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庄规划设计初探.doc_第1页
休闲农庄规划设计初探.doc_第2页
休闲农庄规划设计初探.doc_第3页
休闲农庄规划设计初探.doc_第4页
休闲农庄规划设计初探.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休闲农庄规划设计初探 【内容摘要】休闲农庄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悄然兴起,作为连接城市和农村的纽带,是城郊农业综合资源相互适应、相互作用的产物,既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放松身心的场所,又为农民开辟了新的产业路径,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文章以杭州转塘中村农庄设计为例,具体分析了休闲农庄的设计原则和功能设置,提出农庄在规划设计中要定位主题、开发功能、明确市场,为今后类似的休闲农庄的具体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休闲 生态 农庄 规划设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每逢节假日人们已不再满足于在家单纯的休息,而更愿意携家人出去走一走,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气息。因此,生态旅游、休闲的城郊游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越来越流行,生态农庄也在悄然兴起。虽然城郊休闲农庄日新月异,但在具体的规划和设计中还存在很多不足,需要改进和规范。本文以杭州转塘中村农庄设计为例,对如何规划设计休闲农庄进行初探。 一、休闲农庄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主题缺乏定位 很多休闲农庄在规划设计中缺乏明确的主题,休闲农庄规划设计要在设计之初就进行调研,与周围的旅游地或旅游资源形成差异,在主题上形成自己独特的旅游特色,以此来吸引游客,主题的定位可以以当地的文化为线索或按照当地特色产业来进行扩展。 (二)功能缺少开发 休闲农庄是一种集旅游、休闲、体验、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场所,在设计规划中应融山水于其中,让人们充分体验自然带来的魅力,但很多农庄功能单一缺乏特色。 (三)市场不够明确 休闲农庄市场正处于成长期,不同规模、主题、特色的农庄不断涌现,人们的需求不断变化,要求在提高,认知也存在差异,明确的市场定位对于一个农庄是非常重要的。 二、转塘中村农庄的具体规划设计 (一)项目概况 转塘中村农庄占地面积约9000平方米,位于杭州市西湖区转塘镇,交通便利,周边有较多的山丘,大多已开发成茶园、度假区、休闲区等,有很大的地域优势和文化内涵,主题定位为生态休闲农庄。 (二)设计原则 生态性原则:在越来越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及发展的现在,与生态、休闲息息相关的农庄设计更加需要贯彻这一思想,在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倡导绿色农业,减少化肥以及农药的使用,种植绿色有机蔬菜,养殖不含激素的动物,以及控制和防治农业带来的环境污染,人为地促进生态良性循环。在转塘中村农庄设计中,生态性原则得到了较好的运用,农庄中的各种蔬果种植以及动物饲养都以最绿色环保的方式进行,能够让游客放心食用。 自然性原则:这一要求是农庄在设计的同时要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特色,利用原有的资源和地形地貌来因地制宜,既可以减少基础性的投资,保留自然原貌,也符合生态农庄的要求。在转塘中村农庄设计中,建筑以及景观小品都是按照自然地形来建造分布,没有因为人为需要而破坏原有的自然特色,保证了设计中的真山真水,从而也减少了投入成本。 乡土文化展示原则:休闲农庄最大的特色就是具有农村特有的文化和民俗内涵。其中,文化的涵养与农庄的吸引力是成正比的。在农庄的规划设计中应当注重文化内容,结合当地的地域人文来开发休闲娱乐项目等。在转塘中村农庄设计中,结合了当地的地域特色,推出有代表性的特产,如茶叶、特色点心、特色菜肴等,并将其与乡土文化相结合来提升文化品位。 注重体验原则:游客来到农庄所想要体验的是与城市不同的生活,亲身体验和自娱自乐的需求趋势增加,农庄设计需要考虑人们的参与性,在设计中要加强特色娱乐项目的开发,以此来吸引游客进行体验。在转塘中村农庄设计中,体验原则得到了良好的开发,人们可以在钓鱼亭进行自主垂钓,把钓来的鱼直接在农庄中进行烹饪,享受自己动手所带来的乐趣。农庄中还开辟了菜地花圃,游客可以租赁其中一部分,种植自己喜欢的蔬菜瓜果,可以自己定期来管理或者请农庄员工代为管理,等到蔬果成熟时,亲手来采摘,有城市中体验不到的乐趣。 (三)具体功能设置 转塘中村农庄的功能分区主要有:观光区、休闲区、食宿区、种植区。 观光功能:农庄中保证有一定的景观小品及自然景观来满足人们对于自然风景的需求,不能一味地添加现代元素,而忽略了农庄原本应有的意义。在转塘中村农庄设计中,观光功能体现在景观廊架、休闲露台、沿湖凉亭、林中小道、草地汀步、假山瀑布等。 休闲功能:农庄中设置的休闲项目要适宜游客娱乐休憩,可适当加入运动健身活动,让人们在休息之余能够锻炼身体。转塘中村农庄为游客提供的一些休闲娱乐项目主要有湖边垂钓、亭中下棋、湖上泛舟、露台品茶等。 食宿功能:休闲农庄比较重要的项目是为游客提供一个餐饮、住宿的场所。在转塘中村农庄设计中,考虑到农庄的整体规模,安排了诸多杭州特有的餐饮,住宿的安排量并不是很大。 体验功能:游客参与到一些简单农业的劳动中去,是休闲农庄开发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很多人愿意在农庄中亲手去完成一些农活从而获得劳动果实,既获得物质上的收获,更重要的是获得精神上的成就感。转塘中村农庄开发的体验活动包括蔬果采摘、花卉种植、插花艺术等。 三、休闲农庄规划设计总结 生态农庄为生活在水泥森林中的城市人开辟出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宁静场所,在这里,人们可以卸下城市中忙碌的生活,来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农家生活,在这里,人们还可以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在农庄的规划设计中要明确主题、开发特色功能、正确定位市场,利用农村特有的池塘、果园、花圃、菜地等资源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住宿、游玩等服务,既为城市居民提供放松身心的场所,又为城郊农民开辟新的产业路径,还能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农庄的合理规划设计不仅能大幅提升休闲农庄的景观品质,而且能巧妙利用现状资源,降低建设投入,使经济效益最大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郑畅, 殷志云.对发展旅游农庄的分析与思考J.消费经济,2004(3). 2吴壮益.泛谈休闲农庄规划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 3韩非,张天柱.生态农庄的规划设计与旅游开发研究以江苏省无锡市唯琼生态农庄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5). 4朱强,黄丽玲,俞孔坚.设计如何遵从自然景观规划的环境学途径评介J.城市环境设计,2007(1). 休闲农庄规划设计初探 001083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8卷(第4期)J.ShanxiAgric.Univ.(SocialScienceEdition)No.4Vol.82009休闲农庄规划设计初探尹发秀(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江苏南京211189)摘要:随着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居民对休闲观光、度假娱乐的要求越来越迫切,怡情山水、回归自然,游览休闲农庄,已成为当今时尚。所以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速发展时期。由于旅游休闲农庄在国内还是较新的产物,研究目的是在提出休闲农庄规划的指导思想、,思路和要点,关键词:休闲农庄;规划;农业中图分类号:TU9821:A:16712816X(2009)0420359203andDesigningofLeisureFarmFa2ofHunmanities,SoutheastUniversity,NanjingJiangsu211189,China)Abstract:Asthecityresidentsneedoftheleisuresightseeingandtakingvacationisgettingmoreandmoreurgentinthedevelopedarea,visitingthejoyfulscenery,natureandleisurefarmhavebecomeafashion.Leisurefarmhavedevelopedrapidlysincethemiddleof90s.SinceLeisurefarmfortouristisnewinChina,itlacksthetheoreticalguidanceinplanninganddesigning.Basedonanalyzingtheguidingprinciples,thisarticlehassummarizedthemacroscopicandprimaryideasandessentialsintheplanninganddesigningtheleisurefarmtoprovidereferenceforthefutureprac2tice.Keywords:Leisurefarm;Plan;Agriculture自20世纪90年代起,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适应人们回归自然、摆脱城市生活压力的心理需要,休闲农庄得以快速发展。然而休闲农庄在规划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农庄项目设计雷同,缺乏特色,市场定位不明;不合理开发导致原有生态环境破坏;品位偏低,文化内涵不高等。休闲农庄的规划设计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日后的经营成败,因此日益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1村环境氛围。二、休闲农庄规划的原则(一)自然性原则自然性原则是指农庄的规划设计要尽量保留自然特色,充分利用原有的资源和地形地貌,尊重地方人文文化,结合当地土特产的开发,因地制宜的进行规划,减少基础性投资。而不应大兴土木,若2无绝对必要就不改变原貌或增加建筑物。一、休闲农庄规划的指导思想休闲农庄是休闲农业旅游项目的高级发展阶段,要求功能更全、品位更高、环境更优、文化更浓。休闲农庄应体现特有的规划理念,即强化以居住度假为核心的多元功能表达,强调以农产品与文化相融合的特色主题营造,形成整体生态优化的乡(二)生态性原则休闲农庄要全面贯彻生态思想,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发展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生产绿色食品,并控制和防治农业环境污染,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三)乡土文化展示原则休闲农庄的规划要挖掘农业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内涵,以文化来支撑旅游脉络,要与广博的乡村食收稿日期:2009205206作者简介:尹发秀(19842),女(汉),山东青岛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旅游景区规划与管理方面的研究。360文化相结合,与厚重的乡土文化相结合,以提升农庄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四)兼顾季节因素原则由于农业生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季节性,发展休闲农庄必须根据当地的季节规律和农业资源推出特色主题旅游,这样避免了旅游景点一年四季一3个样,同时也保证了重游率。(五)注重体验原则面对体验经济时代亲身体验和自娱自乐大需求的旅游发展趋势,农庄必须考虑人们的广泛参与性,规划开发出更多的休闲娱乐项目,体验乡间乐趣,吸引更多游客来进行旅游体验,给游客创造值4得回忆的体验。这也是休闲农庄的一项基本功能。(5)科普教育功能。农庄向游人传递农业和当地民俗知识。游客可以了解各种作物、劳作工具及使用方法,了解到无公害蔬菜的好处、怎样辨别水果或蔬菜是否用了催熟剂、怎样清洗才能减少维生5素的流失、如何搭配才有营养等生活常识。由于项目设置不同,不同农庄中该功能所占比重各不相同。此外,有的休闲农庄还具有品尝、购物、疗养或综合等功能。,综合考虑市位,比如依据功能分为、娱乐休闲区、科普教育,以为其项目选择提供导向作用。31市场定位休闲农庄规划要进行准确细化的市场定位,以客源市场的现实和潜在需求为导向,去挖掘和开发旅游资源,规划和组合旅游产品,推向旅游市场进而引导市场、开拓市场。在国内,休闲农庄是以农业为载体,为旅游者提供休闲娱乐等功能,这就决定了它的客源市场是有别于乡村的大中城市,客源是对农村及农村景观不太了解的城市居民。要进一步对客源市场进行细分,如根据客源的成分可分为家庭型、情侣型、聚友型、老幼型等,农庄产品应满足他们高、中、低档游客的不同层次需求,还要加强对理智型、习惯型、冲动型、经济型、不定型和全面型游客的差异营销。目标人群不同,设计的旅游项目也应该不同。(二)景区项目规划景区项目定位是通过选择合理的农业产业项目来实现其功能定位。注意以下几点:11项目的设置首先要根据园区的资源条件和三、(一)11,首先要以突出的主题展现规划区域风貌,使之与周边旅游风景资源有明显异质性,塑造独特。主题的选择线索主要有:最重要、最突出的资源所体现的内涵;最多的、体量最大的资源景物所体现的内涵;由景区资源引导、延伸出的主题;以生态文化为线索重新塑造主题;以传统1或现代文化为线索重新塑造主题。21功能和功能分区定位休闲农庄的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观光功能。主要是进行各种经济作物的生产和开展各种农业观光的活动。例如展示果品、花卉、蔬菜、茶叶等的栽培技术和生产过程,同时开放让游客摘果、拔菜、赏花、采茶等。生产观光是农业旅游项目的最基本功能。(2)农事体验功能。依据农业生产而开发的一些简单轻松的农业劳作活动和民俗活动,为游客提供诸如水稻种植、果蔬采摘、养蜂酿蜜、田园织耕、药圃采药等体验功能,让游客体验具有趣味性的农事活动,满足人们的猎奇心。农事体验功能一般是附加在生产观光项目中所体现的功能。(3)娱乐休闲功能。农庄为游客提供运动健身、娱乐休憩、修身养性的场所及相关服务。例如透出乡间宁静淡泊生活的河畔下棋、潭边垂钓、竹溪品茗等活动;满足游客渔业旅游乐趣的泛舟、采莲、踏浪等活动。此外还可以提供各类健身器材、游乐设施等。所有旅游项目都具有此类功能。(4)度假功能。主要指的是农庄为游客提供各种餐饮和住宿服务,让游客吃在农家、住在农家。功能定位,来进行农产品和农业景观资源及文化资源等的设计项目。要突显地区特色或旅游吸引力,提供丰富多彩的乡土性旅游项目,以吸引差异化客源,确定核心竞争力。21要充分挖掘当地文化,将文化融合灌输到具体项目中去,项目的规划要与农村教育相结合,增加农庄旅游的科技含量;与厚重独特的乡土文化相结合;与差异化的地脉和人脉相结合。31项目的规划还要满足旅游者回归自然、逃避城市、休闲放松等的需求。除了要着重突出农业和休闲功能外,更要兼顾趣味性浓、参与性强、体361验性足,体现“农”味和“野”味,以多样的形式满足不同消费层次游客的需要。同时还要根据每个时期园区的不同主题或利用各种节日、盛事来进行节庆活动的策划,展现地方民俗风采。(三)旅游设施规划人们旅游活动的开展必然会涉及到道路、停车场、餐厅、宾馆等服务设施的建设和指示牌、垃圾箱等环境景观的设计,这些设施规划可以参照一般风景园林的景观设计标准,结合实际,设计要求与环境共生,体现生态和自然原理。它们的风格、尺度、轮廓、色彩等都要与农庄的草木、河湖、山体等自然环境结合得贴切、完美。例如景区内道路应根据自然地势设计;形式;庭旅馆型,;的区域,;可以建立生态停车场,例如可在车场地表铺设生态植草砖,以大型树木作为绿化骨干,采用植物搭起隔离带,可以解决酷暑季节旅游车辆的遮荫和净化汽车尾气的问题;标牌的设置位置要方便游者寻找,尺度和材料必须和周围的建筑及环境相适应等等。(四)基本环境的规划要点11地形。农庄若具备良好的地形条件,地形设计应本着尊重原始地形的原则,充分挖掘原有地形优势,并尽量做到土方的平衡。若农庄原始地貌为耕地或荒地,竖向上没有起伏变化,可以通过曲折的道路、合理放置的果树林、苗圃地来形成空间上的开合,以弥补竖向地形上的平淡。21水体。如果农庄中有天然的面积足够大的湖泊资源,可以开展游船赛舟等水上活动项目;若农庄具备点状水体,可以结合传统农业中的灌溉工具,如灌溉用的水车、增加文化趣味;还。,绿化植物的配置应本着广泛采用乡土植物的原则,注重适地适树,强调多样性与稳定性;经济作物是指用于观光、采摘、体验功能而种植的各类经济林果、花卉、蔬菜等。要考虑到作物本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