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中医针推学院09针七,超声心电复习.doc_第1页
广中医针推学院09针七,超声心电复习.doc_第2页
广中医针推学院09针七,超声心电复习.doc_第3页
广中医针推学院09针七,超声心电复习.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超声:问答题脂肪肝: 1肝脏轻度、中度均匀增大,轮廓尚光整。 2回声增强,密集细小光点,比脾、肾实质回声增高,称为“亮肝”。 3近场回声增强,远场回声衰减,膈肌不清。 4肝内导管分布、走向欠清或不清,各级分支模糊。 5非匀质脂肪肝,多以肝段分布,呈片状强回声区。输尿管结石: 1肾盂分离,输尿管扩张 2经肾盂追踪探查,可见输尿管内强回声结石,后方伴有声影。结石与输尿管分界清晰,部位多位于输尿管狭窄部位。子宫肌瘤: 1子宫表面时,子宫体积变大,外形不规则,形态失常。 2单发小肌瘤位于子宫肌层内,子宫外形无改变,大小无异常。 3肌瘤结节一般呈圆形低回声区或等回声区以及分布不均的强回声区。 4结节周围可见低回声晕圈。 5宫腔线可因肌瘤压迫变形、移位。 6黏膜下肌瘤表现为宫腔内见中等或低回声的瘤体结构。 7较大肌瘤(浆膜下肌瘤)可见膀胱移位、变形、引起尿潴留。 8彩色多普勒血流多在肌瘤病灶周围,呈环形 9肌瘤发生变性,漩涡状结构消失,内部回声多样化。(囊性变:单一不均匀低回声或大小不等无回声区;红色变:边界毛糙、回声偏低,模糊,难辨结构;脂肪性变:均质团状高回声;钙化:环状、斑点状强回声,后方回声衰减;肉瘤变:瘤体边界不清,回声减低,杂乱不均,间有不规则低或无回声区。玻璃样变:无特异性,回声减低,不均匀。)名解:CDFI:利用多普勒效应原理,将血管内的血流加以彩色编码,以分辨方向及流速,朝向探头的为红色,背向探头的为蓝色,血流越快,颜色越亮,并将彩色血流信号叠加于二维超声图像上,即为CDFI。以频谱的曲线的方式记录血流速度等参数。填空:结石后面声像特点有声影。心电图:1. 相关基础知识及概念:名词解释:窦性P波:在I、II、aVF、V4V6,窦性P波是直立的,在aVR是倒立的,其余导联可双向、可倒置、可低平。二尖瓣型P波:P 波时间0.11秒,P波呈双峰型,峰距0.04秒,常见于二尖瓣狭窄,左心房肥大。P波电轴左偏,I、II、aVL、导联较为明显。肺型P波:右心房肥大,P波时间正常但形态高耸,在肢导联振幅大于等于0.25mv,胸导联振幅大于等于0.20mv,常见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房性P波:提前的P波与窦性P波不同,可以直立也可倒置,发生较早的P波埋在T波内,不易辨认,须仔细观察T波变化。病理性Q波:Q波宽度大于0.04秒、深度大于同导联R波的四分之一。房性早搏:起源于心房(除外窦房结)的过早搏动称为房性早搏。交界性早搏:提前起源于交界区的搏动,称为交界性早搏。室性早搏:希氏束部位以下过早出现的心搏,称为室性早搏。2. 正常窦性心律心电图表现及常见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早搏:又称期前收缩,指心脏某一部位较基本心律提前发出冲动引起的心脏一部分或全部除极。室性早搏(最多见),房性早搏和交界性早搏、窦性早搏(罕见)无代偿间歇:插入型早搏。(房性、室性早搏)含有提前早搏的基本心动周期等于不含有提前早搏的基本心动周期次等周期代偿间歇:插入型早搏。(房性、室性早搏)含有提前早搏的基本心动周期稍长于不含有提前早搏的基本心动周期等周期代偿间歇:窦性早搏 代偿间歇等于基本心搏的心动周期不完全代偿间歇:房性早搏 含有提前搏动的两个基本心搏间距小于两个基本心搏的心动周期完全代偿间歇:室性早搏和交界性早搏 含有提前搏动的两个基本心搏间距等于两个基本心动周期超完全代偿间歇:含有提前搏动的两个心搏间距大于两个基本心搏周期,如果代偿间歇本身就大于等于两个基本心动周期,称为特超完全代偿间歇,为窦房结功能受损的表现。房性早搏:1房性P 波:可直立或倒置,一般埋在T波中,不易辨认。 单行性房性早搏:P波联律间期固定(相差0.08秒),形态相同。 多源性房性早搏:P波联律间期不固定(相差0.08秒),形态各异。 房性早搏伴时相性房内差异传导:P波振幅增高或时限延长2PR间期1)0.120.20秒 2)0.20秒,见于交界区的相对干扰或I度房室传导阻滞 3)0.12秒,为合并预激综合征3房性QRS波形态1)与窦性QRS波相同 2)伴时相性室内差异传导,P波发生较早,心室正处于相对不应期,QRS波宽大畸形,多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偶呈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3)阻滞型房性早搏未下传,P波发生更早,心室正处于绝对不应期,激动受阻,P波之后未继以QRS波群。4代偿间歇:1多数为不完全性代偿间歇2少数呈完全性代偿间歇3无代偿间歇5房性早搏有时与其前后的窦性心搏呈联律状态出现,形成二联律、三联律等。交界性早搏:1提前出现的P-QRS-T,逆行P-均提前发生,逆行P-可在QRS之前,P-R小于0.12s;逆行P-可在QRS波之后,RP-0.20秒;或逆行P-在QRS波中。2QRS波群多数呈室上性,偶因室内差异性传导而表现为宽大畸形。3多数完全性代偿间歇,少数不完全性代偿间歇4隐匿性交界性早搏:1)交界性冲动在前传和逆传过程中发生绝对干扰或传出阻滞,无P-QRS-T波,出现长R-R间期,表现为假性II度房室传导阻滞 2)引起间歇性P-R间期延迟。室性早搏:1QRS提前出现,形状宽大、粗钝或有切迹,其前无相关P波,其后偶有逆P波,R-P0.20秒2QRS波时间延长,一般0.12秒,T波方向一般与QRS主波方向相反3大多数有完全性代偿间歇,偶有不完全性代偿间歇,但少见。4同一异位兴奋灶引起的室性早搏的联律间期基本相等,QRS-T波群形态完全相同,一般相差0.08秒。5若同一导联室性早搏联律间期差别0.08秒,波群形态不同,称为多形性室性早搏。在同一导联室性早搏联律间期差别0.08秒,室性早搏形态有两种以上,不包括室性早搏所形成的室性融合波,称为多源室性早搏。6窦性心律频率较慢,室性早搏可插入一个基本窦性心律周期之间,不取代一次窦性搏动,无代偿间歇,插入性室性早搏。7室性早搏又是与其前后窦性心律呈联律状态出现,二联律,三联律等。颤动与扑动心房扑动:1窦性P波消失,代之以锯齿状的心房扑动波(F波)。2F波频率在250-350次/分,F-F间期相等,之间无等电位线。3F波仔II、III、aVF导联最清楚。4房室传导比例可是1:2、2:1、3:1、4:1等5QRS波群:1)房室传导比例固定,R-R间期规则;房室传导比例不同,R-R间期不规则。2)形态呈室上性,如伴束支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或室内差异性传导,可呈宽大畸形。心房颤动:1窦性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间距各不相同的房颤波(f波)2f波在II、III、aVF及V1导联较清楚3f波的频率在350600次/分,f波振幅在0.050.5mv之间,无等电位线。4f波下传的R-R周期绝对不规则,其原因与f波节律不齐、生理性房室干扰、隐匿房室传导、迷走神经张力变化等因素有关。5QRS波群形态正常,也可宽大畸形,见于伴有束支传导阻滞、时相性心室内差异性传导、蝉联现象及预激综合征。心室扑动1QRS波与T波相连,难以区分2心室波形规律、快速、连续、幅度大,呈“正弦曲线样”波形,其形态与心房扑动相似,比心房扑动F波振幅更大,时间更宽,其间不再有QRS-T波群3心室率180250次/分。心室纤颤1心室纤颤时,P-QRS-T波群消失,呈快速的波形振幅、时距完全不等的心室纤颤波。2频率组啊180500次/分。心率大于100次/分者称快速心室颤动。3心室纤颤发作前常有早搏R on T现象,成对、多源、多形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等。4分型诊断1)粗波型:心室纤颤波幅0.5mv,预后相对好 2)细波型:心室纤颤波幅0.5mv,预后恶劣房室传导阻滞I度房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时间延长,蛋所有的心房激动均能下传心室1P-R间期0.20s,14岁以下儿童0.18s2P-R间期超出心率范围允许的最高值3心率无明显变化时,P-R间期动态变化0.04sII度房室传导阻滞莫氏I型:1窦性P-P基本规则 2窦性P波规律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一次QRS波脱漏,脱漏后房室传导阻滞得到一定改善,P-R间期又趋缩短,之后又延长,如此周而复始,称文氏现象。 3P-R间期增量逐渐递减,R-R间期逐渐缩短,继以一次长的R-R间期,呈“渐短突长”现象 4长R-R间歇小于最短窦性周期的两倍,长R-R间歇后的第一个R-R间歇最短。 5房室传导比例3:2、4:3、5:4、6:5等莫氏II型:1P-P间期规则,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长P-P间期为短P-P间期的整数倍,房室传导比例3:2、4:3或2:1、3:1不等 2P-R间期固定,可正常,也可延长 3其阻滞部位大多在房室结以下部位,因此II度II型房室传导阻滞的QRS波大多增宽、急性,呈束支传导阻滞型。III度房室传导阻滞1P-P间期规则,R-R间期多规则,P波与QRS波无关,P波频率大于QRS波频率2心房有窦房结或心房形成起搏点控制,心室由交界区或心室异位起搏点控制,阻滞在房室结或希氏束上端,QRS波形态正常,频率4060次/分,为交界性逸搏心律;阻滞在希氏束下端或束支水平,QRS宽大畸形,频率2040次/分,室性逸搏心率。室内传导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QRS时间0.12s多在0.120.14s,大者0.16s,严重心肌病变2QRS终末部分宽钝,V1导联呈rsR型,R波宽大,部分见V1导联宽大R型。V5、V6呈Rs型,S波宽钝。3I导联有明显增宽的S波、aVR导联有宽R波。4V1导联室壁激动时间延长0.06s5T波与QRS波主方向相反,QRS波电轴右偏或正常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1QRS波0.090.11s2其他条件同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束支传导阻滞:典型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QRS波时间0.12s2V1、V2呈rS或QS型,V5、V6呈平顶、宽钝、切迹的R波3I、aVL与V5、V6相似4V5室壁激动时间延长0.06s5T波与QRS波主方向相反,QRS波电轴左偏或正常不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1QRS波0.090.11s2I、V5、V6无Q波,又无S波,单向R波3有轻度继发性ST-T改变。左前分支阻滞1QRS电轴左偏2QRS形态改变3QRS波群时间正常或轻度延长小于0.11s左后分支阻滞:1QRS电轴右偏2QRS波群时间轻度延长0.11s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0.12s3QRS波形态改变典型预激1P-R间期缩短0.12s2QRS波起始部有预激波(波)3QRS波时限延长,常在0.100.12s4P-J时限正常0.27s5常有继发性ST-T改变6常伴有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三、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诊断:包括典型心电图特征,定位诊断、演变及分期。坏死型改变:病理性Q波(Q波宽度0.04s、深度同导联R波的1/4)损伤型改变:ST断弓背向上抬高,甚至呈单向曲线缺血性改变:T波倒置,升肢与降肢对称,顶端变为尖耸箭头状。分期:超急性期:冠状动脉闭塞10分钟到数小时 T波高耸巨大或ST段直立型升高急性期:数小时到数天,ST段弓背太高呈单向曲线,出现坏死型Q波,至ST恢复到等电位线,T波倒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