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语文毕业总复习句子练习 一、句子的构成和基本形式 句子是由词或者短语构成的。它能明白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句子一般可以分两部分:前一部讲谁或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做什么”、“怎么样”或“是什么”。 例如:小明在认真学习。 他是十佳少先队员。 小草有顽强的生命力。 (谁 ) (做什么) (谁) (是什么) (谁、什么) (怎么样) 按照句子的用途、语气,可分为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和感叹句四种基本形式。 告诉别人一件事的句子是陈述句。它的语调一般是平稳的,句末有句号。如:“我是三年级学生。”“我们村的东头有一口古井。” 用来要求或希望别人做什么事或者不做什么事的句子是祈使句。句末用句号,语气较强的用感叹号。如:“快把书递给我。”“禁止随地吐痰!” 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叫疑问句,句尾用问号。如:“你吃过饭了吗?”“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表示某种强烈感情的句子叫感叹句。句末用感叹号。如:“我们是多么高兴啊!”“长城是多么雄伟啊!” 二、几种特殊句式 连动句 在一个句子里写了同一个人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连续动作叫连动句。如:战士们端起冲锋枪向敌人猛冲过去。这句话就写了“战士们”的两个连续动作“端”和“冲”。 造连动句,句中的动作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两个以上。但如果有例句,则连续动作的数量应与例句相符。 复指句 复指句指在一个句子里有两个不同称谓共同指向同一个人或同一个事物。如:我的同桌小明是班长。这句话中“我的同桌”和“小明”同指一个人。 造复指句要注意:由于两个不同称谓共同指向同一个人或同一个事物,一般排列在一起。如:“那个正在扫地的女孩就是我的好朋友小丽。”这句话中“我的好朋友”和“小丽” 排列在一起。 兼语句 有时我们可以把两个紧密相关的句子合为一个兼语句。如:我们请爸爸。爸爸尝花生。把这两个句子合在一起就是“我们请爸爸尝花生。” 有时我们也可以把一个兼语句分解为两个简单的句子。如:老师提醒小芳注意作文中的错别字。可分解为“老师提醒小芳。”和“小芳注意作文中的错别字。” 把两个简单的句子合成兼语句时,可以省略掉句中的相同部分,这样可以使句子表达得简练明确、连贯紧凑。对兼语句进行分解时,要注意使两个简单的句子都有完整的构成。 “把”字句和“被”字句 一般陈述一件事情,可以用陈述句,也可以用“把”字句和“被”字句。如“他弄脏了衣服。”“他把衣服弄脏了。”“他的衣服被弄脏了”这三句话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句式变了,使用的场合和效果也有差别。 陈述句与“把”字句、“被”字句互改的方法是:先找出句中的两个称谓,(谁或什么)并确定它们之间的主动与被动关系。再根据要求完成句子。如“一阵猛烈的炮火,摧毁了敌人坚固的工事。”改为“把”字句可将“敌人的坚固的工事”提到“摧毁了”的前边,并加入“把”字;改为“被”字句可把“敌人坚固的工事”提到“一阵猛烈的炮火”前面,并加入“被”字。 三、句子的变化 扩句 扩句就是在句子的“主干”上“添枝加叶”,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具体、形象生动。如:“太阳升起”。可扩写为“金色的太阳从东方地平线上慢慢地升起。”后一句比前一句就要具体、形象得多。 扩句一般采用局部扩句法。即把句子分成两部分,先扩前面部分,再扩后面部分。如:“小明读书”,前面部分是“小明”,先补充小明是谁,与我的关系,这样前面部分可扩充为“我的同学小明”;后面部分可补充“在什么地方”“怎样读书”,这样后半部分可补充为“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全句扩为“我的同学小明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 扩句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扩句时要根据表达需要合理增添有效的成分,不要生硬地堆砌意思相同的词语,不要前后重复,也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在完成扩句作业或试题时,如果对扩充部分有具体规定的应按规定扩句,如没作规定的,扩充内容一般不少于两处。 缩句 缩句与扩句恰好相反,就是去掉句子中的“枝”和“叶”,保留其主干。缩句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如“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的小麻雀无可奈何地拍打着翅膀。”经过缩句,抓住句子主干“小麻雀拍打着翅膀。”就知道这句子是写小麻雀的。缩句还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句子是否正确。如:“我们班光荣地被评为文明班级的称号。”一句,经缩句成为“我们班被评为称号。”这就容易发现句子存在词语搭配不当的错误。 缩句一般可采用这样的步骤:1、去掉枝叶。先把起修饰作用的“的”、“地”、“得”的内容删掉;2、分辨句式。先看句子讲什么,然后画出主语“谁”或“什么”,再画出“干什么”、“怎么样”或“是什么”,把其余的去掉;3、把画出的部分连起来读读,看句子是否还有表修饰或限制的词,如果有,再删去;4、看句子是否完整;5、看原句的意思是否改变。 反问句与陈述句 一个意思可以用陈述句表达,也可以用反问句表达。两个不同的句式,表达的意思相近,但语气不同。如:“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真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这两句话中,第一句是反问句,第二句是肯定句,两句话的意思基本相同。 陈述句改反问句要注意三点:1、词语的变化。如果陈述句是肯定的意思,可加入“难道不”或“怎能不” ;如果陈述句是否定的意思,则加入“难道”或“怎能”,再将原句中否定的意思改为肯定的意思。2、标点的变化。陈述句改反问句后一定要将句号改为问号。3、语气的变化。陈述句改反问句后要添加疑问词。如果添加的是“难道不”或“难道”则疑问词为“吗”;如果添加的是“怎能不” 或“怎能”,则疑问词为“呢”。 反问句改陈述句与之相反:1、词语的变化。如果反问句是肯定的意思,则去掉“难道不”或“怎能不” ;如果反问句是否定的意思,则去掉“难道”或“怎能”,再将原句中肯定的意思改为否定的意思。2、标点的变化。反问句改陈述句后一定要将问号改为句号。3、语气的变化,反问句改陈述句后一定要去掉疑问词。 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 在说话与写作中,有时需要直接引用别人的对话,有时需要转述。如:“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子里什么也没看见。”是直接引语。直接引用改间接引用,是将引用人物语言的句子改成转述语句。 直接引用改间接引用要注意三点变化:1、标点变化。要将表示直接引用的冒号改为逗号;2、人称变化。要将直接引用句中的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即“我”改为“他” “我们”改为“他们们”)第二人称一般改为人名;3、文字变化。可以改动少量文字。 肯定句与否定句 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也可以采用否定句式,表达方式为“否定+否定=肯定”。将肯定句式改成否定句式,除了将原句中表示肯定的词语(如“能”“会”“可以”等)改成表示否定的词语,(如“不能”“不会”“不可以”等)外,还要在原句式的适当位置再添上一个表示否定的词。如:“这件事你应该去做。”改成“这件事你不该不去做。”句式变了,意思却未变。 陈述句与感叹句 一个意思可以用陈述句表达,也可以用感叹句表达。两个不同的句式,表达的意思相近,但语气不同如:“它闭息凝视,一定要把老鼠等出来。”“它闭息凝视,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这样句式变了,意思却未变。 1、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 一阵猛烈的炮火,摧毁了敌人坚固的工事。 被字句: 把字句: 悦耳的歌声把全班同学吸引住了。 陈述句: 被字句: 2、把下面两句话,改写成一个句话,保持意思不变。 同学们推荐她。 她参加普通话比赛。 。 老师要求大家。 大家发表意见。 。 爸爸辅导我。 我学作文。_。 3、把下面一句话改写成两句话。 我请妈妈上街给我买文具盒。 。 我请许浩明天到公园去玩。 。 老师带领我们去慰问军烈属。 _。 _。 大队委员会组织我们参加义务劳动。 _ _。_ _。 红军连长带领战士们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_。_。 4、照样子,扩写下面的句子。 例:汽车奔驰。一辆汽车在宽阔的公路上飞速奔驰。 天空挂着月亮。 5、扩写下面的句子 同学们( )回答( )问题。 田野上开满鲜花。 的田野上开满了 的鲜花。 6、按要求扩写下面的句子 我游览了西湖。(我怎样游览的?游览了怎么样的西湖?) 太阳升起来了。(怎样的太阳?从什么地方?怎么样升起来了?) 7、扩句。 小女孩走过来。_ 小朋友讨论问题。 8、缩写下面的句子。 一条清澈的小河奇迹般地出现在我的眼前。 。 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旧年的大年夜里悲惨地冻死了。 。 前天气象台发布了北方强冷空气即将南下影响我省的消息。 。 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正在教孩子们学习祖国的文字。 。 柔嫩的柳条在春风中不停地摆动。 。 这20条火船趁着东南风冲进了曹操的船队。 。 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像个刺人球紧紧地缩成一团。 。 9、缩句(在原句上用横线画去多余的字词)。 我在院子里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 银铃般的欢笑声从远处传来。 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人们的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 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10、将下列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这样肮脏、零乱的地方,不会让人觉得舒服。 这场比赛不能让祖国再次蒙受屈辱。 象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 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作为少先队员应该讲文明,有礼貌。 11、将下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 12、将下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和感叹句。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杭州的西湖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人们怎么不希望车子能停下来,不希望时间能停下来? 母亲对我的嘱咐,正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 13、将下列句子改为第三者转述。 小明对妈妈说:“我现在就想要你的钢笔。” 他问小刚:“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吗?” _ 王红说:“我的书被我的弟弟拿去了。” 汪老师叮嘱同学们说:“过马路的时候,你们一定要走人行横道。” 14、把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和肯定句。 每个人都不会说自己的家乡不好。 _ _ _ 没有人不希望过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_ _ _ 谁也不能否认这本书是何明的。 _ _ _ 17、按要求写句子。 这些来青海的客人非常热情。 改变词序,改变句子意思:_ 我在少年宫附近住。 改变词序,不改变句意:_ 他的话没有完全错。 改变词序,改变句意:_ 18、判断下面句子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4分) 我断定他这几天好像心中装了事。 ( ) “对凶恶的狼怎么能讲仁慈呢?”这句话是疑问句。( ) “这本书绝对不是你的”是肯定句。( ) 手指对身体好比树对树枝。( ) 激光和太阳光一样。都是自然界的光。( ) 19、找出和例句意思一样的句子,在后面的括号里画“”。 例:琥珀是松脂的化石。( ) 琥珀不是松脂的化石。( ) 琥珀不是松脂的化石吗?( ) 琥珀怎能不是松脂的化石!( ) 20、按要求把句子中有关部分用“_”画出来。(7分) 画出表示连续动作的两个词:李老师推开门走进教室。 画出表示肯定的词语:星期天我们不能不去看排球比赛。 画出关联词语:我们与其说从明天起该好好学习,不如今天就开始刻苦努力。 21、默读下面的一段话,找出需要修改的地方,在原处改。(4分) 小学的生活真是愉快。上课的时候,老师常常举出许多有趣的例子和故事,把我们引进知识的海洋。我们不但学习得愉快,而且课外活动也搞得各色各样。春天我们代着锅碗瓢盆蔬菜等炊具到郊外野餐;夏天,我们在碧波荡漾的湖中游泳;秋天,老师带我们到公园里尝菊;冬天,学校开展向征性长跑。我们只要努力学习,就能报答老师对我们的辛劳培养。 22、照样子,写句子。 例:他端起杯子倒水喝。 。 例: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既美丽又可爱。 例:开狗洞的是狗国。楚国开了个狗洞让我进去。楚国就成了狗国。 任何公民触犯了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市长也是公民。 候鸟一到冬天就要回南方去过冬。 这几只鸟都是候鸟。 例:这支钢笔是李强的。这支钢笔不是李强的。 这支钢笔谁也不能否认是李强的。 23、造句 根据“大方”的不同意思造句。 不小气 : 不拘束 : 用“凝聚”和“倾注”写一句赞美老师的话。 学校最近开展了“创建文明校园”的活动,少先队大队部向全校同学征集这方面的宣传标语,你的应征标语是: 根据情境写句子。 有一个学生小明没有朋友,可用 这句名言来劝他。 小华很不珍惜时间学习,可用 这两句谚语劝他。 面对困难,我们应该 。 24、把错乱排列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像慈母用乳汁哺育婴儿一样滋润禾苗。 ( )露珠的身体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 ( )它白天隐身在空气中,夜晚无声地在黑暗中工作。 ( )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它又最早睁开那不知疲倦的眼睛。 ( )它默默地工作,又默默地逝去。 ()河上还有一座小桥。 ()月亮湾的后面有山,山坡上长着梨树和苹果树。 ()河里,一群群鱼儿正欢快地游来游去,清清的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小桥。 ()我的家乡在月亮湾。 ()岸上栽着许多桃树。树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片火红的朝霞。 ()前面有一条河,河水绕着村子缓缓地流着。 ( )掰开桔皮,有鱼网似的桔络小心翼翼地网着桔瓣。十瓣左右的桔瓣,都裹着一层柔软的薄膜。 ( )它那金灿灿的表皮,颜色鲜,光泽好,气味香。 ( )剥开薄膜,桔瓤里排满着琥珀一样晶莹透亮的小粒,里边全是美味的汁。 ( )成熟的黄岩蜜桔,简直是大自然和人类共同创造出来的艺术品。 ( )那比绿豆稍大一点的桔核,像珍珠一样稀疏地嵌在桔瓤中间。 ( )桔皮里面是白色的。它不像表皮那样光滑,却像牛、羊的“百叶胃”。 ( )小溪的两边,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一个个小院落。 ( )我的家住在江南的小镇里。 ( )花香鸟语,潺潺流水,给小镇增添无限乐趣。 ( )一条清澈的小溪从西方流向小镇中心,又默默地流去。 ( )院落前后,随处可见一丛丛花草和一棵棵大树,那是鸟雀的天堂。 ( ) 确定中心,选好材料。 ( ) 列作文提纲。 ( )审清题意,明确要求。 ( )初稿写好后,要认真修改。 ( )努力做到“语句通顺,前后连贯”。 一、句子的构成和基本形式 句子是由词或者短语构成的。它能明白地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句子一般可以分两部分:前一部讲谁或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做什么”、“怎么样”或“是什么”。 例如:小明在认真学习。 他是十佳少先队员。 小草有顽强的生命力。 (谁 ) (做什么) (谁) (是什么) (谁、什么) (怎么样) 按照句子的用途、语气,可分为陈述句、祈使句、疑问句和感叹句四种基本形式。 告诉别人一件事的句子是陈述句。它的语调一般是平稳的,句末有句号。如:“我是三年级学生。”“我们村的东头有一口古井。” 用来要求或希望别人做什么事或者不做什么事的句子是祈使句。句末用句号,语气较强的用感叹号。如:“快把书递给我。”“禁止随地吐痰!” 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叫疑问句,句尾用问号。如:“你吃过饭了吗?”“谁能回答这个问题?” 表示某种强烈感情的句子叫感叹句。句末用感叹号。如:“我们是多么高兴啊!”“长城是多么雄伟啊!” 二、几种特殊句式 连动句 在一个句子里写了同一个人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连续动作叫连动句。如:战士们端起冲锋枪向敌人猛冲过去。这句话就写了“战士们”的两个连续动作“端”和“冲”。 造连动句,句中的动作可以是两个也可以是两个以上。但如果有例句,则连续动作的数量应与例句相符。 复指句 复指句指在一个句子里有两个不同称谓共同指向同一个人或同一个事物。如:我的同桌小明是班长。这句话中“我的同桌”和“小明”同指一个人。 造复指句要注意:由于两个不同称谓共同指向同一个人或同一个事物,一般排列在一起。如:“那个正在扫地的女孩就是我的好朋友小丽。”这句话中“我的好朋友”和“小丽” 排列在一起。 兼语句 有时我们可以把两个紧密相关的句子合为一个兼语句。如:我们请爸爸。爸爸尝花生。把这两个句子合在一起就是“我们请爸爸尝花生。” 有时我们也可以把一个兼语句分解为两个简单的句子。如:老师提醒小芳注意作文中的错别字。可分解为“老师提醒小芳。”和“小芳注意作文中的错别字。” 把两个简单的句子合成兼语句时,可以省略掉句中的相同部分,这样可以使句子表达得简练明确、连贯紧凑。对兼语句进行分解时,要注意使两个简单的句子都有完整的构成。 “把”字句和“被”字句 一般陈述一件事情,可以用陈述句,也可以用“把”字句和“被”字句。如“他弄脏了衣服。”“他把衣服弄脏了。”“他的衣服被弄脏了”这三句话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句式变了,使用的场合和效果也有差别。 陈述句与“把”字句、“被”字句互改的方法是:先找出句中的两个称谓,(谁或什么)并确定它们之间的主动与被动关系。再根据要求完成句子。如“一阵猛烈的炮火,摧毁了敌人坚固的工事。”改为“把”字句可将“敌人的坚固的工事”提到“摧毁了”的前边,并加入“把”字;改为“被”字句可把“敌人坚固的工事”提到“一阵猛烈的炮火”前面,并加入“被”字。 三、句子的变化 扩句 扩句就是在句子的“主干”上“添枝加叶”,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具体、形象生动。如:“太阳升起”。可扩写为“金色的太阳从东方地平线上慢慢地升起。”后一句比前一句就要具体、形象得多。 扩句一般采用局部扩句法。即把句子分成两部分,先扩前面部分,再扩后面部分。如:“小明读书”,前面部分是“小明”,先补充小明是谁,与我的关系,这样前面部分可扩充为“我的同学小明”;后面部分可补充“在什么地方”“怎样读书”,这样后半部分可补充为“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全句扩为“我的同学小明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 扩句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扩句时要根据表达需要合理增添有效的成分,不要生硬地堆砌意思相同的词语,不要前后重复,也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在完成扩句作业或试题时,如果对扩充部分有具体规定的应按规定扩句,如没作规定的,扩充内容一般不少于两处。 缩句 缩句与扩句恰好相反,就是去掉句子中的“枝”和“叶”,保留其主干。缩句可以帮助我们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如“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的小麻雀无可奈何地拍打着翅膀。”经过缩句,抓住句子主干“小麻雀拍打着翅膀。”就知道这句子是写小麻雀的。缩句还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句子是否正确。如:“我们班光荣地被评为文明班级的称号。”一句,经缩句成为“我们班被评为称号。”这就容易发现句子存在词语搭配不当的错误。 缩句一般可采用这样的步骤:1、去掉枝叶。先把起修饰作用的“的”、“地”、“得”的内容删掉;2、分辨句式。先看句子讲什么,然后画出主语“谁”或“什么”,再画出“干什么”、“怎么样”或“是什么”,把其余的去掉;3、把画出的部分连起来读读,看句子是否还有表修饰或限制的词,如果有,再删去;4、看句子是否完整;5、看原句的意思是否改变。 反问句与陈述句 一个意思可以用陈述句表达,也可以用反问句表达。两个不同的句式,表达的意思相近,但语气不同。如:“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真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这两句话中,第一句是反问句,第二句是肯定句,两句话的意思基本相同。 陈述句改反问句要注意三点:1、词语的变化。如果陈述句是肯定的意思,可加入“难道不”或“怎能不” ;如果陈述句是否定的意思,则加入“难道”或“怎能”,再将原句中否定的意思改为肯定的意思。2、标点的变化。陈述句改反问句后一定要将句号改为问号。3、语气的变化。陈述句改反问句后要添加疑问词。如果添加的是“难道不”或“难道”则疑问词为“吗”;如果添加的是“怎能不” 或“怎能”,则疑问词为“呢”。 反问句改陈述句与之相反:1、词语的变化。如果反问句是肯定的意思,则去掉“难道不”或“怎能不” ;如果反问句是否定的意思,则去掉“难道”或“怎能”,再将原句中肯定的意思改为否定的意思。2、标点的变化。反问句改陈述句后一定要将问号改为句号。3、语气的变化,反问句改陈述句后一定要去掉疑问词。 直接引用与间接引用 在说话与写作中,有时需要直接引用别人的对话,有时需要转述。如:“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子里什么也没看见。”是直接引语。直接引用改间接引用,是将引用人物语言的句子改成转述语句。 直接引用改间接引用要注意三点变化:1、标点变化。要将表示直接引用的冒号改为逗号;2、人称变化。要将直接引用句中的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即“我”改为“他” “我们”改为“他们们”)第二人称一般改为人名;3、文字变化。可以改动少量文字。 肯定句与否定句 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也可以采用否定句式,表达方式为“否定+否定=肯定”。将肯定句式改成否定句式,除了将原句中表示肯定的词语(如“能”“会”“可以”等)改成表示否定的词语,(如“不能”“不会”“不可以”等)外,还要在原句式的适当位置再添上一个表示否定的词。如:“这件事你应该去做。”改成“这件事你不该不去做。”句式变了,意思却未变。 陈述句与感叹句 一个意思可以用陈述句表达,也可以用感叹句表达。两个不同的句式,表达的意思相近,但语气不同如:“它闭息凝视,一定要把老鼠等出来。”“它闭息凝视,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这样句式变了,意思却未变。 1、按要求改写下列句子。 一阵猛烈的炮火,摧毁了敌人坚固的工事。 被字句: 把字句: 悦耳的歌声把全班同学吸引住了。 陈述句: 被字句: 2、把下面两句话,改写成一个句话,保持意思不变。 同学们推荐她。 她参加普通话比赛。 。 老师要求大家。 大家发表意见。 。 爸爸辅导我。 我学作文。_。 3、把下面一句话改写成两句话。 我请妈妈上街给我买文具盒。 。 我请许浩明天到公园去玩。 。 老师带领我们去慰问军烈属。 _。 _。 大队委员会组织我们参加义务劳动。 _ _。_ _。 红军连长带领战士们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_。_。 4、照样子,扩写下面的句子。 例:汽车奔驰。一辆汽车在宽阔的公路上飞速奔驰。 天空挂着月亮。 5、扩写下面的句子 同学们( )回答( )问题。 田野上开满鲜花。 的田野上开满了 的鲜花。 6、按要求扩写下面的句子 我游览了西湖。(我怎样游览的?游览了怎么样的西湖?) 太阳升起来了。(怎样的太阳?从什么地方?怎么样升起来了?) 7、扩句。 小女孩走过来。_ 小朋友讨论问题。 8、缩写下面的句子。 一条清澈的小河奇迹般地出现在我的眼前。 。 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旧年的大年夜里悲惨地冻死了。 。 前天气象台发布了北方强冷空气即将南下影响我省的消息。 。 一位年轻的台湾教师正在教孩子们学习祖国的文字。 。 柔嫩的柳条在春风中不停地摆动。 。 这20条火船趁着东南风冲进了曹操的船队。 。 受惊吓的刺猬在镇外的葡萄园里像个刺人球紧紧地缩成一团。 。 9、缩句(在原句上用横线画去多余的字词)。 我在院子里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 银铃般的欢笑声从远处传来。 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人们的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 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10、将下列陈述句改为反问句。 这样肮脏、零乱的地方,不会让人觉得舒服。 这场比赛不能让祖国再次蒙受屈辱。 象桑娜那样品德高尚的人值得赞扬。 为了把祖国建设得更强盛,我们应该努力学习。 作为少先队员应该讲文明,有礼貌。 11、将下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难道打仗就是为了多杀人吗?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不是全国人民的伟大历史任务吗? 12、将下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和感叹句。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难道不是真理吗? 杭州的西湖难道不像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 人们怎么不希望车子能停下来,不希望时间能停下来? 母亲对我的嘱咐,正是祖国母亲对我的期望。 13、将下列句子改为第三者转述。 小明对妈妈说:“我现在就想要你的钢笔。” 他问小刚:“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吗?” _ 王红说:“我的书被我的弟弟拿去了。” 汪老师叮嘱同学们说:“过马路的时候,你们一定要走人行横道。” 14、把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和肯定句。 每个人都不会说自己的家乡不好。 _ _ _ 没有人不希望过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_ _ _ 谁也不能否认这本书是何明的。 _ _ _ 17、按要求写句子。 这些来青海的客人非常热情。 改变词序,改变句子意思:_ 我在少年宫附近住。 改变词序,不改变句意:_ 他的话没有完全错。 改变词序,改变句意:_ 18、判断下面句子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4分) 我断定他这几天好像心中装了事。 ( ) “对凶恶的狼怎么能讲仁慈呢?”这句话是疑问句。( ) “这本书绝对不是你的”是肯定句。( ) 手指对身体好比树对树枝。( ) 激光和太阳光一样。都是自然界的光。( ) 19、找出和例句意思一样的句子,在后面的括号里画“”。 例:琥珀是松脂的化石。( ) 琥珀不是松脂的化石。( ) 琥珀不是松脂的化石吗?( ) 琥珀怎能不是松脂的化石!( ) 20、按要求把句子中有关部分用“_”画出来。(7分) 画出表示连续动作的两个词:李老师推开门走进教室。 画出表示肯定的词语:星期天我们不能不去看排球比赛。 画出关联词语:我们与其说从明天起该好好学习,不如今天就开始刻苦努力。 21、默读下面的一段话,找出需要修改的地方,在原处改。(4分) 小学的生活真是愉快。上课的时候,老师常常举出许多有趣的例子和故事,把我们引进知识的海洋。我们不但学习得愉快,而且课外活动也搞得各色各样。春天我们代着锅碗瓢盆蔬菜等炊具到郊外野餐;夏天,我们在碧波荡漾的湖中游泳;秋天,老师带我们到公园里尝菊;冬天,学校开展向征性长跑。我们只要努力学习,就能报答老师对我们的辛劳培养。 22、照样子,写句子。 例:他端起杯子倒水喝。 。 例: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既美丽又可爱。 。 例:开狗洞的是狗国。楚国开了个狗洞让我进去。楚国就成了狗国。 任何公民触犯了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市长也是公民。 候鸟一到冬天就要回南方去过冬。 这几只鸟都是候鸟。 例:这支钢笔是李强的。这支钢笔不是李强的。 这支钢笔谁也不能否认是李强的。 23、造句 根据“大方”的不同意思造句。 不小气 : 不拘束 : 用“凝聚”和“倾注”写一句赞美老师的话。 学校最近开展了“创建文明校园”的活动,少先队大队部向全校同学征集这方面的宣传标语,你的应征标语是: 根据情境写句子。 有一个学生小明没有朋友,可用 这句名言来劝他。 小华很不珍惜时间学习,可用 这两句谚语劝他。 面对困难,我们应该 。 24、把错乱排列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它像慈母用乳汁哺育婴儿一样滋润禾苗。 ( )露珠的身体很小,生命也很短暂,但它却是不平凡的。 ( )它白天隐身在空气中,夜晚无声地在黑暗中工作。 ( )每当黎明到来的时候,它又最早睁开那不知疲倦的眼睛。 ( )它默默地工作,又默默地逝去。 ()河上还有一座小桥。 ()月亮湾的后面有山,山坡上长着梨树和苹果树。 ()河里,一群群鱼儿正欢快地游来游去,清清的河水倒映着青山、绿树、小桥。 ()我的家乡在月亮湾。 ()岸上栽着许多桃树。树上开满了桃花,远远望去,像一片片火红的朝霞。 ()前面有一条河,河水绕着村子缓缓地流着。 ( )掰开桔皮,有鱼网似的桔络小心翼翼地网着桔瓣。十瓣左右的桔瓣,都裹着一层柔软的薄膜。 ( )它那金灿灿的表皮,颜色鲜,光泽好,气味香。 ( )剥开薄膜,桔瓤里排满着琥珀一样晶莹透亮的小粒,里边全是美味的汁。 ( )成熟的黄岩蜜桔,简直是大自然和人类共同创造出来的艺术品。 ( )那比绿豆稍大一点的桔核,像珍珠一样稀疏地嵌在桔瓤中间。 ( )桔皮里面是白色的。它不像表皮那样光滑,却像牛、羊的“百叶胃”。 ( )小溪的两边,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一个个小院落。 ( )我的家住在江南的小镇里。 ( )花香鸟语,潺潺流水,给小镇增添无限乐趣。 ( )一条清澈的小溪从西方流向小镇中心,又默默地流去。 ( )院落前后,随处可见一丛丛花草和一棵棵大树,那是鸟雀的天堂。 ( ) 确定中心,选好材料。 ( ) 列作文提纲。 ( )审清题意,明确要求。 ( )初稿写好后,要认真修改。 ( )努力做到“语句通顺,前后连贯”。 缩句:题目:燕子停在电线竿上,像一个个音符。 答案:燕子像音符。题目:.群众的目光齐刷刷地望着天安门。答案:目光望着天安门。 题目:周总理关心作家何其芳同志。答案:总理关心同志。题目:比赛后,获奖的运动员兴奋得满街跑。答案:运动员跑。题目:雅鲁藏布大峡的发现是我国几代科学家辛勤努力的结果。答案:发现是结果。 题目:他喝了一袋牛奶,吃了二只包子上学去了。答案:他上学去了。转述句:题目: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答案:赵王告诉蔺相如说,要蔺相如带着宝玉到秦国。题目: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答案: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她来主持。题目: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答案:武松道,这可奇怪了!酒家如何不肯卖酒给他吃?题目: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答案:蔺相如说,秦王他都不怕,不会怕廉将军。题目: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侯总是羞羞答答的。”答案:她深有感触地说,她小时侯总是羞羞答答的。题目: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答案:美丽的姑娘说,她是智慧的女儿。题目:一位台湾同胞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答案: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题目: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我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答案: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他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修改病句:题目:去年我国的石油输出量是世界上石油输出最多的国家之一。答案:去年我国是世界上石油输出最多的国家之一。题目:我们搞四化建设,需要继承和发挥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答案:我们搞四化建设,需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题目:下半夜,突然雷声隆隆,接着电光闪闪。答案:下半夜,突然电光闪闪,接着雷声隆隆。题目:稻米是浙江、江苏两省的重要产区。答案:浙江、江苏两省是稻米的重要产区。题目:王老师对我们可好了,说话总是甜言蜜语的。答案:王老师对我们可好了,说话总是轻声细语的。题目:燕子、啄木鸟和青蛙等益鸟都专吃害虫,是人类的好朋友。答案:燕子、啄木鸟等益鸟和青蛙都专吃害虫,是人类的好朋友。呼呼,好不容易弄好的,一定要采纳啊!小学语文句子句型转换练习题一、按要求写句子。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道路方案简约模板
- 二零二五版产品包装标志定制设计合同
- 2025年宗教活动场地租赁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国际物流包装运输合同模板
- 电泳工厂管理方案模板
- 车辆延长保修服务方案
- 2025年度材料采购合同补充协议:风险评估
- 2025年度安全生产技术改造与升级服务合同规范版
- 2025版北京电力行业劳动合同规范文本下载
- 2025版家政服务公司保洁员劳动合同
- 口袋妖怪火红原创图文攻略一周目+二周目资料
- 纪检监察大数据平台建设方案
- 天空之境宣传策划方案
- 三年级上册《蚯蚓》课件
-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
- 《电力交易培训》课件
- 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培训课件2023版
- 高压旋喷桩质量控制标准及检查方法
- 压缩机拆除方案上传
- 【教学能力比赛】建筑构造-楼梯-教学实施报告
- 宫腔镜手术并发症及防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