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三大城市群各城市竞争力实证分析.doc_第1页
中部三大城市群各城市竞争力实证分析.doc_第2页
中部三大城市群各城市竞争力实证分析.doc_第3页
中部三大城市群各城市竞争力实证分析.doc_第4页
中部三大城市群各城市竞争力实证分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部三大城市群各城市竞争力实证分析中部三大城市群各城市竞争力实证分析口彭智敏熊壮(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武汉430077)摘要: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是中国中部地区最具竞争力的三大城市群.在其内部,分布着26个规模不等的城市.这些城市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历史长短和发展机遇的不同,其综合经济社会竞争力差距很大.找出其差距所在,分析影响之原因,有利于更好地促进中部崛起.本文根据城市竞争力的涵义,构建了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部地区三大城市群各城市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关键词:中部;城市;竞争力;因子分析;聚类分析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一,引言2004年,中央正式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2006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中部省份要以省会城市和资源环境承载力较强的中心城市为依托,加快发展沿干线铁路经济带和沿长江经济带:以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为重点,形成支撑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的城市群.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这充分表明,中部崛起的关键之一,在于中部地区城市群的发展.实现中部地区的整体发展和崛起.实质上就是以各大核心城市为中心,带动所在城市群诸城市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并在更广阔的层面上实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发展.在中部地区诸城市群中,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最具代表性.其中前两个城市群已经获批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试验区,后一个则是整个中部诸城市群中经济规模最大的一个,他们是实现中部崛起的主要火车头.另外,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自北向南串起这三个城市群,他们彼此之间的联系也比较密切.因此,考虑到这些因素,本论文分析和研究的对象为上述三个城市群.武汉城市圈.于2002年8月的湖北省第八次党代会上首次正式提出.它是以武汉为中心.由武汉及周边100公里范围内的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天门,仙桃和潜江八个城市组成的城市群.它位于湖北省中东部地区,国土面积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区域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约一半,经济总量占全省的60%.它是湖北省人口,产业,城市最为密集的地区,也是我国中部地区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中原城市群.它以郑州为中心,以洛阳为次中心,包括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等九座城市为结点构成的紧密城市群.其区域土地面1003-854X(2008)12-0054-04积和人口分别占全省的35.1%和40.4%,创造了全省55.2%的生产总值和55%的财政收入,城镇化水平为35.5%,是河南经济发展的核心区.这九座城市基本上把河南的重点企业,骨干企业聚集起来,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全省60%的城市分布于此.长株潭城市群.20多年前,湖南省的学者就提出了长株潭城市群的概念.是我国城市群概念发源地之一.该城市群原来只包括长沙,株洲,湘潭三城市,现在已扩展至常德,益阳,岳阳,衡阳和娄底5个城市.长株潭地区是该省发展水平最高,投资效益最好的地区.长株潭人口占全省的13.3%,生产总值占全省的33.2%.按照湖南省的规划,十一五期间,长株潭3市GDP年增幅力争高出全省23个百分点.GDP占全省比重达到40%.二,城市竞争力的实证分析1.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城市竞争力是个相对概念.城市竞争力主要是指一个城市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同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多快好省地创造财富和价值收益的能力.过去单纯的以GDP论英雄的时代早已过去,如今衡量一个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往往从经济,文化,科教,环境等多方面加以考量.为此,本文选取了反映城市竞争力的五大类共24项指标.(1)经济实力指标,包括人均GDP(X01),人均固定资产投资(X02),人均地方财政收入(X03),第i产业总产值增长率(X04),人均金融机构贷款年底余额(X05):(2)开放程度指标,包括人均出口额(X06),人均实际利用外资额(X07),人均国际旅游收入(X08),人均社会零售商品总额(X9);(3)基础设施建设指标,包括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xl0),人均城市道路面积(XI1),人均年供水量(xl2),人均年用电量(X13),每百人拥有电话机数量(x14),每万人拥有公汽数量(x15),每万人大学JianghanTribune2008.12生数量(X16),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数量(X17);(4)人民生活水平指标,包括城镇登记失业率的倒数(X18),每万人拥有病床数(X19),人均住房面积(X20),在职职工平均工资(X21),城镇居民教育文化服务消费比重(X22).以上22项指标基本囊括了城市竞争力体系的各个方面.能够较为全面地衡量一个城市的综合实力.2.数据样本与数据来源.本文选择了中部地区三大城市群的26个城市为样本.其中武汉城市圈有武汉,鄂州,黄石,黄冈,孝感,咸宁,天门,仙桃和潜江9个城市;中原城市群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共9个城市;长株潭地区有长沙,株洲,湘潭,常德,益阳,娄底,衡阳和岳阳共8个城市.以上所有城市的数据均采取相关省份统计部门发布的2005年数据.主成分分析(PrincipalComponentsAnalysis,PCA)也称为主分量分析.是一种通过降维来简化数据结构的方法:如何把多个变量(指标)化为少数几个综合变量(综合指标),而这几个综合变量可以反映原来多个变量的大部分信息.为了使这些综合变量所含的信息互不重叠,应要求它们之间互不相关(1)分析前的统计量检验.设以上26个城市,22项原始指标数据为:矩阵x=Xi,j】(i=126;j:l-22),利用spss13.0的factor功能进行计算处理(限于篇幅,省略相关系数矩阵).经过计算,相关系数矩阵R的BartlettSTestofSphericity为t098.568.适合做因子分析:KaiserMeyer一01kin检验统计量为0.592,也通过假设检验.(2)提取主成分及主成分工协作的特征根和贡献率.由表1可知.前5个主成分已反映了原始指标中85.619%的信息,其中第一个主成分的贡献率高达58.284%.说明该指标在评价体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特征根的选取原则,选取这5个主成分作为新的综合评价指标.表1各主成分的特征根,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主成份可解释方差贡献累计方差贡(因子)的方差率(%)献率(%)112.28258.28458.28421.9188.7l767.00131.7227.82674.82641.3246.01680.84351.0514.77785.619(3)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为了能更加明确地表示主成分与原始指标的关系(贡献性),经过对因子矩阵载荷矩阵9次方差最大正交旋转得到正交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K).选取因子载荷矩阵各个主成分与原始指标载荷系数较大的指标,构成各个主成分的因子.具体结果如表2.表2各主成分包含的指标及其经济意义主成分包含的指标经济意义Z1X01.X02,X03,X04经济发展能力Z2X06.X07,X09开放程度Z3X11,X12,X13基础设施Z4X17,X18,X21,X22生活质量Z5X10环保水平(4)城市竞争力评价分数的计算.对每个城市的7个主成分的因子得分,以对应主成分的贡献率为权数进行加权累加,再除以这七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计算得出每个城市的综合得分(z).即按下列计算公式计算各城市竞争力综合得分:Z.=(58.284Z.1+8.717Z+6.016Z+4.777Z)/85.619I:(1,2,3,26)经计算,各城市的综合得分和排名结果如表3所示.三,综合得分的聚类分析及评价1.对综合得分的聚类分析.同样利用spssl3.0的HierarchicalCluster功能对上述26个城市进行Q型聚类分析,以每个城市的综合得分为样本进行分类,中部地区三大城市群城市分类结果如表4.表4中部三大城市群各城市竞争力聚类分析结果城市类别包括的城市城市竞争力第一类郑州,武汉,长沙强第二类济源,鄂州,株洲,湘潭较强第三类黄石,洛阳,焦作,岳阳一般第类:较弱第五类成宁,平顶山,娄底,益阳开封弱2.对聚类分析结果的评价.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中部地区的城市呈现出强烈的层次性.郑州,武汉和长沙都属于竞争力最强的第一类城市.郑州市和武汉市也是本次参评城市中仅有的两个综合得分超过2分的城市.郑州市在z1方面表现最为突出.得到了2.90917分,列所有参评城市之首,而且难能可贵的是,郑州市在反映人民生活水平的z4方面同样出色.排名第一.得到了1.7491分,表明郑州市经济发展的成果也惠及了广大市民.但是与强大的经济实力相比,郑州市在z3,z5方面表现得不尽人意:基础设施建设指标排名第2O位.环保水平排名第15,这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郑州市在城市建设方面并未达到与其经济实力相符的水平.如何使城市建设水平达到经济发展的水准,而不是单纯追求江汉论坛2008.12表3中部三大城市群各城市的综合得分及排名城市主成分z1主成分z2主成分z3主成分z4主成分z5综合得分z排名郑州2.909170.798740.648131.74910.1459121l2121武汉2.830981.559460.148580095130.22129205672长沙2.490771.161090.272290.535610330331725413济源0.67601.107132.244140.481630.374130.7579944鄂州0.328440.412822.923450.650231.579340.4877675株洲0.267450.548760.199411.516750.972830.3770586湘潭0.233980.400870.554220.141071.550470.3247887黄石0.213180.73422O.955090.742670.502910.2783658洛阳0.242110.212051.593760.24982O501590.084919焦作0.250170.701550.043422.078230.328360.07687410岳阳一0.346l90.784750.309890663510.95963一O.182O7l1漯河一0.441790.11980.388080.07866O.704970.2318412潜江一0.56571O.166911.261720.495761.23041一O.2876613新一O.394960.042780.147410.903410.32995032332l4仙桃0.681930.067630.698110.688770.265510.3307415许昌一0.608770.10810.429451.313241.35083一O.3817516常德一0.388O60.532240.773550.638180.75160.3885717衡阳一0.630440.479990.563O30.870170.462970.4464918孝感一O.666730.356740.38009一O.094261.257770.459119黄冈一0.72329一O.756650.572280.657760.289510.5868320天门一0.8OO74一O.332910.25202O.28682一O.32127一O5976721成宁一0.587651.28250.5601O.645331.427110.6079122平顶山一0.601040.542340.640810.023781.818560.6226223娄底一0.733810.57991.155250.676510.22291一O.6955724益阳0.734791.330390.755740.432340213770.6777925开封0.586340.923991.14511.261292.302240.8090726GDP的增长,将足郑州市下一步应重点考虑的问题.的表现,但是在Z3,z4,z5上的得分都很低.值得注意在第一类的其它城市中,武汉市的得分与郑州非常的是,长沙市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仅仅仅排名第15位.而接近,这两个城市的竞争力差距也在毫厘之问.与郑州且所有指标的得分均落后于武汉.相比.武汉市的开放程度更高,市政建设更加完善,这第二类城市包括济源,鄂州,株洲和湘潭,这4个表明武汉市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而长沙市的分数排列城市的共同点在于都是区域内二级城市的代表.株洲,与武汉相类似,在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上有着不错湘潭是长株潭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湖南省十JianghanTribune2008.12一五规划建设的重点.值得提的是河南省济源市和的得分都很平均,特别是环境水平指标的评分中,城市湖北省鄂州市,这两个城市都是从原来的县发展成为现群内中的6个城市得分高于0.2.平均分达到0.547.这在的地级市.没有下辖县.冈此.人口,面积,经济规反映出长株潭城市群在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模都较小.但是城市人口比重高,人均指标比较容易上续发展方面走在中部城市圈前列.去.如济源市辖区面积只有1931平方公里.人口只有武汉城市罔的发展不容乐观.这一是因为中心城市65万,是中原城市群中最小的一个城市,近年来,随着武汉的竞争优势不明显,作为该城市圈的核心城市的武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经济效益良好的工业项目蓬勃发汉,虽然经济规模,人口数量居三大城市群之首,但由展,再加上济源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带动于在GDP增长率和人均金融机构贷款年底余额两个权重相关产业的发展.经济社会活力大为增强.我们可以从大的指标上与郑州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在本文计算表4中看到,济源市在经济发展指标项中排名第4.对的城市竞争力中没有表现出鹤立鸡群优势,只能与郑州,外开放指标是排名第3,而基础设施建设更是排名第2.长沙同列为第一等级;二是因为中坚力量的薄弱,表3鄂州市则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发展对外贸易合作.和表4显示出在第二类和第i类城市中武汉城市圈分别其在对外开放程度指标上排名第8.而且在城市基础设只有一个城市鄂州和黄石.而在第四类城市中却出施建设方面成绩不俗,排名第1,得到了2.92345分.现了潜江,仙桃,孝感,黄冈和天门5个武汉城市圈中第j类城市包括黄石,洛阳,焦作和岳阳.上述4的城市.一半以上的城市处于最低等级反映出武汉城市个城市的共同点在于都是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城市,历史圈存在着成员城市规模小,竞争力弱的问题.由此导致悠久,基础较为雄厚,但是在改革开放后地位都有所下整个武汉城市圈竞争优势不明显.这也是武汉城市圈在降,面对像济源这样的新兴城市的竞争有点力不从心.争当中部崛起龙头的过程中遭遇到越来越强的挑战的主从各项指标排名来看,这4个城市也不乏亮点,比如黄要原凶之一.不过,武汉城市圈也有明显的优势项目.石在对外开放指标上排名第5,在基础设施建设指标上那就是对外开放走在中部地区前列.在对外开放程度指排名第4:岳阳在生活质量指标上排名第5标的排名中,武汉城市圈中的武汉,黄石和鄂州的排名第四类城市最多,共有10个,这些城市在规模,建靠前,且平均分为0.1538,与经济发展能力指标一0.0726制,区域定位等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个别城市在某些统的得分相比,说明外国直接投资和出口拉动对武汉城市计指标上的表现相当突出.比如潜江市在基础设施建设圈竞争力的作用比较大.当然.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指标上位居第3;而衡阳市在生活质量指标上竟然也排角洲相比,武汉城市圈的对外开放还存在巨大的差距.在第3位,超过了省会城市长沙和武汉.在这些城市中本文的计算及分析表明,我国中部三大城市群内各比较特殊的是湖北省仙桃市,虽然在经济发展指标排名城市的竞争力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处于第一层次的是位于倒数第5位.但是在生活质量和基础设施建设排名三个核心城市,其竞争力综合得分远远高于其他城市.中均排名前列.其他城市竞争力排序则无明显规律,大致呈新兴城市较第五类城市代表的是竞争力最弱的城市,包括咸宁,强,资源性城市,规模小设市时间短的城市以及老城市平顶山,娄底,益阳和开封,其中河南省开封市作为六(如开封)较弱的特点.中部最大的经济中心武汉市朝古都和老工业基地.在这次评测中竟然位于所有城市竞争力得分不出色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增长率,效益等的最后一位.且几乎所有指标的排名都处于末尾,个中方面,另外也可能与本文计算时选取的指标有关.这也缘由,令人深思.表明,要想担当领导中部的任务.武汉必须紧紧抓3.中部地区三大城市圈的综合评价.根据以上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