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成都市可调整地类认定工作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一、工作目的为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规范土地变更调查工作中农用地管理,确保可调整地类认定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特制定本办法。二、工作依据 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搞好农用地管理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511号)明确要求,自2000年1月1日起,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划定为农用地,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由耕地改为其它农用地,经土地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共同认定土壤耕作层未被破坏或轻度破坏易于恢复的耕地,不作为减少耕地考核,但要及时进行土地变更调查,注明实际地类;按照发挥区域性比较优势的要求,因地制宜,将闲置的建设用地、未利用地或被破坏的耕地开发整理成园地,并经土地和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共同认定能调整成耕地的,可以视为补充耕地,在土地变更调查时按现状地类调查。三、认定范围(一)各区(市)县2011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成果中已经变更为可调整地类但没有认定手续的农用地;可调整地类包括可调整果园、可调整茶园、可调整其它园地、可调整有林地、可调整其它林地和可调整坑塘水面等。(二)将闲置土地、未利用地或被破坏的耕地经开发整理后可视为补充耕地的园地。四、工作任务(一)结合2011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成果,对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中可调整地类进行清理并整理成册;(二)对需要进行可调整地类认定的图斑开展实地调查,收集可调整地类、可补充耕地的园地图斑相关的实地照片、影像图、耕地质量检测报告、承包经营权证、集体农用地使用权证、耕保基金发放证明等土地利用现状证明资料;(三)对整理成册的可调整地类和可视为补充耕地的园地进行认定审查,判定土壤耕作层是否破坏并易于恢复成耕地,形成可调整地类认定报告。五、可调整地类认定标准(一)地类现状为农用地,且未进行非农建设;(二)已纳入2011年耕地保护基金发放范围;(三)已颁发承包经营权证或集体农用地使用权证;(四)土壤耕作层未被破坏并易于恢复成耕地。六、工作程序(一)各区(市)县由国土资源部门牵头,会同农业部门成立可调整地类认定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可调整地类认定工作的组织实施;(二)各区(市)县国土资源部门依据2011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成果中可调整地类图斑面积汇总表和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确定可调整地类和可视为补充耕地的园地认定范围,按乡(镇)制作可调整地类图斑分布示意图;(三)各区(市)县国土资源部门会同农业部门,以组(社)为单位,收集整理认定范围内可调整地类以及可视为补充耕地的园地的土地利用现状证明材料,如土地承包经营权发证情况、耕保基金发放情况、集体农用地使用权发证情况、实地现状照片以及其它证明能调整成耕地的材料,并参照可调整地类图斑分布示意图,对上述认定范围内的农用地和园地能否调整成耕地开展可调整地类调查,审查并填写可调整地类调查情况汇总表(见附件1),建立县、乡、村、组四级可调整地类台帐;(四)各区(市)县可调整地类认定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可调整地类认定专家审查会,形成可调整地类审查意见;(五)各区(市)县国土资源部门会同农业部门根据可调整地类调查情况和审查意见,编写区(市)县可调整地类认定报告(报告模板见附件2),将认定报告签字盖章后,报市国土资源局备案。 七、工作经费可调整地类认定工作经费纳入土地调查专项经费,由各区(市)县自筹解决。八、时间安排各区(市)县要在2012年7月30日前完成本辖区内可调整地类和可视为补充耕地的园地的地类认定工作,并将认定结果上报市国土资源局。九、工作要求(一)可调整地类认定工作关系到全市及各区(市)县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请各区(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和农业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可调整地类认定工作,规范程序,密切配合,认真做好可调整地类规范认定工作;(二)各区(市)县国土资源部门要将可调整地类和可视为补充耕地的园地台帐及图件整理成册,存档备查;(三)各区(市)县上报的可调整地类认定报告将作为市国土局年度变更调查审查可调整地类数据的主要依据;(四)今后土地变更调查凡是涉及可调整地类和可视为补充耕地的园地的可调整地类认定程序均按照本办法执行。附件:1.区(市)县可调整地类调查情况汇总表 2.区(市)县可调整地类认定报告 附件1:区(市)县可调整地类调查情况汇总表区(市)县 国土部门:(盖章) 区(市)县农业部门:(盖章)序号图斑标识码权属单位村组名称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地类现状地类面积(亩)是否颁发承包经营权证是否颁发集体农用地使用权证是否发放耕保基金耕作层是否破坏并易于恢复为耕地12345678910调查组成员(签字): 年 月 日填表说明:1.表格由区(市)县国土部门与农业部门共同填写,其中第1-6、8-9项由国土部门依据土地利用现状证明材料以及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填写,第7、10项由农业部门依据实地调查结果填写;2.表格填写完成后,国土部门与农业部门参与此次认定人员需在“调查组成员(签字)栏签字确认。 附件2区(市)县可调整地类认定报告(模板)依据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搞好农用地管理促进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511号)文件精神,按照成都市国土资源局 成都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成都市可调整地类认定工作办法(试行)的通知(以正式下发文件为准)的有关要求,区(市)县对可调整地类开展了调查和认定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 工作组织实施情况区(市)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可调整地类认定工作,专门成立了可调整地类认定工作领导小组,由担任认定领导小组组长,国土资源部门与农业部门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认定工作的组织实施。年月日年月日,在区(市)县可调整地类认定工作领导小组的组织领导下,国土资源部门会同农业部门对2011年度可调整地类依据土地利用现状证明材料、按照可调整地类四个认定标准进行了调查和认定。二、 调查和认定情况(一)认定范围本次认定范围为共涉及的个乡镇、个村、个村民小组,涉及面积亩、个可调整地类图斑;涉及个乡镇、个村民小组,涉及面积亩、个拟认定可视为补充耕地的园地图斑。(二)认定方式此次认定工作主要采取国土部门与农业部门共同查看土地利用现状证明材料、图斑实地调查、耕地质量检测、专家审查等内外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认定。(三)可调整地类调查情况1、地类现状为农用地,且未进行非农建设情况认定范围中涉及面积亩、个的可调整地类图斑现状为农用地,未进行非农建设;涉及面积亩、个的拟认定可视为补充耕地的园地图斑现状为农用地。2、已纳入2011年耕地保护基金发放范围情况认定范围中涉及面积亩、个的可调整地类图斑已纳入年度耕地保护基金发放范围。3、已发放承包经营权证书或集体农用地使用权证书情况认定范围中涉及面积亩、个的可调整地类图斑已发放承包经营权证书或集体农用地使用权证书。4、土壤耕作层未被破坏并易于恢复成耕地情况认定范围中涉及面积亩、个的可调整地类图斑土壤耕作层未被破坏并易于恢复成耕地;认定范围中涉及面积亩、个的可视为补充耕地的园地图斑土壤耕作层未被破坏并易于恢复成耕地。四、认定结果年月日,区(市)县可调整地类认定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有关专家召开了可调整地类认定审查会,依据可调整地类实地调查结果和专家审查意见,区(市)县涉及面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供热热源规划汇报
- 社工末期评估工作汇报
- 生管半年度工作总结
- 果洛市重点中学2026届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幼儿园轮状病毒培训
- 有效沟通培训心得
- 山东泰安2026届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九上化学期中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品质主管工作总结
- 内蒙古鄂尔多斯附属学校2026届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蜂鸟众包培训知识课件
- 新转型九年一贯制学校三年发展规划(2025年-2028年)
- 维护秩序靠规则(课件) 2025-2026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统编版2024)
- 期神丁鹏期货交易课件
- 反走私课件教学课件
- (2025秋新版)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 JIS G3507-1-2021 冷镦用碳素钢.第1部分:线材
- 道路交通安全培训PPT课件
- 村民自治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报告
- 三年级作文指导暑假趣事(课堂PPT)
- 处方及处方调配管理制度.doc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