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检测卷.doc_第1页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检测卷.doc_第2页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检测卷.doc_第3页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检测卷.doc_第4页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检测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和一中2010-2011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检测班别: 初一( )班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积累和运用 (20分) (一)选择题(完成1-5(1)小题,答案填写在下列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10分)题号12345(1)答案1下列加横线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行辈(hng) 亢奋(hng) 羁绊(j) 惊鸿(hng)B归省(shng) 凫水(f) 撺掇(cun) 絮叨(x)C呓语(y) 粲然(cn) 嗔视(chn) 叱咤(ch)D雏凤(ch) 朱砂(sh) 参差(cn) 惬意(qi)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宽慰 依稀 端疑 低回婉转 B 欺侮 悠扬 妄相 尽态极妍 C 不惮 疏密 甜静 众妙必备 D 弥散 羁绊 淋漓 变幻多姿 3下列句子中,使用修辞方法不一致的一项是() (2分)A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B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C浓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 D卡拉玛和拉达还只是这棵大榕树上的两条柔枝。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我们完成了制作怀旧网页的工作。B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C二十一世纪需要有科学文化的一大批知识分子去建设祖国。D在学习实践中,我们要善于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5古诗文默写。(5分)(1)下列诗句与课文完全一致的诗句是()(2分)A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B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C斜阳带荷笠,青山独归远。 D春潮带雨晚来急,野度无人舟自横。(2 )请根据课文写出上句或下句。(3分) 苍苍竹林寺, 。 故园东望路漫漫, 。 ,落花时节又逢君。6通过本单元戏曲大舞台这一综合性活动的学习,你对戏曲应该有了新的了解吧? 戏曲的角色分为、四个行当。(2分): 被称为“中国戏曲之母”; 有东方“歌剧”之称。(2分)京剧有四大流派,由梅兰芳创立的是 派。 (1分)7仿写句子。要求所写句子与上下文结构一致,意思连贯,所用修辞方法相同。(2分)在生活的困境中,牵挂是温暖的春风,抚慰受伤的心灵;在人生的旅途中, 牵挂是 , ;在家庭中,牵挂是美丽的玫瑰,创造幸福的人生。2、 阅读(三题12小题,40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段,按要求完成6-7题。(16分)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8解释文中加横线的词。(6分) (1) 间_ (2) 虽_ (3) 名_ (4) 色 _(5)百指 (6)指其一端 9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4分)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译文: 10对这段文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俄而”是表示时间的词语,具有衔接前后事件的作用。 B这段写声音的顺序是由小到大,从屋内到屋外。 C这段用五个“百千”极力表现火势的凶猛,从而表现口技者技艺高超。 D这段主要是写表演者口技模拟失火、救火时发出的各种声音。 11文中有关宾客的描写能否删去,为什么? (3分) (二)阅读下面的课内现代文文段,按要求完成题。(10分)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了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12小伙伴们开船时,作者运用了哪几个动词?这些动词体现了小伙伴的什么性格?(4分) 13第段写景充满诗情画意,上述文字采用多种感官来写景,请分别找出从触觉和从嗅觉写的句子,并指出本段写景的作用? (4分)触觉:_嗅觉:_作用:_14“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这句话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2分) (三)阅读下面的课外现代文文段,按要求完成1520题。(分)改变一生的闪念 那是一个老师告诉我的故事,至今仍珍藏在心里,让自己明白在人世间,其实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 多年前的一天,这位老师正在家里睡午觉,突然,电话铃响了,她接过来一听,里面却传来一个陌生粗暴的声音:“你家的小孩偷书,现在被我们抓住了,你快来啊!”在话筒里传来一个小女孩的哭闹声和旁边人的呵斥声。她回头看着正在看电视的惟一的女儿,心中立即就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了。 她当然可以放下电话不理,甚至也可以斥责对方,因为这件事和她没任何关系。 但自己是老师,说不定她就是自己的学生呢?通过电话,她隐约可以设想出,那个一念之差的小女孩,一定非常惊慌害怕,正面临着尴尬的境地。犹豫了片刻之后,她问清了书店的地址匆匆忙忙赶了过去。正如她预料的那样,在书店里站着一位满脸泪痕的小女孩,而旁边的大人们,正恶狠狠地大声斥责着。她一下子冲上去,将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搂在怀里,转身对旁边的售货员说:“有什么事就跟我说吧,我是她妈妈,不要吓着孩子。”在售货员不情愿的嘀咕声中,她交清了28元的罚款,才领着这个小女孩走出了书店,并看清了那张被泪水和恐惧弄得一塌糊涂的脸。 她笑了起来,将小女孩领到家中,好好清理了一下,什么都没有问,就让小女孩离开了,临走时,她还特意叮嘱道,如果你要看书,就到阿姨这里,阿姨有好多书呢。 惊魂未定的小女孩,深深地看了她一眼,便飞一般地跑掉了,从此便再也没有出现。 时间如流水匆匆而过,不知不觉间,多少年的光阴一晃而过,她早已忘了这件事,依旧住在这里,过着平稳安详的生活。 有一天中午,门外响起了一阵敲门声。当她打开房门后,看到了一位年轻漂亮的陌生女孩,露着满脸的笑容,手里还拎着一大堆礼物。“你找谁?”她疑惑地问着,但女孩却激动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好不容易,她才从那陌生的女孩的叙述中,恍然明白,原来她就是当年的那个偷书的小女孩,刚从某名牌大学毕业,已找了份令人羡慕的工作,现在特意来看望自己。女孩眼睛泛着泪光,轻声说道:“当年情急之下的那个电话,幸亏打到您的家里。虽然我至今都不明白,你为什么愿意充当我的妈妈,解脱了我,但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想了一桩心愿:喊您一声妈妈。” 话音刚落,女孩已泪流满面。老师的眼睛也开始模糊起来,她有些好奇地问道:“如果我不帮你,会发生怎样的结果呢?”女孩的脸上立即变得忧郁起来,轻轻摇着头说:“我说不清楚,也许就会去做傻事,甚至去死。” 老师的心猛地一颤。 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笑了。15第二段中“心中立即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了”中的“怎么回事”是指什么事情?(2分) 16第五段中,小女孩临走时,老师“特意叮嘱”她再来看书的用意是什么?(2分) 17第十段中“望着女孩脸上幸福的笑容,她也笑了。”句中教师的“笑”(加点)有何含义?(2分) 18标题“改变一生的闪念”中,“闪念”指的是谁的“闪念”?文中“老师”的行为又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什么道理?(4分) 19当“教师”把小女孩带回家后,她“什么都没有问,就让小女孩离开了”,如果当时“教师”对其批评教育后再让她走,其教育效果会不会更好?请简述理由。(4分) 三、作文(40分) 20. 人人都在渴望幸福,人人都在感受幸福。幸福有时很抽象,有时又很具体;幸福有时很遥远,有时又近在咫尺。奉献是幸福,给予是幸福,获得是幸福,享受是幸福一句祝福的话语是幸福,一个理解的眼神是幸福幸福是心灵的感觉,幸福是生命的体验 请围绕“幸福”这个话题,选择你最擅长的一种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00字400字600字参考答案1C 2D 3A 4D 5(1)B (2) 6、生、旦、净、丑;昆剧(昆曲)、京剧;梅派7.例:闪亮的明灯,照亮人生的道路。(结构不一致,不用比喻修辞方法,则不得分。)二(一) 8夹杂即使说出脸色9(他们)捋起衣袖,露出手臂,两条大腿发抖,几乎都想抢先逃跑。10C11不能,因为这从侧面突出了口技表演技艺的高超,让人身临其境。 12、动词:拔、点、磕、退、上前、架。表现小伙伴聪明能干、活泼胆大的性格。13、触觉:“夹杂在水汽中扑面的吹来”。嗅觉:“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作用:看戏愉快和急切的心情,对农村秀丽风光的热爱。14.去看戏的急切心情。15指一个小女孩因偷书被售货员抓住,而她又不肯让家人知道,所以就胡乱说了一个电话号码,不巧就打到“这位教师”的家里。(言之成理即可)16用意:不想让小女孩再做类似的“傻事”。 宽慰小女孩:一个爱看书的小女孩犯了错误是应该可以得到原谅的,小女孩不必让“偷书”的罪名永远背在身上。17 为女孩走出“偷书”的阴影,健康成长而感到欣慰。为自己正确妥当的教育方式获得成功而感到欣慰。18 指老师的闪念。(2分) 道理:不应该放过每一个能够帮助别人的机会。(2分)19例不好的理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