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 简答论述1、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异同需求量是指某一特定价格水平时,消费者购买某种商品的数量,它在图上表现为一个点。 需求量的变动是指其他条件不变,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变动,在图上表现为点在曲线上的移动。 需求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时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它在图上表现为一条曲线。 需求的变动是指价格之外的其他因素的变动所引起的变动,在图上表现为曲线的移动。2、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计算公式、图形及影响因素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相对价格变化作出的反应程度,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所引起的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1)Ed1称为富有弹性。一般指高档消费品。(2)Ed=1,称为单一弹性,需求曲线的斜率为-1,这是一种特例,即属特殊情况。(3)EdSAC,厂商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如果价格小于短期平均成本,即PSAC,厂商就有亏损;如果价格等于短期平均成本,即P=SAC,场上只有正常利润。(3)亏损状态下场上继续生产的条件都是:价格大于或等于短期平均可变成本,即PSAVC.2006年7月考试题让大家说明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的条件,并比较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长期均衡时的区别.完全竞争市场长期均衡的条件参考答案请参照前面的答案答:(1)需求曲线、平均收益曲线、边际收益曲线不同。在完全竞争下,这三条线重合为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在垄断竞争下,需求曲线与平均收益曲线重合,但向右下方倾斜,边际收益曲线则为平均收益曲线下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2)在长期均衡时,长期平均成本的状况不同。在完全竞争下实现了长期均衡时,产量决定的长期平均成本处于最低点;而在垄断竞争下实现了长期均衡时,产量决定的长期平均成本并不是处于最低点,这说明此时存在资源浪费。(3)利润不同。完全竞争厂商长期均衡有正常利润,完全垄断厂商长期均衡有超额利润。15、 劳动供给曲线为什么是向后弯曲的?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后弯曲的形状表明在工资长到一定程度后,如果再增加工资,劳动供给量会减少。这是因为在工资率较低时,闲暇的效用较小,工资率的提高对人们的诱惑很大,人们愿意放弃闲暇去工作,以提高生活水平,在这一阶段,劳动的供给量会随着工资率的上升而增加。但是,当工资率提高到一定程度后,闲暇的效用增加,闲暇的诱惑变大,而工资率的连续增加导致工资率的诱惑不断下降,工资率的增加会使得劳动者放弃部分工作时间以维持原有生活水平而去享受闲暇,在这一阶段,劳动的供给量会随着工资率的上升而减少。 16、外部性及其解决办法所谓外部性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经济活动对家庭或厂商的外部影响。外部性分为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外部经济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家庭或厂商无偿带来的好处,这项活动的私人利益小于社会利益。外部不经济是指单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给其他家庭或厂商带来无法补偿的危害,这项活动的私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解决对策:(1)征税和补贴;(2)企业合并(3)明确产权。17、 短期消费曲线与长期消费曲线的异同一般把消费与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称为消费函数,即C=f(Y)。短期消费函数为 C=C 0 +bY ,长期消费函数 C=bY 。从长期看,应该如此,但从短期看,没有收入也应有消费,因为人类要生存就得有消费。短期的消费函数如下式:C=C0+bY ,其中C 0称为初始消费,是自发消费, bY 是引致消费。即受Y制约的消费。表明,从短期看,如果Y=0,则C=C0。短期消费函数如图2。图1:长期消费函数短期消费函数和长期消费函数的区别在于短期消费曲线不经过原点,即收入(Y)为零时,仍然有消费C0,消费和收入的变化规律与长期消费函数相同,即如果Y从Y1增加到Y2,则C从C1增加到C2。图2:短期消费函数18、投资乘数形成的原因、作用及其计算公式。并结合我国实际谈谈投资乘数的应用。 (以前考题)试述投资乘数的作用及投资乘数发生作用的条件,结合实际谈谈近几年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 (1)投资乘数指由投资变动引起的收入改变量与投资支出改变量与政府购买支出的改变量之间的比率。其数值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 一般地,假设投资变动I,国民收入将随之变动Y,如果经济中家庭部门的边际消费倾向为b,那么投资增加引起的最终国民收入的增加量为: 上式被称为投资乘数定理,而 KI被称为投资乘数。投资乘数也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5分) (2)投资乘数从两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方面,当投资增加时,它所引起的收入增加要大于所引起的投资增加;另一方面,当投资减少时,它所引起的收入减少也要大于所引起的投资减少。因此,经济学家常常将乘数称作一把“双刃剑”。乘数的作用体现为:在经济萧条时增加投资可以使国民经济迅速走向繁荣和高涨,在经济繁荣时减少投资也可以使国民经济避免发展过热。 (6分) (3)投资乘数要发挥作用受到一定条件的限制。一是经济中存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二是经济中不存在“瓶颈部门”,或瓶颈约束程度较小。(4分) 联系实际部分。(5分) 如2008年底由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开始波及中国,导致中国产品出口迅速减少,大量生产出口加工产品的企业订单减少,甚至破产倒闭。为了防止中国经济衰退乃至陷于萧条,中国政府紧急出台了4万亿元投入救市新政。这4万亿元的投入转变了以往的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从以前依靠出口保增长转变为以拉动内需拉动为主,特别是投资需求为主,而且主要用于民生工程,即大部分是投资于农村建设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当时就有专家估计,中国的这4万亿投资计划会带来6万亿的GDP增长值,相当于2007年广东、上海、浙江三省市GDP的总和,远远大于政府的投入,这就是投资乘数的作用。19、总需求曲线为什么向右下方倾斜?YPAD以提高价格为例:(1)价格上升,将导致利率上升,进而引起投资和总支出水平下降。因为当价格上升,交易货币需求增加,在货币供给不变的条件下,货币需求增加,必然引起利率上升。这种利率上升,使投资水平下降,进而引起总支出和国民收入水平下降的情况,称为利率效应。(2)价格水平上升,人们所持有货币及货币表示的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人们变得相对贫穷,于是消费水平必然降低,因而使总支出和国民收入下降。(3)价格上升,使人们名义收入增加,必然引起税收增加和可支配收入减少,进而使人们消费水平下降,总支出水平和国民收入水平必然下降。20、总供给曲线的种类及其特点。 总供给曲线是表明在劳动市场达到均衡时,总供给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总供给曲线如下图所示: 未充分就业的总供给曲线 ab 线,平行于横坐标,表明价格水平不变,总供给不断增加。 由于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增加总供给。 短期总供给曲线 bc 线,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表明总供给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化。 由于资源接近于充分利用,产量增加导致生产要素价格上升,成本增加,最终使价格水平上升。长期总供给曲线 cd 线,垂直于横轴,表明价格变动,总供给量不变。 这是因为资源已经得到充分利用,总供给量已无法增加,这是一种长期趋势。所以,这条曲线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 21、失业的含义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劳动人口,有劳动意愿并在劳动力市场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寻找没有找到有报酬的工作。 从失业产生的原因看,失业可以分为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周期性失业、自愿失业和季节性失业。摩擦性失业是指由劳动力的正常流动所带来的失业。结构性失业三是由于经济结构的变化、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在职业、技能、产业、地区分布等方面的不协调所引起的失业。周期性失业是指由总需求不足所带来的失业。(1)失业会直接造成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和社会损失。失业就是劳动力资源的闲置,而劳动力资源具有即时性,不能利用的劳动力资源无法移至下期使用,本期可利用的劳动力闲置是这部分资源永久性浪费。(2)减少国内生产总值。奥肯定理表明实际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则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2个百分点。(3)影响社会安定团结。从社会方面来看,失业的不利影响也是巨大的。失业不但使失业者及其家属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下降,还会给人们的心理造成巨大的创伤,影响社会安定团结。失业者长期找不到工作,就会悲观失望,高失业率往往伴随着高犯罪率和各种社会骚乱。当然,这是从经济学的角度上讲的,但从社会学的角度看,适当的失业会使在岗的人员更加努力工作,积极进去,促进经济的发展。 22、通货膨胀的种类、成因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从不同的角度考察通货膨胀的类型(1)从物价上涨率角度:分为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的通货膨胀、恶性的通货膨胀;(2)从市场机制作用,可分为放开的通货膨胀和抑制的通货膨胀;(3)从人们的预料程度,可分为预期的通货膨胀和非预期的通货膨胀;(4)从其形成原因,可分为需求拉动通货膨胀、成本推动通货膨胀、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混合型通货膨胀。从成因角度通胀分为4种: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社会总需求增长过快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引起的价格水平普遍、持续的上涨。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混合型通货膨胀是指在需求劳动和成本推动常常混合在一起,共同推动物价上涨。结构型通胀是指在供求基本平衡条件下,由于个别关键性商品供求比例失调,或者由于经济部门发展不平衡而引起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体现在:1)收入分配效应;2)名义税制下的实际收入的变动;3)财富分配或转移效应:对抵押合同和养老金合同的影响;对借债合同及有关合同的影响;4)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以前考过简答题1、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的成因。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社会总需求增长过快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普遍、持续上涨。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主要是财政政策中的政府支出、投资以及转移支付增加过快、货币政策中的货币投放过多,以及宏观消费政策中的刺激消费的力度过大等原因引起。2、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的种类。(1) 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由于工人和工会的力量使工资增长率快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致使成本提高和物价水平上涨。(2) 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厂商追逐更多的利润,以成本提高为借口,使产品价格提高速度快于成本提高速度,进而产生通货膨胀。(3) 进口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进口品价格上涨,特别是进口原材料价格上涨,引起通货膨胀。出口猛增,使国内市场产品不足,也能引起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23、财政政策的内容,并结合我国实际谈谈财政政策的应用。(1)财政政策主要是政府通过控制财政收入与支出来进行宏观调控,包括财政支出和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包括政府购买、转移支付和政府投资;财政收入的政策工具包括税收和公债等。 政府购买支出是指各级政府购买劳务和物品的支出。如购买军需品,科技、教育开支,机关购买公用品、政府公务员报酬及维持治安支出。转移支付是政府在社会福利保险、贫困救济和失业救济金、农业补贴及退伍军人津贴等方面的支出。政府投资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只包括公共项目工程和国家特殊重大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存货投资。 (2)在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投资,增加政府购买和增加转移支付,以及减少税收(主要是降低税率)。 在经济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政府通过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来抑制总需求。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减少政府投资,减少政府购买和减少转移支付,以及增加税收(主要是提高税率)。 (3)如2008年底,我国为了抵抗由美国传导至国内的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发展,从2008年底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紧急出台了4万亿元投入救市新政,财政支出增加,主要大力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民生工程建设,这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这些财政政策的实施缓解量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量经济的增长。23、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及其波动的意义。并结合我国实际谈谈自动稳定器的应用。(1)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各种制度规定本身可以对经济产生稳定作用。这种自动稳定作用通常称为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2)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具有适应经济波动而自动增减。作用如下:在税收方面,累进制的自动稳定机制可以很好的减缓经济波动;在转移支付方面,能够影响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从而有利于减轻总需求的波动。在农产品支持价格方面,政府按支持价格制度给予补贴,避免了农产品价格下跌,增加农民收入,扩大社会总需求。总之,在经济扩张时期,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有助于缓和经济衰退。因此,自动稳定器能够减轻周期的波动幅度,降低波峰高度,提高谷底高度。(3)政府税收与转移支付具有自动调节社会总需求的作用,因此这种政策工具被称为自动稳定器。例如,在通货膨胀时期,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税收会增加,转移支付会减少,抑制总需求的过度膨胀和经济过热发展;反之亦然。 (4)但是,自动稳定器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是有限的。它只能缓和经济衰退或通货膨胀的程度,而不能改变它们的总趋势。仅靠期自动调节,远不能保证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必须有政府的适度干预,国民经济才能健康运行。24、公开市场业务的含义及应用。公开市场业务就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其目的不是牟利,而是调节货币供给量。 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增加。经济高涨时,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减少。 25、再贴现率的含义及应用。再贴现就是指商业银行将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到中央银行进行再贴现。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节再贴现利率和贴现条件来调节货币供给量。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以及放宽再贴现条件,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增加。经济高涨时,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以及苛刻再贴现条件,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减少。26、 存款准备金率的含义及应用。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就是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将其存款的一部分缴纳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制度。调节准备金率可以调节货币的供给量。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增加。经济高涨时,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减少。 在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通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增加货币的供给量,以刺激总需求。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包括买进有价证券,降低贴现率和放松贴现条件以及降低准备率。 在经济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政府通过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来减少货币的供给量,以抑制总需求。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包括卖出有价证券,提高贴现率和苛刻贴现条件以及提高准备率。26、资源禀赋理论,并结合实际谈谈在我国的应用。这一理论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他的学生俄林提出。赫认为:两国要发生贸易需具备的条件-两国资源禀赋不同,即生产要素相对稀缺的程度有差别;资源密集程度不同,即生产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生产要素组合比例。俄认为:同一产品在不同区域价格不同是建立贸易关系的必要条件,而产品价格是由所耗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要素价格则由要素的供求状况决定。成本优势带来的价格差别必然导致贸易关系的建立。他们都认为:每个国家都应该出口本国资源丰富的产品,进口稀缺的产品。人们称这一理论为赫-俄资源禀赋理论,亦称H-O模型。它与相对优势理论的重要差别是,不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而以一般的均衡理论为基础,把相对优势换成比较优势。从总量上看,我国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裕是我国生产要素禀赋中的比较优势,为此,我国对外贸易首先应当提高出口商品生产部门员工的熟练程度,重建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资本要素稀缺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一大“瓶颈”。我国资本要素基础薄弱表现为生产领域资产装备水平低下,对外贸发展造成了很大制约。我国必须依靠技术、信息等新要素来全面提高现有生产要素的利用率及产出率,争夺新要素基础上的国际比较利益优势,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27、货币政策的内容及其应用,并结合我国实际谈谈货币政策的应用。1.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具体包括(1)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就是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其目的不是牟利,而是调节货币供给量。 中央银行买进政府债券,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增加。中央银行卖出政府债券,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减少。 (2)再贴现率再贴现就是指商业银行将未到期的商业票据到中央进行再贴现。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节再贴现利率和贴现条件来调节货币供给量。 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以及放宽再贴现条件,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增加。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以及苛刻再贴现条件,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减少。(3)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就是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将其存款的一部分缴纳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的制度。调节准备金率可以调节货币的供给量。 中央银行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增加。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市场中的货币流通量减少。 2.在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通过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增加货币的供给量,以刺激总需求。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包括买进有价证券,降低贴现率和放松贴现条件以及降低准备率。 在经济繁荣时期,总需求大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政府通过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来减少货币的供给量,以抑制总需求。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包括卖出有价证券,提高贴现率和苛刻贴现条件以及提高准备率。3.如2008年底,我国为了抵抗由美国传导至国内的经济危机,促进经济发展,因此,不断降低法定准备金率,例如最新的一次应该是2008-12-25从14.0%下调至13.5%。同时为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央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2009年发行地方政府债券总规模在2000亿元左右。这些货币政策的实施缓解量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量经济的增长。宏微观经济学计算题复习辅导注意:这里给出的仅仅是题目类型,并不意味着考试题目就是在这些题目当中出。1、已知某商品的需求方程和供给方程分别为:Qd=14-3P,Qs=2+6P,试求:该商品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时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供给价格弹性。解(1)均衡时,供给量等于需求量,即Q=Q也就是14-3P=2+6P解得P=, Q=10 (2)需求价格弹性由于 , 等式两边对P求导(4) 供给价格弹性由于,等式两边对P求导得到2、假定某完全竞争的行业中有500家完全相同的厂商,每个厂商的成本函数为STC=0.5q2 + q + 10 (1)求市场的供给函数。(2)假定市场需求函数为,求市场均衡价格。解: (1)根据STC = 0.5 q2 + q +10,得 MC = q + 1 而在完全竞争市场当中,MR=P, 由 MC = MR得到P = q+1故 q=P-1为单个厂商的供给函数,由此可得市场的供给函数 QS = 500P - 500 (2)当QD= QS时,市场处于均衡 由4000 - 400P = 500P - 500,得市场均衡价格为P=5 注意上面1、2题是关于均衡价格和弹性的题目。3、若消费者张某的收入为270元,他在商品X和Y的无差异曲线上斜率为的点上实现均衡。已知X和Y的价格分别为,那么此时张某将消费X和Y各多少?解:无差异曲线和消费可能线的切点位置实现了消费者均衡,这一点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就是消费可能线的斜率因此: 所以 Y = 50 根据收入M= XPx+YPY,可以得出 270=X2 + 505 X=10 则消费者消费10单位X和50单位Y。4、若消费者张某消费X和Y两种商品的效用函数U=X2Y2,张某收入为500元,X和Y的价格分别为元,元,求: (1)张某的消费均衡组合点。 (2若政府给予消费者消费X以价格补贴,即消费者可以原价格的购买X,则张某将消费X和Y各多少? (3)若某工会愿意接纳张某为会员,会费为100元,但张某可以的价格购买X,则张某是否应该加入该工会?解:(1)消费者均衡的条件:由张某收入为500元,得到500 = 2X+5Y 由效用函数U=X2Y2,可得 MUx= 2XY2,MUY = 2X2Y 消费者均衡条件为M UX / M UY =2 XY2/ 2X2Y =Y/XPX/PY= 2/5 所以 Y/X = 2/5 得到2X=5Y 可得 X=125 Y=50 即张某消费125单位X和50单位Y时,达到消费者均衡。 (2):M UX / M UY = PX/PY 得到Y/X =1/5 500=lX+5Y可得 X=250 Y=50 张某将消费250单位X,50单位Y。 (3)张某收入发生变动,预算约束线也发生变动。 消费者均衡条件成为: M UX / M UY = PX/PY ,Y/X = 1/5 400 = lX+5Y 可得 X= 200 Y = 40 比较一下张某参加工会前后的效用。 参加工会前:U=X2Y2 = 1252502=39062500 参加工会后:U=X2Y2 = 2002 402=64000000 可见,参加工会以后所获得的总数效用较大,所以张某应加入工会。5、厂商的生产函数Q=5LK,如果每期的产量要达到40,厂商应该如何配置生产?解:根据Q=5LK的,40=5LK 且厂商利润最大化时其中,则结合(1)和(2)的方程式地得到K=2 L=4即厂商按照利润最大化生产时需要的资本数量为2,劳动数量为4。如果问大家最小成本PKQK+PLQL=22+14=8以上第三道题目是关于生产要素的题目。 6、设完全竞争市场中的代表性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是,若该产品的市场价格时315元,试问:(1)该厂商利润最大时的产量和利润;(2)该厂商的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曲线及图形;(3)该厂商停止营业点;(4)该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解:(1)因为MC= 240 40Q + 3Q2, MR =P = 315,利润最大化的条件MR=MC,得240 40Q + 3Q2 =315, 解方程可得 Q=15 TR=PQ=15315 STC= 20+24015-20152+153利润 =TR-TC = 2230 (2)不变成本STFC=20 可变成本STVC = 240Q 20Q2 + Q3 依据两个方程画出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曲线(3)FC=20 STVC = 240Q 20Q2 + Q3SAVC= (240Q 20Q2 + Q3 )/Q =24020Q+Q2 得到AVC最低点Q=10 (4)短期供给: MC= 3Q240Q+240(Q10)7、已知Q=675050P,总成本函数为TC=12000+O.025Q2。求: (1)利润最大时的产量和价格?(2)最大利润是多少?解:已知Q=675050P, 得到P=135-0.02Q MR=135-0.04Q总成本函数为TC=12000+O.025Q2MC= 0.05Q 根据 MC=MR,得到 0.05Q=135-0.04Q Q=1500 P=135-0.02Q= 105= TR-TC= PQ-(12000+O.025)=105 1500-(12000+0.025892508、已知一垄断企业成本函数为:TC=5Q2+20Q+1000,产品的需求函数为: Q=140-P,求:(1)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和利润,(2)厂商是否从事生产?解:(1)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MR=MC 因为TR=PQ=140-QQ=140Q-Q2所以MR=140-2Q 对总成本函数TC=5Q2+20Q+1000求导,可得: MC=10Q+20根据MR=MC,即140-2Q = 10Q+20 Q=10 P=130(1) 最大利润=TR-TC =(13010)-1700 = -400因为经济利润-400,出现了亏损,是否生产要看价格与平均变动成本的关系。厂商的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材料力学与智能制造工艺重点基础知识点
- 材料疲劳裂纹扩展数据处理原理重点基础知识点
- 集合概念的实际应用试题及答案
- 常见火灾事故应急预案(3篇)
- 行政法学知识点梳理与试题及答案汇编
- 低压室火灾应急预案(3篇)
- 发展战略与市场预测的关系试题及答案
- 火灾扑灭瞬间应急预案(3篇)
- 计算机程序设计入门考试题及答案
- 2025软考网络运营管理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年中考物理综合复习(压轴特训100题55大考点)(原卷版+解析)
- -《经济法学》1234形考任务答案-国开2024年秋
- 2025上海房屋租赁合同模板
- T-SCSTA001-2025《四川省好住房评价标准》
- 2025-2030全球及中国可持续飞机能源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市场深度研究发展前景及规划可行性分析研究报告
- TCGIA0012017石墨烯材料的术语定义及代号
- 西红门镇生活垃圾转运站及环卫停车场工程报告表
- 2025年信息系统监理师考试题(附答案)
-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支持体系构建研究
- 车场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福建省三明市2025年普通高中高三毕业班五月质量检测物理(三明四检)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