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办公楼局域网改造及综合布线设计方案_第1页
综合办公楼局域网改造及综合布线设计方案_第2页
综合办公楼局域网改造及综合布线设计方案_第3页
综合办公楼局域网改造及综合布线设计方案_第4页
综合办公楼局域网改造及综合布线设计方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综合布线综合布线 设设 计计 方方 案案 某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某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二零一四年六月二零一四年六月 一 综述一 综述 办公楼综合信息化工程建成后 将承载视频 语音 图片等多 种富媒体应用 中心办公楼局域网 外网 由于建设时间较早 存 在设备陈旧 线路老化 带宽不足 信息点数严重缺乏 安全隐患 突出等问题 亟需对现有网络进行升级改造 涉及的信息点数大概 为 1480 个 设计原则设计原则 一 建 一 建设设原原则则 1 1 先进性 先进性 必须采用先进的概念 技术 方法和设备 既要满 足当前需求 又要为未来发展留出空间 2 2 灵活性 灵活性 系统应能适应不同用途的需求 同时 还能支撑基 于国际标准的不同厂家的有关网络或通信 3 3 综合性 综合性 支持各种数字 数据通讯 多媒体技术以及通信管 理系统 能适应现代和未来几年技术发展的基本要求 4 4 可靠性 可靠性 布线系统需具备高可靠性 确保数据 通讯 设备 控制信息的可靠传递 5 5 经济性 经济性 遵循尽可能降低成本的原则 使有限的投资发挥最 大的效益 二 建 二 建设设目目标标 通过此次行政中心局域网的升级改造 主要是达到以下几个目 标 保证每一个房间都有足够的信息点 不再通过 HUB 等设备进行 级联 保证每个房间里的布线都不会暴露在外边 全部都改成墙内走 线 保证局域网内部结构是清晰的 一次走线一次成型 从交换机 到终端之间是不存在断点 保证带宽能够满足政务外网建成后访问业务所需的速率 保证所有替换后的设备能够保证在未来三年不会出现落后的状 况 设计依据设计依据 满足下列标准 满足下列标准 ISO11801 国际建筑通用布线标准 ANSI TIA EIA 568B 北美商用建筑电信布线标准 ANSI EIA TIA 569 北美电信走道和空间的商用建筑标准 ANSI EIA TIA 606 北美商用建筑物电信设备的管理标准 ANSI EIA TIA TSB 75 北美商用建筑物电信设备的管理标准 ANSI FDDI 100Mbps 北美光纤数据接口高速局域网标准 ATM 155Mbps 622 5Mbps 异步传输模式标准 RS232 X 21 RS422 异步 同步传输标准 YD T926 2001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GB T50314 2000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 T50314 2000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 T50311 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 范 GB T50312 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二 项目要求和分析二 项目要求和分析 项目施工内容项目施工内容 本项目主要为行政办公楼楼内布线施工 1 行政办公楼主机房与各楼层室内交接箱的垂直布线系统的线缆 六类线 1 铺设 2 行政办公楼楼各楼层室内交接箱与本户内墙面网络信息面板之间的线缆 铺设 3 网络机柜的固定安装 配线架的端接打线 线号标记 4 室内交接箱内网络线水晶头的卡接及线号标记 5 室内信息点的面板 模块安装 面板编号粘贴 6 超五类线铺设过程中线缆标号和验证性联通测试 7 配合业主方提出第三方专业测试仪器的测试 8 配合网络机柜内设备安装及网络通信测试 9 相关机柜 交接箱 信息点位整理工作 10 竣工资料的编制 11 其它与本项目相关的工作 三 设计方案三 设计方案 3 13 1 方案设计概述方案设计概述 本工程经过实际统计 共有 1480 个信息点 分布于大楼 2 11 层 选用六类布线系统解决方案 整个布线系统应选用星型结构 自插座至楼层配线架 最后通过数据主干线缆统一连接至相应的数 据机房 以便于集中式管理 主配线架设于电信配线室 垂直干线子系统采用光缆的方式 其中数据传输采用 6 芯室内 多模光纤传输数据信号 管理子系统楼层配线箱分别设在二层 四 层 六层 八层东侧和西侧 内置光纤设在光配线架 铜缆配线架 等楼层配线设备 水平配线子系统采用六类非屏蔽双绞线 工作区 子系统根据需要分别设置六类信息插座 1 1 工作区布线 工作区布线 采用成品跳线进行工作区布线实施 成品跳线 采用特殊工艺一次加工完成 跳线的每一芯由若干根细如毛发的铜 丝组成 质地极其柔软 不会折损 长期使用不会影响数据的可靠 传输 2 2 水平布线 水平布线 1 水平布线路由 要求水平电缆自插座 距地面通常为 30CM 走墙内预埋管 至吊顶出房间汇至走廊水平线槽 最后至楼 层配线间 走廊的吊顶上应安装有金属线槽 进入房间时 从线槽引出金 属管 以埋入方式沿墙壁而下 或上 到各个信息点 线槽 G20 或 G25 管 暗装铁盒 图 0 1 水平布线路由 2 水平布线设计 下图是水平部分电缆沿公共的水平线槽分 支到工作区各个插座的针对本工程的直观示意图 吊顶 水平线槽 内穿水平线 信息插座 包括面 板 模块和铁盒 每个插孔功能可 任意 由电话 计算 机引出的 RJ45 接头 办公间隔 图 0 2 水平布线设计 3 水平布线器件 信息点总数 2 3 层共有房间 66 间 4 5 层共有房间 XX 间 6 7 层共有房间 XX 间 8 9 层共有房间 XX 间 10 11 层共有房间 XX 间 房间总计 375 间 信息点数总计 1480 个 水平布线选用的插座面板 水平线缆 配线架 工作区跳线等 均采用知名国产品牌 3 3 主干布线 主干布线 数据主干均采用 6 芯多模室内光缆 主干自弱电 竖井内各楼层配线间 经竖井内垂直预设桥架 最后汇至各楼主配 线间 楼内主干在竖井桥架里走线并良好绑扎 1 主干布线设计 竖井中应立有金属线槽 且每隔两米焊一根粗钢筋 以安装和 固定垂直子系统的电缆 竖井中的线槽应和各层配线室之间有金属 线槽连通 PBX 主机房 配线架 配线架 粗钢筋 光纤 竖 井 HOST 图 0 3 干线区子系统示意图 2 主干布线器件 数据主干主要选用 6 芯多模室内光缆 对应在楼层配线间 主 配线间中使用 24 口架装光纤配线架端接 光纤连接选用多模 ST 耦 合器和多模 ST 连接器 以上配置支持千兆应用 4 4 配线间 配线间 1 线缆路由 各配线间线缆一般可从主干线槽经过管路进入相应机柜 在完 成分组 上架 理线 绑扎后进行最后的线缆卡接 具体情况应根 据现场施工要求灵活处理 但总体须保证线缆的安全和理线的整齐 美观 为了保持配线间的布局美观 引进的配线间垂直主干线槽应 紧贴墙面 切忌矗立于房屋中间 要求施工时 处理好线槽入口处 的切角 既不能成直角 也不可探出墙面 2 配线间器件清单 配线间就是一管理子系统 它把水平子 系统和垂直干线子系统连在一起或把垂直主干和设备子系统连在一 起 通过它可以改变布线系统各子系统之间的连接关系 从而管理 网络通信线路 配线间大部分器件实际上已经在 水平布线 和 主干布线 两节中描述 这里又多加了一些布线管理器件 如背 板 机柜等等 可以直观地了解 检查配线间里的布线情况 3 配线架打接表格 配线架打接表格直接提供了各个配线间 之配线架的线缆打接顺序 是工程施工安装和竣工维护必备文档 非常重要 一方面能指导正常的施工 协调任务分配 另一方面起 到最终核对器件搭配是否合理的重要依据和日后管理维护的参考 4 照明 接地 照明和接地将利用原有设施实现 不再重复 投资 5 5 设备间 设备间 各层设备间及配线间是整个布线系统的中心 它的布放 选型 及环境条件的考虑是否恰当 都直接影响到将来信息系统的正常运 行及维护和使用的灵活性 本次工程建设 将复用原有设施 不再 重复投资 6 6 布线管理 布线管理 本布线工程信息点按以下规则统一标号 如 二层数据点是 2CXX C Computer 二层数据主干是 3CBXX B Backbone 各信息点标号与相对应的配线架卡接位置标号相同 特殊标号 另行注明 标签颜色统一使用白底黑字宋体 另外所有电缆在距末端 10 20 公分处需进行永久性色码标记 7 7 系统性能测试 系统性能测试 施工完成后 根据 ISO 11801 国际标准 用 专业仪器对双绞线和光纤进行线路测试和联机测试 8 8 数据通信网络设计 数据通信网络设计 行政中心网络在逻辑上采用核心层 汇 聚层 接入层的结构 主干带宽 1000 兆 接入带宽 100 兆 满足多 种网络通信的要求 核心层和汇聚层共址 设在一层中心机房 接 入层采用具有 VLAN 功能的二层交换机 9 9 核心层 汇聚层设计 核心层 汇聚层设计 核心层 汇聚层设备的主要作用是数 据包的转发 交换和路由 应充分考虑设备的冗余和备份 以保证 网络的高可靠性 其它产品说明其它产品说明 本项目施工工具包括 打线工具 主要用于主干线缆与配线架和压线模块的压接 亦为最基本工具之 一 安装消耗品 施工辅材 包括扎带 胶带 油笔等 检测工具 手持式工程仪表 可迅速方便地测试 1 对 4 对线缆的开路 短路 反接 错接以及线对交错等情况 以及 ISO11801 提出的各种 参数 四 四 施工方案建议施工方案建议 4 14 1 安装环境安装环境 4 1 1 布线装置及线缆的工作环境布线装置及线缆的工作环境 温度 摄氏度 摄氏度 相对湿度 4 1 2 布线装置及线缆的大气环境布线装置及线缆的大气环境 不具有潮湿和粉尘的影响 不具有受到鼠害的危险 海拔高度小于 米 地震裂度为 度 4 34 3 施工组织计划施工组织计划 4 3 1 施工组织施工组织 1 施工准备阶段施工准备阶段 包括施工图编制与审核 施工费用预算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的 编写 设备 材料的采购与定做 工程施工工具与设施的准备以及施工队伍的组 织准备等 2 施工阶段施工阶段 随土建工程的进度逐步进行各子系统设备安装与线路敷设 各子系统检验 测试等 3 竣工验收阶段竣工验收阶段 包括系统调试及投入正常运行 完成全部测试报告及竣工文件 由建设单 位 施工单位及质量监督部门审查 现场验收 总之 无论工程大小 系统难易 都必须在施工中有条不紊 按一定顺序 衔接进行 同时 在积累经验 掌握技艺的基础上 还必须遵循一定的工程程 序 包括图纸会审 技术交底 工程变更 施工费用预算 施工配合 竣工验 收等 才能有效地提高功效 确保工程质量 4 3 2 施工质量 安装及降低成本的措施施工质量 安装及降低成本的措施 1 施工质量保证的基本措施施工质量保证的基本措施 为了确保系统工程施工的质量 使工程达到设计要求 必须加强工程施工 技术管理工作 根据我公司的管理经验 每一项工程从施工准备阶段开始 到 工程施工与组织管理及竣工验收阶段都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要求 由有关的 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以文字 图表等形式 记载影响工程质量的有关规定 要求所有文件材料的形成与积累必须做到及时 准确 系统与科学 及时及时 就是在施工过程中 对各种要求的数据 现象及时进行记录 做到 分阶段 按专业积累 整理 编制好施工文件材料 竣工验收时及时做好工程 文件材料的整理 归档及向建设单位的移交工作 准确准确 即是要求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技术文件材料应如实地反映工程施工的 客观情况 严格按施工图和现行材料质量标准 质量检验标准 施工及验收规 范施工 做到变更有手续 有根据 施工各单位有记录 严禁出现擅自修改 伪造和事后补做等情况 系统系统 即是按照施工程序 对形成的技术文件材料进行系统的整理 系统 地反映施工的全过程 科学科学 就是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施工中的每一个数据 应做到施工有依据 检查有结论 现场有记录 测试验收有报告 修改图纸有手续 工程竣工有总 结 2 安全施工管理措施安全施工管理措施 在弱电系统工程实施中 安全是我们遵循的首要原则 安全包括人身安全 和设备的安全 为此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以消除一 切事故隐患 避免事故伤害 确保系统安装和运行安全 a 建立 完善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领导组织 有组织 有领导地 开展安全管理活动 b 建立各级人员安全责任制度 明确人员的安全责任 定期检查安全责 任落实 制度 惩罚分明 c 施工人员严格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严格按照施工图 施工规范施 工 d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与训练 增强安全意识 提高安全施工知识 防止人为的不安全行为 减少人为的失误 3 节约措施节约措施 布线系统除具有众多优越性外 其突出的优势在于系统综合设计后达到节 省人力 物力 财力的目标 而在施工中采取有效的节约措施 则将系统的完 善设计得以充分体现 a 工程实施中采取设备用料核算 做好施工准备 以利于安装过程中材 料充分 有限地使用 b 协调管理各工序的工程 实施各子系统工程严格服从工程现场总指挥 的管理 避免因工序交叉造成的二次装修带来的损失 c 严格按施工规范安装操作 注意保护其他专业产品 尽量不损坏建筑 物表面 及已安装的设备 确保楼宇自控设备整体的协调 对称和美观 d 施工中 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 保证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基础上 推广 使用新科技 新机具 新工艺 提高安装质量 提高效率 以达到再 创新的 升值效果 e 严格按施工管理程序完成施工中及竣工资料 文件的收集 整理 减 少管理 费用的支付 为今后系统维护维修创造条件 f 在施工过程中遇到施工图纸与实际现场不符或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工 程指挥部将配合现场情况 以最快的速度 最短的时间将问题呈报给 建设方和设计师 把图纸尽快完善 使施工顺利进行 4 施工技术规范 施工技术规范 1 穿线布线规范 A 双绞线的弯曲半径应少于电缆外径的 4 倍 B 穿线拉线时要力量匀速 使用线管中预理的钢线拉线 钢线要与 双绞线连接紧固不能脱节 C 垂直线缆在弱电井中排列整齐并用扎带固定 间距不大于 1 5M 不能太紧 从上向下布线 每段距离要固定一下 不要让 线受力太大 2 机柜安装 机柜是墙壁型的 安装距地面 1 5M 处 方便检修与配线架的安装 机 柜用膨胀丝固定在墙面上 3 配线架安装 把入机柜的双绞线排列整齐好 进入配线架 按 568B 的标准打线 把配 线架固定在机柜中 面板做好对应线的标识 4 面板模块安装 信息模块固定在接线盒内 盒盖面与地面水平 模块接线按 568B 接线 盒里要预留 20CM 的双绞线量 5 水晶头的做法 在交接箱中到户主线与各房间的信息点线汇集在一起 留有 30CM 的 长度 做 RJ45 水晶头 按 568B 的标准做线 568B 标准线序 从左到右 橙白 橙 绿白 兰 兰白 绿 棕白 棕 五 系统的调测及验收 综合布线在计算机网络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是连接每个服 务器和工作站的纽带 起着信息通道的关键作用 作为传输高速数据的物理链 路 链路产生的故障严重时会导致整个网络系统的瘫痪 因此 综合布线工程 竣工后 为保证系统符合设计要求 确保信息畅通和高速传递 对系统的调测 是布线工程最主要的一环 必须采用专用测试仪器对系统的各条链路进行检测 以便于评定综合布线系统的信号传输质量及工程质量 用于检测铜缆的设备必 须选择符合 TSB 67 标准的 精度专业级线缆认证测试仪 包括信道及基本链 路的测试 仪器应具备线缆故障定位 故障分析及自动储存测试结果并可客 观地将其打印输出的功能 5 15 1 调试阶段调试阶段 a 在全部安装工程完成后 应按照建设方的要求 负责系统的开通调试 b 调试好的系统必须达到业主所要求的使用功能 c 如调试中出现问题 必须排除故障反复试验 务必使系统完善 d 安装人员可随装随测 以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 5 35 3 综合布线系统检测模型综合布线系统检测模型 当布线系统全部安装完毕 将对所有链路进行 100 的永久链路测试 当测 试技术指标满足指标书要求后 测试通过 资料和材料全部提交甲方后 本系统 才验收合格 表表 2 14 验收标准验收标准 双绞线连接根据 Class E CAT 5 之要求制定 5 3 1 被测线路的定义被测线路的定义 1 双绞线连接双绞线连接 永久链路方式永久链路方式 F 测试设备跳线 2m G 信息插座 H 可选转接 汇接点及水平电缆 I 测试设备跳线 2m H 的最大长 90m 5 3 2 布线系统的技术指标布线系统的技术指标 布线系统应满足 class E 的链路技术性能指标 表 2 15 和信道性能要求 表 2 16 表表 2 15 ISO 11801 Class E 链路指标链路指标 频率衰减 线对与 线对近 端串扰 近端串 扰功率 总和 线对与 线对等 效远端 串扰 等效远端 串扰功率 总和 PS ACR 反射 损耗 延迟延迟差 MHz dB dB dB dB dB dB dB ns ns 11 972 770 363 860 819 43 76360 65148 219 105 556 65444 341 319 167 253 250 639 637 119 20851 64937 934 919 31 259 948 445 734 331 317 7 62 514 443 440 628 225 215 5 10018 539 937 124 121 114 1 12520 838 335 422 219 213 4 155 5223 436 733 820 417 412 8 17525 235 832 919 216 212 4 2002734 831 918 115 14 71249743 表表 2 16 ISO 11801 Class E 信道指标信道指标 频率衰减近端串扰 近端 串扰 等效远端 串扰 等效远端 串扰 反射损 耗 延迟延迟差 线对与线 对 功率 总和 线对与线 对 功率总和 Frequen cy Attenu ation NEXT pr pr PSNE XT ELFEXT PSELFEX T Return Loss Delay Delay Skew MHz dB dB dB dB dB dB ns ns 12 272 770 363 260 21958050 44 26360 651 248 21956250 85 858 255 645 242 219556 750 106 556 65443 240 219555 450 168 353 250 639 136 11955350 209 351 64937 234 21955250 2510 45047 435 332 318551 250 31 2511 748 445 733 330 317 1550 450 62 516 943 440 627 324 314 1548 650 10021 739 937 123 220 212547 650 12524 538 335 421 318 311547 250 155 5227 636 733 819 416 410 1546 950 17529 535 832 918 415 49 6546 750 20031 734 831 917 214 29546 550 2503633 130 215 312 38546 350 5 3 4 测试人员测试人员 由施工单位派出工程师与甲方工程师共同完成整个系统的测试工作 并填 写测试表 5 3 5 测试结果测试结果 若测试结果表明所有连接 包括光纤连接和双绞线连接 满足相关参数指 标 可以确认工程合格 在测试结束时将提交以下文件 a 测试报告 b 测试记录 c 验收报告 并由双方项目经理或有关工作人员签字 测试结果经双方签字后完成全部测试 六 综合布线产品资料和说明六 综合布线产品资料和说明 产品完全按照相关国际国内标准设计生产 性能完全满足国际标准 ISO11801 TIA EIA 570 A YD T926 和北美 TIA EIA 568 的要求 部分指标优 于相关国际标准 达到了国际同类产品的水平 现针对具体产品分述如下 6 16 1 线缆性能线缆性能 6 1 1 六类六类 4 对对 UTP 电缆性能电缆性能 外径 0 54mm 23AWG 绝缘外径 0 9mm 电缆外径 5 2mm 牵引时最小弯曲半径 42mm 可承受张力 78N 燃烧等级 IEC332 1 色谱 白兰 兰 白橙 橙 白绿 绿 白棕 棕 以上为标准数值 我公司电缆性能指标均留有相应余量 6 1 2 跳线跳线 跳线包括 RJ45 RJ45 跳线 RJ45 模块跳线 模块 模块跳线 由标准的软 跳线电缆 多股线 和连接硬件制成 所有的跳线均符合五类 超五类 6 类 以及 TIA EIA568A B 针结构 可作为配线架跳线或设备电缆连接 6 26 2 接插件性能接插件性能 6 2 1 面板面板 面板包括单口 双口 6 2 2 RJ45 模块模块 RJ45 模块依据国际标准 ISO IEC568 设计制造 5 566 090 型 RJ45 模块 100MHz 时其最差线对近端串音衰减高达 44dB 模块化设计 免接线工具 使 用灵活方便 1 简要说明 简要说明 5 566 034 六类 RJ45 插座模块是依据国际标准 ISO IEC11801 TIA EIA 568 设计制造的性能优异的 UTP 电缆用 8 线式插座模块 100MHz 时 其最差线对近端串音衰减高达 44dB 专利设计的全金属化簧片结构 无印制板 确保长期使用的可靠性 模块化设计 免接线工具 使用灵活方便 2 技术说明 技术说明 IDC 簧片接触针部位镀金 50 inch 连接线径 0 5mm 卡接可重复次数 200 次 接触电阻 不包括体电阻 正常大气压条件下接触电阻 2 5m 绝缘电阻 正常大气压条件下绝缘电阻 1000M 抗电强度 DC 1000V AV 700V 1 分钟无击穿和飞弧现象 寿命 插头插座可重复插拔次数 750 次 材料 PC 颜色 白色 技术质量标准 ISO IEC11801 6 2 3 六类六类 24 位位 RJ45 插座插座 1 简要说明 简要说明 FA3 08XVB 型 24 位 RJ45 插座 新 可安装于 19 标准机架 该插座结构新 颖 拔插和理线更加方便 插座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