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句式教学案(教师版).doc_第1页
高考文言文句式教学案(教师版).doc_第2页
高考文言文句式教学案(教师版).doc_第3页
高考文言文句式教学案(教师版).doc_第4页
高考文言文句式教学案(教师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复习之文言句式教学案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2010江苏卷)欧阳修庆历四年秋,予友宛陵梅圣俞来自吴兴,出其哭内之诗而悲曰:“吾妻谢氏亡矣。”丐我以铭而葬焉。予未暇作。居一岁中,书七八至,未尝不以谢氏铭为言,且曰:“吾妻故太子宾客谢涛之女、希深之妹也。希深父子为时闻人,而世显荣。谢氏生于盛族,年二十以归吾,凡十七年而卒。卒之夕,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然谢氏怡然处之,治其家,有常法。其饮食器皿,虽不及丰侈,而必精以旨;其衣无故新,而浣濯缝纫必洁以完;所至官舍虽庳陋,而庭宇洒扫必肃以严;其平居语言容止,必怡以和。吾穷于世久矣,其出而幸与贤士大夫游而乐,入则见吾妻之怡怡而忘其忧,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吾尝与士大夫语,谢氏多从户屏窃听之,间则尽能商榷其人才能贤否,及时事之得失,皆有条理。吾官吴兴,或自外醉而归,必问曰:今日孰与饮而乐乎?闻其贤者也则悦;否,则叹曰: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邪?是岁南方旱,仰见飞蝗而叹曰:今西兵未解,天下重困,盗贼暴起于江淮,而天旱且蝗如此。我为妇人,死而得君葬我,幸矣!其所以能安居贫而不困者,其性识明而知道理多类此。呜呼!其生也迫吾之贫,而殁也又无以厚焉,谓唯文字可以著其不朽。且其平生尤知文章为可贵;殁而得此,庶几以慰其魂,且塞予悲。此吾所以请铭于子之勤也。”若此,予忍不铭?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2)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 (3)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邪?【答案】(1)用出嫁时的衣服(给她)穿上入棺,我的贫穷超乎寻常,就可以知道了。 (2)让我不因为财富多少、地位高低而焦虑,这是妻子对我的帮助吧。 (3)您所交往的都是当今品德高尚、才能杰出的人,现在竟与这种人喝酒取乐了?【解析】(1)要点:殓、介宾结构后置、主谓倒装句式、甚 (2)要点:使、累其心、抑(副词。表示语气。相当于或许、或者。)、判断句。 (3)要点:所交、一时、邪(句末语气词,表疑问或反问)一、考点阐释“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层级为B级。不同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词类活用等。对文言与现代汉语中不同的句式的理解,是复习文言文句子的翻译时不可忽视的一个考点。近年来高考命题中,句式往往是隐含在文言文主观翻译题中作为“采分点”。二、高考典题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014年(江苏卷)答严厚舆秀才论为师道书 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被动句、判断句】翻译:至于老师的名称,正被浮薄的世人所嘲笑谩骂,我懦弱胆怯,更是不足以承担了。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也。【倒装句】翻译:尽快跟精通学问之道的人商量并且到古代典籍中验证,老师就不缺乏了。三、学习要点【一】判断句式。1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翻译判断句时,加上判断词“是”】。2分析下列句式特点并完成规律总结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粟者,民之所种。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秦,虎狼之国。 此亡秦之续耳。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规律总结1-4 “者,也” 、“,也”、 “者,”、 “者也”式 表判断 5无标志判断句。6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为”等。 7“是”在文言文中,往往不作判断词用,而是指示代词。但在汉、魏以后,“是”作判断动词的逐渐增多 附表判断句的形式例句“者也”句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者”字句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也”字句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无标志句刘备天下枭雄“为”字句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判断,用“非”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是”字句巨是凡人,偏在远郡难点探析:1.不用语气词,完全由词序来体现。例如:此人力士。2.用“为”联系主语和谓语,表示判断。例如: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3.用“是”表判断。例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4.用副词“非”“乃”“即”“则”等表判断。对否定判断学生常易忽略,因此要特别注意。例如: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练习:写出下列判断句的标志并翻译1.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2.族灭者秦也,非天下也。 3.固一世之雄也。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4.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5.齐谐者,志怪者也。 6.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7.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 8.是社稷之臣也。 9.非我也,岁也。 10.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二】倒装句倒装句的分类: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一)宾语前置(重点)1什么是宾语前置,有几种类型。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调。【翻译句子时,把前置的宾语放回谓语后。】古之人不余欺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忌不自信 规律: 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宾语前置。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大王来何操? 沛公安在? 彼且奚适也? 不然,籍何以至此? 规律: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何罪之有? 唯利是图。 规律: 用“之”“之为”或“是”将宾语前置, 用这种宾语前置的格式时,还可以在宾语之前加上“唯(惟)”,构成“唯(惟)是”或“惟之”的格式,强调宾语的作用就更大。 指出宾语前置类型并翻译1.何为其然也? 2.而又何羡乎?3.奚以知其然也? 4.而彼且奚适也?5.之二虫又何知! 6.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7.彼且恶乎待哉? 8.盘根错节之既破。9.故所就不彼若也。 10.君还何所望?11.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12.何言复来还?13.欲谁归罪? 14.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二)主谓倒装 【翻译句子时,谓语放回主语后,按正常语序翻译】。甚矣,汝之不惠!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美哉,我少年中国! 规律: 文言文中,为了加强语气,强调谓语,常常把谓语提到主语的前面,这种改变语序的做法叫做主谓倒装。 (三)定语后置【翻译时定语放在名词前面。】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规律: 中心语+定语+者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马之千里者 规律: 中心语+之+定语 ,“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石之铿然有声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与? 规律: 中心语+之(而)+定语+者,“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规律: 用数量词作定语时,数量词大多数放在中心词的后面。 指出下面定语后置特点及翻译1.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 2.田百顷,楼阁万椽 3.凌万顷之茫然。 4.客有吹洞箫者,其声呜咽。 5.铸以为金人十二。 6.关中之固,金城千里。 (四)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句中一般作状语。【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介宾短语应放在谓语前。】介宾短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1、以勇气闻于诸侯。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规律: 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2、具告以事。 覆之以掌。 规律: 用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也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在今译时,一般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 3、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规律: 用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补语位置时,“乎”通“于”。在翻译时,可视情况而定其成分,“乎”字结构或作状语,或作补语。 例句:1.复之以掌。 2.问者爇香于鼎。 3.苏子与客泛舟于赤壁之下。4.月出于东山之下。 5.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6.余威震于殊俗。7.耻学于师。8.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9.寡人将加大诛于子10.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附表变式句的类型例句主谓倒装渺渺兮予怀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不然,籍何以至此用“之”或“是”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唯利是图定语后置中心词定语者求人可使报秦者中心词之定语者马之千里者中心词之定语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中心词而定语者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中心语数量定语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介词结构后置动词以宾申之以孝悌之义动词于宾能谤讥于市朝形容词于宾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三】省略句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翻译的时候,省略的部分一定要补出并翻译出来。】观察下列句子特点,补出省略的成分。1、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2、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3、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和良,具告以事。 4、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规律总结1.主语省略 2.谓语省略 3.宾语省略 4.介词省略省略句的类型例句省略主语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省略谓语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省略宾语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省略介词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耳省略兼语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练用括号补写出下列各句的省略成分。(1)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答:_(2)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答:_(3)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答:_【四】、被动句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翻译被动句子时,要译出 “被”。】被动句大体上有以下几种形式:1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 规律: 用介词“于”表示被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 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规律: 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进动作的主动者。) 辨析:慈父见背 冀君实或见恕也。 (分析:句中“见”为代词,加在动词前表示对他人动作行为的承受,可翻译为“自己”“我”。) 3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 不者,皆且为所虏。 规律: 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为所”表示被动。 4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规律:表被动的“受”字句或“受于”结构(此结构比较少)5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规律:无标志的被动句,即意念被动句。附表被动句的类型例句“于”字句:谓语于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见”字句:见谓语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受”字句:受谓语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为”字句:为动词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为所”句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被”字句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无标志句而刘夙婴疾病三、写出下列文言语句中常见固定句式并解释。1“野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之谓也”“说的就是”或“大概说的就是吧”。“之谓” “叫作”、“称作”、“认为”、“说”。2 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所以”A表原因,译为“的原因”、“之所以”、“为什么”。B表凭借、依靠、方法、工具,译为:“用来的(人、事或物) 3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何所” “所的(人、事、物)是什么4 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以便国家。 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有所” “有”、“有的(人、事、物)”、“无所”“没有”、“没有的(人、事、物)”5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姬虞姬兮奈若何? “如何”、“若何”、“奈何”“奈之何” “把怎么样”、“对怎么办”。6 日食饮得无衰乎? “得无乎”、 “得毋乎”、“得非乎”“该不会吧”、“莫非是吧”、“莫不是吧”、“恐怕是吧”。 7 求,无乃尔是过与? “无乃乎”、 “非乃乎”、“不乃乎”“恐怕(只怕)吧”、“莫不是吧”。8 吾孰与城北徐公美? 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 “孰与”(表比较)译为“与相比,谁(哪一个)”、“孰若”(表选择)译为 “哪比得上”或 “与其不如”。9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寿毕,曰:“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有以”“有用来的(人、事、物)”。 “无以”“没有的(人、事、物)”、“没有用来的办法”或“没有什么”。 四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名称。 1、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 判断句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被动句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状语后置 4、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状语后置5、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被动句 6、竖子不足与谋。 省略句7、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判断句 8、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状语后置 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宾语前置 10、是以后世无传矣。 宾语前置 11、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被动句 12、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被动句 13、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定语后置14、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 宾语前置 五、文言句式热身训练题(一).判断下列句子属于哪种文言特殊句式。(每题2分,共100分)示例:(1)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宾语前置)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申之以孝悌之义()3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5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7冰,水为之,而寒于水()8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9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10.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11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2輮以为轮()1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14.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5.不拘于时。()16.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17客何为者?()18大王来何操?() 19沛公安在?()20籍何以至此?()21具告以事()22贪于财货()23此天子气也。()24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26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27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28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29何以伐为()30无乃尔是过与()31欲呼张良与俱去。() 32毋从俱死也。()33奉厄酒为寿。()34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35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36加彘肩上。()37置之坐。()38若属皆且为所虏()39.邠人偷嗜暴恶者,率以货窜名军伍中()40.寓军邠州。()41.无伤也!请辞于军。()42.欲谁归罪?()43.段公,仁信大人也。() 44.以如司农治事堂。()45.栖之梁木上。()46.南冥者,天池也。()47.翱翔蓬蒿之间。()48.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49.覆杯水于坳堂之上。()50.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42分)1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他不同一项是().莫我若也古之人不余欺也.名之以其能微斯人,吾谁与归2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宾语前置的句子()A.沛公安在?B.虽我之死,有子存焉。C.唯才是举。D.尔何知?3、选出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姜氏何厌之有?B.敢问何谓也?C.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D.君何患焉!4.下列各句中,不属宾语前置句式的一项是()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而又何羡乎C.奚以知其然也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5.与“无乃尔是过与”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唯才是举B.唯利是图C.何以伐为?D.是地利不如人和6.下列各句句式不同的一组是()A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B甚矣,汝之不惠!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C唯余马首是瞻沛公安在?D不拘于时寡人将加大诛于子7.从文言句式特点看,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句是()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何陋之有C.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D.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8.下列各句中句式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句是()A.非臣陨首所能上报B.竖子不足与谋C、谨臣拜表以闻D.逮奉圣朝,沐浴清化9.选出句式不同的一项是()A.姜氏何厌之有?B、敢问何谓也?C.昔者先王以为东盟主D.君何患焉!10.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是”不表判断的是()A.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B.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C.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D.汝是大家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