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临床教学方案()(供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使用)西安医学院 临床医学院四、儿科学儿科学学时分配表章节内 容学时数理论实验合计一绪论44二生长发育224三儿童保健原则224四儿科疾病诊治原则22五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426六青春期健康与疾病00七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628八遗传性疾病11九免疫性疾病33十感染性疾病22十一消化系统疾病437十二呼吸系统疾病437十三心血管系统疾病336十四泌尿系统疾病325十五造血系统疾病437十六神经肌肉系统疾病224十七内分泌疾病11十八儿童急救11合 计48247229西安医学院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专业 : 临床医学 班级: 儿科学 (考试)教 学 进 度 表周次课 程 内 容学时任课教师实 验 课内 容学时周次课 程 内 容学时任课教师实 验 课内 容学时1绪论410免疫性疾病1泌尿系疾病22生长发育儿童保健原则22生长发育211血液系统疾病23儿科疾病诊治原则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22儿童保健212血液系统疾病2造血系疾病34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新生儿疾病22营养与营养障碍性疾病213感染性疾病25新生儿疾病4新生儿疾病214神经肌肉系统疾病2神经系疾病26消化系统疾病4消化系统疾病315遗传性、内分泌疾病27呼吸系统疾病4呼吸系统疾病316儿童急救18心血管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31心血管系统疾病3179泌尿系统疾病免疫性疾病22备注:1本学期总课时:72学时,其中理论48学时,实践24学时;2见习可根据医院收治病人情况,适当调整;3遇节假日顺延。教研室主任: 系(部)主任:儿科学理论教学大纲第一章 绪 论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小儿年龄分期及各年龄期的特点。熟悉:1. 儿科学的特点。了解:1. 儿科学的发展与展望。重点 1. 小儿年龄分期及各年龄期的特点2. 儿科学的特点。难点 1. 儿科学的特点。教学时数 4学时教学内容 1. 详细讲解:儿科学的特点知识点。2. 重点讲解:小儿年龄分期及各年龄期的特点知识点。3. 一般讲解:儿科学的范围及任务知识点。第二章 生长发育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 小儿生长发育的各项具体指标。熟悉:1.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2. 小儿体格生长障碍及心理行为异常。了解:1. 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2. 小儿体格生长发育和神经心理发育的评价。重点 1. 小儿体格生长的常用指标。难点 1. 小儿神经心理发育及其评价。教学时数 2学时教学内容 1. 详细讲解:体重的增长知识点,身材的增长知识点,体围的增长知识点骨骼:包括头颅骨、脊柱、长骨知识点,牙齿知识点。2. 重点讲解: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影响因素知识点,体格生长评价知识点,小儿神经心理发育及其评价知识点。3. 一般讲解:介绍脂肪组织与肌肉的发育知识点,小儿生殖系统发育知识点,小儿心理行为异常知识点。第三章 儿童保健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 小儿各年龄期保健的原则; 2. 儿童计划免疫程序。熟悉:1. 预防接种可能引起的一些反应。了解:1. 小儿保健组织结构;2. 托幼机构管理及保健的具体措施。重点 1. 小儿各年龄期保健的原则;2. 儿童计划免疫程序。难点 1. 小儿各年龄期保健的原则;2. 儿童计划免疫程序。教学时数 2学时教学内容 1. 详细讲解:小儿各年龄期的保健原则知识点。2. 重点讲解:我国卫生部规定的儿童计划免疫程序知识点,熟悉预防接种可能引起的一些反应知识点。3. 一般讲解:介绍儿童保健组织机构(城乡保健网的组织)知识点,介绍小儿保健的具体措施及托幼机构管理知识点。第四章 儿科疾病诊治原则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1. 小儿液体疗法的原则及计算方法(重点是婴幼儿腹泻);2. 水与电解质平衡失调的特点。熟悉:1. 小儿液体平衡的特点;2. 小儿液体疗法常用溶液的组成及应用方法。了解:1. 小儿肺炎、心衰、营养不良以及新生儿的补液方法。重点 1. 小儿腹泻病液体疗法的原则和具体计算方法;2. 水与电解质平衡失调的特点。难点 1. 常用溶液液体张力的配制;2. 小儿液体疗法的具体计算方法。教学时数 2学时教学内容 1. 详细讲解:小儿液体平衡的特点知识点,水与电解质平衡失调的特点知识点。2. 重点讲解:小儿腹泻病液体疗法的原则和具体计算方法知识点,常用溶液液体张力的配制知识点。3. 一般讲解:小儿肺炎、心衰、营养不良以及新生儿的补液方法知识点。第五章 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 婴幼儿喂养方法。母乳喂养的优点,人工喂养及混合喂养的适应症,代乳品的成分、优缺点及使用方法;2. 辅食添加的原则;3佝偻病与手足搐搦症的临床表现及其产生的机制;4佝偻病与手足搐搦症的诊断要点及防治方法。熟悉:1. 小儿物质代谢的特点及营养需要;2. 引起维生素D缺乏症的病因。了解:1. 小儿消化系统功能发育与营养关系;2. 维生素D的来源,代谢及生理作用。重点 1. 婴幼儿喂养方法(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及混合喂养);2. 辅食添加的原则;3. 佝偻病与手足搐搦症的临床表现及其产生的机制;4佝偻病与手足搐搦症的诊断要点及防治方法。难点 1. 稀释乳的配制;2. 佝偻病与手足搐搦症的产生的机制。教学时数 4学时教学内容 1. 详细讲解:母乳喂养的优点、方法及断奶时间、注意事项、提倡母乳喂养知识点,有关母乳喂养的新观点知识点,辅食添加的原则、顺序,知识点。2. 重点讲解:结合病理生理重点讲解佝偻病和手足搐搦症的临床表现。3. 一般讲解:小儿对能量、水和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及其临床意义知识点,营养不良的诊断知识点,单纯性肥胖的诊断与防治知识点。第六章 青春期健康与疾病 (自学) 教学目标与要求 熟悉:1. 青春期发育有关问题。了解:1. 常见心理行为问题。 重点 1. 青春期焦虑征;2. 青春期抑郁征。难点 1. 常见心理行为问题。 教学内容 自学 第七章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 各种新生儿分类的定义;2.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外观特点;3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案;4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肺透明膜病、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特点;5. 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鉴别要点;6新生儿溶血病(Rh和ABO血型不合)的病因和发病机制;7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8.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及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熟悉:1. 新生儿生理及病理特点和护理;2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和防治原则;3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病因、病理生理;4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5病理性黄疸常见的几种病因及其特点;6胆红素脑病的临床表现和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主要治疗方法;7.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及新生儿败血症的病因、病理生理与预防。了解:1. 围产医学的定义及影响胎儿生长发育的因素;2. 新生儿的几种特殊生理现象;3. 新生儿呼吸障碍的各种原因;4. 发生胆红素脑病的有关因素和预防方法。重点 1. 各种新生儿分类的定义;2. 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外观特点;3新生儿窒息复苏方案;4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肺透明膜病、新生儿肺炎的临床特点;5. 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鉴别要点;6新生儿溶血病(Rh和ABO血型不合)的病因和发病机制;7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方法。难点 1.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病因、病理生理;2.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发病机理。教学时数 6学时教学内容 1. 详细讲解:新生儿及早产儿在外观、呼吸、循环、消化、血液、泌尿、神经、能量和体液代谢、 免疫以及体温调节方面的特点知识点,病理性黄疸的原因,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败血症等的特点及鉴别要点知识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知识点,新生儿肺炎的病因知识点,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治疗(重点介绍复温措施)知识点。2. 重点讲解:足月儿、早产儿、过期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正常体重儿、巨大儿、小于胎龄儿、适于胎龄儿、大于胎龄儿、早期新生儿、晚期新生儿、高危儿的定义知识点,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特点知识点,新生儿溶血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并发症及治疗知识点,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要点及抗生素治疗知识点,新生儿窒息临床表现、新生儿Apgar评分及复苏后可能发生的各种并发症及其治疗(介绍呼吸管理和监护)知识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表现、鉴别要点、治疗要点,氧疗、PS替代疗法知识点,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要点知识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知识点,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知识点。3. 一般讲解:新生儿医学的重要性及围产医学的定义知识点,新生儿常见的几种特殊生理状态、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知识点,母婴血型不合的病因和病理生理知识点,预防Rh(D)溶血病的方法知识点,新生儿窒息的病因、病理生理及预防知识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及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因与发病机制知识点,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病理生理(皮下脂肪的特点,新生儿易出现低体温的原因等)。第八章 遗传性疾病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1. 21三体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诊断;2. 苯丙酮尿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措施。熟悉:1. 苯丙酮尿症的治疗措施。了解:1. 苯丙酮尿症病因及发病机制。重点 1. 苯丙酮尿症病因及发病机制。难点 1. 苯丙酮尿症的诊断;2. 21三体综合征的诊断。教学时数 1学时教学内容 1. 详细讲解:21三体综合征的诊断,除根据临床症状与体征外,强调染色体检查的重要性知识点,苯丙酮尿症的治疗知识点。2. 重点讲解:21三体综合征的临床特征知识点,苯丙酮尿症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强调早期诊断的重要性知识点。3. 一般讲解:21三体综合征病因及发病因素、一般介绍本病的预防措施,指出遗传咨询的作用知识点,苯丙酮尿症的基本病因与发病机制知识点。第九章 免疫性疾病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 小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方法;2. 风湿热的临床及诊断标准;3. 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4.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熟悉:1.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治疗原则;2. 风湿热的治疗及预防;3.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4.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治疗。了解:1.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分类2. 风湿热的病因;3. 过敏性紫癜的病因;4.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病因及病理。重点 1.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过筛试验及确诊方法;2. 风湿热的临床表现及诊断;3. 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治疗;4.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诊断。难点 1.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治疗原则与方法;2. 风湿热的病理;3. 过敏性紫癜的临床表现、鉴别诊断和治疗;4.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病因和病理。教学时数 3学时教学内容 1. 详细讲解:小儿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特点知识点,风湿热的治疗及原发和继发性预防知识点,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一般治疗及其治疗新进展知识点。2. 重点讲解: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过筛试验及确诊方法知识点,风湿热的临床表现(着重介绍1992年修订的诊断初发风湿热的Jones标准)知识点,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知识点,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典型及不典型病例的诊断标准知识点。3. 一般讲解:小儿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分类和每类疾病的共同特点知识点,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治疗原则与方法知识点,风湿热的病因和病理知识点,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的病因和病理。第十章 感染性疾病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1. 小儿结核病的诊断方法与预防;2. 小儿原发型肺结核的特点、诊断及治疗;3. 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熟悉:1. 小儿结核病具有活动性的参考指标;2. 结核感染的特点与治疗;3. 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了解:1. 结核病的发病机理;2.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机理和病理。重点 1. 结核病的诊断方法;2. 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难点 1. 治疗原则及治疗方案;2. 结核性脑膜炎与化脓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的鉴别诊断。教学时数 2学时教学内容 1. 详细讲解:小儿原发型肺结核的特点,包括:临床类型;病理及转归特点;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强调开放性结核病接触史、卡介苗接种史、既往传染病史、结核中毒症状、结核菌素试验、痰和胃液找结核菌,胸部线检查对诊断的重要性知识点,结脑早期诊断的重要性,阐明早期诊断及治疗要点的知识点。2. 重点讲解:结核病的诊断方法,特别是结核菌素试验原理、方法、结果判断标准及临床意义知识点,结核感染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知识点,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表现分三期的特点,强调不典型结脑的临床表现。3. 一般讲解:结核病的发病机理知识点,小儿结核病具有活动性的参考指标知识点, 小儿结核病的预防:控制传染源、卡介苗接种、预防性化疗知识点,结脑发病机理,指出血行播散在结核性脑膜炎发病中的重要性,并结合发病机理讲解病理类型知识点。第十一章 消化系统疾病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1. 腹泻病的临床表现;2. 腹泻病的诊断与治疗。熟悉:1. 腹泻病的病因、发病机制;2. 腹泻病的鉴别诊断。了解:1. 腹泻病的预防。重点 1. 小儿腹泻的诊断、治疗及预防。难点 1. 小儿腹泻的病理生理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教学时数 4学时教学内容 1. 详细讲解:腹泻病的病因、发病机制、鉴别诊断知识点。2. 重点讲解:腹泻病的临床表现与分型知识点,腹泻病的治疗原则与方法知识点。3. 一般讲解:腹泻病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和死亡原因知识点,腹泻病的预防要点知识点。第十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2. 小儿肺炎伴发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要点和处理方法;3腺病毒肺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链球菌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要点。熟悉:1. 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及防治要点;2. 支气管肺炎的并发症;3. 几种不同病原体所致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特点。了解:1. 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2. 小儿肺炎的分类;重点 1.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2. 小儿肺炎伴发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诊断要点和处理方法;3. 小儿肺炎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特点。难点 1. 腺病毒肺炎、毛细支气管炎、肺炎链球菌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及鉴别要点。教学时数 4学时教学内容 1. 详细讲解: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及防治要点知识点,肺炎与支气管炎、支气管异物、肺结核的鉴别知识点。2. 重点讲解:两种特殊类型上感的病因及临床特点知识点,结合病理生理,重点讲解支气管肺炎的临床表现及重症肺炎的特点知识点,几种常见的不同病原体所致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特点知识点,支气管肺炎的治疗,包括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及疗程、重症肺炎的处理要点知识点。3. 一般讲解:小儿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知识点,介绍肺炎的分类知识点,支气管肺炎的并发症知识点。第十三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 常见先心病的分类和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及法洛氏四联症的血液动力学变化、临床表现及常见并发症的诊断;2. 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熟悉:1. 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2. 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原则;3. 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了解:1. 胎儿血液循环及出生后血液动力学的改变;2.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重点 1. 常见先心病的分类和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及法洛氏四联症的血液动力学变化、临床表现及常见并发症的诊断;2. 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难点 1. 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及法洛氏四联症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教学时数 3学时教学内容 1. 详细讲解: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分类、预防及治疗原则知识点,心导管检查、心血管造影的特点和临床意义知识点,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知识点。2. 重点讲解:四种先天性心脏病的病理生理、临床表现、X线检查、心电图改变、超声心动图特点等诊断方法与并发症知识点,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知识点。3. 一般讲解:正常胎儿血循环及出生后血循环的变化知识点,先心病的介入治疗方法知识点,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及预防知识点。第十四章 泌尿系统疾病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 急性肾小球肾炎及其严重症状产生的机制、临床表现和处理;2.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3. 单纯性肾病与肾炎性肾病的临床表现与鉴别诊断;4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原则。熟悉:1. 小儿肾脏疾病主要实验室的检查正常值及临床意义;2. 肾小球疾病临床及病理分类;3. 急性肾炎与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炎急性发作,病毒性肾炎的鉴别诊断;4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生理;5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并发症。了解:1. 小儿泌尿系统解剖生理特点;2. 肾病综合征的临床分类。重点 1. 急性肾炎及其严重症状的类临床表现及处理;2. 单纯性肾病与肾炎性肾病的临床表现与鉴别诊断;3. 肾病综合征的治疗原则;4.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5. 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并发症。难点 1. 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2. 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教学时数 3学时教学内容 1. 详细讲解:急性肾小球肾炎典型病例及严重病例的处理要点知识点,肾病综合征四大特点的病理生理知识点,急性肾小球肾炎治疗(重点讲解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的应用,并介绍难治性肾病的治疗)知识点。2. 重点讲解:急性肾小球肾炎典型病例及严重病例的临床表现及其产生机制知识点,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分类知识点。3. 一般讲解: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知识点,急性肾小球肾炎的实验室检查及典型病例的诊断要点知识点,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程与预后知识点,肾病综合征的常见并发症知识点。第十五章 造血系统疾病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 小儿造血和血液系统特点;2. 小儿贫血分类、诊断标准、诊断步骤和方法;3.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分期、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4.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熟悉:1.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发病机理、铁代谢特点;2.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鉴别诊断;3.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病因。了解:1. 小儿血液系统常见疾病概况。重点 1. 小儿造血和血液系统特点;2. 小儿贫血分类、诊断标准、诊断步骤和方法;3.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分期、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4.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难点 1. 小儿缺铁性贫血的分期、诊断方法;2. 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教学时数 4学时教学内容 1. 详细讲解:小儿造血和血象特点:正常小儿造血的变化规律、髓外造血的定义与意义。正常小儿血象变化规律。正常血红蛋白种类的变化规律。正常小儿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变化规律知识点,营养性贫血的治疗(一般治疗、病因治疗、补充铁剂或维生素B12、叶酸等)知识点。2. 重点讲解:贫血的定义、小儿不同年龄贫血的标准与分类知识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及营养性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知识点。3. 一般讲解:贫血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知识点,结合病因讲解预防措施知识点。第十六章 神经肌肉系统疾病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1. 不同年龄不同病原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2. 化脓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3. 惊厥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熟悉:1. 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病机制及病理改变。2. 惊厥的常见病因及诊断。了解:1. 化脓性脑膜炎的病因。2. 惊厥的发病机制。重点 1. 不同年龄不同病原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2. 化脓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3. 单纯性高热惊厥的临床特点。难点 1. 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2. 惊厥的鉴别诊断。教学时数 2学时教学内容 1. 详细讲解:化脑常见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及诊治要点知识点,化脑的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强调不规则治疗后化脑的诊断知识点;单纯性高热惊厥的临床特点知识点。2. 重点讲解:化脑的临床表现及脑脊液的变化特点,强调新生儿和小婴儿化脑的特点知识点,抗生素治疗的用药原则、剂量、用法及疗程知识点;惊厥的治疗要点知识点。3. 一般讲解:病因、发病机理与病理,介绍常见致病菌知识点。第十七章 内分泌疾病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临床表现与鉴别诊断;2.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治疗与预防。熟悉:1.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了解:1.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预防。重点 1.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临床表现与鉴别诊断。难点 1. 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发病机制。教学时数 1学时教学内容 1. 详细讲解: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与21三体综合征、佝偻病、粘多糖病型及生长激素缺乏症的鉴别诊断知识点。2. 重点讲解:散发性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其诊断知识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治疗及预防知识点。3. 一般讲解:散发性与地方性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知识点,强调新生儿筛查的意义知识点。第十八章 儿童急救 教学目标与要求 掌握: 1. 心跳呼吸骤停的诊断及急救处理。熟悉:1. 心跳呼吸骤停的常见病因。了解:1. 心跳呼吸骤停发病机制或病理生理改变。重点 1. 心跳呼吸骤停的诊断及急救处理。难点 1. 心跳呼吸骤停发病机制或病理生理改变。教学时数 1学时教学内容 1. 详细讲解:心跳呼吸骤停发病机制或病理生理改变知识点。2. 重点讲解:心跳呼吸骤停的诊断及急救处理知识点。3. 一般讲解:心跳呼吸骤停的常见病因知识点。儿科学见习教学大纲(一) 生长发育【目的与要求】 1.掌握儿童生长发育特点,通过年龄判断生长发育的各项指标及异常的意义 ;2.熟练儿科体格检查的内容、顺序、方法与技巧;3.熟悉小儿神经精神和心理发育一般规律;4.了解儿科病历书写特点。【见习内容】 1.儿童生长发育各项指标测量(体重、身长、头围、胸围、上臂围、囟门等)。2.观看录像等;【见习学时】2学时【见习地点】医院内、幼儿园 【见习教具】皮尺、婴儿模型、体重秤、婴儿磅秤、身长测量床、身高测量仪、血压计、叩诊锤、卷尺、听诊器、压舌板。【方法与步骤】(一)老师选择检查儿童,示教测量方法,学生23人为一组,分组测量并评价营养状况。如无条件,也可在儿科实训室,用婴儿模拟人进行练习。(二)总结1.小儿体格生长的各项指标 (1)体重:准确校正体重计,测量前先矫正零点,被测者脱去鞋、帽及衣服,仅穿内衣裤。应注意室内温度及保暖。前半年体重(kg)出生时体重(kg)十月龄0.7kg后半年体重(kg)6(kg)月龄0.25(kg)12岁体重(kg)9 (月龄12) 0.25(kg)2岁至青春前期体重(kg)年龄27(或8)(kg)体重正常波动范围在10%以内。 (2)身高(长):头顶至足底的垂直长度。小儿脱去衣、帽、鞋,取直立位使被检者的枕部、肩胛、臀部紧贴测量器,双眼平视。3岁以下可用测量床,取平卧位,量取身长。212岁身高(cm)年龄770(cm)平均出生身长50cm。身高的全长以耻骨联合上缘为界划分为上部量和下部量。身体呈比例矮小,多见于垂体性侏儒症。下部量过短,考虑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软骨发育不良。 (3)头围:平两眉弓上缘、枕后结节,绕头一周的长度。皮尺宜紧贴头皮。出生时平均头围3334cm。第一年前三个月增加6cm,后9个月增加6cm,1岁时 46cm;2岁 48cm;5岁 50cm;15岁时约5458cm接近成人头围过小:头小畸形。头围过大:脑积水; (4)胸围:平左右乳头下缘,两肩胛下角下缘,绕胸一周的长度即为胸围。出生时胸围头围,其差数约等于小儿岁数1。 (5)上臂围:将皮尺零点固定于左上臂外侧肩峰至鹰嘴连线中点,沿该点水平将皮尺轻贴皮肤绕上臂一周之长度。 (6)呼吸、脉搏的测量。(应在小儿安静时进行) 见下表 各年龄小儿呼吸、脉搏次数(每分钟)年龄呼吸脉搏呼吸脉搏新生儿404512014013l岁以下304011013013423岁253010012047岁20258010014(7)血压测量:小儿安静情况下,取仰卧位,用血压计测量,袖带宽度为小儿上臂宽度的1/223。新生儿和婴儿用超声波多普勒诊断仪测量。收缩压(mmHg)(年龄2)+80舒张压收缩压2/3。2.骨骼的发育:(1)前囟门:由额骨和顶骨组成,呈菱形。在安静情况下,用食指和中指检查,先检查囟门是否闭合,如未闭合,则应测量囟门大小(对边中点连线长度),压力高低(即囟门张力)。前囟门出生时约1.52cm,于l1.5岁闭合。早闭或过小,见于头小畸形;迟闭、过大则见于佝偻病、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或脑积水。前囟饱满见于颅内高压,凹陷见于重度营养不良或脱水者。 (2)后囟门:为两块顶骨和枕骨的间隙组成,呈三角形。后囟门大多于出生时已闭合,迟至生后68周闭合。 (3)颅缝:用食指或中指扪到骨缝,接着左手拇指、右手拇指交替压迫颅骨,即可测知骨缝有无分离。颅缝于出生后稍分开,约于生后34个月闭合。 (4)脊柱检查:取直立或坐位,观察脊柱自然弯曲曲线及活动情况,有无压痛及畸形。新生儿脊柱轻微后凸, 3个月能抬头,出现颈椎前凸;6个月会坐,出现胸椎后凸;1岁后能行走,出现腰椎前凸。 (5)骨化中心的检查:一般摄左腕部片,半岁前宜摄膝部及踝部片,腕部于出生时无骨化中心。1岁时3个,3岁时4个,19岁腕部骨化中心数约为岁数加1。10岁时全部出现为10个。 (6)牙齿的检查:注意牙齿的数目、形状,有无龋齿,以及出牙顺序。乳牙自6个月 (410个月)开始萌出,22.5岁出齐,共20个。2岁以内乳牙数约为月龄减46。 3. 神经、精神心理发育的情况及正常发育的规律,4.生长发育歌谣:一哭二笑会抬头,三月伊呀四哈哈,五月取物辨人声,还可扶站发单音,六月独坐识陌生,七月翻身懂己名,并能无意发复音,八月会爬识物体,九月试站懂再见,十月独站能模仿,十二独走叫物名,指手指眼爱憎明。十五能道姓和名,同意与否自表明,活波可爱小Baby, 十八就能懂命名。【复习与思考】试述一个8个月小儿体格发育(含身高、体重、体围、骨骼发育、牙齿)及精神神经发育的正常标准。(二) 儿童保健、营养和营养障碍 【目的与要求】 1.掌握各年龄组保健原则及计划免疫程序;2.掌握佝偻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特点及骨骼X表现;3.熟悉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病因;4.了解母乳喂养的优点、喂养方法及辅食添加程序;5.了解手足抽搦症发作表现及急救处理。【见习内容】 1.小儿各年龄组的保健原则;2.儿童的计划免疫;3.幼儿园参观:幼儿园所在地、建筑物的卫生要求、饮食管理,实际测量;4.病房见习: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手足抽搦症病儿或看录像。【见习学时】4学时【见习教具】 血压计、体重计、皮尺或测量床、听诊器、叩诊锤、压舌板、棉签、手电筒、腕关节x线摄影片、小儿玩具、儿童保健录像片等。【方法与步骤】(一)儿童保健1.由教师重点介绍小儿各年龄组的保健原则及儿童的计划免疫。2.由幼儿园保健医师介绍传染病管理及预防接种。3.参观幼儿园所在地、建筑物的卫生要求、饮食管理等。(二)教师带领同学见习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和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抽搦症患儿。同学问病史和查体 1.系统询问病史 由患儿家长讲述病史。重点询问 : (1)有无精神神经症状,如易激怒,睡眠不安,多汗等。 (2)出生情况 出生季节,是否早产 。 (3)喂养情况 是否母乳乳喂养,是否及时添加辅食、钙片、鱼肝油或维生素D及 。(4)既往是否易患呼吸道感染疾病,有无经常腹泻及肝、肾疾患;是否有服药史。(5)母孕期健康情况 是否经常进行户外活动,有无腿抽搐的历史。2.体格检查 (1)注意发育、营养、表情、全身肌肉松弛情况。(2)重点检查骨骼系统(注意不同年龄的特点)1)头部:枕秃,前、后囟门及颅缝是否闭合,有无颅骨软化或方颅,出牙数目及头围。2)胸部:肋骨串联、鸡胸、赫氏沟、肋缘外翻、漏斗胸等。3)腹部:蛙腹。4)脊柱四肢:有无脊柱后凸或侧弯、“O”形腿、“X”形腿(判断标准)、手镯、脚镯等。(三)总结1.儿童保健原则和计划免疫 牢记儿童计划免疫口诀: 出生接种卡介苗,2、3、4月服糖丸;3、4、5月白百破,8月麻苗莫提前;岁半两岁大三联,满4周岁服糖丸;7岁麻卡白二联,计划免疫全程完。2.病案讨论(1)根据收集的临床资料,判断患儿有无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及其分期。(2)看长骨X线片:干骺端增宽,杯口状改变,骨质稀疏等。(3)血生化检查血钙正常或降低,血磷降低,钙磷乘积降低,血碱性磷酸酶升高等。3.根据具体病例.提出治疗方案。4.由教师展示维生素D制剂,并说明如何使用这些制剂及使用维生素D应注意哪些问题。【复习与思考】 1.试述各年龄组保健原则有何不同? 2.试述小儿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麻疹减毒活疫苗,百日咳菌液、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的初种与复种年龄。3.详细说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综合治疗措施。 4.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与抗维生素D佝偻病如何鉴别?(三)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目的与要求】 1.掌握新生儿分类、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的特点; 2.掌握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表现、并发症。掌握窒息复苏步骤和程序; 3.掌握黄疸的诊断步骤,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的鉴别;4.掌握引起新生儿呼吸障碍的常见病因及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的临床特点。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诊断与处理; 5.熟悉病理性黄疸常见的几种病因及新生儿溶血病、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 6.了解颅内出血的B超、CT、MRI表现。【见习内容】1.参观新生儿病区,看蓝光箱、输液泵等;2.演示新生儿查体,看正常足月儿、早产儿查体特点及日常护理;3.新生儿皮肤查体及黄疸治疗特点。参观学习其它新生儿疾病;4.观看新生儿体格检查、窒息复苏的音像资料。【见习学时】2学时【见习教具】培养箱、光疗箱,多媒体资料。听诊器、经皮胆红素测定仪【方法与步骤】(一)进入婴儿室参观新生儿护理。1. 选择不同胎龄的新生儿示教足月儿与早产儿的特点、护理及培养箱的使用。2. 观察新生儿一般情况 。(二)教师示教1. 示教引起新生儿呼吸障碍的疾病,了解各种新生儿疾病的病史,示范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使学生进一步熟悉新生儿疾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断。2. 通过对黄疸患儿的教学查房,介绍光疗的适应证、副作用及光疗箱的使用。3. 观看新生儿体格检查、窒息复苏的影像资料。(三)总结1.各种新生儿的定义 。2.新生儿呼吸管理的内容(包括保持呼吸道通畅,氧疗法及辅助呼吸)。3.讨论根据黄疸出现的时间、程度、持续时间、消退时间、全身情况等判断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 。 4.讨论病理性黄疸的可能原因,新生儿ABO溶血症或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和诊断依据 。【复习与思考】 1.围生期、新生儿期的定义是什么? 2.新生儿期药物治疗有哪些特点? 3.新生儿的胆红素代谢有何的特点。4.如何鉴别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 ? 5.试述新生儿黄疸换血疗法的目的及指征。 6.简述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病因、发病机理及诊断要点。 7.如何鉴别引起新生儿呼吸障碍的各种疾病? 8.试述新生儿败血症的诊断要点及防治方法。 9.试述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防治方法。10.病案分析王海之子,男,1.5天,发现皮肤黄染20小时入院,系第一胎,足月顺产,于生后12小时发现患儿皮肤黄染,不烧,不呕,无抽搐,吃奶尚可,排胎便1次,尿色深。PE:T37(肛),R35次/分,心率120次/分,足月新生儿貌,哭声宏亮,全身皮肤及粘膜中度黄染,未见皮疹及出血点,巩膜明显黄染,口唇不红,咽部正常,心肺正常,腹平软,肝右肋下1.0cm,脾未及,脐干燥,脊柱四肢无畸形。血常规:Hb 100g/L,WBC 14.0109/L,N 0.35,L0.45,Plt 350109/L。血生化:肝功能正常,HbsAg(), 血清总胆红素,18mg/dl (307.8umol/L),直接胆红素 1.0mg/dl(17.1umol/L)。请思考: (1)该患儿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2)最可能的病因是什么?(3)还应追问哪些病史?(四) 消化系统疾病【目的与要求】1.掌握婴幼儿腹泻脱水的性质及程度;2.掌握液体疗法常用溶液的组成、应用及小儿液体疗法具体方案的制定;3.了解小儿体液平衡的特点及婴幼儿腹泻的病因、分类、发病机制;4.了解常用补液溶液的成分配制和用途。【见习内容】 1.小儿腹泻病例示教与讨论。 2.液体疗法示教。 3.观看婴幼儿腹泻录像带 【见习学时】3学时【见习教具】婴幼儿腹泻脱水录像带。输液用常用液体:生理盐水、2:1含钠等渗液,1.4%、4或5碳酸氢钠液、5或10葡萄糖液。【方法与步骤】(一)教师带领同学见习婴幼儿腹泻病儿。同学问病史、查体。1.询问病史 由患儿家长讲述病史;询问要点。(1)有无发病诱因(如喂养不当、护理不周及(或)肠道外感染史)。(2)腹泻次数、量、性状及气味;有无发热、呕吐等伴随症状;食欲精神状况,尿量有无改变。2. 观看不同病因腹泻的大便性状、颜色。3. 体格检查: (1)精神、神志、血压、呼吸、脉搏、唇色、皮肤弹性、四肢温度有无改变;前囟、眼眶有无凹陷 。(2)有无电解质紊乱症状,如心音低钝、腹胀、肌张力减退、膝反射减弱或消失。4. 鉴别脱水的程度及性质 ,讲解水、电解质及酸碱失衡的病理生理。5. 介绍液体疗法常用溶液的组成及应用。(二)总结1.病史和查体所见 2.实验室资料:大便常规及培养、二氧化碳结合力、血清电解质、血气分析等结果分析。3.讨论 根据收集的临床资料,判断患儿腹泻的病因及分型,水、电解质紊乱的程度。.制定具体的液体疗法方案。4.教师示教液体疗法的计算方法,说明液体疗法中的注意事项。5.学生练习液体疗法的计算和开处方。 【复习与思考】1.婴幼儿腹泻轻型与重型如何区别?2.婴儿腹泻常见病因有哪些?如何根据其临床特点判断可能的病因?3.试为8个月患急性重型婴儿腹泻、重度低渗性失水、重度代谢性酸中毒、低钾血症的小儿制定一个24小时的输液方案。4.病案分析1岁小儿,因呕吐3天,加重1天,急症入院。患儿起病后每日泻1020次,黄色水样稀便,量多,无脓血,呕吐频繁,进食即呕,以致无法进食。入院当天发热,口渴、10个多小时未解小便,精神差。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较差,体温38, 呼吸深,44次/分,脉细弱,132次/分,倦怠思睡状,四肢较凉,面色苍白,皮肤弹性差,前囟及眼眶下陷,口舌粘膜干燥、颈软、两肺未闻罗音,心音较低钝,腹较软,肝脾未及,膝反射迟钝,无病理反射特征,血钠测定140mmol/L。请思考:(1)提出该患儿的诊断,诊断依据;(2)制定24小时液体疗法方案。(五) 呼吸系统疾病【目的与要求】 1.掌握 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2.掌握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特点;3.了解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及鉴别诊断;4.了解小儿呼吸系统症状、体格检查特点;5.了解物理降温、吸氧吸痰、雾化机操作。【见习学时】3学时【见习内容】 1.示教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病儿。2.分组问病史、查体、讨论及总结评议。3.观看各种胸片。【见习教具】多媒体资料、胸片 【方法与步骤】 (一)教师带领同学见习急性支气管肺炎病儿。同学询问病史、查体。1.询问病史重点: (1)发病诱因:受凉史,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接触史。 (2)疾病的发生经过,如发热(体温变化、热型)、流涕、鼻塞、打喷嚏、咽痛、咳嗽性质;气促、发绀、呼吸困难及中毒症状;烦躁不安与精神萎靡、抽搐、呕吐、腹胀、腹泻等。 (3)既往健康情况:有无佝偻病、营养不良、结核病或结核感染、先心病等病史,是否常患呼吸道感染疾病等。 (4)免疫史:询问卡介苗接种情况。2.体格检查 (1)发育营养状况,精神状态,病容,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呼吸与脉搏比例,鼻翼扇动、三凹征、发绀等;观察流涕、鼻塞、咳嗽情况,重症病人应测血压。 (2)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毛细支气管、肺泡的病变体征(粗湿罗音、细湿罗音、哮鸣音等),有无胸膜腔积液及(或)液气胸。 (3)心脏功能情况,及时发现心肌炎或其他心脏病。 (4)腹部:有无腹胀,肝脾大小、质地、压痛、肠鸣音。(二)总结1. 病史与查体所见 使学生掌握各种肺部啰音特点及重症肺炎的表现(循环、神经、消化等系统表现)。2.共同阅读辅助检查结果(1)实验室检查 1)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2)重症肺炎: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及血二氧化碳结合力、钾、钠、氯、钙改变,重症时作血气分析改变。 3)病原学检查:病毒分离、细菌培养、肺炎支原体分离鉴定或血清学检查等。对重症肺炎或有脓毒血症表现者血培养或局部分泌物培养结果。 2.X线检查:观看胸片, 进一步熟悉肺炎(包括不同病原体的肺炎)及其并发症的X线表现。 4.讨论 (1)通过病例分析进一步掌握肺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2)结合具体患儿掌握肺炎的诊治原则及合并症的诊断处理。【复习与思考】1.试述小儿支气管肺炎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及疗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