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科 数学 年级 六 执笔 第二单元第 1 课时 课题 圆柱和圆锥的认识 总第 14 个教案教学目标:1在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中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底面侧面高,感知并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2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3进一步体验立体图形与生活的联系,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1重点: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探索圆柱和圆锥的特征,知道各部分名称。2难点:积累认识立体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课前准备:挂图、小黑板、多媒体等。先学提纲:1生活中,你发现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体?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体?请收集一些这样的实物带过来。2将书本P126和P127的图形剪下来,粘贴成一个圆柱,一个圆锥。第二天把模型带来。3自学探究老师发给你的材料内容,尝试完成下列表格和相关问题。物体名称图 形(画出并标出各部分名称)圆柱( 直圆柱 )圆锥( 直圆锥 )(1)圆柱的探究:【看一看】圆柱是由几个面围成的?上下两个面都是什么形状?大小相等吗?【摸一摸】拿出准备好的圆柱,摸一摸有什么感觉?【找一找】圆柱的高在哪里呢?你能找到几条这样的高?(2)圆锥的探究:【看一看】圆锥是由几个面围成的?【想一想】圆锥的侧面有什么特点?底面呢?【找一找】圆锥的高在哪里呢?有几条高?教学过程:一、交流共享1交流先学提纲1。我们以前学过了哪些立体图形?生活中,你发现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体?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锥体?展示收集的实物。揭示课题,板书:圆柱和圆锥的认识2交流先学提纲3。(1)认识圆柱的特征。分组活动:每人拿一个圆柱,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讨论:圆柱的高在哪里?交流:名称圆 柱底面两个 完全相同的圆侧面一个 曲 面高无 数 条(2)认识圆锥的特征。分组活动:每人拿一个圆锥,摸一摸、量一量、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讨论:圆锥的高在哪里?交流:名称圆 锥底面一个 圆形底面侧面一个 曲 面高只 有 一 条(3)比较一下圆柱和圆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名 称圆 柱圆 锥底面数量两 个一 个形状完全相同的圆圆侧 面一个 曲面一个 曲面高无数条只有一条补充说明:我们小学阶段学习的都是直圆柱,直圆锥。二、反馈完善1判断:(1)圆柱的高只有一条。 ( )(2)圆柱两个底面的直径相等。 ( )(3)圆柱的侧面是个曲面。 ( )(4)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侧面沿一条高展开后一定是正方形。 ( )(5)把圆锥的侧面展开,得到的是一个长方形。 ( )(6)圆锥顶点到底面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就是它的高( )2完成练一练。交流:适当说说判断的理由。3指导完成练习五的第2题。小结:从正面、侧面或上面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画下来都应该是平面图形。从正面和侧面观察圆柱时,看到的形状画下来只能是长方形。从正面和侧面观察圆锥时,看到的形状只能是三角形。4指导完成练习五的第3题。(1)想像一下,这些物体旋转一周后会得到什么形状?(2)动手操作。(3)创造性设计。三、总结提升1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有什么收获?2量出圆柱和圆锥模型的底面直径和高。四、课堂作业:完成补充习题P16。五、家作布置:完成导学案第二单元第1课时。六、板书设计:圆柱和圆锥的认识名 称圆 柱圆 锥底面数量两 个一 个形状完全相同的圆圆形底面侧 面一个 曲面一个 曲面高无数条只有一条七、教学后记:二 次 备 课学科 数学 年级 六 执笔 第二单元第 2 课时 课题 圆柱的表面积 总第 15 个教案教学目标:1在操作与探索活动中理解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及计算方法,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2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探索立体图形计算方法的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3在用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立体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1重点:在直观操作的基础上理解圆柱侧面积及表面积的含义,理解和推导出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2难点:根据不同的实际问题灵活运用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课前准备:挂图、小黑板、多媒体等。先学提纲:1圆柱有哪些特征?2找一个圆柱形状的罐头,沿着接缝(高)把商标纸剪开,展开后看看是( )形。3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 ),它的宽等于圆柱的( )。它的面积等于圆柱的( )( )。教学过程:一、交流共享1交流先学提纲1。圆柱是由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和一个曲面围成的。2交流先学提纲2。找一个圆柱形状的罐头,沿着接缝把商标纸剪开,展开后看看是(长方)形。3交流先学提纲3。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它的宽等于圆柱的(高)。它的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高)。小结:这个求到的面积就是圆柱的侧面积。4讨论:如果要求圆柱的表面积,应该怎样求?小结:圆柱的表面积应该算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的面积之和。圆柱的表面积 = 两个底面的面积 + 一个侧面面积。5在书本上完成例3。这个圆柱有几个面?分别是什么图形?每个图形分别画多大?小结:圆柱的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的和,叫做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一个底面圆的面积2圆柱的侧面积。二、反馈完善1完成“练一练”。交流:注意已知条件的变化。2完成练习六第1题。提示:要求“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铝皮”就是求圆柱哪个面的面积?要求“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分米羊皮”就是求圆柱哪几个面的面积?3完成练习六第2题。想一想,用铁皮做油桶时,需要做圆柱的哪几个面?三、总结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与同学们分享?思考题:(1)一张长方形纸,长3.2厘米,宽2厘米,用这张长方形纸卷成一个最大的圆柱,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一个底面周长是25.12厘米,高是3厘米的圆柱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3)一个圆柱,侧面展开是一个边长31.4厘米的正方形,这个圆柱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四、课堂作业:完成补充习题P17。五、家作布置:完成导学案第二单元第2课时。六、板书设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一个底面圆的面积2圆柱的侧面积。七、教学后记:二 次 备 课学科 数学 年级 六 执笔 第二单元第 3 课时 课题 圆柱的表面积 总第 16 个教案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圆柱侧面积、底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这些方法的联系和区别。2在运用圆柱底面积、侧面积、表面积的知识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良好的审题能力及审题习惯。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空间图形的实际运用,体会数学的魅力,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运用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2难点: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灵活运用圆柱侧面积及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课前准备:挂图、小黑板、多媒体等。先学提纲:1已知圆柱底面周长c和高h,圆柱的侧面积S( )。已知圆柱底面直径d和高h,圆柱的侧面积S( )。已知圆柱底面半径r和高h,圆柱的侧面积S( )。2圆柱的表面积( )( )。3完成书本P23页练习六第35题。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1交流先学提纲1。已知圆柱底面周长c和高h,圆柱的侧面积S( c h )。已知圆柱底面直径d和高h,圆柱的侧面积S(dh )。已知圆柱底面半径r和高h,圆柱的侧面积S( 2r h )。2交流先学提纲2。圆柱的表面积(底面积2)(侧面积)。二、基本练习1交流先学提纲3。第3题根据先学提纲1进行计算。第4题说一说用铁皮做通风管时,需要做圆柱的哪个面?第5题说一说需要糊彩纸的面是哪几个面?完成练习一第4题。2完成练习六第6题。交流:利用生活经验说说用铁皮做无盖的水桶时,需要做圆柱的哪几个面?三、综合练习1完成练习六第7题。(1)做一顶博士帽所需黑色卡纸的面积包括哪几部分?(2)提示:注意要做博士帽共20顶。2完成练习六第8题。小组交流:塑料花分布在花柱的哪几个面上?3完成练习六第9题。小组交流:每根柱子需要油漆的面积是哪些面?提示:需要油漆的是几根柱子?三、总结提升1解决实际问题时,有的只需要计算侧面积,有的需要计算侧面积与一个底面积的和,有的还需要把算出面积与其他已知条件结合起来,以解决相关问题。2思考题:(1).一张长方形纸,长3.2厘米,宽2厘米,用这张长方形纸卷成一个最大的圆柱,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一根长2米,底面半径是4厘米的圆柱形的木段,把它锯成同样长的4段圆柱形的木段。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多少平方厘米?四、课堂作业:完成补充习题P18和P19。五、家作布置:完成导学案第二单元第3课时。六、教学后记:二 次 备 课学科 数学 年级 六 执笔 第二单元第 4 课时 课题 圆柱的体积(1) 总第 17 个教案教学目标:1运用迁移规律,借助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并理解这个过程。2会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圆柱形物体的体积和容积,运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3逐步学会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借助实物演示,培养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教学重难点:1重点:在猜想、实验验证中自主探索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2难点:顺利实现圆面积计算方法的正迁移,在探索中发展空间感。课前准备:挂图、小黑板、多媒体等。先学提纲:1预习书本P25页例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相等吗?为什么?2说一说圆柱的体积指的是什么?把一个圆柱形的物体完全浸在水中,观察水面是否上升,感知圆柱的体积。猜一猜圆柱的体积是否等于上升的水的体积?3圆柱可以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哪种物体?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若干等份,然后把圆柱切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拼成的长方体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 ),长方体的底面积等到于圆柱的( ),长方体的( )等到于圆柱的高。因为长方体的体积等到于( )乘( ),所以圆柱的体积等到于( )乘( )。教学过程:一、交流共享1交流先学提纲1。交流: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相等,因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正方体的体积也等到于底面积乘高。因为长方体的底面积与正方仃的底面积相等,长方体的高与正方体的高也相等,所以长方体的体积与正方体的体积也相等。猜一猜:圆柱的体积与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相等吗?2交流先学提纲2。3我们能把一个圆采用化曲为直、化圆为方的方法推导出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现在能否采用类似的方法将圆柱切割拼合成一个学过的立体图形来求它的体积呢?(1)小组合作研究怎样将圆柱体转化成一个长方体(2)小组代表汇报,全班交流(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转化,会有多种转化方法,教师适时加以鼓励)(3)演示操作A指名演示用切插拼的方法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其他模仿操作。B思考:这是一个标准的长方体吗?为什么?如果分割得份数越多,你会有什么发现?C电脑演示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的过程(从16等份到32等份再到64等份)4观察比较,推导公式A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B根据观察、分析、推想,完成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圆柱的体积 = 底面积高 C、你的猜想正确吗?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我们是怎样推导出来的?D、小结:要想求出一个圆柱的体积,需要知道什么条件?E、自学第26页例4上面的一段话:用字母表示公式。反馈自学情况,师板书公式:v=sh追问:要用这个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必须知道什么条件?二、反馈完善1完成“试一试”。读题后明确:根据已知条件先臬出底面积,再计算体积。2完成“练一练”第1题。3完成“练一练”第2题。讨论:为什么题中强调是从电饭煲里面量的?三、总结提升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与同学们分享?2思考题:(1) 一个长方形的纸片长是6分米,宽4分米,用它分别围成两个圆柱体,A是用4分米做底高6分米,B是用6分米做底高是4分米它们的体积大小一样吗?请你计算说明理由.(结果保留)(2) 一个底面直径是20cm的圆柱形容体里,放进一个不规则的铸铁零件后,容体里的水面升高4cm,求这铸铁零件的体积是多少?四、课堂作业:完成补充习题P20。五、家作布置:完成导学案第二单元第4课时。六、板书设计:圆柱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圆柱的体积 = 底面积高 V = s h七、教学后记:二 次 备 课学科 数学 年级 六 执笔 第二单元第 5 课时 课题 圆柱的体积(2) 总第 18 个教案教学目标:1在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能运用体积计算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2在运用圆柱的体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分析处理信息、灵活运用知识、选择合适方法解题等数学能力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生活价值,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情感。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柱体积公式的正确运用。 2难点:灵活运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课前准备:挂图、小黑板、多媒体等。先学提纲:1认真填表写书本P27页练习七的第1题表格。2思考练习七第2题。第一杯饮料体积的算式是( );第二杯饮料体积的算式是( );第三杯饮料体积的算式是( )。能不能不计算就判断:第( )杯的饮料最多。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1交流先学提纲1。求体积所用的公式是什么?2交流先学提纲2。第一杯饮料体积的算式是(3.14(82)24);第二杯饮料体积的算式是(3.14(62)27);第三杯饮料体积的算式是(3.14(52)210)。二、基本练习1完成练习七第3题。独立思考后让学生说题中的数据为什么要强调是从里面量的,再想计算容积的方法。2求下列各圆柱体的体积:(只列式不计算)(1)圆柱的底面积为25平方厘米,高5厘米;(2)圆柱的底面半径 2分米,高3分米;(3)圆柱的底面直径4米,高0.58米;(4)圆柱的底面周长12.56分米,高0.12分米。三、综合练习1完成练习七第4题。(1)出示50枚1元硬币用纸卷成圆柱的形状图,引导生观察图中的条件。(2)思考:可以怎样计算1元硬币的体积?有什么不同的方法?(3)交流:可以先算50枚1元硬币组成的圆柱的体积,再算1枚1元硬币的体积,也可以先算出枚1元硬币的厚度,再用底面积乘高。2算出茶杯大约可盛水多少克。(1)出示教具,引导思考:你看到水现在是什么形状?(圆柱体)如果要你计算水杯里水的体积,就是求水杯容积,必须知道哪些数据?怎样得到这些数据?(从里面量)知道了数据以后,算出这茶杯的容积,算容积要注意什么? (计算题中的计量单位要与问题中的计量单位统一)(2)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协作,用学具实际测量、计算。(3)组织交流,交流时,要分别说说茶杯的形状、测量的方法,以及计算的过程。三、总结提升1解决实际问题时,有的只需要计算侧面积,有的需要计算侧面积与一个底面积的和,有的还需要把算出面积与其他已知条件结合起来,以解决相关问题。2思考题:用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上进行合理的裁剪,做一个无盖的圆柱形笔筒。比一比,谁做的笔筒容积最大?四、课堂作业:完成补充习题P21。五、家作布置:完成导学案第二单元第5课时。六、教学后记:二 次 备 课学科 数学 年级 六 执笔 第二单元第 6 课时 课题 圆柱的体积(3) 总第 19 个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对圆柱底面积、侧面积、表面积及体积等概念有更深刻的认识,提高应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感受所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辨别和运用圆柱表面积及体积的计算方法。 2难点:在同一个问题情境中正确识别所求问题。课前准备:挂图、小黑板、多媒体等。先学提纲:1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62.8厘米,高是15厘米。它的侧面积是( )平方厘米,底面积是( )平方厘米,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2一个圆柱底面积扩大4倍,高缩小到原来的,体积扩大( )倍。3把两个形状、大小一样的圆柱拼成一个高18厘米的大圆柱后,表面积减少30平方厘米。原来每个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4挖一个底面直径8米,深3.5米的圆柱形蓄水池。(1)在池的四周和池底抹水泥,抹水泥的面积是多大?(2)如果每立方米水重1吨,这个水池最多能蓄水多少吨?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1交流先学提纲1。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62.8厘米,高是15厘米。它的侧面积是( )平方厘米,底面积是( )平方厘米,表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相机复习圆柱体的底面积、侧面积、表面积以及体积的计算方法。圆柱的底面积就是求圆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就是求长方形的面积,圆柱的表面积求两个圆面积与一个侧面积的和,圆柱的体积用底面积乘高计算。2交流先学提纲2。一个圆柱底面积扩大4倍,高缩小到原来的,体积扩大( )倍。集体交流。小结:如果底面积扩大4倍,高不变,体积就扩大4倍;如果底面积不变,高缩小到原来的,体积就缩小。所以底面积扩大4倍,高缩小到原来的,体积就扩大2倍。二、基本练习1完成练习七第6题。独立思考后让学生说题中的数据为什么要强调是从里面量的,再想计算容积的方法。2交流先学提纲3。把两个形状、大小一样的圆柱拼成一个高18厘米的大圆柱后,表面积减少30平方厘米。原来每个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交流:要求圆柱的体积,要知道圆柱的底面积和高,从哪里可以看出圆柱的底面积,从哪里可以看出圆柱的高?小结:表面积减少30平方厘米,减少的是两个底面积,实际每个底面积就是15平方厘米;拼成了一个高是18厘米的圆柱,实际是两个圆柱拼成的,所以一个圆柱的高是9厘米。3交流先学提纲4。三、综合练习1完成练习七第7题。(1)独立练习。(2)交流。(3)小结:牙膏口直径改大前,每人每天需要用3.140.2220.2512(立方厘米);改大后每人每天需要用3.140.25220.3925(立方厘米)。每人每天多用0.39250.25120.1413(立方厘米),每人在一年里要多用0.141336551.5745(立方厘米)。2完成练习七第9题。讨论:薄膜的面积包括哪些部分? 求大棚的空间就是求什么?三、总结提升1思考题:在一个圆柱形储水桶里,把一段半径是5厘米的圆钢全部放入水中,水面就上升9厘米;把圆负竖着拉出水面8厘米长后,水面就下降4厘米。求圆钢的体积。提示:(1)把圆钢拉出水面8厘米,水面下降4厘米,你能想到什么?(2)全部浸入,水面上升9厘米,你又能想到什么?小结:根据“把圆钢拉出水面8厘米,水面下降4厘米”知道8厘米圆钢的体积就是4厘米高水的体积,可以求出圆柱形水桶的底面积;上升9厘米水的体积就是圆钢的体积。四、课堂作业:完成补充习题P22和P23。五、家作布置:完成导学案第二单元第6课时。六、教学后记:二 次 备 课学科 数学 年级 六 执笔 第二单元第 7 课时 课题 圆锥的体积(1) 总第 20 个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理解和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及其推导过程,会利用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通过预习作业的引领,培养自主探索、分析理解等数学能力,拓展空间概念,同时提高数学阅读水平。3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2难点:探索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和推导过程。课前准备:挂图、小黑板、多媒体等。先学提纲:1自学书本P29页例5。(1)估计一下,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几分之几?(2)准备一个圆柱和一个等底等高的圆锥,动手实验,发现圆柱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之间的关系,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呢?2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等底等高。(1)如果圆柱的体积是12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2)如果圆锥的体积是12立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3(1)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它们的体积相差6.28立方分米,则圆锥的体积是( ),圆柱的体积是( )。(2)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是6分米,它的底面积是( ),体积是( )。教学过程:一、交流共享1交流先学提纲1。自学书本P29页例5。(1)估计一下,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几分之几?(2)准备一个圆柱和一个等底等高的圆锥,动手实验,发现圆柱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之间的关系,怎样计算圆锥的体积呢?小组交流: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反过来说,圆柱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积的3倍。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小组说一说,你想提醒你的同学什么?应用圆锥体积公式时不能忘记乘。2交流先学提纲2。一个圆柱与一个圆锥等底等高。(1)如果圆柱的体积是12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2)如果圆锥的体积是12立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小组内请组员说说每一题的想法。二、反馈完善1交流先学提纲3和4。(1)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它们的体积相差6.28立方分米,则圆锥的体积是( ),圆柱的体积是( )。(2)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是6分米,它的底面积是( ),体积是( )。说一说想法。2完成试一试。独立练习。追问:“17012”算出的是什么?这什么要用“17012”的积乘。3完成“练一练”。4完成练习八第1题。5完成练习八第2题。(1)学生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和计算结果?(2)问:有没有不同的解题方法?6完成练习八第3题。两个问题分别求的是什么?你分别是如何解答的?三、总结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与同学们分享?四、课堂作业:完成补充习题P24。五、家作布置:完成导学案第二单元第7课时。六、教学后记:二次备课学科 数学 年级 六 执笔 第二单元第 8 课时 课题 圆锥的体积(2) 总第 21 个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方法,能够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境,正确运用知识解题;2培养操作测量、观察分析、判断推理、处理信息等数学能力,进一步拓展空间概念;3体验成功的快乐,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4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张,感受到数学的生活价值。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运用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难点:正确运用圆柱和圆锥体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前准备:挂图、小黑板、多媒体等。先学提纲:1一个圆柱的体积是1.8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8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2判断下面的圆锥与哪个圆柱的体积相等。(单位:)3一段圆柱形木头,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是圆锥体积的( )。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1交流先学提纲1。一个圆柱的体积是1.8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一个圆锥的体积是1.8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交流思考过程。2交流先学提纲2。(1)交流。(2)小结:底面直径之间的倍数关系并不等于底面积之间的倍数关系。应该是倍数的平方关系。二、基本练习1交流先学提纲3。一段圆柱形木头,把它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 ),是圆锥体积的( )。提示:能削成的最大的圆锥是与这个圆柱的底完全相同,高也完全相同。再练:完成练习八第6题。2完成练习八第7、8题。三、综合练习1完成练习八第9题。(1)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2)说说有没有不同的解题方法?2完成练习八第10题。要求圆锥的体积,需要测量哪些数据?分别怎样测量?测量时有哪些注意点?(让学生代表边测量边交流)3思考题。小组研究。小结:当圆锥的高是4.2厘米时,如果圆柱的高也是4.2厘米,则圆锥与圆柱的体积比是13,因此圆柱的高必须是4.2厘米的2倍,也就是8.4厘米。同理,当圆柱的高是4.2厘米时,圆锥的高必须是4.2厘米的一半,也就是2.1厘米。四、课堂作业:完成补充习题P25。五、家作布置:完成导学案第二单元第8课时。六、教学后记:二 次 备 课学科 数学 年级 六 执笔 第二单元第 9 课时 课题 整理与练习(1) 总第 22 个教案教学目标:1能对本单元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并体会这些知识间的内在联系。2系统整理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的体积公式,在计算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良好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3提高应用公式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1重点:熟练掌握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2难点:灵活应用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前准备:挂图、小黑板、多媒体等。先学提纲:1回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你学到了什么?2填表。名称底面半径底面直径高表面积体积圆柱2cm5cm10m8m圆锥5cm1.2cm0.6m1.8m3. 选择。(1)小明家中有一个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18厘米的圆柱形物体,这个物体可能是( )A水桶 B固体胶 C不锈钢茶杯(2)24个圆锥形铁块,可以熔铸成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 )个。A72 B8 C36教学过程:一、知识系统整理1交流先学提纲1和2。在小组中完成并交流。指名汇报,集体评价。(1)圆柱与圆锥的基本特征:圆柱的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是圆柱的高。圆柱的侧面是一个曲面,如果沿高把它剪开后展开,就是一个长方形。圆锥的底面是一个圆。圆锥还有一个顶点。顶点到底面之间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的侧面也是一个曲面,沿圆锥的母线将侧面切开后展开,是一个扇形。(2)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圆柱的表面积底面积2侧面积(3)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2交流先学提纲3。选择。(1)小明家中有一个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18厘米的圆柱形物体,这个物体可能是( )A水桶 B固体胶 C不锈钢茶杯(2)24个圆锥形铁块,可以熔铸成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 )个。A72 B8 C36小组交流说一说思考过程。3揭示课题。同学们对这一单元的知识点掌握得很好,我们不仅要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掌握圆柱侧面积、表面积、体积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还要会熟练地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查缺补漏训练1练习与应用第2题。交流:看着图,你想到了什么?小结:压路机前轮在路面上滚动一周,就相当于把它的侧面展开后平铺在路上。所以,前轮滚动一周在压路面积等于压路机前轮的侧面积。2练习与应用第5题。学生读题,明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交流:先计算,再比较。三、综合运用提升1练习与应用第3题。交流:求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就是求什么?需要彩带的长度应该包括哪几个部分?2练习与应用第4题。交流:水桶底部的铁箍长就是什么? 要求至少用去木板多少平方分米,就是求什么?3用塑料绳扎一个圆柱形的礼盒,打结处刚好是底面圆心,打结用去绳长25厘米。 (1)在它的整个侧面贴上商标及说明,这部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2)做这个礼品至少要( )平方厘米的硬纸板。四、课堂作业:完成补充习题P13。五、家作布置:完成导学案第一单元第10课时。六、教学后记:二 次 备 课学科 数学 年级 六 执笔 第二单元第 10 课时 课题 整理与练习(2) 总第 23 个教案教学目标:1能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灵活运用计算方法或公式解决实际问题。2在探索与实践环节中能积极思考,乐于交流自己的发现,并在交流中有新的收获。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灵活运用计算方法或公式解决实际问题。2难点:能根据不同的问题情境灵活运用计算方法或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课前准备:挂图、小黑板、多媒体等。先学提纲:1选择一种圆柱形饮料罐,测量数据,出它的容积。再与商标上标出的容积比一比,你能发现什么?2如果用一张长12.56厘米,宽6.28厘米的长方形纸卷成不同的圆柱,求出卷成的圆柱的体积。想一想,怎样卷成的圆柱体积比较大?3晒谷场上有一个挖圆锥形的小麦堆,测得底面周长为12.56米,高1.2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30千克。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4认真阅读书本P36页的“你知道吗”。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交流先学提纲1。在小组中交流。指名汇报,集体评价。2揭示课题。今天继续复习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二、查缺补漏训练1“练习与应用”第6题。小组研究:纸箱的长等于( )个饮料罐底面直径的长,纸箱的宽等于( )个饮料罐底面直径的长,纸箱的高等于( )。2“练习与应用”第7题。独立思考,尝试练习。交流解题思路方法一:圆锥体积圆柱体积方法二:圆柱体积方法三:圆锥体积4。3交流先学提纲3。晒谷场上有一个挖圆锥形的小麦堆,测得底面周长为12.56米,高1.2米,每立方米小麦约重730千克。这堆小麦大约有多少千克?(得数保留整千克)三、综合运用提升1交流先学提纲2。如果用一张长12.56厘米,宽6.28厘米的长方形纸卷成不同的圆柱,求出卷成的圆柱的体积。想一想,怎样卷成的圆柱体积比较大?试试用不同的纸卷一下,你发现什么?小结:以长方形较长一条边作为底面周长卷成的圆柱的体积比较大。2交流先学提纲4。理解“周自相乘,以高乘之,十二而一”和“下周自乘,以高乘之,三十六而一”3练习。(1)一个圆柱形水桶容积是20立方分米,里面装了的水,已知底面积为6平方分米,水面高是多少分米?(2)用棱长6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截取一个最大的圆柱,应截去多少木料?四、课堂作业:完成补充习题P27。五、家作布置:完成导学案第二单元第10课时。六、教学后记:二 次 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信息安全管理策略
- 家电维修服务流程规范
- 农产品质量抽检的标准制定
- 提高产品包装设计吸引消费者
- 友谊之间的真诚和信任
- UML活动图的规范化绘制要点
- 利用影视剧植入提高产品曝光
- 如何正确处理网络资讯的利用
- 咖啡厅设备采购与维修合同
- 那一刻我真感动初二作文600字11篇范文
- 手术室眼科无菌技术课件
- 上消化道出血中医护理常规
- 价值导向引领下的企业增值型内部审计实践:D公司深度剖析
- 2025秋统编版(2024)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 美丽中国我的家》教学设计
- 细胞生物学-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
- 大学生的环境适应与心理健康
- 云计算对法律数据处理模式的重塑-洞察阐释
- 幼儿跑酷培训
-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
- 【劳动教育】幼儿劳动启蒙教育清单
- 护理病例汇报演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