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路教育 卓越品质 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语文面试教案模版距离2017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只剩下短短的3天时间,虽然说面试主要考察的是考生试讲的过程,教案设计一般是不计入成绩的。但是如果你教案设计的混乱无章,那么不仅试讲时很可能出现不知所谓的情况,同时也会影响考官对你的印象分,毕竟,所设计的教案是要上交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写教案呢?下面为大家奉上2017下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语文学科全学段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小学语文万能教案模板:桃花心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会本课 6 个生字,正确读写“锻炼、枯萎、插秧”等词语。【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阅读,体会文中“不确定”等含义,理解种树人隔三差五浇水的原因,了解借物喻人的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所要阐释的:只有经历磨练才能更好地适应生活的道理。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理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知道并理解生活中的不易对于我们成长的作用。【教学难点】领会作者所要阐释的道理,并能够将这些道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三、教学方法朗读法、探究讨论法四、教学手段 PPT 展示关于桃花新木的图片五、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师展示关于桃花心木的图片导入语:同学们,大屏幕上展示出这样一棵树,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勇敢地站起向大家描绘一下这棵树的外形特点。你能猜到它的名字吗?结合学生回答,引出课题桃花心木过渡语:大家对于这棵树的外形特点总结的很好,可以看到很多同学在课前已经做了充分的预习工作。那么我们今天就来听听发生在这棵树上的故事。(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朗读课文,师强调易错字:“锻、萎”。2.学生简要概述文中讲了怎样的一件事种树人是怎样种树的?过渡语,同学们,通过阅读课文以及刚才我们这两位同学的简要概述,大家知道种树人是如何种树的吗?他与别的种树人有什么不同之处呢?(板书:隔三差五、不规律)(三)研读词句,深入体会1.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找,在刚看到种树人总是隔三差五的来浇水时,“我”是怎么想的?2.当“我”了解到种树人如此种树的原因之后,“我”为什么会感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3.文中的“不确定”是什么意思?(学生讨论,自由发言,师总结)。4.请同学自由讨论“桃花心木为什么不枯萎了呢”。并请代表发言。(师总结:因为它已经学会适应不同的环境了)。(四)有感情朗读,谈感受过渡语,现在文中“我”的疑惑终于解开了,种树人如此种树的目的是为让树木更健康、更坚强的成长。那么,同学们,你们通过种树人种树这个故事得到了什么启示呢?师引导,分小组讨论,组内代表发言。预设:我们要正确看待生活学习中的坎坷;应该理解父母和老师对我们的教育;我们要向桃花心木一样,在磨练中养成无论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够存活的坚强品质。(五)迁移拓展说说这篇文章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借物喻人)(六)作业小结写一篇有关植物文章,运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不限字数。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初中语文万能教案模板:爱莲说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疏通文意,有感情朗读、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文章,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难点:理解文章的主旨,品味文章语言,提高文学鉴赏能力。三、教学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与探究法四、教学手段PPT 展示五、教学过程(一)生活导入,激发兴趣导入语:同学们喜欢花草吗?你最喜欢哪一种花草?请说出理由。结合学生回答,引出莲花过渡语:莲花,也是我国历代文人墨客的钟爱之物。“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水中仙子并红腮,一点芳心两处开”等等,这些诗句可谓写尽了六月莲花盛开之态。而今天,我们要接触的这位宋代文人周敦颐,更是对莲花情有独钟!在夏秋之交,莲花盛开之际,微风吹过,朵朵鲜花颔首,田田荷叶轻摇,阵阵清香悠远,作者触景生情,爱莲之洁白,感宦海之混沌,写下这篇千古佳作爱莲说。今天,我们就来品读这篇文章。(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1. 介绍本文的作者、写作背景及体裁。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哲学家。任职南康郡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畴,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2. 朗读课文(1)读准字音,根据注解疏通文意;(2)教师范读;(3)学生齐读,感情充沛,声音响亮,精神饱满;(三)研读课文,深入体会(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并赋予了莲花哪些品格?师总结: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风度描写莲花的。他把莲花比做君子,赋予了莲高洁、质朴(洁身自好)、品行端正(正直、通情达理)、美名远扬、端庄令人敬重(仪态庄重)等品格。(2)作者借花喻人,抒情言志。那么他把菊花比作什么?把牡丹比作什么?写菊、写牡丹的目的是什么?师总结:菊是隐逸者,就像那些不肯与世俗同流合污而离群索居、隐遁山林的逸民高士。牡丹是富贵者,贪图享乐。它雍容华贵,绚丽多姿,就像达官显贵和攀附富贵的庸碌之辈。以“菊、牡丹、莲”喻三种人,以三种爱象征三种生活态度。既婉曲地批判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又通过菊的正面衬托和牡丹的反面衬托突出自己在污浊的社会洁身自好,保持正直坚贞节操的生活态度。(3)文章的主旨句是哪一句?说说这篇短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莲,花之君子者也”作者把莲比作花中的君子,他是要赞美君子形象,这句话是全文的核心。借赞花来赞人,这种写法就叫借物喻人或托物言志。归纳主题:表达了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慕名利的高尚品格,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逐富贵的世风。(4)本文运用了哪几种修辞方法?师总结:对偶,排比,比喻,拟人。(四)迁移拓展(1)请欣赏几幅莲花的图片。学生再读课文,同学们,我们学完了课文后有哪些收获呢?在写法上,爱莲说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托物言志。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其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在写作中可以运用这样的写作手法,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划,间接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采用托物言志,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使物能达意而志为物核。(2)积累古诗文中描写莲花的诗句,尝试背诵课文。(五)作业小结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作业:任选一种自己喜爱植物,采用多种修辞方法,写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六、板书设计七、教学反思高中语文万能教案模板:声声慢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了解作品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2. 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的经验;【过程与方法】在反复朗读中品味语言美,体会艺术表现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形象,品味语言,深刻领悟李清照的悲怀愁绪;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鉴赏词的意境美,感悟词中蕴含的细腻情感,培养自己的情感体验。【难点】学习鉴赏诗歌的方法,积累鉴赏的经验,掌握艺术手法。三、教学方法朗读法、情景设置法四、教学手段五、PPT 展示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语:大文豪苏轼的词风同学们应该并不陌生,一首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便把词人豪放的秉性展露出来,苏轼可以说是豪放派词人的集大成者。今天,我们要接触到的是另外一种词风,与豪放词的特点截然相反。没错,就是有些同学已经说出来的婉约词。介绍: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以及婉约词的主要特点。(二)朗读词作,初步感知1. 作家作品简介:时代背景,突出“国破家亡夫死”这一悲惨命运;2.学生朗读,疏通词意,初步感知词作的感情基调;(1)提问:词中直接抒写“愁”的句子有哪些?“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2)引导学生感悟“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意蕴,和铺垫的感情基调:PPT 展示:寻寻觅觅动作若有所失冷冷清清环境寂寞冷清凄凄惨惨戚戚心理凄凉惨淡感情基调:哀婉、凄凉、愁苦(3)追问:联系所学诗文,说说叠字(词)有何修辞作用?(范例引导) 师总结:韵律美;增强情感。(4)结合诗作背景,说一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包含了词人哪些情感?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愁之一:山河沦陷 悲 故园荒废难回;愁之二:夫妻永别悲美满姻缘难全;愁之三:形影相吊 悲 漫漫余生难度(5)间接抒写“愁”的句子有哪些?“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过渡语:同学们找的都很对。我相信,同学们一定是结合过我们之前学习诗词的方法,通过寻找词句当中的关键词或者是意象,品读出词人的愁绪的。接下来,我们一起结合词句,联系过去所学诗文,再次解读一下这些典型的意象,感受词人是如何借助意象来抒发心中的哀愁的?(三)结合意象,体味情感1. 随同学口述,PPT 展示“酒 风 雁 黄花 梧桐 雨”师总结,补充并板书:酒 风 雁 黄花 梧桐 雨2.意象分析引导学生结合所学诗句体会词中意象所蕴含的情感(1)“酒”ppt 出示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师总结:酒是“愁”的象征。延伸:为何说是“淡酒”?引导:并非酒淡,而是愁浓(2)“风”ppt 出示诗句诗句:“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师总结:以秋风渲染愁情。(3)“雁”ppt 出示诗句:“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师总结:过雁象征离愁。延伸:为什么作者看到过雁会“正伤心”?引导: “雁”是“旧时相识”,也是从北方来到南方。再者,“雁”是传递信息的使者,作者正愁苦时看到曾为她和丈夫传递相思的大雁,如今大雁依旧在,而收信的丈夫却离别人世,所以看到大雁睹物思人,不禁伤心。(4)“黄花”引导:黄花喻憔悴的容颜,孤苦伶仃的晚境。延伸:结合词句“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理解“窗儿”?引导:白日如夜,那长夜就更难熬。这就传递出词人的孤寂愁苦之情。(5)“梧桐、细雨”的象征意义?引导:梧桐、细雨是凄凉哀伤的象征。(四)再读全词,把握情思小结:体会“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集聚心头,无法排遣,是和着血与泪写下的千古绝唱(五)作业1.依据赏析声声慢的步骤,赏析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拓展延伸)举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 45669.1-2025黄河流域工业用水定额第1部分:火力发电
- 高考数学知识运用试题及答案
- 江西省鹰潭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试题 地理 含解析
- 家庭厨房燃气火灾应急预案(3篇)
- 幼儿园火灾-应急预案(3篇)
- 软件设计中的敏捷实践与团队协作创新试题及答案
- 《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新编教程》课件-教育统计与测量评价新编教程-第05章
-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在实务中的应用试题及答案
- 技术文档的重要性与撰写技巧试题及答案
- 发展新兴市场的风险管理策略试题及答案
- 2023黑龙江大庆市大同区人才引进高频考点题库(共500题含答案解析)模拟练习试卷
- 认识桥梁课件
- 北大强基试题
- 把未来点亮歌词打印版
- 河南省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一次性退休补贴审核表
- 英文电影鉴赏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北华大学
- 教练技术三阶段讲义
- GB/T 27760-2011利用Si(111)晶面原子台阶对原子力显微镜亚纳米高度测量进行校准的方法
- GB/T 223.26-2008钢铁及合金钼含量的测定硫氰酸盐分光光度法
- GB/T 1766-2008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
- 2023年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笔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