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记叙文如何事例支撑.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记叙文如何事例支撑.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记叙文如何事例支撑.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记叙文如何事例支撑.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性学习精讲吴家山第三中学:许雅云【教学目标】通过以元调、四调为依据,分析,了解综合性学习的考查内容和范围,掌握综合性学习的应考策略及解题技巧复习重、难点:重点:分析元调、四调综合性学习的考察内容和范围难点:掌握应考策略及解题技巧【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可大致分为4类:1、历史文化类:春节你是怎样过的唐宋诗词中的中秋佳话家乡的“老照片”对联研究走近戏剧中国的“老玩意儿”走近鲁迅邮票上的学问2、文字艺术类:有趣的汉字成语探究流行歌曲的歌词合作中的交谈对学习文言文的看法与朋友谈艺术我们学校的艺术节名著推介会3、体验成长类:认识新朋友童年的游戏放飞我的梦成长 我能行学会说“不”诚信面对挫折追求与父母沟通珍爱生命合作中的交谈让我来解说旅游途中4专题探究类(热门话题类): 走近奥运 身边的变化保护我们的环境关注社会学习推销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我的发现与创造【中考综合性学习考查的形式】 17题考点中考热度预测选题活动步骤调查问题招聘条件分析原因建议18题考点中考热度预测阐述理由颁奖词辩论类开场白【学一学】(一)元调(8分)根据要求完成17、18题。 唐诗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为了让同学们在学习诗词的过程中能对诗词的艺术魅力有更深入的研究,学校决定开展以“唐诗宋词中的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7.在活动过程中,需要小组成员就唐诗宋词的艺术魅力从不同角度提出几个研究选题,小组讨论后作出最终选择。请你草拟三个研究选题。(4分)17题答题要点1.多角度,不交叉,不包含。2.有针对性,抓核心词,便于操作。3.主题选题调查问题(范围) (确定选题即是缩小主题中关键词的范围。)注意:选题没有标点;(调查问题一定要问号。)可用偏正式或并列式,“主题”的(意义、方法、影响、途径)或“主题”与。18.在小组讨论用何种形式展示研究成果时,出现了如下情境:甲同学:我们可以用唱歌表演的方式来展示,如明月几时有清平乐虞美人,都很适合演唱。乙同学:你这样展示的目的是什么呢?难道唱首歌就表示研究有成果了?丙同学: 。 如果你是丙同学,你准备如何回应?请用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写下你的理由(100120字)。(4分)答题策略:有针对性,展开核心词(一个角度或多个角度皆可。)(二)四调:根据要求完成17、18题 疏影横斜,暗香涌动,梅花的绽放常常隐忍诗情荡漾。于是,语文老师准备带领同学们进行一次以“身边的植物与其文学形象”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7.你说在的小组研究的内容是“梅花及其文学形象”,作为组长,请你根据这一内容设计出合乎逻辑的学习步骤,让小组同学知晓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后做什么,表述清楚每一步该做的具体事项。(至少包含三个步骤)(4分)17题学习步骤答题要点设计活动步骤。1.收集资料:具体化。2.小组讨论:研讨资料。3.分析归纳:具体化。(或拓展延伸):延伸资料相关内容。4.展示成果:运用合适的方式展示。有针对性,抓核心词,便于操作。18.学习过程中,大家发现诗人往往根据植物的自然特性来塑造其文学形象。在讨论会上,为了让大家信服这一结论,有同学选择了下面的材料来支撑观点。你认为这一材料是否能用,请表达你的理由。(120字以内)(4分)l 卜算子咏梅 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元调、四调综合性学习的共同点】考察内容考查方式【应考策略】1.熟悉知识点:熟悉九年级的所有古诗词,理解其内容,初步掌握每首诗歌中常见的写作手法。2.掌握常见题型的答题技巧:17题:选题,活动步骤,18题:阐述理由。【练一练】(一)根据要求完成17、18题(8分) 中秋佳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语文老师准备带领同学们进行一次以“诗情画意中秋节”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7. 你说在的小组研究的内容是“中秋诗词中的月”,作为组长,请你根据这一内容设计出合乎逻辑的学习步骤,让小组同学知晓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后做什么,表述清楚每一步该做的具体事项。(至少包含三个步骤)(4分)18.学习过程中,大家发现,月亮这一意象常出现在诗人诗词中。甲同学说,每逢佳节倍思亲,许多移居台湾的人们总会在中秋佳节望月思亲,想念海峡对岸的故乡与亲人。以下与月相关的材料中,你认为哪一则材料可以支撑甲同学的观点,请你选择其中一则材料阐述理由。(120字以内)(4分)l 望月怀远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l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二)(8分)根据要求完成17、18题 话端午文化,承中华文明。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语文老师准备带领同学们进行一次以“端午节的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7. 在活动过程中,需要小组成员就端午节的文化从不同角度提出几个研究选题,小组讨论后作出最终选择。请你草拟三个研究选题。(4分)18.“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屈原满腔爱国之情却屡次被流放,悲愤一生,最终在亡国后,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有位同学觉得韩愈的经历与屈原有很多相似点。有同学选择了下面的材料来支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