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保护地鲜食番茄新品种比较试验丁伟红1 , 陆永祥2 , 林波1 , 王毓洪1 , 宓国雄1 ,古斌权1(1.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研究所 315040 ; 2.慈溪市宗汉街道农业服务中心 315301)番茄是我市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种类之一,近年来对番茄品种的产量、适口性、商品性和货架期等要求越来越高,而现有栽培的番茄品种种性退化严重,产量品质不理想。为了推进我市保护地鲜食番茄品种优质化,特向全国各地广泛引进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商品性好,且耐贮运的优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供试品种有皖粉08(安徽省农科院)、莎龙(青岛市农科院)、浙杂205(浙江省农科院)、东农714(东北农业大学)、苏粉8号(江苏省农科院)、合作922(怃顺市北方农业研究所)、红宝2号(昆明锦绣种业)、红宝3号(昆明锦绣种业)、洛番8号(洛阳市农科所)、灵光3号(西安市农科所)、H11(中国农科院蔬菜所)、申粉998 (上海市农科院)共12个品种,以中国农科院蔬菜所的中杂9号为对照,以当地主栽品种合作903为参考对照。1.2试验方法试验设在慈溪市宗汉街道绿色蔬菜示范园区大棚内。大棚宽8m,高3.3m,土壤为粉沙壤土。定植前667m2施用挪威产三元复合肥45kg、过磷酸钙17.5 kg、饼肥60 kg、羊粪1250 kg。2004年11月20日穴盘播种,12月21日定植,2005年4月下旬始收,6月上旬收毕。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9.6m2。畦宽1.2m,双行种植,株行距为30cm60cm,每小区52株,统一采用单杆整枝,4果穗后打顶,栽培管理方法按常规。2 结果与分析2.1果实性状果实大小 从表1可知,H11、申粉998、中杂9号、东农714、皖粉08果实最大,单果重在180g以上;洛番8号、合作922、苏粉8号、合作903果实为较大,单果重在160g以上;红宝2号、红宝3号、灵光3号果实为一般,单果重在100g以上;莎龙、浙杂205果实为较小,单果重在100g以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中杂9号、灵光3号、莎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在4.5%以上;申粉998、苏粉8号、皖粉08、红宝3号、合作903、H1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在4.2%以上;合作922、红宝2号、浙杂205、东农714、洛番8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一般,在4.2%以下。畸形果、裂果率 浙杂205、红宝2号、红宝3号、莎龙、合作922、合作903、洛番8号畸形果、裂果率低,在15%以下;苏粉8号、中杂9号、灵光3号、H11、申粉998、皖粉08、东农714畸、裂果率在15%以上。表1 果实性状考查表品种始熟期(月/日)平均单果重(g)果面特征可溶性固形物(%)幼果肩色 畸裂果率(%)皖粉084/2718102无绿肩28234.2莎龙5/29165无绿肩11604.6浙杂2055/28898无绿肩0004.0东农7144/2818283无绿肩31824.1苏粉8号4/2716595绿肩19234.3合作9224/2816628绿肩9363.8红宝2号4/2810500无绿肩7334.0红宝3号4/3010975绿肩0524.5洛番8号4/3017130绿肩10384.0灵光3号4/2715204无绿肩29.944.6H114/2518504无绿肩20.154.2申粉9985/218513无绿肩21.654.4中杂9号4/2519031 绿肩24.724. 8合作9034/2716929无绿肩7.594.52.2、产量比较 早期产量 表2可知,早期产量以对照品种中杂9号领先;H11列第二,每667m2产量达4039kg,比参考对照合作903增产17.74%;东农714、苏粉8号、合作922也比参考对照合作903分别增产3.69%、2.28%和1.92%;其余品种均比参考对照减产。表2 早期产量方差分析表品种小区产量(kg)折合亩产(kg/667m2)平均比对照增减(%)差异显著性比参考对照增减(%)IIIIIIIIIIII0.05 0.01皖粉0848.4842.6754.103368296537593364-17.40AbcdAB-1.94莎龙32.0630.5530.232228212321002150-47.21efCD-37.32浙杂20520.7526.1025.301442181317581671-58.97fD-51.29东农71445.8050.6057.183182351639733557-12.66abAB3.69苏粉8号50.3052.2049.003495362734043509-13.85abcAB2.28合作92240.8461.9048.222838430133503496-14.15abcAB1.92红宝2号48.1544.2535.933345307424962972-27.02bcdBC-13.36红宝3号40.4037.9034.392807263323892610-35.92deBCD-23.92洛番8号42.8235.5850.352975247234982982-26.78bcdBC-13.08灵光3号46.9555.8044.643262387731023414-16.18abcdAB-0.49H1150.4065.3058.703502453740784039-0.82aA17.74申粉99839.4541.6739.442741289527402792-31.44cdeBC-18.61中杂9号59.9057.2558.704162397840784073-aA18.72合作90343.7566.3038.073040460626453430-15.77abcAB-总产量 表3所示,总产量红宝2号列首位,每667m2产量为7060kg,比对照中杂9号和参考对照合作903分别增产3.91%与23.35%;除莎龙和浙杂205比参考对照减产17.51%和21.64%外,其他品种都比参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增产。表3 总产量方差分析表品种小区产量(kg)折合亩产(kg/667m2)平均比对照增减(%)差异显著性比参考对照增减(%)IIIIIIIIIIII0.50.01皖粉0876.9881.6793.105349567464695830-14.18bcABC1.87莎龙70.0664.0569.734868445048454721-30.51deBC-17.51浙杂20556.7562.1074.803943431551974485-33.99eC-21.64东农71488.8088.10104.186170612172386510-4.18abcA13.74苏粉8号103.8087.7078.007212609354196242-8.13abcA9.06合作92289.34106.9096.726207742767206785-0.13abcA18.55红宝2号104.65109.7590.4372717625628370603.91aA23.35红宝3号81.9096.4091.395690669863506246-8.70abcA9.13洛番8号80.3281.58105.355581566873206189-8.90abcA8.15灵光3号87.4594.8081.646076658756726112-10.04abcAB6.79H1192.4096.3098.206420669168236645-2.20abcA16.10申粉99878.9585.1784.445485591858665756-15.27bcdABC0.58中杂9号90.9099.25103.206316689671706794-abA18.71合作90379.2598.8069.075506686547995723-15.76cdABC-综合性状分析 综上所述,在各参试品种中,红宝2号表现突出,该品种为无限生长型,叶色墨绿,羽状,第67节着生第一花序,每穗开花612朵,坐果率高,果实圆形,果色大红,果形适中,果实硬,无绿肩,畸形果、裂果率低,产量高(总产第一位),商品性佳,货架期长,抗病性强,高抗病毒病,抗叶霉病,最突出的是耐寒性强,苗期和后期植株生长旺盛,适宜在本地推广种植。H11为无限生长型品种,产量较高(早期产量第二位,总产量第四位),果形大,果色粉红,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口味好,抗病性较好,苗期和后期植株生长旺盛,在粉红果适宜地区可适当推广种植。宁波农业科技o.3有机磷类农药在大白菜苹果中残留检测*朱勇,杨挺,赵健(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宁波市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315040)有机磷农药作为一类高效、广谱的杀虫剂正被广泛地用于农业的防害以及家庭、仓储等的杀虫,但大量使用后产生的环境危害也日益严重。农药的急性中毒,特别是果蔬食品污染后引发的群体中毒事件屡有发生。因此建立果蔬有机磷残留检测技术很有必要。本文采用乙腈浸提,探讨了有机磷多残留分析程序,同时对13种有机磷类农药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经在大白菜苹果中2种不同浓度的添加回收率试验,证明此法简单、快速、灵敏、准确。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大白菜、苹果采购自超市。1.2 仪器与试剂气相色谱仪Agilent 6890N,配备FPD,匀浆机,氮吹仪。乙腈,丙酮,氯化钠,均为分析纯。1.3 样品前处理分别取不少于1000g蔬菜水果样品,用干净纱布轻轻擦去样品表面的附着物,取可食部分,将其切碎,放入食品加工器粉碎,混匀,制成待测样,放入分装容器中备用。准确称取25.00g试料放入匀浆机中,加入50.00mL乙腈,在匀浆机中高速匀浆1min后用滤纸过滤,滤液收集到装有57g氯化钠的100mL具塞量筒中,盖上塞子,剧烈震荡1min,在室温下静置10min,使乙腈相和水相分层。从l00mL具塞量筒中吸取10.00mL乙腈溶液,放入150mL烧杯中,将烧杯放在70水浴锅上加热,杯内缓缓通人氮气,蒸发近干,用5mL的丙酮分数次冲洗,最后准确定容至5.0mL,旋涡混合器上混匀,移入样品瓶中,待测。1.4 色谱操作条件50%聚苯基甲基硅氧烷(DB-17)柱,30m0.53mm2.5m。进样口温度220。检测器温度240。柱温:100保持0.2min,以30/min 上升至180,保持3min,以20/min上升至250,保持8min。载气:氮气(高纯),流速为2.0mL/min;氢气(高纯),流速为75mL/min; 空气(高纯),流速为100mL/min。2 结果与讨论2.1 标准曲线用正己烷配成0.004、0.01、0.04、0.1、0.4mg/L的农药混合标样。测得各种农药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13种有机磷类农药的线性回归方程及最低检出限如表1。2.2 添加回收率对13种农药分别在大白菜和苹果中以2个浓度的添加水平进行了回收率试验,得到了较好的结果(图1,表2)。从图1可以看出,13种有机磷类农药得到了很好的分离。而且峰形较好。由表2可以看出,13种有机磷类农药在大白菜中的2个浓度的添加回收率范围68%128%,在苹果中的平均回收率范围72%155%。可以满足农药残留定量分析需要。3 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果蔬中有机磷类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的特点,回收率、精密度、分析线性良好均达到了农残快速检测的要求。表1 有机磷农药的线性回归方程和最低检出限农药名称线形方程线性关系检出限(ug/kg)二嗪农y=49.278x+1.0010.999860.05甲基毒死蜱y=45.751x-2.5220.999190.05皮蝇磷y=140.62x+0.4620.999990.02甲基立枯磷y=91.986x+2.1240.999950.02砒啶磷y=45.266x+0.9700.999890.05倍硫磷y=105.01x+2.8380.999930.02乐果y=88.646x+1.0390.999850.02喹硫磷y=100.51x+0.4290.999920.05马拉硫磷 y=59.164x+1.6690.999930.05丙溴磷y=82.230x+1.3490.999970.05杀扑磷y=36.651x-2.6830.999950.05乙硫磷y=99.533x+1.8560.999970.05三唑磷y=32.095x+2.2530.999300.05表2 有机磷农药在大白菜苹果中的添加回收率农药名称添加浓度(mg/kg)大白菜苹果回收率(%)变异系数(%)回收率(%)变异系数(%)二嗪农0.2761.391078.070.4909.801185.43甲基毒死蜱0.211115.41071.990.41289.471422.75皮蝇磷0.151016.331181.300.48810.11091.75甲基立枯磷0.15869.82984.000.48417.81022.00砒啶磷0.151028.441112.980.4998.981051.89倍硫磷0.15875.13934.050.4974.27991.48乐果0.11228.40727.320.49314.3860.45喹硫磷0.158211.8933.710.41026.851102.72马拉硫磷0.11145.871136.910.41034.001043.68丙溴磷0.151097.561293.380.41113.281182.32杀扑磷0.27718.210213.20.41081.701184.43乙硫磷0.15872.21932.700.41011.451074.25三唑磷0.26813.511418.00.41288.851554.48保护地鲜食番茄新品种比较试验丁伟红1,陆永祥2,林波1,王毓洪1,宓国雄1,古斌权1(1.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蔬菜研究所315040;2.慈溪市宗汉街道农业服务中心315301)番茄是我市种植面积最大的蔬菜种类之一,近年来对番茄品种的产量、适口性、商品性和货架期等要求越来越高,而现有栽培的番茄品种种性退化严重,产量品质不理想。为了推进我市保护地鲜食番茄品种优质化,特向全国各地广泛引进产量高、品质优、抗逆性强、商品性好,且耐贮运的优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供试品种有皖粉08(安徽省农科院)、莎龙(青岛市农科院)、浙杂205(浙江省农科院)、东农714(东北农业大学)、苏粉8号(江苏省农科院)、合作922(怃顺市北方农业研究所)、红宝2号(昆明锦绣种业)、红宝3号(昆明锦绣种业)、洛番8号(洛阳市农科所)、灵光3号(西安市农科所)、H11(中国农科院蔬菜所)、申粉998 (上海市农科院)共12个品种,以中国农科院蔬菜所的中杂9号为对照,以当地主栽品种合作903为参考对照。1.2 试验方法试验设在慈溪市宗汉街道绿色蔬菜示范园区大棚内。大棚宽8m,高3.3m,土壤为粉沙壤土。定植前667m2施用挪威产三元复合肥45kg、过磷酸钙17.5kg、饼肥60kg、羊粪1250kg。2004年11月20日穴盘播种,12月21日定植,2005年4月下旬始收,6月上旬收毕。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9.6m2。畦宽1.2m,双行种植,株行距为30cm60cm,每小区52株,统一采用单杆整枝,4果穗后打顶,栽培管理方法按常规。2 结果与分析2.1果实性状果实大小 从表1可知,H11、申粉998、中杂9号、东农714、皖粉08果实最大,单果重在180g以上;洛番8号、合作922、苏粉8号、合作903果实为较大,单果重在160g以上;红宝2号、红宝3号、灵光3号果实为一般,单果重在100g以上;莎龙、浙杂205果实为较小,单果重在100g以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中杂9号、灵光3号、莎龙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在4.5%以上;申粉998、苏粉8号、皖粉08、红宝3号、合作903、H1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在4.2%以上;合作922、红宝2号、浙杂205、东农714、洛番8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一般,在4.2%以下。畸形果、裂果率 浙杂205、红宝2号、红宝3号、莎龙、合作922、合作903、洛番8号畸形果、裂果率低,在15%以下;苏粉8号、中杂9号、灵光3号、H11、申粉998、皖粉08、东农714畸、裂果率在15%以上。2.2 产量比较早期产量 表2可知,早期产量以对照品种中杂9号领先;H11列第二,每667m2产量达4039kg,比参考对照合作903增产17.74%;东农714、苏粉8号、合作922也比参考对照合作903分别增产3.69%、2.28%和1.92%;其余品种均比参考对照减产。总产量 表3所示,总产量红宝2号列首位,每667m2产量为7060kg,比对照中杂9号和参考对照合作903分别增产3.91%与23.35%;除莎龙和浙杂205比参考对照减产17.51%和21.64%外,其他品种都比参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增产。综合性状分析 综上所述,在各参试品种中,红宝2号表现突出,该品种为无限生长型,叶色墨绿,羽状,第67节着生第一花序,每穗开花612朵,坐果率高,果实圆形,果色大红,果形适中,果实硬,无绿肩,畸形果、裂果率低,产量高(总产第一位),商品性佳,货架期长,抗病性强,高抗病毒病,抗叶霉病,最突出的是耐寒性强,苗期和后期植株生长旺盛,适宜在本地推广种植。H11为无限生长型品种,产量较高(早期产量第二位,总产量第四位),果形大,果色粉红,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口味好,抗病性较好,苗期和后期植株生长旺盛,在粉红果适宜地区可适当推广种植。表1 果实性状考查表表2 早期产量方差分析表表3 总产量方差分析表宁波农业科技o.3爱苗与井冈霉素的效果比较试验高柏群,宣登淼,杨伟斌,姚炳初,单州海,陈荣军,周永春(余姚市泗门镇农技站315470)爱苗是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新推出的高效杀菌剂,据称能促进水稻生长,保持剑叶青绿,可有效地控制稻曲病、黑粉病、紫秆病、纹枯病等穗期病害,提高产量和品质。我们进行了爱苗与井冈霉素的效果比较试验,现将结果整理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生产的30%爱苗乳油,5%井冈霉素。1.2 试验方法试验于2005年9月至11月在泗门镇东蒲村科技示范户张明承包田进行,设置小区比较和大区示范2个试验,均未设重复。(1)小区比较设计6个处理:1)30%爱苗15ml加水30kg(667m2用量,下同)在破口前57天喷雾;2)30%爱苗15ml在破口前57天、齐穗期各喷1次;3)5%井冈霉素200ml在破口前57天、30%爱苗15ml在齐穗期各喷1次;4)30%爱苗15ml在破口前57天、5%井冈霉素200ml在齐穗期各喷1次;5)不施药作为对照;6)5%井冈霉素200ml在破口前57天和齐穗期各喷1次。小区面积200m2,共6个小区排于同一田块。水稻品种甬粳18。(2)大区示范设2个处理:1)用30%爱苗15ml 2次;2)用5%井冈霉素200ml 2次。均在破口前57天和齐穗期喷施。大区面积700m2,2个大区也排于同一田块,水稻品种台糯1号。2 结果与分析在晚稻收获前对各试验小区的绿叶数、紫秆病、纹枯病、稻曲病、结实率等进行考查,收获后测定稻谷千粒重,结果(表1)显示,使用爱苗有以下成效。2.1 绿叶数增加使用2次爱苗的水稻与不施药的水稻比较,绿叶数增加0.81张;与使用1次爱苗、1次井冈霉素的水稻比较,绿叶数增加0.250.39张;与使用2次井冈霉素的水稻比较,绿叶数增加0.67张。大区示范显示:使用2次爱苗的水稻绿叶数比使用2次井冈霉素的增加0.78张。2.2 紫秆病防治效果好使用2次爱苗的水稻紫秆病株发病率仅为3.77%,而对照株发病率为86.76%,降低82.99个百分点;比用2次井冈素霉的降低61.80个百分点;比使用1次爱苗、1次井冈霉素的降低722个百分点。大区示范考查,用2次爱苗的紫秆病株发病率9.23%,比用2次井冈霉素的降低39.22个百分点。2.3 纹枯病控制作用强使用2次爱苗的纹枯病株发病率为2.67%,病情指数2.14,比不施药的株发病率19.12%,病指15.44,分别降低16.45个百分点和13.30;比用2次井冈霉素的株发病率3.28%,病指2.46,分别降低0.61个百分点和0.32。2.4 结实率提高使用2次爱苗的结实率为95.75%,比对照不施药的85.62%要增加10.13个百分点;比用2次井冈霉素的增加3.01个百分点。在大区示范中,使用2次爱苗的结实率为94.41%,比用2次井冈霉素的92.61%增加1.8个百分点。2.5 稻谷黄亮千粒重提高使用爱苗的稻谷比使用井冈霉素的稻谷色泽要黄亮得多,千粒重提高。如品种甬粳18使用2次爱苗的千粒重为26g,而对照不施药的只有23.8g,要增加2.2g。如在大区示范中,用2次爱苗的台糯1号千粒重为26.2g,比用2次井冈霉素的24.8g要增加1.4g。2005年穗期气候条件较好,都没有发生稻曲病。3 小结无论是小区比较还是大区示范,使用爱苗2次或者1次的比较使用井冈霉素2次或1次的,绿叶数增加,紫秆病、纹枯病减轻,结实率、千粒重提高;比对照不施药的效果更为突出,结实率增加10个百分点以上,紫秆病防效提高80个百分点以上,千粒重增加2.2g,而且谷色黄亮。抛秧使用爱苗后抗倒性增强。从试验情况看,爱苗在破口前57天、齐穗期使用后,穗期病害减轻,水稻后期青秆黄熟,增产显著,在水稻生产中推广前景广阔。表1 2005年晚稻爱苗与井岗霉素比较试验调查表处理施用药剂绿叶数(张)稻曲病(%)紫秆病(%)纹枯病穗部性状破囗前57天齐穗期病株率病情指数每穗总粒每穗实粒结实率(%)千粒重(g)130%爱苗不施药2.4804.297.143.7790.0082.7991.9924.1230%爱苗30%爱苗2.733.772.672.1494.2590.7395.7526.035%井岗霉素30%爱苗2.3425.007.632.88106.29100.6494.6924.8430%爱苗5%井岗霉素2.48010.1711.864.6698.5093.7995.2123.85不施药不施药1.92086.7619.1215.44102.3387.6185.6223.865%井岗霉素5%井岗霉素2.06066.573.282.46113.07104.8692.7424.2大区5%井岗霉素5%井岗霉素2.19048.455.384.1793.7386.8092.6124.8对比30%爱苗30%爱苗2.9709.233.862.2596.0090.6494.4126.2图1 大白菜、苹果中13种有机磷农药气相色谱图*本项目由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基金支持。表2 有机磷农药在大白菜苹果中的添加回收率表1 有机磷农药的线性回归方程和最低检出限宁波农业科技o.3乐清市古树分布特征与成因分析陈治鸿1,柯福堂2(1乐清市翁垟镇农技站325606;乐清市乐成镇农技站325600)古树名木是大自然和前人留给我们的无价之宝,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既是不可多得、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也是一种文化资源、文物资源,古树名木在生态、科研、人文、地理、旅游诸方面均有巨大的价值。名木是普通树木与特殊历史或者特殊人物结缘的产物,而从一般树木演变为古树则需要时间的考验。本文试图从乐清市古树名木的现状分布特征中找出其历史演变规律,从而为采取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提供一些科学依据。1 基本概况1.1 自然概况乐清市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呈东北西南走向的狭长空间(中心位置约为E121o1,N28o15)。全市总面积1254km2,其中林业用地68467hm2,占54.6%,是一个典型的半山区县(市)。境内雁荡山脉贯穿全境,西高东低,地形地貌复杂,西北部低山连绵,东南部多是平原或丘陵。境内气候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全年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为17.7,无霜期达252天,年降水量为1531.8mm,但因季节、地形等因素影响,时空分布变化很大。雁荡山位于中亚热带南部亚地带和北部亚地带的分界线上,使得全市的植物区系更为复杂多样。自然植被因人类活动频繁而保存不多,目前大多数是以马尾松为主的人工植被和次生演替植被。全市共有维管束植物189科1368种,其中蕨类植物29科87种,裸子植物9科29种,被子植物151科1252种。乐清市风景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雁荡山保存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历史上这里一度佛、道兴盛,留下不少遗迹。在风景名胜旅游的带动下,森林及古树名木的价值也逐渐被人所认识。1.2 古树名木情况据2002年普查,乐清市现有古树名木319株,其中国家一级古树28株,国家二级古树28株,国家三级古树261株,名木2株,计有35种,隶属于23科31属。其中以樟树最多,有103株,然后依次为枫香、笔管榕、无柄小叶榕。以岭底湖上垟村口的柳杉树龄最大,约900年,绝大部分古树名木在300年以下。2 古树名木的分布特征2.1 水平分布特征古树在乡(镇)级行政区域的分布,以淡溪镇的40株为最多,柳市镇26株次之。天成、蒲岐、南塘、南岳4个乡(镇)无古树名木分布。古树名木主要分布在2个区域:一是西部山区,如西北部山区福溪、仙溪、雁荡、雁湖、岭底、淡溪、四都、城北、白石一线均有较多的分布;二是以古榕树为特色的柳市平原,如柳市、象阳、翁垟等。把乡(镇)划分为山区、半山区、平原3个类型后发现,人均拥有古树的数量山区乡(镇)最高,而单位面积上的古树数量却是半山区乡(镇)最高(表1)。表1乐清市古树名木水平分布区域人囗(万人)人均占有(株/万人)面积(km2)单位面积占有(株/km2)株数山区乡(镇)18.36.40486.70.240117半山区乡(镇)29.53.66345.10.313108平原乡(镇)68.91.36379.00.247942.2 垂直分布特征古树名木绝大多数分布在低海拔区域,其中100m以下的平原区域和低山山脚最多,为215株,占表2乐清市古树名木垂直分布海拔高度(m)1011-100101-299300合计数量(株)1031124361319比例(%)32.335.113.519.11002.3 树龄组成特征古树名木的树龄以100多年的最多,然后随树龄增长依次递减,300年以下的达到总数的80%以上(表3)。2.4 树种组成分析树种组成,以樟树为主,然后依次为枫香、笔管榕、无柄小叶榕(习惯把后两者统称为榕树),因此“樟榕枫”三者构成了乐清古树名木的主体(表3)。2.5 生境分布特征生境分为单位庭院、个人宅院、寺院、公园、村旁、路旁、水旁、田旁、山坡、其它等10类。古树名木以路旁的分布居多,然后依次是水旁、山坡,此3处的分布占古树名木总数的70.5%(表3)。未见公园中有古树名木。表3 乐清市古树名木的树龄、树种与生境分布树龄分布树种组成生境分布树龄株数比例树种株数比例树种株数比例合计319100合计319100合计319100100-19920062.7樟树10332.3单位庭院72.2200-2996119.1枫香4112.9个人住宅113.4300-399165.0笔管榕3511.0寺院196.0400-499123.8无柄小叶榕3410.7村旁226.9500-599103.1柳杉144.4路旁12037.6600-699103.1南方红豆杉113.4水旁6821.3700-79920.6柏木103.1田旁134.180082.5朴树103.1山坡3711.6其它6119.1其它226.93 古树名木的成因分析1、乐清缺乏产生名木的人文土壤。历史上乐清是一个“兵家不争,皇帝不爱”的地方,虽自宋以下时有高官或名人出现,但都在域外为官。相传王十朋手植的2株樟树是他在中状元之前读书讲学时栽的,他是乐清历史上唯一的状元,能够留下2株古樟也是乐清人之幸。2、古树必须有其自然土壤。据乐清市土地志记载,乐清的平原都来自历代围垦,且主要在明代以后,不过三五百年时间,多数在一二百年间甚至只有几十年。这样形成了平原乡(镇)的古树树种单调,榕树占其中绝大多数,且树龄均在一二百年间。由于气候的原因,虹桥平原榕树难生长,这个区域很少有古树。3、古树是人类活动的结果,也是人为主动保存的结果。古树名木分布区域有3个特点:一是半山区乡(镇)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类型,半山区乡(镇)是乐清先民们的主要居住地,后来随陆地外扩而迁于平原乡(镇);二是平原村庄的古树以榕树为主;三是山区古村落的古树以樟树、枫香为主。古树因人类的活动保护保留下来,也由于人类的采伐利用或者自然灾害被不断更新。4、古树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作为古树应该是长寿的树,其自然寿命必须很长。古树又都是乡土树种,它必须适应本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是本地地带性植被的重要组成树种。宁波农业科技o.3特色茶树品种在城镇绿化中的应用初探林于倢(宁波市江北区农林水利局315020)我国是茶树(Camellia sinensis)的原产地1,茶树种质资源十分丰富2。茶树的形态学多样性决定了茶树在园林绿化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并引起了学界的关注,韩文炎3等就茶树在园林绿化应用上的共性进行了探讨,认为茶树种类丰富、形态多样、花期长、易造型、繁殖能力强,适合作为观花观叶植物和构建盆景、绿篱的树种,并具有古树名木的特殊价值。本文进一步就特色茶树品种在城镇绿化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所谓特色茶树品种,是以茶树的外形特征为分类依据、除基本型以外的、具有独特形态特征的茶树种质资源。1 特色茶树的分类及品种1.1 色叶品种色叶品种是指叶色、芽色呈现除基本色以外其他颜色的茶树种质资源。11.1 白色系因某种原因导致叶片失去叶绿素而产生叶片白化现象的茶树品种,按照王开荣4的研究,白茶根据白化类型可以分为温度敏感型、光照敏感型和光温不敏型,其中温度敏感型的白化现象随温度变化而改变,当超出临界温度时,白化现象消失,而光照敏感型和光温不敏型则在一年之中的大部分时间内都能保持白化现象。白色品种有安吉白茶、印雪白茶、四明白茶等。印雪白茶系温度敏感型,灌木,春芽呈玉白色,展叶后呈雪白色,春季后随温度升高而返绿,少数春叶至7月仍呈白色。1.1.2 黄色系叶色、芽色呈现黄绿色、乳黄色至金黄色的茶树品种,如黄叶水仙、黄金菊、黄金芽等。部分黄化现象会因秋季气温下降而返绿。黄金芽系光照敏感型,灌木,各轮新梢展叶后均呈乳黄色至金黄色,秋季后因光照时间减少新萌的叶片开始返绿,少数在叶缘留有乳黄色。1.1.3 紫色系叶色、芽色呈现紫色的茶树品种。如阳羡紫笋芽色呈紫色,展叶后,叶色呈绿色,仅颜色较深。而紫娟几乎全株呈紫色,具有紫芽、紫叶、紫茎、紫果、紫色花萼和花梗的特点,系小乔木。1.1.4 花色系花色系又称杂色系,指叶片中有2种或2种以上颜色互相交杂在一起的茶树品种。如花月,光温不敏型,灌木,变白不规则,展叶后有全白叶、花白叶和全绿叶,白化部分呈雪白色,一般不转绿。1.2 奇形品种奇形品种是指芽、叶、枝、干等在形状上具有独特形态特征的茶树品种,既有单项奇形的现象,也有多项奇形的现象。1.2.1 芽奇形茶树的芽通常为单芽,但有些品种具有双芽、多芽、“刷状芽”5等特点。虽然这些品种的芽有奇特之处,但似乎单纯的芽奇形品种的观赏价值并不大,对于其在绿化上的应用有待进一步探讨。如筲绮,灌木,奇形特点表现方面较多,芽叶有双芽、多芽、双叶和三叶等形式,叶片形状有椭圆形、扇形和残缺不全形,花朵形状也很多,形如重瓣花,大小不一,雄蕊特别多。1.2.2 叶奇形茶树的叶虽然形状各异,但通常为披针形至椭圆形,且多为单生,筲绮种中则出现23片叶子基部并生的现象,形成扇形、残缺不全形等形状。也有些茶树,叶片特别大或者特别小,都可视为叶奇形。如佛手,灌木,叶大如掌,叶面扭曲不平,主脉弯曲,叶肉肥厚,质地柔软,叶形酷似佛手柑,故称“佛手”;长叶白毫,乔木,树姿开张,主干明显,分枝密,叶片长椭圆形,特别大,在枝条上呈下垂状着生,芽叶黄绿色,茸毛特别多。1.2.3 枝奇形部分茶树品种的枝条特别柔软,如藤条般弯曲有序、奇特多姿,呈“S”形,配合人工整枝、造型,可以塑造出千奇百怪的姿态,特别适合观赏之用。如奇曲,灌木,枝条细瘦,弯曲多姿,芽叶淡绿,茸毛较多,易于造型。1.2.4 干奇形干奇形主要是指从分枝类型的角度上来考察茶树的高度。目前栽培用的茶树通常为灌木型,不加修剪高度在1.53.0m左右,而很多野生乔木型茶树,高度在数米之上,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所属千家寨的2株野生茶树6,其中一株高度超过25m,另一株也近20m。高大的乔木型茶树适合单株造景,而矮小的灌木型茶树则适合应用于绿篱构建。1.3 多花品种当前茶园中栽培的品种,多为选育过的无性系良种,由于栽培的目的是为了采摘鲜叶,在选育过程中有意抑制了生殖生长,导致茶园中的茶树表现出少花性状。其实,自然界中的有性杂合后代茶树一般呈现多花性状。多花品种花量极大,有资料7显示,多花者每平方米茶蓬上达3500多朵,更多者甚至达9200朵。茶树的花一般为白色,少数呈浅黄色或粉色,开在罕有室外植物开花的冬季,配合如此大的花量,给城镇冬季增色很多。如鸠坑群体种等杂种群体是开发多花品种的优良种质资源,应加强这方面的选育工作。2 特色茶树在城镇绿化中的应用2.1 应用类型特色茶树在城镇绿化建设中大有可为,可以广泛应用于道路绿化、绿地建设、庭院造景、盆栽盆景等方面。2.1.1 行道树乔木型茶树以其挺拔的身姿、开张的树冠、常绿的树叶、纷繁的花朵成为行道树树种中的佼佼者,可以种植于城市道路、城乡公路两侧,也可种植于河流、湖泊、航道两侧及周边,成为构建绿色通道的主力军。2.1.2 绿地建设和庭院造景以灌木型茶树单独或与其他园林植物混栽、间作组成绿篱绿墙,凭借其丰富和善变的叶色,多样的叶片形状,实现绿篱绿墙的多彩化、多样化。以小乔木型、灌木型或奇形品种的茶树为主体,通过嫁接、修剪等手段,形成绿化单体或群体造型,如孤植、球形、带状或其他如动物等特殊造型,增加绿地的美感。在构成绿篱绿墙或单体、群体造型时,还应该充分利用障景、框景、对景、漏景等园林手法,美化城市绿地和庭院。而且,以茶树为主栽植物建设的绿地,不但具有绿化美化城镇、为市民提供休闲场所的功能,还具有传播茶文化、宣传茶知识、了解农业生产的作用。2.1.3 盆栽盆景将特色茶树植于盆中,通过整形、嫁接等手法,制造出别具一格的茶树盆景,无论是摆放于室内还是室外,都极具观赏和美化价值。2.2 园艺技巧为了更好地发挥特色茶树的绿化美化功能,必须关注园艺技巧。2.2.1 种苗培育茶树易于繁殖,为提高繁殖系数及保证特色性状稳定,可采用扦插、压条、嫁接等无性繁殖手段,一般每公顷苗圃可产茶苗150万300万株。2.2.2 土壤选择茶园栽培中为获得良好的生长势,必须选择酸性土壤,但在绿化中,对生长势并无过多要求,因此只要在酸性至近中性的土壤中,特色茶树均可正常生长,但切不可种植于碱性土壤中。2.2.3 嫁接把具有不同观赏性状的茶树枝条或芽嫁接到同一株茶树上,能够提高该株茶树的观赏价值。2.2.4 修剪采用修剪的方法,促进不定芽萌发,加密茶树枝条,扩大茶蓬,改变茶树生长方向,便于造型。2.2.5 布局绿化布局时,应充分考虑将来的造型需要,植株间距适中,注意形态间的对比与调和以及轮廓线、天际线的变化。2.2.6 造型单体茶树的造型主要有自然式、几何式、象形式和抽象式,而绿篱型群体茶树的造型,则可修剪成单层、复层、方形、梯形、圆形、齿形、波浪形以及其他各种特殊形式。3 小结茶树在城镇绿化中鲜有应用,与长久以来人们把茶树单纯当作饮料林树种有关,然而由于茶树具有很多适合作为绿化、美化树种的特性,所以茶树在城镇绿化建设中有较大的发展空间。把茶树当作城镇绿化树种,既需要绿化设计部门开阔思路、扩大树种选择范围,也需要茶树育种人员根据绿化的需求,不断选育出独具特色的茶树品种。致谢:感谢宁波市林业局王开荣高级农艺师、陆志敏高级工程师对本文的真诚指导。参考文献:1陈荣冰茶种的起源、演化与传播J.茶叶科学技术,1999(1):31-332陈亮,杨亚军,虞富莲中国茶树种质资源研究的主要进展和展望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4,5(4):389-3923韩文炎,沈朝东茶树在园林中的应用J中国茶叶,2005(3):46-474王开荣.白茶种质资源利用刍议J茶叶,2003,29(4):217-2195刘德华,彭正云,肖海军,等“刷状芽”茶树的植物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30(3):290-2916国家林业局中国树木奇观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2927杨亚军中国茶树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200宁波农业科技o.3洪涝对园林植物的影响及灾后管理措施马胜海1,李万素2(1.乐清市象阳镇农技站325619;2乐清市林业局325600)乐清市位于浙江省东南沿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受季风环流影响,台风、暴雨等灾害时有发生,洪涝灾害十分频繁。与其它自然灾害相比,洪涝不仅次数多,而且范围广,对城市绿化影响很大,每次洪涝过后,城市绿化植物损失严重。分析乐清市洪涝对园林植物的危害情况,加强灾后城市绿化的综合管理,促进植物恢复生长,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1 乐清市洪涝灾害概况与因素分析1.1 洪涝灾害概况乐清市降雨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531.8mm,平均雨日173天。地形呈东北-西南走向,西部的雁荡山脉地势陡,对降水起增幅作用;另外大部分地区林木稀少,致使降水很快转为径流,而平原地区河道又较短浅,出海水闸常因潮汐影响不能开闸,若遇日雨量80mm或3日雨量150mm时,就会导致洪涝发生。据统计,近40年全市出现洪涝灾害93次,平均每年2.33次,其中台风期(79月)64次,梅雨期(56月)23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真题】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2024-2025学年福建省三明市大田县
- 风季施工的技术保障措施
- 物业经理项目协调职责
- 学校办公室接待管理职责
- 以奈达功能对等原则解锁体育英语翻译密码:理论、实践与策略探究
- 汽车制造周资金计划
- 行政管理专业企业竞争力调查报告范文
- 交通运输各部门职能及各岗位职责汇编
- 机械安全风险评估管理保障措施
- 美术兴趣小组暑期活动计划
- 胆道梗阻的护理查房
-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典型作文及例析
- 15D502 等电位联结安装
- 《企业信息管理》2023期末试题及答案
- 绝缘靴绝缘手套试验机技术规范书
- 2023北京第二次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信息技术试卷试题(答案详解)
- 静脉输液处方点评要点
- 福建省南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
- 数字化转型文献综述
- 《政治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干式变压器温控器试验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