得以顺利开展,其间学校、家长以及研究者各方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目前实验已取得初步成效。(一)基本明晰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思路1、“基于儿童生活”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出发点与归宿小学这综合实践活动必须切合儿童的经验并联系他们的生活。从儿童的生活世界来看,可以大致把世界划分为自然、社会、儿童生活三个方面。呈现在儿童面前的,首先是他自身的生活,这是指儿童在他日常生活的空间所开展的一切活动,如日常生活、学习、交往、休闲等活动,然后是儿童日常生活周边的、时而参与其中的纷繁复杂的社会和博大幽深的自然。实际上,儿童生活、自然、社会三者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因此,从儿童的生活出发,从学生熟悉的文化生活和社会实际中选取学生关注的问题,使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既符合儿童的需求,又较好地体现了该课程完整性明显的特征。如“爱家乡”系列中“考察高淳老街”、“寻访高淳四宝”等活动,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学生置身于高淳悠久的历史长河之中;研究性学习、信息技术教育、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教育在活动过程中得到了有效地统整和自然地延伸。基于儿童的生活开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一开创性的课程便成为了一个切切实实可具体操作的教育实践活动。2、立足已有的课程资源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依据淳溪中心小学在刚开始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是通过对以前的活动课程,少先队活动(特别是极富学校特色的“书香校园教育”的内容),学校传统活动(科技节、艺术节)等进行整合,同时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出大量感兴趣的课题,并使其课程化。在反复的实践探索中,初步形成了小学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系列丰富的内容。它是由生活与家乡、生活与学校、生活与自我三大板块构筑起的具体的内容体系,立足于本地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实际,并在实践中以不断丰富、发展的形态呈现。3、彰显个性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要将学生的实践活动、探究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其本身就是将综合实践活动内容逐步细化,确定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研究内容的过程。如“生活与学校”系列内容研究,在确立研究校史的大主题后,还需要不断缩小主题研究的范围,如校长历任校长生平事迹淳小的发展情况,通过调查研究、查找资料、分析讨论等主题探究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越来越明白自己喜欢和适合研究、学习什么小主题或内容。这样,学生通过活动就真正实现了自我发展与自我塑造。从理想状态来看,综合实践活动也应该让每个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也最适合自己的内容,促进学生个性潜能的充分发展。(二)逐步积累并完善了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与管理的经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发与实施的。教师和学生既是活动方案的开发者,又是活动方案的实施者。四年来的实践体会,让我们有了许多感性认识,同时也生发了一些理性思索,在该课程实施与管理过程中应该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课程时间安排要体现灵活性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往往融合四大指定领域,其生发的研究主题也因为探究的复杂性和综合性不同,所需要的探究时间也各异。因此不可能把该课程实施的时间机械安排。我们在课程安排上虽然固定了2课时,但允许教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具体的实践活动灵活调换;同时把劳动课、信息技术课、少先队活动整合一处,形成“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体现课程管理中应有的灵活性。实际操作中,我们还发现一些课题的研究需要课内与课外结合,有时还要与相关学科融合,这都需要我们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时要不拘一格,灵活有效地实施好这门综合的课程。2、课程实施方式体现自主性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的角色地位至关重要。实际操作中,要给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度,提供各种外显的自主参与活动的条件,让学生主体实践和亲身体验。如在同一班级中,各学习小组可以完成同一个主题研究,也可选做不同的主题研究;同样,不同的学习小组可以有不同的学习进度;在可能的情况下,还可以打破班级制甚至年级限制来自主自愿地组织不同的学习小组。3、课程实施过程体现指导性小学生尚处于社会的和生活的经验累积不够丰富、认知以直观形象为主,而问题解决又是以好奇引发的兴趣为主动力,且以外部活动为主要认知模式的年龄阶段,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协调与指导。这一过程中的指导,教师就是始终处于学生中间,领着学生走向生活,让学生不断有新的内容、新的发现、新的开掘。每一学习(研究)小组可以根据主题探究的难度不同以及作业,自行聘请若干个指导教师,但所有主要的具体的探究过程必须由学生完成。4、课程内容选择体现生活性为了让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更具科学性,生活性的一项活动课程,生活是课程活动内容和源泉,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挖掘活动内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来组织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运用集体的智慧来解决问题,并渗透集体主义的教育思想。积极创造条件,建立起一套较完善的外部和内部的保障、管理措施。一方面聘请有关研究人员担任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顾问,寻求“智慧”保障;另一方面积极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参与该课程的管理,既丰富了课程资源,也得到了有力的支持。同时,学校还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设立专门协调机构,努力使师资配置、工作量计算,活动安排等有章可循,形成富有实效、极具个性的综合活动管理模式。构建了生活化综合实践活动基本教学模式:选择主题设计方案实施研究活动拓展延伸活动总结。(1)选择主题:选择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第一环节,因此在选择主题时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趣味性、时代性,要考虑学生的能力范围。(2)设计方案:设计方案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我们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实践,制订出一套合理的活动方案。(3)实践研究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核心部分,在活动过程中,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可以通过调查、参观、采访、收集查找资料等活动,通过个人独立探究小组合作参与等方式进行研究,获得解决问题的真实方法。(4)拓展延伸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继续,对活动中一些尚没有解决的问题共同提出,让学生以小组研究的形式继续进行探究。(5)总结;回顾前阶段活动情况,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三)点燃了学生创新的火苗,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综合实践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开辟了一片全新的土壤。一年来,淳小的学生在这门拓宽的课程中,广泛涉猎、主动获取、积极实践、大胆创新,从他们的活动后记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们个性的积极发展。确立了“三爱”教育思想即爱(国)家、爱校、爱学习,陶冶儿童爱家、爱校、爱乡、爱国之民族文化情操,促使产生我要为“家”作贡献的愿望。1、视野的拓展“原来我们学校的历史如此悠久!”“我们学校的大哥哥、大姐姐发明的东西真多啊!”“哇,我们的学校比我爷爷的年纪还大呀!”(我爱我校活动后记)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觉得周围有这么多他不知道的事,只有时时处处留心,才会对周围的事情逐步有完整、清晰的认识。2、体验的独到“今天,我当了一天家,买菜、烧饭、洗衣、洗碗、扫地,这一连串的家务活真累人啊!妈妈每天都要做这些事,她真不容易。”(今天我当家活动后记)司空见惯的事情,孩子们此时却有了不一般的感受,多么神奇!3、见解的新颖“我想发明一种无毒无味的新型胶水。”“如果能有一种营养素可以使倒栽的柏树发芽就好了”(寻访高淳四宝后记)综合实践活动,解放了学生的头脑,学生似乎一下子变聪明了,“金点子”层出不穷。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的世界中自由的舞蹈,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了较充分的挖掘、发展; 这一切,或许将使他们终身受益。(四)发展教师的教育个性,推动了教师的专业发展。综合实践活动使课程发生了质的变化,让教师有了创造空间。通过行动研究,淳小的教师在努力成为课程的开发者,由现实的带路人变为未来的设计者,由模式化的职业训练员逐步演化为个性化的创意指导员。1、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重大的转变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了实实在在的体会。新课程环境中,教师应由传授者转化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中的首席”;课程实施要关注“学习的学”,注意学生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这些观念已为淳小教师所接受,并自觉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落实教育理念,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2、教师的专业技能有了长足的进步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淳小教师课程整合、运用信息技术等技能的提高,部分老师已具备了相当的课程开发能力。不仅如此,教师在活动中真正懂得了该如何“蹲下来看孩子”,关注学生活动中新的生成,有效地组织、协调、指导活动的开展。老师们都觉得,这既是挑战,又给自身的专业发展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3、教师的工作方式,工作视野都产生了巨变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普遍觉得自己存在诸多欠缺与不足,要不断夯实自己的知识基础,学会与他人合作,不能再“一人闭门读圣贤书”。教师之间相互研讨、交流的次数增多了,讨论的教学话题也不仅仅再局限于某一学科。广泛涉猎教育理论书籍、与大师对话、教学沙龙等活动成为了淳小教师生活的一部分。(五)形成办学合力,实现了学校办学品位的提升学校、家庭、社会、社区四位一体,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共同体。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淳小不仅在该课程开设上逐步形成特色,而且有机结合多方教育力量,使这所百年老校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使许多隐性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了其功效,形成了学校多层面、开放式的教育网络。综合实践活动开展带来了学校整体改革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这是淳小人的初衷,现在这一愿望正在变为现实。九、结论及讨论四年的实践,我们感慨颇多,既有收获时的愉悦,也有反思中的困惑。因为我们的探索才刚刚起步,完善这一课程形态还需付出更多的艰辛。1、目标的界定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难点这里所指的目标,即基本的学习目标。也就是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向学生参与研究领域内的一种发展性的主要的和直接的教育目标。目标的界定,实则上就牵涉到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基本形态的构想及评价。怎样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愿望兴趣、知识经验等来确定他们活动的目标?又应该如何评价他们在活动中的发展?这些仍是我们探索的焦点。2、主题的确定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核心所在综合实践活动一般以主题为线索组织内容,展开探究和实践活动,因而确定活动的主题就成为教学活动中一个核心的问题。然而主题的确定又十分复杂,因而淳小以开发系列内容为抓手,初步构筑起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三大板块内容,尽可能让教师、学生参与该课程开发时有目标可辩,有方向可用。然而这样来规定内容,显然不能释放每一个参与人员的创造潜能。如何凭借富有地方、学校特色的教学内容,让这门动态生成的课程为师生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呢?进一步反思,这门动态生成的课程应该以怎样的教学内容形态出现,才能让师生更好地发挥主体性呢?3、综合实践活动开展需要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接轨学生的生活世界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源头活水,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活动的开展又回归学生的生活。那么,综合实践活动应以什么样的方式与学生的生活世界融合,使二者互动,促进学生的积极发展呢?具体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如何与以往的学科课程结合呢?这是我们一下步探索的重点。4、综合实践活动的推进需要整合多方的教育力量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建设过程中,我们跨学科教师相互配合,并获得校外教育人员的共同协作,形成了教育合力,有效地推动了该课程建设的进程。但尽管我们已采取了一些如“请进来”、“走出去”的整合方式,这些隐性的教育力量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如何来整合多方的教育力量,让这股教育合力越来越强大,需要创造性地去开展工作,这也要求我们要敢于突破某些传统,尽可能早些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5、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作为活动的顾问与指导者,要组织协调好活动的开展。虽然“此教师”非“彼教师”,有可能“教师是学生的学生,学生是教师的教师”,但教师引领学生将探究活动不断深入的角色地位却丝毫没有改变。这需要教师摆正自己的位置,具备较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能力。当然,教师素质的高低始终是教育成败的关键,综合实践活动自然也不例外。这就引发一个话题,如何对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进行培训,如何加速校本化培训的进程?这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需要我们有一套科学的操作方案。十、课题组成员情况及分工主持人陈小龙教科处主任小学高级全面负责副主持人芮秀荣宝塔小学校长小学高级具体负责组员冯冬梅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长小学高级阶段计划、总结撰写潘 萍县优青小学一级资料积累、整理徐 玲葛玉兰施益琴具体研究苏淳荣兰云英赵金龙唐素珍邢顺美郑燕红张梅芳王利娟邢华宽 江苏省十五规划课题小学教育生活化 的案例研究子课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生活 化的案例研究课题组 执笔:芮秀荣 二OO六年十月附:案例一:学校,我们的家一、主题由来对任何一所学校而言,综合实践活动是其学校文化的有机构成,集中体现了学校特色。虽说我们淳小是一年历史悠久的百年老校,这里人才辈出,但这些对现在的淳小学生来说又是陌生的。因而,我引导学生把成长、学习的环境作为学习的场所,研究的对象,让他们了解学校,喜欢学校,热爱学校。于时,学校,我们的家这一主题活动也就诞生了。二、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上课伊始,我神秘地对同学们说:“今天老师带大家参观一个地方!”学生们马上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一路上,还有一学生悄悄向我“开后门”:“老师,能不能先告诉我?”我笑而不答。来到校史陈列室,一张张黑白的、彩色的照片顿时吸引了无数双眼睛,尤其是当他们看到那挂满四壁,排满橱窗的奖状、锦旗、奖杯,更是控制不住地大声嚷起来:“哇,这么多,看得我眼都花了!”“我们学校真棒!”当我宣布回教室时,竟然没几个学生听到,他们还在那儿摸呀、看呀,眼里满是惊奇、喜悦与自豪之情。好不容易回到教室,好不容易等到他们安静下来,我才笑眯眯地问了一句:“同学们,参观了校史陈列室,你们有什么想法、感受吗?”话音未落,教室里又像炸开了锅。大家争先恐后地发言。“看大家对我们的学校如此感兴趣,我们就以此为内容来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你们认为怎么样?”我不失时机地插了一句。“好”!几乎是异口同声。看来,活动的激情已被点燃,内在的动机已被激发。(二)选择内容,设计方案。激情过后,问题接踵而来。该选择什么作为活动的切入点,活动方案如何设计呢?我试着引导他们:“你们对什么最感兴趣?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你们喜欢的内容来研究啊!到底研究什么呢?先商量商量吧!”十来分钟过后,几位同学代表自己一组发言了。有主见的周丽思说:“老师,我们对那些校园小名人非常感兴趣,像中国科学院小院士华敏杰,小发明家诸玉峰等,我们想成立一个寻访校园小名人的调查组,去调查我校的小名人。” “老师,陈列室里的车模、船模、空模做得真棒,我们想成立一个科技小调查组,去参观学校的科技陈列室,然后动脑学一学,动手做一做,和大家比一比。”爱动手的华立迫不及待地说。“我们发现我们学校有许多有名的老校友,像钱伟长爷爷、王莘爷爷,可我们对他们的事知道的还不多,我们想成立一个老校友的故事调查组。”中队长华悦也抢着说开了。蔡喜珠等不及了:“老师,我们想,这么多奖状都是我们学校的老师努力工作才得来的,所以我们想采访几位老师。”聪明的顾仁杰发言了:“我们看到了陈列室里学校以前的照片,那时的学校可真破,看看我们现在的校园,可真没法比,所以我们要调查我们学校的过去和现在。”我真没想到简单讨论后学生们竟会有这么多的想法。因为有前几次活动的经验,他们分工合作,所以很快设计出了简单的活动方案,订好计划还聘请了指导老师,俨然成了一位位真正的小研究员。(三)分组考查,喜忧参半。接下来的分组考查活动学生们更是忙得不亦乐乎,调查、采访、画统计图,整理资料课内,课外总能看见他们大声地争论,争论过后有时是沉默,有时是开怀大笑。但过了一会儿又聚在一起继续他们的研究了,不管怎么样,考查过程中积累的一张张资料足以证明学生的考查活动是成功的。“走近老师”调查小组先把目光瞄准了几位“典型”的老师:陶校长、教学能手李老师,年纪最大的教师甘老师、年纪最轻的邢老师。他们两个一组、三个一群当起了“小侦察员”,分头跟踪了这四位老师的一天,老师们真辛苦啊!这是同学们一致的想法。此时,大家不禁想了解得更多、更深。在七嘴八舌之中,一个个同学们急于想知道的问题产生了,一张采访表也设计好了。采访对象所要采访问题采访记录校长我们的老师经常给我们布置作业,您要给我们老师布置作业吗?如果老师上班、开会迟到,校长您要批评他吗?您最欣赏什么样的老师?教学能手李老师您最喜欢什么样的学生?您最得意的学生是哪一位?如果您的学生不做作业,您会怎么办?您获得过哪些荣誉?您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多成绩?年纪最大的甘老师您觉得以前的孩子聪明,还是现在的孩子的聪明?您当了几十年老师,教过很多学生,您的学生中有出国留学的吗?有多少学生考上了大学?他们常来看望您吗?年纪最轻的邢老师您小时候也是我们淳小的学生,您小时候学校是什么模样?那时开展哪些活动?您读小学时是哪些老师教的?他们现在还在这个学校里当老师?另外,值得一提的还有调查校园一组的同学,他们走遍了学校的角角落落。他们发现我们学校有许多奇怪的楼名,像“沥志楼”、“求真楼”、“世纪喷泉”、等等,当时,他们提出这个问题后来问我,我故意摇摇头,想看看他们的反应。想看看他们的反应。顾仁杰突然喊道:“这不是我们可以调查的内容吗?”我点头赞许。这时,胖胖的华添又发言了:“找谁呢?”丁一明建议说:“找图书室吴老师呀,他在这儿呆了那么多年,肯定知道!”这下,他们又带着笔兴高采烈地跑开了。科技小调查的同学始终兴趣盎然。他们参观科技陈列室,做杆升机,做小机器人,进行车模、船模赛,引得几个爱好科技的其他组的同学有好几次一个劲儿地求我给他换个组,满足一下他的动手欲望。望着他们个个激动兴奋的神情,我笑着答应了。三、活动收获活动过后,学生以各种形式畅谈自己的收获体会,不信,从学生的日记中你就能听到他们的心声。“看了小名人的精彩表演,我真是太羡慕太羡慕了。我对自己说,你肯定也能行,努力吧!”“我以前是个胆子小的人,连问题都不敢回答。可通过这次活动,我胆大了,我还问了谭校长好几个问题呢!”“蔡老师真是桃李满天下,以后我要是当上了老师,我也要做像蔡老师那样的好老师。”“今天我学会了一样新本领,我做的小机器人跑得可真快,连老师做的也没赶上我。我好得意呀!”其实,做老师的,也有好多心理话。做一名综合实践活动的老师,很难,很辛苦。因为学生的考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的孩子毕竟只是三年级的学生,而年级越低指导力度就应越大。教师的有效的指导,是综合实践活动成功的实施的基本条件。通过一次次的活动,亲眼看着孩子们长大了,变得能干了,我又感到欣慰,感到快乐。这点点滴滴进步让我意识到:不要小看了我们的学生,低估了他们的能力,只要能加以引导,相信我们的孩子自己也能撑起一片属于他们的蓝天。案例二:只要人人献出一份爱 一、主题由来口语交际课我喜欢的一张照片上,孩子们手持一张照片甚至一本影集,以小组为单位,正眉飞色舞地畅谈自己幸福的童年生活。忽然,我发现了一个不和谐的音符坐在后排的小杰同学呆呆的,并没有参与到热烈的交流中去。我问他:“怎么啦,小杰?身体不舒服吗?”小杰低头不语。坐在他旁边的张妍说:“老师,他没带照片。”小烨说:“老师,很小的时候,小杰的爸爸就患癌症去世了,前两年,他妈妈也患病去世了,为了给父母治病,他家的钱全花光了。”这时,小杰眼里已有泪花。我知道由于自己的失误无意中伤了这个男孩的心,赶紧安慰了他几句。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孩子一个一个地围过来。有一个孩子说:“老师,我们村上有一个小男孩家里也很穷,他父亲是残疾人,母亲是呆子,我从来没看到他穿过新衣服,真可怜。”“我们班的小敏也是这样,她爸爸也是残疾人,很老了,话都讲不清,她妈妈离家出走了呢!”“我觉得,我们应该帮助这些不幸的小伙伴。”还没等我开口,我班一向助人为乐的杨婷同学已向同学们发出了倡议,孩子们也纷纷表示同意。面对这些热情善良的孩子,一个念头在脑海中闪过以此为内容开展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这样,既可以切实帮助这些身处困境的孩子,又能使大家得到真善美的教育。二、活动过程“怎样帮助这些小伙伴呢?”大家议论开了。这时,做事一向考虑得比较周到的蔡秋妍提醒大家:“我们学校到底有多少需要我们帮助的同学呢?我建议同学们先作一下调查。”我班的中队长智多星张烨也提出一个建议:“我们一个班一起行动人数太多,能不能参照暑假里雏鹰活动的方法,以社区为单位,把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分头行动?”她们的话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说干就干,不一会儿,全班同学就分成了五个小组,并选出了自己信任的小组长。分组调查实施帮助,整个活动已初具雏形。接下来的日子孩子们就忙得不亦乐乎了,首先,各小队队员分工协作,利用课后的时间,联系各年级的班主任,能干的张烨同学还联系到辅导区各校,把需要帮助的小伙伴的情况(包括被帮助学生姓名,需要帮助的主要原因及家庭住址、班级等)认真调查了一番,把所得情况在全班进行交流,以便按社区落实到各组。在老师的协助下,孩子们还把调查所得情况分类汇总,整理成表:荡口中心小学(辅导区)需帮助学生汇总主要被帮助原因学生姓名双亲缺失双亲亡故陆优、骆丹杰、谈俊泽一方亡故,一方出走尤兰兰、陆晓明、周洁、陈锦宏单亲家庭父(母)亡故王伏义、华江明、华江顺、梁倩芸华美丽、华晓庆父母离异陆云、华新、沈依父(母)出走华敏芝、华晶、陆小龙双亲家庭残疾、弱智华敏娟、郑羽、郑喆重大疾病顾素琴、周旋、谢阳低收入朱美华其他李丽、夏虹情况摸清了,下一步的目标就明确了。孩子们又各抒己见,有的说:“过年时我拿到了许多压岁钱,可以拿出一些来捐给他们。”“对,妈妈平时给了我不少零花钱,我也可以捐一些钱。”“我捐一些文具用品。”“我的一些衣服穿不下了,都挺好的,扔了很可惜,可以给那些家里很穷买不起衣服的小朋友穿。”这些主意都不错。接下来大家分头行动,有的拿出了自己的零花钱,有的捐出了精美的文具用品,还有衣服,甚至玩具等,还有的利用放学后及节假日的时间,走进这些小伙伴的家中,献上自己的一分爱心,主动帮他们打扫卫生,安慰他们的父母。更想不到的是,有的孩子走出校门,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在社会上组织募捐活动还真看不出,这帮小鬼还挺能干的呢!当然,活动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出现了许多磕磕绊绊。每当这时候,我就鼓励他们拿出勇气,开动脑筋,自己解决问题。也正是在这些“坎坷”中,孩子们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与感悟,使活动更趋成熟,内涵更加深远。三、活动收获通过这次活动,我们的体会很深。体会之一:帮助的方式要因人而异。三年级的帮助对象小明拿到了捐助的钱和若干文具用品。第二天,他隔壁的小朋友就来反映,小明昨天放学后去打游戏机啦,钱全花光了。一打听,原来小明爱玩电子游戏,实在没有钱,甚至在父母口袋里和邻居家偷。这下可好,孩子们的一片真情不仅没能帮助他,反而助长了他的坏习气。这件事引起了大家的深思。“钱不能给他。”“以后只能给他学习用品。”“放学后我们轮流陪他做作业、做游戏,不让他有上电子游戏室的机会。”看,好办法还真不少。体会之二:集体力量大,一个好汉三个帮。被孩子们记录在案的大多是家庭情况特别困难的家庭。面对这样的家庭,大人尚束手无策,何况小孩子?但孩子们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届江苏省新沂市第四中学七下数学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内部控制与风险评估试题及答案
- 2025届江苏省苏州市新草桥中学八下数学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计算机VB考试挑战突破试题及答案
- 课题研究与教学创新计划
- 领导力发展培训的重点方向计划
- 人才发展与继任计划
- 2024年云南省水利厅下属事业单位真题
- 保密排查报告
- 客户需求分析与市场定位总结计划
- 销售商品收入
- 《做一只努力向上的蜗牛》励志教育主题班会
- 电子商务教学中的信息沟通与互动表现试题及答案
- 科研项目风险管理与防范措施
- 2025年江西省三支一扶考试真题
- 青马工程笔试题库及答案
- 乐理考试题及答案2024
- Unit1 Making friends A Let's talk(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三年级上册
- 2025年云南省文山州事业单位招聘历年自考难、易点模拟试卷(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届新高考物理冲刺复习:用动量定理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问题
- 2025年春沪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9章 分式 小结与复习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