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魏效荣一把抓.doc_第1页
关于魏效荣一把抓.doc_第2页
关于魏效荣一把抓.doc_第3页
关于魏效荣一把抓.doc_第4页
关于魏效荣一把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魏效荣一把抓不知有那位爱友去过魏效荣主任那里,那位可以讲一下他手法的具体动作。抓的手是在患者腿根内侧还是外侧呀。* 虽然我没有去过,但是了解一些,主要是在大腿的内侧,去过的爱友,不妨把详细情况说一下,大家共同讨论一下:handshake* 偏门的疗法,有些不雅,小心惹祸。:lol:* 确实不雅,得小心医疗纠纷!* 刺激股神经,* 不过效果不错呀* 确实不雅,得小心医疗纠纷!:lol: :lol: :lol:* 拿捏股内收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赵焰(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武昌430061)笔者在临床上采用拿捏股内收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很好疗效。现将120例治疗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20例患者中,男性78例,女性42例;年龄3040岁82例,4150岁25例,51岁以上13例;全部患者均经CT检查确诊。其中后外侧突出103例,中央型突出17例;L34椎间盘突出5例,L45突出65例,L5S1突出50例。120例患者均未做过手术疗法和髓核化学溶解疗法。治疗方法1患者俯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骶部在与突出部位相对应的椎间隙患侧表面,大多都有一个明显的凹陷,该凹陷与健侧对比能清楚地看到。在患者腰骶部寻找该凹陷,确定其位置;2让患者翻身仰卧,放松,患侧膝关节屈曲。医者站于患侧,一手插进患者腰骶部与床面之间,手指按在前面寻找的凹陷处,另一手在患者屈曲腿大腿根部寻找股薄肌和大收肌,然后沿大腿内侧窝将股薄肌和大收肌捏住提起,反复数次。此时腰部的手指可以感到患者腰部凹陷向外鼓出,变得较平坦;3让患者下床,做大幅度的扭腰臀动作(就象跳迪斯科舞一样)5min,再尽力向上做投蓝跳跃动作2次,再上下一层楼梯数遍;4患者俯卧,再寻找腰骶部凹陷,大多可见凹陷变平坦或消失,触按腰骶部肌肉,可感觉比治疗前放松;5逐一按压腰臀部及下肢痛点,力量适中,再提捏大腿后面肌肉,从上至下反复数次,最后抓住患者双髁关节,轻轻交替牵拉双下肢,如有双下肢不等长的症状,这种方法可以给以牵正。以上治疗,每日1次,一般治疗120次。治疗后嘱患者必须睡硬板床,腰及下肢要保暖,不可负重。治疗结果120例患者中,15次治愈者(症状基本消失,生活正常)38例,占31.7%;610次治愈者25例,占20.8%;1115次治愈者15例,占12.5%;1620次治愈者18例,占15%,治疗20次以上好转者(腰腿痛等症状减轻,但未完全消失)17例,占14.2%;治疗20次以上无效者(治疗前后症状无好转)7例,占5.8%。典型病例陈某,男,37岁。1996年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牵引手法等治疗后症状消失。1998年复发,腰部剧烈疼痛,活动明显受限,不能弯腰下蹲,伴左下肢放射痛,不能行走,经治疗无效而来诊。用上述方法治疗1次后疼痛基本消失,行走正常,仅感下肢酸软无力。回家调养半月而愈。体会由于股内收肌直接受股神经和闭孔神经支配,所以拿捏该肌可以直接通过股神经和闭孔神经影响腰骶神经根,促进神经根周围无菌炎症的吸收。此外,通过提捏大腿根部的肌肉,使内收肌得以放松,从而使腰深部肌肉亦可放松,有利于突出物周围水肿和炎症的吸收,减轻疼痛。加之治疗后的一系列活动,使腰骶部肌肉迅速得到调整,也使腰椎的解剖位置得以纠正。故能收到较快的治疗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临床的常见病与多发病。临床中绝大部分病人经保守治疗有效,但多存在功能恢复差,复发率高的缺点。经实践证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法复位可有效地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腿痛症状并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使患者免除对手术的心理恐惧与躯体痛苦,便于在基层医院应用。我曾学习过三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复位手法。 1、冯天有教授的坐位定点旋转复位。2、侧卧位定点斜搬复位法。3、俯卧位腰椎牵弹复位法 。在门诊治疗中应用前两种方法较为方便,但部分病人疗效不太理想。腰椎牵弹复位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但费时费力不太适合门诊应用。 我曾见一同行使用陕西省人民医院疼痛科魏效荣主任的复位手法治疗一急性突出病人效果奇佳(对方对此手法秘而不传)。我把看到的具体操作方法介绍出来请大家讨论一下!病人俯卧于床上,患肢稍外展,医者站在病人患侧,一手拇指按在患椎旁压痛点处,另手拇指放在患肢大腿后方余四指卡在大腿根内侧股内收肌处。在用力拿捏股内收肌时病人产生剧烈疼痛,同时另手拇指在患椎旁用力按压,双手发力配合同步,病人的腰腿痛感霍然减轻,嘱其下床活动,手法结束。我一直困惑不解的是此手法令疼痛缓解的机理。单一拇指在患椎旁用力按压能让棘突复位或关节突产生松动达到脊柱恢复动态平衡吗?还是拿捏股内收肌产生了莫种作用?我亲自在数个病人身上操作,可能是没有掌握好其中要点,没有成功。发此帖请大家讨论一下!如有精通此法的同道还请多多指导!是否叫陕西神抓我不知道,我在外进修时大家都说这是一把抓,我所在城市的一个颈腰痛专科诊所也在应用这种手法。我们都知道这种抓法有效,特别是对急性突出疼痛较重的病人,抓完后疼痛立即减轻。凡是我们不理解的事物,劝大家不要马上去否定他。就像脊柱旋转复位手法,有的同行到现在还是不相信,认为复位是骗人的。其实腰椎间盘突出以后用手法很难令其回归原位,手法只不过是让椎体关节突产生松动,突出物与神经根发生微动移位,解除压迫从而缓解疼痛。经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手法复位可有效地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腿痛症状。因从影像解剖学方面难以拿出让人信服的对比,所以好多医生包括部分搞针推的同行对手法复位一直持怀疑的看法。李义凯博士是从事脊柱推拿手法临床解剖学和生物力学研究的,他的脊柱推拿的基础与临床中国脊柱推拿手法全书这两本书值得咱们看看。(说跑题了!)我现在要和大家讨论的是魏效荣的手法究竟是那方面产生的作用,和手法操作的要点。拿捏股内收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20例赵焰(湖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武昌430061)笔者在临床上采用拿捏股内收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了很好疗效。现将120例治疗情况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20例患者中,男性78例,女性42例;年龄3040岁82例,4150岁25例,51岁以上13例;全部患者均经CT检查确诊。其中后外侧突出103例,中央型突出17例;L34椎间盘突出5例,L45突出65例,L5S1突出50例。120例患者均未做过手术疗法和髓核化学溶解疗法。治疗方法1患者俯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骶部在与突出部位相对应的椎间隙患侧表面,大多都有一个明显的凹陷,该凹陷与健侧对比能清楚地看到。在患者腰骶部寻找该凹陷,确定其位置;2让患者翻身仰卧,放松,患侧膝关节屈曲。医者站于患侧,一手插进患者腰骶部与床面之间,手指按在前面寻找的凹陷处,另一手在患者屈曲腿大腿根部寻找股薄肌和大收肌,然后沿大腿内侧窝将股薄肌和大收肌捏住提起,反复数次。此时腰部的手指可以感到患者腰部凹陷向外鼓出,变得较平坦;3让患者下床,做大幅度的扭腰臀动作(就象跳迪斯科舞一样)5min,再尽力向上做投蓝跳跃动作2次,再上下一层楼梯数遍;4患者俯卧,再寻找腰骶部凹陷,大多可见凹陷变平坦或消失,触按腰骶部肌肉,可感觉比治疗前放松;5逐一按压腰臀部及下肢痛点,力量适中,再提捏大腿后面肌肉,从上至下反复数次,最后抓住患者双髁关节,轻轻交替牵拉双下肢,如有双下肢不等长的症状,这种方法可以给以牵正。以上治疗,每日1次,一般治疗120次。治疗后嘱患者必须睡硬板床,腰及下肢要保暖,不可负重。治疗结果120例患者中,15次治愈者(症状基本消失,生活正常)38例,占31.7%;610次治愈者25例,占20.8%;1115次治愈者15例,占12.5%;1620次治愈者18例,占15%,治疗20次以上好转者(腰腿痛等症状减轻,但未完全消失)17例,占14.2%;治疗20次以上无效者(治疗前后症状无好转)7例,占5.8%。典型病例陈某,男,37岁。1996年患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牵引手法等治疗后症状消失。1998年复发,腰部剧烈疼痛,活动明显受限,不能弯腰下蹲,伴左下肢放射痛,不能行走,经治疗无效而来诊。用上述方法治疗1次后疼痛基本消失,行走正常,仅感下肢酸软无力。回家调养半月而愈。体会由于股内收肌直接受股神经和闭孔神经支配,所以拿捏该肌可以直接通过股神经和闭孔神经影响腰骶神经根,促进神经根周围无菌炎症的吸收。此外,通过提捏大腿根部的肌肉,使内收肌得以放松,从而使腰深部肌肉亦可放松,有利于突出物周围水肿和炎症的吸收,减轻疼痛。加之治疗后的一系列活动,使腰骶部肌肉迅速得到调整,也使腰椎的解剖位置得以纠正。故能收到较快的治疗效果。电针足少阴经筋治疗下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邵志刚(温县中医院,河南温县454850)下段腰椎间盘突出症以根性坐骨神经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为探索疗效高、疗程短、损伤小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我们在民间治疗经验的基础上,采用电针足少阴经筋在股上段的穴点(暂取名:“股内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共66例,均为我院疼痛科门诊病人,按患者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3例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60岁,平均40.85岁;病程最短0.5月,最长20月,平均6.27月。对照组33例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最小29岁,最大65岁,平均47.36岁;病程最短0.25月,最长36月,平均6.52月。1.2诊断标准典型的根性坐骨神经痛,咳嗽、排便可加剧疼痛;相应腰椎关节突按压或深部颤压可诱发放射性疼痛;直腿抬高试验、加强试验、屈颈试验均呈阳性;腰椎示45或 和51间盘突出并与临床症状、体征相吻合;排除腰椎管狭窄症、肿瘤、结核及盆腔感染等其他病变。2治疗方法2.1治疗组取穴:股内筋、腰下段夹脊穴。每次仅取患侧或症状较重一侧,股内筋穴位表进针点位于股内收肌上段腱性隆起后的凹陷处。治疗时取患侧在下的斜俯卧位,患侧下肢伸直,腱侧下肢屈曲。以左侧为例,取穴时医者从患者后方将右手拇指端置于承扶穴,其余四指与拇指呈90放于内收肌腱处,4讨论民间有弹拨经筋结聚法治疗类似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腰痛的经验,我们观察,弹拨的部位在大腿内侧收肌群的腱性部分。足三阴经筋在此会合,共同结聚于阴器,而足少阴经筋则“循膂内挟脊”,其病包括:所过而结者皆痛及转筋,此描述与根性坐骨神经痛近似。十二经筋的分布,主体部分与十二经脉大致相同,通过经筋调整经气,于理相通。通过实践证实,对属于腰部筋伤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较好。只是,经穴分布大多是避开肌肉的腱性部分,只有少部分奇穴位于肢体末端指趾部的肌腱上。从弹拨经筋结聚处取得良好疗效,提示在大的腱性结构上应分布有疗效较好的穴位,只是受古代针具的限制,少有人在剪切力较大的肌腱上针刺,其道理如同古人限于局部消毒不便而不在神阙穴上针刺一样。经查,足少阴经筋位于股内侧的后部,足少阴肾经在此处无穴位分布;我们选定的穴点当属经外奇穴,此处皮肤与深部的腱性结构间存在较厚的脂肪等组织,从而避免了在肌腱隆起处垂直进针时组织对针身的剪切应力。我们在操作中也未见到针身严格折弯现象。在此处获得的针感与通常针灸临床中的得气无明显区别,可知,此穴点符合体穴的一般特性,可视作新穴。人的生活和工作,本疗法则鼓励病人针后即可行走甚至弹跳,不主张佩带腰围,方便了病人的日常生活,并对以往阐述的致病机理提出了值得研究的课题。随着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产生机制的深入研究和以往治疗方法的再认识,认为无菌性炎症是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病理基础,清除炎症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治疗目标这一观点,使以机械性压迫是引起神经根性疼痛的主要原因而主张手术治疗的传统观点退居次要地位,需要手术治疗的比例逐年下降,代之以各种保守治疗方法,包括近年出现的各种神经根周围的病灶注射治疗方法1。但纵观这些疗法,仍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局部解剖关系和各类致痛性物质的刺激上,治疗重点就是迅速将药物准确送到炎症病灶区,清除炎症,获得疗效,而对产生这些炎性物质的调控机制研究较少。电针股内筋能快速起效,既未改变神经根局部解剖位置关系,更不能清除已经产生的炎性化学物质,那么效从何来?新近研究,经络是生命期间呈液晶态的液体,液晶态的体液对外界微弱的刺激反应灵敏,它是针刺治疗的物质基础,针刺足以引起体液液晶体敏锐的重排序活动2,激发出多米诺骨牌式的“循经感传”(包括显性感传和隐性感传),使“气至病所”,这种作用可深及循经体细胞中特定的基因组合。尽管各种细胞内均含有生命活动必需的完整基因组,但具体到某个体细胞或体细胞群时,却因其所在身体的位置和疾病状态,只能是特定的基因组合被激活,以完成对相应体细胞组成的器官或组织的生理调控。这种调控有可能迅速终止炎性物质的产生或关闭对炎性物的靶效应。在“股内筋”电针,相对于其他穴位而言,是激发这种调控效应的较理想的启动点,也是效应叠加点3。虽然针刺的作用对液相环境中实现纳米精度的分子链空间构型调控的机制有待深入研究,但不妨将这种针刺和疗效的中间机制暂作为控制论中的“黑箱”,其作用的发生肯定是在神经根周围炎性物质或其靶效应产生之前,按照这一思路,根据“针药同源”的原理,寻找合适的中药组方甚至由复方产生的药物单体治愈腰椎间盘突出症就成为可能。那么,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发展轨迹就可能是:服药手术或手法注射服药。这方面,我们积累了初步的经验,拟在另文表述。从楼主的描述来看,可能是股内收肌群的弹拨手法。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该肌群的痉挛是常见的(4字试验阳性),特别是L5/S1的患者。解除肌肉痉挛可以通过恢复腰椎骨盆生物力学平衡而起到效果,这种手法是传统的按摩手法,不用这么神秘。* 研究一下* 疗效确实好吗?还是炒桌* 9楼说的很好,之前也听病人讲过,病人也讲的不是很全面,魏主任那病人很多,只让病人进去,家属都不让进,* 这方法搞不好能抓得女病人大腿内侧一片青紫,说不定人家会告你非礼的,不懂者勿在异性病人身上使用,切切!:lol:* 8楼发的也是我在知网掏钱*来的文章,以前在*和*发过了,哈哈!其实里面的诀窍就是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10 才可浏览* 每晚200X30几(人)等于-神!只要能去病,抠那都成!* 顶起来!* 我不是抄袭你的,我是让大家都了解一下,有不对的请谅解.* 有效吗?* 9楼回复是全部抄袭我的帖子 能否讲一下您的治疗效果?* 能不能不要设置那么高的条件,见过好几个病人多在那抓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