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小传 (2)_第1页
张謇小传 (2)_第2页
张謇小传 (2)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张謇小传张謇小传 张謇 1853 1926 字季直 以行为字 号蔷庵 祖籍江苏常熟 出生于江苏通州 张氏生于咸丰三年 卒于民国十六年 这是一个被梁启超称为 四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 的时代 他是我国近代历史上卓越的政治家 实业家 教育家 一生以实业救国 教育救 国为己任 对我国近代历史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其影响力之大 足可与孙中山 袁世凯 梁启超诸人相比 张氏享年七十四岁 一生可谓波澜壮阔 大体说来可分为四个阶段 从 咸丰三年 1953 到同治十三年 1864 为第一阶段 这是他人生事业的起始期 同治十 三年到光绪二十年 1894 为第二个阶段 历经波澜 终于达到人生第一个高峰期 光绪 二十年到民国四年 1915 是第三个阶段 他在政商两方面成就均达至顶峰 民国四年到 十五年 1926 是他生命中的最后的阶段 盛极转衰 开始走人生的下坡路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 18531853 18741874 这个阶段的张謇和当时中国绝大多数读书人一样 渴望读书应举 光耀门楣 少年时 代 张謇家庭尚算富裕 其父以富农兼营商业 因此张氏拥有较好的物质条件用以读书进 学 加之本人聪颖好学 五岁能诵千字文 因而十六岁即中秀才 这在当时是相当了不起 的一件事 父母 亲戚 邻里莫不兴高采烈 然而乐极生悲 张謇 冒籍 被人揭发出来 原来 张謇出身 寒籍 清代指三代以内没有功名的人家为寒籍 按制是没有资格 参加考试的 张家求进心切 于是和如皋张氏商量 让张謇托名如皋张氏之子应试 对方 本来答应了 大概认为张謇不可能考中 孰料张謇一鸣惊人 于是如皋张氏不断派人来向 张謇父母勒索钱物 最后更将其告上公堂 折腾来折腾去 搞得张謇本人固然狼狈不堪 好好一个家也给弄得破产了 可能就是从这个时候起 张謇本人对科举有了一定的排斥心 理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 18741874 18941894 家道中落之后 张謇仍旧不断应考 不过 可能是因为遭逢突变心情糟糕 这时的他 乡试连考五次落榜 不得已只好先找一份糊口差事 他先是投奔原通州知州孙云锦 做了 一个小公务员 随后于光绪二年 1876 投到淮军吴长庆幕下任文书 后吴长庆奉命帮办 山东军务 张謇随往山东 壬午之变 爆发 张謇协助吴恢复朝鲜国王统治 暂时遏制了 日本的侵略野心 事平后 张謇撰写了 朝鲜善后六策 等几篇政论 声名大噪 直隶总 督李鸿章 湖广总督张之洞都争相罗致他 特别重要的是 他得到了自己的同乡老前辈 帝师 时任户部尚书 朝廷 清流 领袖翁同龢的支持 只对他日后的高中状元起了极为 关键的作用 在朝鲜期间 张謇遇到了一个对他日后人士有着重大影响的人物 袁世凯 袁是河 南彰德府项城人 吴长庆是他的父执辈 跟他的嗣父袁保庆交情极好 袁是纨绔子弟 不 好读书 屡试不中 于是想要取得一份马上共鸣 因此前来投靠吴 吴长庆对袁很是照顾 除了委任他帮办营务处外 还特地请张謇做他的师父 希望袁在举业上有所成就 无奈袁 为人办事都是很行 唯独读书真是不行 一来二去张謇也就不再管他了 随后 张袁关系 迅速恶化 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端 吴长庆离任后 由袁世凯接统驻朝清军 袁变弃吴氏成 法 袁由于地位的逐渐升高 对张前恭后倨 袁高傲自大 不知收敛等等 双方矛盾愈演 愈烈 终至张写信与袁绝交 嗣后双方不同音问达二十年之久 随着吴长庆调任 张氏随 后也离开朝鲜回国 并于光绪十一年 1885 年顺天乡试中式 但在此后就年间 会试屡 次蹉跌 期间娇儿弱女夭折 更给张带来无限悲痛 使他对科举逐渐失去兴趣 但格于父 命 他还是参加了光绪二十年的恩科会试 因为那拉氏六十生辰特开 幸运的是 本届主 考官是翁同龢 于是张会试中举 随后在殿试中一举夺魁 成为新科状元 但此时的张氏 兴趣已经不在功名富贵上 甲午战败消息传来 张謇以翰林院修撰身份立刻上折痛诋李鸿 章误国之罪 言辞激烈 中有 曾无一端立于可战之地 以善可和之局 少有人理 能无 痛心 之句 张氏切望朝廷能够发奋为雄 以雪奇耻 但和议即成 台湾既割之后 文恬 武嬉 一切照旧 绝不肯稍稍振作 张是不能不极感失望 恰在此时 张父去世 张氏必 须按制丁忧 于是离京回乡 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 18941894 19151915 张氏回乡不久 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来 张氏痛感朝廷无能 开始将注意力转到教 育 实业上来 在实业方面 光绪二十二年 1896 两江总督张之洞奏派张氏在南通开商 务局 这成为张氏开创大生纺织集团的开端 大生纱厂一厂设于南通 于二十五年 1899 建成投产 三十三年 1907 二厂于崇明开工 此外 张是有先后开办了一些列 配套企业 如通海垦殖公司 专业种植棉花 广生油厂榨棉油供职工食用等等 这些企业 共同构成了张氏的大生纺织集团 知道一战结束之前 这些企业一直是大量盈利的 为张 氏挣取了巨额利润 辛亥革命前 仅大生一 二厂就盈利达三百七十余万两 这在一定程 度上挽回了民族利权 并开启了日后民族工业大发展的潮流 在这一点上 张氏可以说是 引领时代步伐 日后的荣氏 周氏都可说是张氏的后起之辈 在教育方面 张氏开办了南通师范学校 这是我国第一所师范学校 他认为国家民族 的富强离不开教育和教师 正是基于这个考量 他才大力鼓励发展师范教育 除此之外 他还开办了博物馆 图书馆 盲哑学校等等 这些都是开时代先河的事情 当然 此时的张氏并未能完全忘情于政治 对于戊戌变法 他是抱有一种置身世外的 态度的 只是因为 一方面 他认为国家需要变革 另一方面确有人为维新派操之过急 于国无利 他在这一时期的政坛上最大的动作莫过于辛亥革命前后支持袁世凯 取代清廷 和革命党 统一全国了 张氏本来是立宪派领袖 曾任江苏咨议局局长 并领导了三次国 会请愿运动 无奈清廷冥顽不灵 终至武汉一呼 天下群起响应 旬月之间 十八行省独 立者十三省 张謇见清廷实不足与为 乃转而支持袁世凯 本来他跟袁形同水火 但在宪 政运动中两人重新联合起来 张氏劝袁取代清廷 甲日满退 乙日拥公 东南诸方 一切 通过 在袁夺取政权时立下汗马功劳 在袁称帝之前 张氏一直采取拥袁态度 并因此得至高位 农商总长兼水利局总裁 但随着袁帝制步伐越来越快 张氏终于失望 于 1915 年辞去一切职务 从此专心致力于商 业 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 19151915 19261926 前文说过 一战结束前 大生集团一直是盈利的 这是因为欧洲各国忙于战争无暇东 顾 但随着一战结束 各国卷土重来 张氏企业终至走上下坡路 负债累累 最后不得以 将企业抵押给债权人江浙财团 张氏于民国十五年七月十七日逝世 享年 74 岁 张謇生活在民族灾难日益严重的时代 为了挽救民族危机 张氏使出了浑身解数 在 朝廷救国无望的情况下 转而提倡实业救国 教育救国 并躬亲实践 他拥资巨万 却依 旧简朴自励 他先是支持清廷立宪 接着又支持袁世凯 看似是忠于革命党为敌 但实际 上 他是认为国家一旦遭遇革命就会兵连祸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