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程概论B答案_第1页
发酵工程概论B答案_第2页
发酵工程概论B答案_第3页
发酵工程概论B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蚌埠学院0910学年第一学期 发酵工程概论期末考试试卷(A)答案一、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8分)1前体:指某些化合物加入到发酵培养基中,能直接彼微生物在生物合成过程中合成到产物物分子中去,而其自身的结构并没有多大变化,但是产物的产量却因加入前体而有较大的提高。2实罐灭菌:实罐灭菌(即分批灭菌)将配制好的培养基放入发酵罐或其他装置中,通入蒸汽将培养基和所用设备加热至灭菌温度后维持一定时间,在冷却到接种温度,这一工艺过程称为实罐灭菌,也叫间歇灭菌。 3、次级代谢产物: 是指微生物在一定生长时期,以初级代谢产物为前体物质,合成一些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无明确功能的物质过程,这一过程的产物,即为次级代谢产物。4种子扩大培养 :指将保存在砂土管、冷冻干燥管中处休眠状态的生产菌种接入试管斜面活化后,再经过扁瓶或摇瓶及种子罐逐级扩大培养,最终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纯种过程。这些纯种培养物称为种子。5诱变育种:用各种物理、化学的因素人工诱发基因突变进行的筛选,称为诱变育种6 连续培养:由于新鲜培养基不断补充,所以不会发生营养物的枯竭,另一方面,发酵液不断取出,发酵罐内的微生物始终处于旺盛的指数生长期,罐内细胞浓度X、比生长速率、以及t, pH等都保持恒定。7生理性酸性物质和生理性碱性物质:经微生物生理作用(代谢)后能形成酸性物质的营养物叫生理酸性物质,若菌体代谢后能产生碱性物质的营养物称为生理碱性物质二填空:(共20分)1.细菌,酵母菌,霉菌,放线菌2化学灭菌 ,射线灭菌,干热灭菌,湿热灭菌3采样 ,富集 ,分离,目的菌的筛选4目的菌5. 好氧培养 ,厌氧培养6孢子,种子,发酵 7调整期 ,对数生长期,稳定期,衰退期 8碳源,氮源 ,无机盐,微量元素9分批,补料分批,连续,半连续10. 生物,溶解氧,pH,氧化还原电势,CO2,溶解量,残糖,氨基酸浓度,无机盐浓度 三、选择题:(每题1.5分,共15分)15 BCDCD 610 DCDDB四、问答题:(共37分)1、工业化菌种的要求?(10分)(1)原料廉价、生长迅速、繁殖能力强、目的产物产量高。(2)发酵中产生的泡沫少,易于控制培养条件,酶活性高,发酵周期短。(3)抗杂菌和噬菌体的能力强。(4)不产生或少产生与目标产物相近的幅产物。(5)菌种遗传性稳定,不易变异和退化(6)不产生任何有害的生物活性物质和毒素,保证安全生产。2.发酵过程中pH会不会发生变化为什么?(12)发酵过程中pH是不断变化的1)糖代谢特别是快速利用的糖,分解成小分子酸、醇,使pH下降。糖缺乏,pH上升,是补料的标志之一;2)氮代谢当氨基酸中的-NH2被利用后pH会下降;尿素被分解成NH3,pH上升,NH3利用后pH下降,当碳源不足时氮源当碳源利用pH上升;3)生理酸碱性物质利用后pH会上升或下降;4)某些产物本身呈酸性或碱性,使发酵液pH变化。如有机酸类产生使pH下降,红霉素、洁霉素、螺旋霉素等抗生素呈碱性,使pH上升;5)菌体自溶 pH上升,发酵后期,pH上升;6)杂菌的污染,pH下降3、自然界分离微生物的一般操作步骤?(15)样品的采取预处理培养菌落的选择初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