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其绩效的相关性研究.docx_第1页
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其绩效的相关性研究.docx_第2页
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其绩效的相关性研究.docx_第3页
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其绩效的相关性研究.docx_第4页
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其绩效的相关性研究.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其绩效的相关性研究 以北京林业大学的本科生为例人力资源管理08-2 丁贺指导教师 汪雯摘要 评价是Judge提出的一个理论概念, 他是个体对自身能力和价值所持有的最基本的评价。核心自我评价作为个体对自身能力和价值所持有的最基本评价,对个体的工作、学习态度与行为有着显著的预测作用。 本研究采用Judge编制的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和大学生绩效量表(根据北京林业大学编制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表编制)对135名北京林业大学的大四本科生进行调查分析,研究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能力与其绩效之间的相关性关系,同时进一步验证核心自我评价理论。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资料分析法,对调查的数据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核心自我评价能力与其绩效之间存在着高度的正相关;2、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能力和绩效水平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3、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核心自我评价能力和绩效方面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关键词: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绩效,综合素质College Students core self-evaluation and performance correlation study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Undergraduates - Taking as an example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08-2 Ding heSupervisor Wang we nAbstractCore self evaluation presented by Judge is a theoretical concept, he is their own individual ability and the value held by the most basic evaluation. Core self evaluation as their own individual ability and the value held by the most basic evaluation, the individual work, learning attitude and behavior to have the remarkable forecast function. This study uses the Judge compilation of core self evaluation scale and student performance scale (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compiled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table ) on 135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four undergraduates were investigated, research of College Students core self-evaluation ability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relations, and further validation of core self evaluation theory. This research mainly adopts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method, data analysis, the survey data using SPSS17.0 software for process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college students core self-evaluation ability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ositive correlation exists between the height;2, University Students core self-evaluation ability and performance level of gender does not exi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3, different professional students in core self evaluation ability and performance does not exi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core self evaluation, performance, comprehensive quality目录第一章 绪论10(一)研究背景10(二)核心自我评价的定义和结构10(三)大学生绩效的界定11(四)有关核心自我评价的研究回顾111有关核心自我评价的国外研究112 核心自我评价在国内研究动态12(1) 核心自我评价的验证性研究12(2) 核心自我评价的相关研究12(3)本土化核心自我评价“理论”的提出13(4)核心自我评价在企业中的研究13(5)有关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的研究13(五)有关大学生绩效即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回顾14(六)对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和大学生绩效的研究的缺陷14第二章 研究设计15(一)研究目的15(二)研究方法15(三)研究的程序和步骤15(四)研究意义16第三章 研究方法17(一)研究对象17(二)调查工具171核心自我评价量表172大学生绩效测评表17第四章 数据分析18(一)数据的有效性探索分析181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能力和绩效的信度分析182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总得分的效度分析193 大学生绩效分数的效度分析20(二)核心自我评价能力与绩效的相关性分析21(三)核心自我评价能力与其绩效的四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24(三)男生和女生在核心自我评价和绩效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26(四)不同专业在核心自我评价能力和绩效上的均值检验28第五章 结论30(一)研究结论及其原因分析301大学生的核心自我评价能力与其绩效水平呈高度的正相关302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智育和能力素质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303性别和专业在核心自我评价能力和绩效水平上没有显著的差异31(二)研究结论的应用分析33(三)核心自我评价能力与绩效之间的主要传导路径34(四)本篇论文研究的不足34(五)未来的研究趋势35致谢36第一章 绪论(一)研究背景国外学者 Judge 根据在职业领域的研究结果及 Packer 的评价理论提出了“核心自我评价”理论。核心自我评价,即个体对自身所持有的基准的评价,它包含了 4个相关的人格特质:自尊、一般自我效能感、控制点与情绪稳定性四个维度,并通过元分析、比较研究证实,核心评价影响员工的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生活满意度与职业倦怠。此理论一提出,即在工业组织心理领域得到广泛的验证研究。核心自我评价理论在我国受到杜建政、杜卫等重视,并先后进行文献分析和调查验证1。甘怡群则提出了我国文化背景下的核心自我评价理论,同时将这一问题扩展到了教育领域2。随后,大量的学者将核心自我评价能力与大学生的某些特性放在一起进行研究,例如,大学生学业倦怠3,大学生网络成瘾,主观幸福感4,专业承诺,学习满意度5,隐性逃课等6。他们企图找出大学生的核心自我评价能力与这些特征的联系。但是,到目前为止,对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能力与其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还非常少。主要原因是大学生的绩效不好界定,很难用客观的一些指标去衡量。除此之外,大学生的绩效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大学期间的目标,校园的氛围,舍友的影响等。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的绩效进行有效的界定来研究大学生的核心自我评价能力与其绩效之间的关系。(二)核心自我评价的定义和结构核心自我评价是指人们对自己的喜爱程度以及能力及效能的认知程度。Judge 等提出了 4种相关的人格倾向:自尊、一般自我效能感、心理控制源和情绪稳定性,这 4个方面构成了个体对自我的核心评价。这四者不仅在理论含义上存在重叠,而且实证研究中也发现两两之间的相关达到显著。如自尊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两者都是对自身的一种判断,但是判断的依据是不同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是基于对自己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上的一种判断,通过他人的反馈或模仿学习而得到,而自尊则是建立在积极自我评价上的更为整体性的认知成分。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控制源两个概念从认知角度推断,个体认为自己有能力在许多情境下都可以做的很好,也会认为自己有能力控制自己周围的环境。自尊和神经质的联系也是紧密的,Rosenberg 对自尊概念的研究中提出神经质是低自尊的一个迹象。相应的在Essence的神经质等级模型中,自尊是神经质的一个指示变量,自尊在预测人格失调上与神经质有相同的功能。那么自尊和控制源也有一定的关联,Bruckner 的可塑性行为假设认为有低自尊的人比有高自尊的人对与自我相关的社会暗示更加敏感,他们的控制源是外在的。尽管对四种特质的研究很多,但却仅限于单独研究,此前从未有学者注意到这四者间可能潜在一个更为基本的构念。Judge 等人率先在研究人格特质、动机和工作绩效的关系中将这四个特质联系起来,并进行了定义描述。(三)大学生绩效的界定大学生的绩效是指在大学期间大学生所取得的成就以及自身能力的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能够很好的体现出大学生的绩效。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一般由基础性素质、专业性素质和创新性素质三部分组成。基础性素质是整体素质结构中处于基础的部分,这里的基础既是指适应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基础,也是指形成专业性素质和创新性素质所需要的基础;基础性素质中包含政治理论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和人文素质等五项素质。专业性素质是指能较好地胜任专业工作所需要的素质。创新性素质是指开展创造性活动所需要的素质。每个大学生只有当这三部分素质协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才能说具备了一定的综合素质。对大学生绩效的测评也就是对上述三种素质的测量。对基础性素质、专业性素质和创新性素质三部分进行综合分析,最终以德育素质、智育素质、体育素质、能力素质四个测评指标测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10。(四)有关核心自我评价的研究回顾1有关核心自我评价的国外研究Judge 以及同事所做的两项研究将工作满意度与核心自我评价联系起来,并发现内部工作特征起着中介作用。Judge、Srivastava、Locke 等发现拥有积极自我评价的个体不仅能知觉到更多的内部工作特征,而且会选择更富挑战性的工作(如高复杂性的工作)。在对 169 份相关的元分析中,Judge 和 Bono(2001b)发现核心自我评价四个特质与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具有跨样本的稳定性11。Judge 等还进行了跨文化研究,在非西方文化背景下检验核心自我评价的结构效度以及其对工作满意度、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的预测效果。研究者选取了以集体主义、男子气、追求权力以及不喜欢不确定因素为文化背景的日本员工为研究对象,结果发现影响满意度、幸福感存在着跨文化的特质因素,即核心自我评价12。2 核心自我评价在国内研究动态(1) 核心自我评价的验证性研究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及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2007 年研究较为集中,共 10 篇。在全部的 20 篇相关研究中(包括博士、硕士、期刊论文及会议论文),验证、修订性为 5 篇,综述类为 3 篇,其余为多变量的相关研究,但实际上部分研究在理论立论中也强调了不同文化研究背景下的验证性这一目的。可见,在我国对核心自我评价的研究是以验证性和相关研究为主的。验证性研究分为几种情况:第一,直接验证 Judge 所提的经典理论,包括其高阶因子的推断以及相应测量工具,如杜卫等以企业职工为研究对象对核心自我评价概念、结构加以检验,并以大五人格、关系绩效展开了进一步验证;第二,部分验证核心自我评价相关内容,李昌林以大学生为被试的相关研究证明,核心自我评价可以很好的预测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张丽的研究揭示,核心自我评价是基层民警职业倦怠的重要影响因素;第三,在经典理论基础上,提出新的内容结构加以验证,如甘怡群对中国人核心自我评价的理论构想中提出集体自尊这一新的维度15。(2) 核心自我评价的相关研究相关研究依然围绕工作满意度、幸福感、倦怠(学业、职业)几个较为成熟的方面展开。程卫凯对基层党政干部的研究中发现,核心自我评价是工作满意度的有效预测指标,一般自我效能感对于工作满意度最具预测力。郭泽芳以中学教师为研究对象,发现核心自我评价与工作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并且以成就动机为部分中介来影响工作满意度。甘怡群对大学生的研究中得到,神经质与学业倦怠水平呈正相关,一般自我效能、自尊水平与学业倦怠水平呈负相关,而内外控与学业倦怠的相关不显著。这说明Judge 等提出的经典核心自我评价的 4个维度可能并非都是中国大学生的核心自我评价成分。张丽以基层民警为对象研究其职业倦怠与核心自我评价的关系,结果除内外控外与甘怡群基本一致。马立军等得到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业倦怠有不同程度的相关,学业倦怠在核心自我评价对厌学情绪和厌学行为的影响中存在中介作用。李昌林等、张丽华、许思安等、杨晓峰、李玮分别以不同的研究对象探讨核心自我评价与幸福感的关系,得到较为一致的结论:核心自我评价可以很好预测幸福感。谢义忠等对失业人员的研究揭示,核心自我评价能有效调节经济困难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张翔、赵燕也发现核心自我评价与心理健康状况相关密切。(3)本土化核心自我评价“理论”的提出虽然国外对核心自我评价的研究相对充分,包括基本理论的提出以及概念确立,并发展了测量工具;同时与其相关的研究领域不断得到拓展;研究对象也从企业员工、职员到大学生、青少年拓展,证明了这一理论在国外的持久力。但是总体来说国内对此研究比较少,尤其提出拓展性理论,仅有甘怡群做过相关工作。甘怡群立足于西方经典核心自我评价理论的基本框架上,根据中国人的大七人格结构以及东方文化强调的集体主义的事实,提出适合中国人的核心自我评价理论构想,同样包括四种核心特质:善良、才干、处世态度和集体自尊。并随后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分层回归验证了集体自尊这一维度的合理性(甘怡群,2007)。但是到目前,尚没有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加以验证。(4)核心自我评价在企业中的研究在企业中,核心自我评价对员工的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缺勤率,流动率、工作场所中的越轨行为、组织公民行为、组织承诺等有着深远的影响。张翔在核心自我评价的测量及其对员工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的影响研究中发现核心自我评价与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及其各维度存在显著正相关,与工作倦怠存在显著的负相关16。徐瑞洁,戚秀华等在护士核心自我评价与工作绩效的研究中得出结论显示护士的核心自我评价与工作绩效也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17。与其类似的研究还有很多,例如,赵燕的有关企业员工核心自我评价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李虹的关于领导者核心自我评价特质对组织绩效的影响作用研究等。(5)有关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的研究马利军、黎建斌通过对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学业倦怠对厌学现象的影响研究,得出结论:核心自我评价对厌学情绪、 厌学行为存在直接和间接效应。对厌学情绪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相当,对厌学行为的直接效应明显大于间接效应18。曾红、李玮等在内蒙古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习倦怠的关系中发现,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水平会对其学习倦怠程度产生影响, 存在年级、 性别和民族上的差异。由此, 学校要加大力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大学生的自尊感、 自我效能感, 关注易感人群 (大一新生、 男生 )的心理健康水平, 丰富其课余文化活动, 使大一新生能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远离“学习倦怠”。李昌林、孙庆民在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中发现核心自我评价能力高的大学生能感觉到非常幸福,对大学校园的生活非常满意;相反,核心自我评价能力得分比较低的大学生对大学生活有些不满,他们的主观幸福感非常低19。杨晓峰、许思安和郑雪对大学生的核心自我评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也得出非常类似的结论20。袁亚兵在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核心自我评价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中同样的也得出类似的结论。(五)有关大学生绩效即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回顾到目前为止,大量的学者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测评标准进行过研究,通过研究找出能够有效的测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量表或体系。卢铁光、王立和汪志君通过对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估法开发出来了一份能够有效测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量表21。还有大量学者通过数学建模的方式开发出测量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测量体系,例如,覃红燕和李良民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的构建;张宏伟等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22;甘泉和胡俊英的高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体系研究等23。(六)对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和大学生绩效的研究的缺陷目前,国内外对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和大学绩效的研究是孤立的,分开研究的,很少的学者对两者的关系进行过研究。对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大学生学习满意度、专业满意度、学习倦怠心理、隐性逃课行为等方面的研究;对大学生绩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大学生绩效的测量上,没有将大学生的核心自我评价能力与其绩效进行过深入的研究,已发现其内在的联系。所以,本篇论文主要集中在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能力与其绩效的相关性研究上。第二章 研究设计(一)研究目的本篇论文的研究目的主要是探索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能力与其绩效的相关性程度。通过对核心自我评价及其绩效的测量来探索核心自我评价能力对大学生绩效的哪个部分影响最为显著,核心自我评价的哪个维度对大学生的绩效影响最为显著,核心自我评价对大学生绩效的各个部分之间交叉相关性。(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资料分析法和统计软件分析法。(1)问卷调查法也称书面调查法,或称填表法。用书面形式间接搜集研究材料的一种调查手段。通过向调查者发出简明扼要的征询单(表),请示填写对有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来间接获得材料和信息的一种方法。(2)资料分析法是指通过对一些相关的资料进行研究,以此为基础得出相关结论的方法。(3) 对于统计软件分析法,本篇论文主要采用spss17.0进行相关的分析研究,把由此得出的相关的分析数据作为论文有效性的有力支撑。(三)研究的程序和步骤第一步:经过文献、资料查阅,结合导师的建议选定论文题目,搜集相应的研究结果,撰写文献综述;第二步:根据相关的研究结果选定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的测量量表,编制大学生绩效的测量量表; 第三步:根据以上两个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然后进行数据收集;第四步:根据已录入数据检验调查数据的有效性;第五步:对相关的研究目的进行数据分析,并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检验并得出结论;第六步:整理研究结果,撰写论文主题部分;第七步:完成初稿经导师指导修订后形成定稿。(四)研究意义理论意义:(1)丰富了有关核心自我评价的研究内容,为以后有关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的研究提供借鉴;(2)补充了影响大学生绩效的另一重要因素。 影响大学生大学期间的绩效的因素包括学生的学习偏好,大学生的性格特质以及大学期间的学习目标等,这一研究着重强调了核心自我评价能力对大学生的影响。现实意义:(1)此研究能够找出影响大学生绩效的最重要的维度,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应着重在此维度的培养。在现实当中能够更好地指导大学生如何取得更高的绩效水平;(2)此研究结论对学校也有指导意义,通过对课程的安排来提高大学生的核心自我评价能力,提高大学生的自信水平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第三章 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办法抽取北京林业大学135名大四的学生,男生50名,女生85名,总共五个专业,年龄范围在22-25岁。共发出问卷135份,回收129份。男生46份,女生83份。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共33名:男生12名,女生21名;市场营销专业共21名:男生7名,女生14名;工商管理专业共27名:男生12名,女生15名;林业经济管理共22名:男生7名,女生15名;会计专业共26名:男生8名,女生18名。通过此研究对象的分布,可以有效地分析男生和女生在核心自我评价上的差异,在绩效方面的差异,以及在核心自我评价与绩效之间的相关性上的差异。(二)调查工具1核心自我评价量表笔者对Judge(2003)的核心自我评价原量表12个项目翻译为中文,并请英语水平高的心理学专业研究生进行回译,在经过两位心理学教授的评定后,核心自我评价问卷(中文版)包含了10道题,分为正向评价与负向评价两个纬度。问卷采用5点记分,“1”完全不符合;“2”比较不符合;“3”不确定;“4”比较符合;“5”完全符合。问卷的Cronbach系数0.783,问卷具有较高的效度。2大学生绩效测评表此问卷根据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表以及东北林业大学卢铁光等的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法模糊综合评估法编制而成。此量表的内容多次被使用,并且每年都用来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测评,结果能够准确的反应大学生的实际绩效水平。同一时间用此量表对不同的同学进行测量,所测结果能够很好的反应其实际绩效;不同时间内对同一同学进行测量,所测结果能够保持一致,因此该量表具有很高的效度和信度。第四章 数据分析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对研究方向及其研究方法有了了解。本章将通过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来探讨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及绩效的关系。首先,对数据的有效性进行探索,运用描述性分析方法来表明本次研究搜集的数据是可信的;其次,分析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其绩效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探索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大学生绩效构成的四个组成部分的相关性,这样更容易发现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能力与绩效的内在联系,更有助于分析他们之间的传导机制;最后,分析大学生专业的不同和性别的不同对核心自我评价能力和绩效是否存在显著的影响,通过此分析我们能够更深入的了解造成核心自我评价能力和绩效不同的因素。(一)数据的有效性探索分析数据的有效性探索是进行数据分析的基础,能够对研究结果提供有力的支撑。下面对核心自我评价能力得分和大学生绩效得分进行数据探索。1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能力和绩效的信度分析通常情况下,影响大学生的核心自我评价能力和绩效的因素很多,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方面是由于遗传决定的个人性格、人格特质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是由于后天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决定的。我们对核心自我评价能力和绩效的测量都是采用量表的形式,对于量表的信度我们要有严格的要求,只有量表的信度是一致的,我们才能保证测的数据是有效地,才能进行科学的研究。对于核心自我评价量表来讲,我们共采用了十道题目对其进行测量,经检验,克伦巴赫a信度系数为0.808,结果令人非常满意,这表对于核心自我评价量表来讲,不仅具有内部一致性还具有高度的外不一致性。对于绩效量表来讲,把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总体绩效分为四个部分即德育、智育、体育、能力素质,每个部分共包含四道题目,这四道题目基本上能够覆盖这一方面绩效所要测得全部内容。经检验,克伦巴赫a信度系数为0.714,结果也同样达到我们的要求,也能保证所分析数据的信度。具体数据见表4.1.表4.1 量表信度检验结果Table 4.1scale reliability test results类别核心自我评价能力绩效克伦巴赫a信度系数0.8080.7142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总得分的效度分析通过Shapiro-Wilk的正态性检验来表明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能力的得分分布符合正态分布,其检验值Sig.=0.146大于0.05,结果如表4.2。为了更形象直观的表现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能力的得分符合正态分布我们可以研究其Q-Q图,见图4.1。横坐标为核心自我评价能力得分的观测值,纵坐标为分位数,图中HZ代表核心自我评价能力总得分。若该组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则图中的点应该靠近图中直线。通过下图可知,显然大部分的点都在直线上,该组数据服从正态分布。表4.2正态性检验Table 4.2 the test of normalityShapiro-Wilk统计量dfSig.总和.984129.146a. Lilliefors 显著水平修正3 大学生绩效分数的效度分析用大学生绩效得分的Shapiro-Wilk检验来分析该组数据的有效性,通过分析得出Shapiro-Wilk的检验值远远大于显著性水平0.05,由此表明该组数据服从正态分布,结果见表4.3. 为了更形象直观的表现该组数据服从正态分布,我们可以分析其直方图。见图4.2.横坐标总和代表的是绩效的总得分,纵坐标代表其频数。从图中可知总分得46分的大学生人数最多,整体来看得分的频数分布服从正态分布。 表4.3 正态性检验Shapiro-Wilk统计量dfSig.总和1.988129.308a. Lilliefors 显著水平修正(二)核心自我评价能力与绩效的相关性分析 对核心自我评价能力与其绩效的相关性分析是本次研究的主题,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核心自我评价能力得分高的同学是否也伴随着高的绩效得分,通过图4.3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能力与绩效的关系散点图可看出大概的趋势。图4.3中横轴代表核心自我评价能力总得分,纵轴代表绩效的总得分。显然两者之间有着一定的正相关关系。由上图可知,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能力与其绩效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种正相关关系可能源于核心自我评价能力所包括的四个方面都表现出很高的品质。高自尊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对自己的要求较高,表现出更好的品质;高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人,在做事情时,更加相信自己能将当前的事情做得非常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心理控制源和情绪稳定性方面得分高的人,较理性,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保持冷静并且进行理性地思考,用自己的实际能力和经验来解决问题。综上可知,核心自我评价能力与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是通过核心自我评价能力的四个方面来传导完成的。具体来讲,两者之间相关系数是多少呢?如表4.4所示,表示的是核心自我评价能力和绩效的Pearson 相关性。HZ代表核心自我评价能力总得分,JZ代表绩效总得分,两者之间在0.01水平上的相关系数是0.843,表现出高度的相关性。这表明在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能力得分高的人中,他们也表现出很高的绩效成绩。这种高度的相关性源于核心自我评价能力高的人更加相信自己,做事情时更加理性,能够保持稳定的情绪,免受外界的干扰。表4.4CorrelationsHZJZHZPearson Correlation1.843*Sig. (2-tailed).000N129129JZPearson Correlation.843*1Sig. (2-tailed).000N129129*.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下面我们看一下核心自我评价能力和绩效的Kendalls tau_b相关性系数,见下表4.5。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系数高达0.710,数据再次表明两者之间确实存在高度的相关性,其原因如上述所述。表4.5CorrelationsHZJZKendalls tau_bHZCorrelation Coefficient1.000.710*Sig. (2-tailed).000N129129JZCorrelation Coefficient.710*1.000Sig. (2-tailed).000.N129129Spearmans rhoHZCorrelation Coefficient1.000.843*Sig. (2-tailed).000N129129JZCorrelation Coefficient.843*1.000Sig. (2-tailed).000.N129129*.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三)核心自我评价能力与其绩效的四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为了更进一步的探究核心自我评价与绩效的高度正相关的传导路径,我们需要对绩效的四个组成部分进行分析,探索德育素质、智育素质、体育素质和能力素质对大学生绩效的影响程度。首先,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能力影响着大学生的德育素质、智育素质、体育素质和能力素质,其中对能力素质和智育素质有着显著的影响,从图4.4中可以看出,随着核心自我评价能力得分的升高,能力素质和智育素质也在随着升高。可能的原因在于,核心自我评价得分高的人,在智力开发方面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能够充分的应用他们的智慧,解决实际的问题。除此之外,高核心自我评价的人,有着更强的自尊心和一般自我效能感,他们更愿意接触陌生的东西,对不熟悉的事物具体很强的兴趣,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把这些事情做得非常好,这就使他们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能力素质方面表现出很强的优势。具体来讲,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能力与大学生绩效的四个方面的相关系数是多少呢?见表4.6可知,HZ表示核心自我评价总得分,DZ表示德育素质总得分,ZZ表示智育素质总得分,TZ表示体育素质总得分,NZ表示能力素质总得分。如表中所示,核心自我评价能力与智育素质和能力素质之间的相关性系数分别是0.661和0.722,显然存在着高度的正相关关系。核心自我评价能力显著的影响着智育素质和能力素质。这主要的原因在于核心自我评价能力高的人更相信自己喜欢自己,在能力和效能上认知程度较高。表4.6 核心自我评价与德育、智育、体育和能力素质的相关性CorrelationsHZDZZZTZNZHZPearson Correlation1.290*.661*.161.722*Sig. (2-tailed).001.000.069.000N129129129129129*.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总之,核心自我评价能力对德育素质和体育素质影响较小,对智育素质和能力素质影响较大。主要原因在于,首先,德育素质的形成需要较长的时间,比较稳定,不易被改变;其次,德育素质受年少时期的影响较大,与年少时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有着直接的影响;最后,德育素质受整个社会的大环境的影响较为显著,取决于社会的德育氛围。对于体育素质来讲,一方面受遗传的影响,例如,有的人天生就有着很强的体魄,有的人天生就多病,身体素质较差;另一方面,取决于个人的生活习惯,经常锻炼的人往往能够保持身体健康,体育素质较高。(三)男生和女生在核心自我评价和绩效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为了更好地理解核心自我评价能力对大学生绩效的影响,我们需要对男生和女生在两方面是否存在差异做出判断。如表4.7所示,上半部分表示的男生和女生在核心自我评价方面的差异性检验,方差方程的 Levene 检验值和均值方程的 t 检验值分别为0.556和0.449,显然两组数据远远大于0.05,由此判断,男生和女生在核心自我评价能力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原因在于,影响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能力主要是外界环境的影响。首先,人们在年小的时候,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较大,良好的家庭环境能够使孩子有很强的自尊心,他们会相信自己掌控着自己的命运,能够对社会和人类保持积极的看法;其次,随着少儿慢慢地长大,他们所接触的外部人员会对他们的价值观和对人生的态度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您身边的人有着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也许你也很乐观;最后,个人的生活经历会对其自身的核心自我评价能力产生显著的影响。例如,当你非常信心把一件事做得非常好的时候,结果发现却被你搞砸了,这可能会深深地影响你的一般自我效能感,进而影响核心自我评价能力。总之,男生和女生在核心自我评价方面没有差异,性别不是造成核心自我评价能力高低的原因。下半部分表示的男生和女生在绩效方面的差异性检验。从表中可以看出,在绩效方面的方差方程的 Levene 检验值和均值方程的 t 检验值分别为0.199和0.829,显然在于0.05,通过检验,此表明男生和女生在绩效方面不存在差异即男生的绩效可能高于女生也可以低于女生。大学生绩效主要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首先,外界环境与社会现实。随着社会的开放和信息流通的加快,大学生对外界的交流和沟通机会也急剧增多,他们受到外界环境和社会的洗礼,在某种程度上他们的素质也正是在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意识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其次,学校教育管理。社会是培养学生的大环境,学校是培养学生的小环境。尽管学校环境是受社会大环境的制约,但是学校环境又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活动空间。由于学校的任务就是培养教育学生,因此,学校对学生素质的影响是最直接的。具体来讲,就是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师职业道德、校风、系风、班风、学校文化氛围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素质的形成;再次,家庭氛围。家庭教育与其说是教育,倒不如说是一种社会化的过程。为使孩子从一个“生物人”转变为“社会人”,家庭承担传授民族的语言,培养一定生活能力,训练道德行为,陶冶爱的情操,学会待人接物等任务。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全面关心孩子,注意其道德行为规范的养成,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个性的发展、塑造等。为每一个青年营造一个健康的家庭氛围,是促进青年大学生良好素质形成的最重要环节;最后,个体自身的因素。社会现实生活、家庭氛围、校园文化等对大学生素质的形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这些作用并不是简单的、一般性的输入,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根本是外部影响与个体心理相互作用的结果,如果没有主体的内化过程,任何外在刺激都会化为乌有。尤其是大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道德选择能力,他们会根据时代和形势的需要,主动追求实现业已认定的理想素质。主体的心理因素,如需要、动机、认识、交往意向、自我意识、人生观、价值观等都会影响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尤其是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尤显重要。综上所述,大学生绩效即综合素质受很多方面的影响,但是不受性别的影响,性别的不同说明在绩效方面也存在差异。表4.7独立样本检验核心 自我 评价 方差方程的 Levene 检验均值方程的 t 检验差分的 95% 置信区间FSig.tdfSig.(双侧)均值差值标准误差值下限上限总和假设方差相等.349.556-.759127.449-.7591.001-2.7401.221假设方差不相等-.74387.338.460-.7591.023-2.7921.273绩效方差方程的 Levene 检验均值方程的 t 检验差分的 95% 置信区间FSig.tdfSig.(双侧)均值差值标准误差值下限上限JZ假设方差相等1.666.199.217127.829.122.564-.9941.238假设方差不相等.20983.413.835.122.585-1.0421.286(四)不同专业在核心自我评价能力和绩效上的均值检验上述我们着重分析了性别不是造成核心自我评价能力和绩效不同的原因,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专业的不同对核心自我评价能力和绩效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大学里面不同的专业只是在专业课程设置上有些不同,培养的方向稍有差别,总体来说,不同的专业在个人能力方面不会有明显的差异。对于核心自我评价能力来讲,它是由长时间的学习和生活实践形成的,不会因短时间的学习课程上的不同而改变,短时间的学习只能增加个人的知识,丰富个人的思想,总的来讲核心自我评价能力是比较稳定的。对于绩效来讲,在上述已讲述,绩效不会因专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不同的专业在表面上来看可能会表现出差异,这种差异只是样本容量的局限性造成的,但实际上这种差异是不存在的。具体数据如表4.8和4.9所示。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在方差相等的条件下,各专业之间在核心自我评价能力和绩效上的均值方程的t检验值均大于0.05,因此,各专业之间在核心自我评价能力和绩效上不存在差异。表4.8 各专业之间在核心自我评价上的均值差异性检验均值方程的 t 检验/方差相等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会计林业经济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0.0830.1060.2210.750市场营销0.0830.9800.6730.818会计0.1060.9800.7220.063林业经济管理0.2210.6730.7220.133工商管理0.7500.8180.0630.133表4.9 各专业之间在绩效上的均值差异性检验均值方程的 t 检验/方差相等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会计林业经济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0.0550.8840.9150.324市场营销0.0550.6040.1130.325会计0.8840.6040.7220.102林业经济管理0.9150.11301790.450工商管理0.3240.3250.1020.450第五章 结论(一)研究结论及其原因分析1大学生的核心自我评价能力与其绩效水平呈高度的正相关大学生的核心自我评价能力与其绩效水平呈高度的正相关,核心自我评价能力越高的同学,在绩效方面的得分也相应的较高,核心自我评价能力得分低的同学,在绩效方面的得分也相对比较低。造成这种关系的主要原因在于核心自我评价能力所表现出来的特征能够影响大学生的行为习惯。例如,高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大学生可能在接触到陌生的事情的时候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更相信自己有能力把事情做好,这样往往使这些大学生表现出很好的绩效。对于情绪稳定性强的大学生来讲,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无论在什么样的场合,他们能够表现出令其他人能够接受的情绪反应,这样既能够赢得别人对自己的认同,同时也能更理性的思考问题,做出最优的决策。总体来说,核心自我评价能力是人们所具有一种人格特质,在一定程度上他影响着一个人的思考以及行为方式,既能够产生良好的影响促进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也能够对一个人的发展造成阻碍。2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与智育和能力素质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能力与智育素质和能力素质之间有着显著的相关性,核心自我评价能力高的同学,在智育素质和能力素质上的得分也比较高,核心自我评价能力低的同学,在智育素质和德育素质方面的得分相对比较低。对于智育素质来讲,主要是指人们的智力的开发程度以及在某方面的悟性。智力的开发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是否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手段有针对性的对孩子的智力进行开发。很多家长,在孩子2-3岁的时候,让孩子摸索一些模型玩具或让孩子看一些有特定意义的视频,这些做法都能够定向的开发孩子的智力。人类智力的开发是个持续的过程,在不同的年龄段要进行不同方面的智力开发。在少年时期,孩子们的自尊心培养尤其重要。这样能使孩子更加认同和喜欢自己,相信自我并不比别人差。如果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在自尊心方面非常差的话,可能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使孩子更加内向,更加自卑,甚至可能造成自闭症。在青年期的时候,情绪稳定性的发展极其重要,一定要让这一阶段的孩子保持清醒的头脑,能够进行理性地思考。遇到任何事情能够先思而后行,以免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总之,在人们的整个成长过程中,核心自我评价能力显著地影响着人们的智育素质;同时,智育素质又能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人的核心自我评价能力。大学生的能力素质主要包括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在某种程度上从实践当中获得。高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人更倾向于做事情,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把事情做得更好,这不仅能够展现出他们的才能,而且能够使他们感到更加自信。内控点的人相信自己掌握着自己的命运,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高内控点的人会通过自己动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实现自己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高内控点的人的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升。所以,核心自我评价能力深深的影响着人们的能力素质。3性别和专业在核心自我评价能力和绩效水平上没有显著的差异男生和女生在核心自我评价能力和绩效水平上没有显著的差异,性别不是造成核心自我评价能力和绩效差异的主要原因。造成大学生核心自我评价能力不同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遗传因素。很多人的某些特质比如性格、兴趣、价值观等与其父母非常相似,这说明人们与其父母之间有着不可否认的共同点,这是由于父母的某种特定基因遗传给了你造成的。遗传因素造成的人格特质,很难发生改变,一般情况下趋于稳定;其次,生活环境因素。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决定了这个人性格、人格倾向,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显然能够表现出这种现象。为了提高人们的核心自我评价能力,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必须的。父母应该为自己的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学校应该为自己的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社会应该为公民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这样才能够使人们的核心自我评价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高;最后,学习环境。良好的学习环境对提高人们的核心自我评价能力是必要的。学习科学知识,掌握最前沿的科学技术,能够使人们站在时代的前列,不仅能够提高个人的自信,而且能够使自己甚至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