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第四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_第1页
第四课第四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_第2页
第四课第四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_第3页
第四课第四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_第4页
第四课第四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华社北京2010年 月 日电中共中央 国务院和中央军委 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 隆重庆祝我国探月工程嫦娥二号任务圆满成功 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 新闻播报 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2010年1月11日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举行 中科院院士谷超豪 右 和孙家栋 左 摘取了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的桂冠 胡锦涛主席为他们颁奖 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与小学生欢度六一儿童节 温家宝总理在北京35中学听课 以上图片体现出我国对 的重视 说明我国正在实施战略 科学技术和教育 科教兴国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了解 什么是科教兴国 科教兴国就是通过科学技术和教育来振兴国家 本框概述 本框主要让我们了解科学技术和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理解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现实意义 理解科技创新 教育创新的必要性 增强学生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动力 请你用一句话来概括科技在社会生产力中的作用 科学技术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最新战略动态 引起了中国领导人和科学家的高度重视 1986年初 我国著名科学家王大珩 陈芳允 王淦昌 杨嘉墀向中央领导提交了一份 发展我国战略性高技术 的建议 他们的建议于1986年3月送到了中央最高领导层 按照小平同志批示精神 国务院立即组织专家对几位科学家的报告进行周密论证 出台了我国 高技术发展计划纲要 即 863计划 20世纪80年代初 着眼于抢占未来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制高点 美国 日本 欧洲纷纷提出了 星球大战计划 尤里卡计划 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 等长期科技发展战略规划 由于国家对科学技术的重视 新中国六十年来科技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我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科技成果 我国科技现状 新中国六十年 科技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 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 在中国西部地区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新中国六十年 科技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1973年 袁隆平用九年时间选育了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优高产杂交水稻组合 新中国六十年 科技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王选是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 负责研制出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被誉为 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 新中国六十年 科技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2001年 人类基因组 中国卷 提前两年绘就 新中国六十年 科技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2006年我国自行研制的歼 10战斗机 新中国六十年 科技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2008年9月25日 中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 翟志刚身着中国研制的 飞天 舱外航天服 进行了19分35秒的太空行走 中国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新中国六十年 科技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2007年10月24日 中国第一颗自主研制的月球探测卫星 嫦娥一号 发射升空 并传回月球拍摄照片和有关探测数据 2010年10月1日我国 嫦娥二号 成功发射 11月8日 由嫦娥二号卫星拍摄的分辨率达到米级的月面虹湾局部影像图向世人公开亮相 我国的科技水平虽然已经有很大提高 在某些尖端技术方面我国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但整体而言 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面临着很大压力 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 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说 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的歼10战机 与美国的F 22 F 35相比 在技术水平上也相差一代 中国利用空间进行的研究工作尚处在试验阶段 与世界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 我国科技现状 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发达国家已由20世纪初的20 左右增加到60 以上 其中美国等国家已经超过80 但我国仅为30 左右 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而且比发展中国家40 的平均水平还要低 另外 我国的经济总量虽然不小 但产品技术含量低 单位产出的能源 原材料消耗是发达国家的4至6倍 半数以上企业不能进行有效的技术开发 科技与经济脱节 每年取得的科技成果只有6 至8 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而发达国家的转化率已经超过50 怎么办 我国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要提高生产力水平 增强综合国力 就必须加快发展科技事业 认真阅读教材第一目四个自然段 思考 1 我国为什么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 科学技术源于生产实践 它的每一次重大突破 都会促进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和人类社会巨大进步 科学技术日益渗透到经济发展 社会进步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 从整体上看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科技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要迅速提高我国的生产力水平 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 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推进改革开放和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结合起来 是实现我国生产力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 如何发展科技 要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发展教育 人才竞争 科技发展 经济发展 依靠 依靠 依靠 教育 从这两幅图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 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2004年三国每万人中的大学生人数比较 我国15岁以上公民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 85年 25岁以上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为7 42年 两项平均仍不到初中二年级水平 与美国100年前水平相当 2002年每百万人口中的研究开发人员数 我国仅为806人 而日本为7017人 德国为5840人 法国为5635人 韩国为3986人 我国教育现状 你又能得出什么结论 我国的教育现状 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 我国公民受教育年限短 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还比较低 高素质人才相对不足 人力资源处于劣势地位 怎么办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加快发展教育事业 阅读教材第二目全部内容思考 2 我国为什么必须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当今世界 各国之间激烈的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 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 人才的竞争 从一定的意义上说 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 就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接受良好的教育 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收益的财富 思考 只有把教育搞上去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才能化人口大国为人才强国 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 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1 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 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科技创新能力 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在激烈的国际科技竞争面前 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 一味靠技术引进 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 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培养创新型人才 2 发展科技 教育 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大计 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