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版)探析广东水稻种植保险的现状与发展.doc_第1页
(终极版)探析广东水稻种植保险的现状与发展.doc_第2页
(终极版)探析广东水稻种植保险的现状与发展.doc_第3页
(终极版)探析广东水稻种植保险的现状与发展.doc_第4页
(终极版)探析广东水稻种植保险的现状与发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 东 金 融 学 院学年论文论文题目 探析广东省水稻种植保险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学生姓名 任伟宁 学号 081531340 专业班级 保险实务 0815313班 指导教师 李勇杰 职称 教授 2011 年 6 月 23 日广东金融学院 本科学年论文探析广东省水稻种植保险的现状与发展策略 摘 要水稻种植保险是国家和广东省政府支持农业发展,稳定粮食生产,化解农户自然灾害风险的一项强农惠农政策。近年来,广东省在26个产粮大县的试点,已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广东水稻种植保险现状的描述,从广东自然气候、小规模种植、政府支持力度不足及市场法规不完善等几个方面揭示广东水稻种植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从而探讨广东水稻种植保险的发展前景和趋势。关键词: 水稻种植保险 政策性农业保险 政府支持AbstractThe Rice Cultivation Insurance is an agricultural-oriented policy supported by our country and Guangdong Provincial Government, in purpose of accelerati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stabilizing food production, as well as decreasing farmers risks in natural disasters. In recent years, up to 26 grain-producing pilot units in Guangdong has already made great differences. This paper centers on several problems exist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ice Cultivation Insurance in Guangdo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 climate, small-scale cultivation, support of government and market regulations, etc. It also discusses the prospection and tendency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ice Cultivation Insurance in Guangdong.Key words: The Rice Cultivation Insurance Agricultural insurance policy Government support11目 录一、广东水稻种植保险的发展现状1二、广东水稻种植保险与其他省份的差距2(一)承保覆盖率2(二)政府支持力度2(三)险种开发2(四)水稻种植保险制度3三、广东水稻种植保险发展的阻碍因素分析3(一)水稻种植地理环境不够理想3(二)水稻种植规模小4(三)农户的参保意识弱4(四)政府的支持力度低4(五)查勘定损存在难度5(六)法律法规还不完善5四、广东水稻种植保险发展的对策5(一)因地制宜,提高水稻抗灾能力5(二)增强农民投保意识6(三)政府要加强支持力度6(四)妥善解决水稻查勘定损困难7(五)健全有关广东水稻种植保险的法律法规7(六)加大水稻种植保险的人才培养力度7(七)加强保险监管力度,防止逆选择和道德风险7五、结语8参考文献9致 谢10探析广东省水稻种植保险的现状与发展策略水稻是广东省重要的粮食作物, 2007年广东水稻产量占到了广东粮食总产量的81.4%,水稻生产既是全省1300万稻农最主要的经济来源之一,也是关系到广东粮食安全的一个关键性因素。但是广东省的自然气候复杂多变,严重威胁着农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也一直困扰着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2010年广东早稻生产先后遭受干旱、冷害、低温寡照、暴雨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农户颗粒无收,损失惨重。由于我省水稻种植保险的推广程度不高,并未能有效地保障农民,导致“一次重灾,即刻致贫”的状况频繁发生,严重影响农民的生活水平稳定发展。因此,如何发展广东水稻种植保险,已经成为广东新农村建设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一、广东水稻种植保险的发展现状水稻是农业作物,其种植保险也是农业保险条款中重要的一项。根据广东保监局对广东农业保险业务的统计,2008年广东农业保险实现保费收入1.64亿元,如果包括渔业互助保险,保费总额约1.7亿元。其中能繁母猪保险就占了1.5亿元左右,除其他的农村财险,譬如农房保险1000多万元,剩余的便是水稻种植保险,从数据上看,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原本就少,水稻种植保险的保费更是微乎其微。广东拥有水稻种植面积达3000万亩,广州、佛山、中山等10个试点市的水稻种植面积为1857万亩,但参加保险的仅为44万亩,两者相比,突显出广东水稻种植保险的推广程度相当低,民众的参保意识也不高。并且,细看广东地区市的参保情况,发现“参差不齐”的现象非常明显。中山市水稻投保面积为10.2万亩,佛山水稻投保面积为22万亩,两地参保率达100%;但恩平市水稻投保面积11.7万亩,参保率仅为31.6%。一份佛山市人保财险公司关于水稻种植保险的数据显示,2008年,广东农业保险保费收入约1.7亿元,而赔付额却达到了约2.46亿元。因为2008年广东遭遇了冰冻、台风“黑格比”等较大自然灾害,保险公司不得不承受了巨额的亏损。2009年,该公司承保佛山市水稻面积达22.5万亩,承保保险的风险高达1.05亿元,但保费收入仅为441万元,其中政府补贴为353万元,农户自缴的资金仅为88万元,保费收入依旧“资不抵债”,保险公司仍需承受巨大的经营风险。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广东水稻种植保险的现状,农业保险的风险巨大,管理成本高,经营相当困难,由商业保险公司独家承办农业险的路将越走越艰辛。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有农户要求投保,保险公司却没有开办农户所需的农险品种;即便是开办了农户所需的农险品种,保险公司也不太愿意接受农户的投保。所以,广东农险正处于一个两头遇冷的尴尬境地,就是农业保险存在供求两难、整体发展水平低下的不良状况。 面对广东水稻种植保险滞后的局面,省委农办、省财政厅、省农业厅和广东保监局于2009年3月联合下发广东省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方案规定广州、佛山、中山、湛江、茂名等10市作为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试点,从而探索让水稻种植规避风险的新模式。并于今年年初推出水稻种植 (制种)保险方案,在省政府指导下全省范围推行(不含厦门市),并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省政府还订立了全省参保率80%的目标,扎实推进水稻种植(制种)保险工作。虽然说广东水稻种植保险仍处于试点状态,其探索之路还很漫长和充满艰辛,但是完善水稻种植保险,填补广东农业保险缺位,是建设广东新农村,稳定农村社会的重要举措。二、广东水稻种植保险与其他省份的差距 (一)承保覆盖率广东拥有水稻种植面积达3000万亩,广州、佛山、中山等10个试点市的水稻种植面积为1857万亩,但参加保险的仅为44万亩,覆盖率仅有2.4 %。而江苏、内蒙古、浙江等省区早在2007年左右就开始开展政策性农业种植保险试点,江苏省水稻种植3073万亩,保险承保面达到92%以上;内蒙古粮食作物种植6041万亩,保险覆盖率达到79%;浙江省则基本上覆盖了所有的种粮大户。(二)政府支持力度广东省农民参加水稻保险要承担40%的保费,但每亩水稻的赔偿上限300元相对较低,致使种植面积较小的农户积极性不高。此外,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种粮大县,由于工作经费和配套资金落实难度大,财政上的“捉襟见肘”也使得地方政府积极性不高。而在兄弟省份江苏,“联办共保”的模式及高达70%保费补贴使农户在政策性农业保险中受益颇多,从而在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铺开中“更胜一筹”。(三)险种开发广东水稻种植保险正处于婴儿出生时期,险种开发程度低,也没有附加险的配套,显得单一,缺乏吸引力。而浙江已经开拓出“1+6X”模式,“1”指水稻属于必保品种,其它则为可选择性的品种,多方面照顾农民的多样性生产的需求,增强了农民参保的意愿。(四)水稻种植保险制度广东水稻种植保险于2009年3月才推出试点方案,保险制度还有很多地方还没有完善。而江苏省出台江苏省政策性农业保险水稻种植保险中明确水稻保险标的,保险责任等细则,从各方面保障了粮农的利益,做到了有法可依,加强了农民投保的信心。从以上的差异可以看出,江浙地区的水稻种植保险经历过几年的摸索,经验丰富,各个方面均优于广东,是广东水稻种植保险推广的学习榜样。广东水稻种植保险需要从多方面吸取成功的经验,才能有效实施。三、广东水稻种植保险发展的阻碍因素分析 (一)水稻种植地理环境不够理想广东省北枕南岭,南临南海,稻区辽阔,从平海面的潮田到海拔千米的山区梯田都有水稻种植。并且广东属季风亚热带和热带气候,雨量充沛,日照时数长,这些条件均对水稻生长有利。但是广东省灾害性天气多,台风、暴雨、洪涝、干旱发生频率之高、强度之大居全国前列。2010年,3 月春种春播期间部分地区出现旱情造成局部春耕受阻,4 月出现长时间的低温寡照天气, 造成早稻生育期延迟,5、6 月经历了多次强降雨袭击, 部分地区农业生产受灾严重。据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5月份,广东遭受暴雨袭击,损失逾三亿。并从表1-1可以看出,广东自然灾害对农作物的损害面积平均每年达1000万亩;同时,自然灾害对广东的养殖业也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这些损失绝大多数是由农户自己承担。由此可见,广东的自然气候严重影响水稻种植,容易带来大范围的损失,保险公司难以承受如此巨大的风险。表1-1. 广东省农业自然灾害情况时间200520082009农作物受灾面积(万亩)1088.032092.05717.26绝收面积(万亩)201.3270.8329.31受灾人口 (万人)10542632868紧急转移安置人口(万人)59.66193.1554.73饮水困难人口(万人)57.8130.7554.30因灾死亡人口(人)11310439因灾伤病人口(人)444846479608倒塌房屋(间)9658312124324587损坏房屋(间)28566829249039659因灾死亡大牲畜(头、只)395621271525143直接经济损失(亿元)82.06369.6563.07资料来源:广东统计年鉴2010(二)水稻种植规模小广东虽然地大物博,但是人口众多,特别是农村,因而人均耕地非常少,难以形成大规模种植。并且,广东经济发展速度飞快,城镇化步伐加快,交通要道也不断增多,农民的人均耕地面积越来越少,加之农户经济条件薄弱,可支配收入不允许进行承包耕种,也无法形成大规模的种植。农户大多数都是以精耕细作为主,自给自足,对于大型的商业式水稻种植不感兴趣,也没有能力去感兴趣。基于大数原则,水稻种植规模越大,受灾越严重,遭受的损失也大,农户就越愿意购买水稻种植保险,由于广东农户种植水稻面积小,他们对收成的好坏并不是十分在意,其损失对他们来讲也无关痛痒。因此,水稻种植规模影响着水稻种植保险的推广,制约着农户参保意识的提高。(三)农户的参保意识弱广东农户种植水稻大多数都是为了自给自足,其水稻生产并不是其主要的谋生手段,他们认为利用手中不多的资金去购买水稻种植保险是一种浪费,倒不如将钱储蓄,积少成多。甚至有一些农民认为,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都是鲜有发生,即使发生了,也损失不多,即使损失多了,还有政府进行救助补贴,实在不行了,也只能埋怨命苦,决不愿自己掏钱购买水稻种植保险。农民参保意识低,导致保险公司经营惨淡,保费入不敷出,以致于保险公司越做越亏,无法维持收支平衡,更别说获取利益。所以许多保险公司都不愿涉足水稻种植保险,也就无法给广东水稻农业带来发展。(四)政府的支持力度低水稻种植保险在广东省建立试点不久,尚有许多农户并没有了解有这样的险种,也不清楚该险种的作用和意义,政府组织的宣传还没有实践到位,直至今时今日,仍没有见到有显著的成效。其次,政府对水稻种植保险的补贴力度不足。保险公司如果按照商业化模式进行销售水稻种植保险,那么将耗费巨大的财力物力,又由于农户基本收入不能承受高费率,保险公司独自经营将举步维艰,政府的支持将有效减轻保险公司承担的压力。因此,政府的支持力度有助于避免保险公司知难而退。(五)查勘定损存在难度水稻种植是在自然露天状态下进行的,极易受自然灾害的侵袭,一旦发生,具有突发性、大面积损毁的显著特征,并且,水稻种植范围广,地形复杂,农村交通不便,难以收集信息,如何进行大范围,大面积,并且迅速、主动、准确、及时进行查勘定损,将是一个难题。而且,损失的程度如何准确划分,也会让技术人员焦头烂额。由于,水稻受灾面积广,损失程度不一,情况复杂,查勘定损难,极易引起理赔争议。(六)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广东是经济大省,保险市场发展程度已达到一定的高峰,但是保险市场的法律法规却落后于市场化进程。我国农业保险法尚未出台,给农业保险实践带来了诸多困难。而广东水稻种植保险隶属于农业保险,既没有农业保险法的保护,广东法律法规对它也没有进行完善,具有先天不足,后天发育不良的特点。四、广东水稻种植保险发展的对策 (一)因地制宜,提高水稻抗灾能力针对不同区域的突发性气象灾害特征,加强区域性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稻生产综合能力和抵御突发性自然灾害能力。强化水稻良种推广服务,各地区政府要根据当地的生态气候条件,优化品种结构,引进筛选一批适宜本地推广的区域特色水稻新品种。 大力推广农民容易接受、操作简便的水稻实用栽培技术,突出技术服务、创新推广方式,从技术上防灾。(二)增强农民投保意识各县(市、区)政府、乡镇、村要积极配合保险部门加大对水稻种植(制种)保险政策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闻媒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宣传和普及农业保险知识,增强农民的保险意识;将保费补贴政策与其他强农惠农政策有机结合,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户、种粮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参加保险。(三)政府要加强支持力度水稻种植保险是政策性农业保险中的一种。同时,水稻业属于基础农业,所以水稻种植保险不仅有利于新农村建设,也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发展。因此,政府应该加大支持力度,对水稻种植保险进行多方面的政策扶持。1.政府要充分发挥财政补贴政策的杠杆作用,建立提高组织程度的强制性利益诱导机制,最大限度地引导和促使农户参加水稻保险。可由乡政府或村委会规定对符合参保条件的农户不按规定投保水稻保险的,就不能得到信贷资金或其他惠农政策的支持,受灾后不能享受政府的救济等,诸如此类的地方性规定将为农户的广泛参与提供一种利益诱导推动。2.通过制定相关地方法规条例,在政策上允许将农民投保水稻保险的自缴保费在粮食直补或良种补贴中抵交。这样既能让收入十分低下的农户参保,也节约了农业保险的行政成本,又有效地降低了经办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本。3.对经办保险公司给予税收优惠,不仅免除经营水稻种植保险的营业税,还要减少水稻种植保险的所得税,给予该公司在其他总投资项目上的优惠,使广东农险基金的积累增多,更有效地对由水稻种植保险引起的巨灾风险进行赔付。4.对参保农户的扶助标准进行提高,将政府补助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由省市县财政分别承担补助资金。并且省政府需要根据广东珠三角的贫富状态,东西两翼发展落后和粤北经济相对滞后的地区进行不同级别的资金救助。提高参保户的资金救助,从而减轻农户的负担,提高了参保了积极性。5.提供金融政策支持。鼓励银行对参保农户的贷款需求优先立项,优先评估、优先放款,优质服务。6.健全农业再保险机制。水稻种植保险的保险责任范围广,总体承保面积大,一旦遇到严重灾害,保险公司要承受的赔偿将是非常巨大的。当前,广东农业再保险体系并不健全,而原保险公司要通过“再保险”来分摊风险,却要承受比较高的费率才能分保,甚至有时不能及时分保。所以,广东政府应在建立再保险体系中起主导作用,联合农发行等部门建立农业再保险机构或引进外资保险公司经营农险再保险业务,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四)妥善解决水稻查勘定损困难经办保险公司接到理赔报案时,应立刻向负责种植水稻保险的领导小组汇报,并邀请聘请的农作物栽培专家参加现场勘查定损,根据水稻受损的乡镇、面积、受损程度,按照预案中确定的现场勘查原则进行勘查定损。对部分局部受灾,面积在50亩以下的,请乡镇农业保险办公室组织勘查,确定损失。对超过50亩以上受灾的乡镇,由县农作物栽培专家现场复核,确定受损面积和程度。待把全县水稻受灾的现场勘查完后,由三名以上具有高级职称的农业技术专家出具水稻现场勘查受损鉴定书,上报县农业保险领导小组审定。从技术中贯彻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理赔政策,做到理赔合理,让参保户信服。(五)健全有关广东水稻种植保险的法律法规农业保险作为一项农业发展和保护制度,需要依据法律法规确定农业保险发展的政策目标,知道并规范农业保险的运作,需要建立政府支持的农业保险制度。用法律条文明确农业保险的经营与管理、农业再保险以及农业保险监管等诸多问题。(六)加大水稻种植保险的人才培养力度在现今我国保险业整体缺乏专业技术人才的条件下,不以赢利为经营目标的农业相互保险组织当然更加难以拥有足够合格的经营管理人员。人才的严重缺乏对农业保险经营的协调发展和有效监督十分不利,也不利于农业相互保险公司的规范经营与健康发展。因此,建立农业保险人才库,培养综合型人才,同时完善教育和职称考试体系,将农作物栽培技术等专业技术职称纳入考试范围,并相应提高技术人才的待遇,吸引其留在该领域为人民服务。(七)加强保险监管力度,防止逆选择和道德风险水稻种植保险的投保人主要是农民,而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低,从而诚信的意识水平也比较低下,若不加强保险监管,很难避免道德风险和逆选择问题的发生。国家不仅要制定农业保险制度法、管理条例,还要主动执法,加强对农业保险市场各个主体的监督。同时,要建立公开、透明的农业保险信息公布系统,及时解决保险人与投保人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完善竞争机制,保证农业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五、结语综上所述,广东省水稻种植保险已经实践多年,实践证明,水稻种植保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保险的实行对转移农业风险、减轻政府负担、稳定农民种粮积极性和制种基地建设、引导农民积极参保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卓有成效的作用。但是由于实践时间尚未充分,我省的水稻种植保险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解决广东水稻种植保险所面临的问题不仅取决于各级政府以及社会保险机构各方面的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